1.石墨烯制造 世界最小灯泡诞生。来自哥伦比亚大学、首尔国立大学(SNU)、以及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已经用相同的元素—碳的完美结晶形式(石墨烯)—做出了世界上最薄的电灯泡。尽管它的灯丝只有一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和方向,很快它可能将会取代现有的碳纤维等材质。 也许你在关于未来电池技术的文章中看到过“石墨烯”这个名词,而事实上,当你使用铅笔写字时,便会产生
我们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每个动作都会产生能量,比如行走,以及各种运动,如果能将能量收集变为电力,能量就不会浪费掉。新西兰公司StretchSense正在研发的一款弹性布料,据说可以从人的动作中收集能源,未来可穿戴设备可能无需充电,用户只要带着活动就可以。
6.8日消息,据国外网站报道,一款新研发的可佩带式产品‘Thync’可以利用脑电图来测量人的脑部活动,并改变神经元活动。简单地说,该产品可以改变人的情绪。据报道,用户只需将该产品贴在前额处,接着它便
当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妈妈总是不停地叮嘱我要带够零钱,以防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打电话。二十年后,移动电话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拨打电话。又经过20 年的创新后,语音通话已不再是手机这款智能设备的主要功能,
2015年6月5日消息,TE Connectivity今天宣布已经开发出一个概念验证,帮助传统服装生产企业通过整合车间和工序,以研发智能或互联的纺织品。经由这一流程生产的服装更加能够经受各种严苛的状况,包括由日常穿着导致的
近来,可穿戴设备领域新品不断推出,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但平均18个小时的续航时间还不够长,使众多潜在购买者还在观望中。电池的柔性和续航能力以及相关器件的柔性,一直以来都是可穿戴设备推广的最大瓶颈。近日,从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获得消息,该院彭慧胜教授已经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将碳纳米管做成纤维状的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而将这一纤维织成织物后,能够实现供电、变色等穿戴纤维的性能。
IDC 近日发布了可穿戴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数据。从这份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依然是老牌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 Fitbit ,其出货量从去年同期的 170 万激增到了今年的同期的 390 万,但市场份额仍旧从 44.7% 的高位
2015年5月20日消息,Maxim推出MAXREFDES73#参考设计,帮助可穿戴开发人员快速评估皮肤电反射(GSR)测量系统。GSR (皮肤电导率测量)设计面临巨大挑战,设计人员在完成传感器设计之前需要熟悉各种分立器件和校准软件。M
日前宣布加入“可穿戴式传感器市场 - 全球产业分析,规模,分享,成长,趋势和预测,2014年 - 他们的产品到2020年“的报告。“可穿戴式传感器市场 - 全球产业分析,规模,分享,成长,趋势和预测,2
目前可穿戴设备还停留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层面上,这种情况或许就要改变了,我们的衣服可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新载体了。研究人员们已经成功地将单层石墨烯转移到了纺织行
TI认为在可穿戴设备中,电池通常非常小(例如100 mAh),设备又需要持续几天甚至是几个星期而又不用充电,因此功耗是一个关键的设计考虑因素。因此,高功率转换效率将是一个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和未来受到了很多厂商的瞩目,根据HCR HiMobile对于可穿戴行业的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得知,目前可穿戴行业作为新兴市场,市场竞争格局远未形成,而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广泛性又意味着未来不可能几家独大
东京—东芝公司(TOKYO:6502)近日宣布面向支持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的微控制器开发一项创新的低功率控制技术。利用公司的TZ1001MBG微控制器(MCU),这项全新的控制技术可用于活动监控应用程序,并且将功耗降低了31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智能硬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成“可接入互联网连接的硬件设备”。目前市场上热炒的主要有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看着网络、市场上各种打着“智能”牌的各种技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智能硬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成“可接入互联网连接的硬件设备”。目前市场上热炒的主要有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看着网络、市场上各种打着“智能”牌的各种技
可穿戴设备正集成越来越多的功能,这为电源管理带来挑战。可穿戴设备中的电池通常非常小,设备又需要长时间工作而不用充电,因此功耗是一个关键的设计考虑因素。要保证可穿戴设备的时尚性,电路需要保持在极小的尺寸
东芝公司今日宣布面向支持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的微控制器开发一项创新的低功率控制技术。利用公司的TZ1001MBG微控制器(MCU),这项全新的控制技术可用于活动监控应用程序,并且将功耗降低了31%。东芝将于2015年4月15日
薄、小、轻—这些是对可穿戴设备的基本要求,也解释了为什么可穿戴技术的限制是电池续航的长短。传统符合要求的电池有锂电池纽扣电池,这种电池对传感器和其他的小功率穿戴设备来说足够了,但它很难跟上越来越
可穿戴电子设备对设计工程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设计工程师需要在没有专用芯片组或标准化架构的情况下创建智能、紧凑和多功能的产品。由于专用芯片组(标准化架构)的缺失,设计工程师需要在可穿戴产品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