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昨(10)日表示,大陆液晶电视正快速崛起,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台湾面板厂与韩国面板厂在大陆的最后决战将决定全球面板市场结构。奇美电子去年在大陆取得大陆液晶面板一半的市
外资1月19日透过瑞士信贷户头,买超华映高达25.8万张,引发市场关注。外资圈已传出,新奇美成军后,韩国三星电子为了巩固其面板地位,吃下华映股票。外资认为,三星之所以考虑吃下华映持股,“中国市场”与“确保产能
欧盟监管机构25日通过了台湾液晶面板生产商群创光电、奇美电子及统宝光电三合一合并计划。 欧盟执委会在声明中指出:“三方的业务活动大致互补。总而言之,新实体所占市场份额有限,且会继续面临强劲竞争对手。”
即将于2010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颀邦与飞信合并案,预估将产生金凸块(Gold Bump)、卷带式薄膜覆晶封装(Chip on Film;COF),以及玻璃覆晶封装(Chip on Glass;COG) 3个面板驱动IC封装制程产能皆达台湾第1,前2个制程产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面板产业进驻大陆建厂的相关政策有望于本周解禁。据称,台湾行政院已收到经济部呈报的大陆投资负面表列项目修正草案,这波产业登陆松绑,包括开放面板有条件西进,半导体业及国银可登陆参股,建
随着奇美、群创和统宝光电的即将合并,台湾面板厂老大友达现在已经开始着手策划与新奇美的竞争策略,首先第一步就是挖墙脚。据报道,友达近日已经在台湾南部设立办公室,专门拉拢三家公司的员工。不过友达对此表示否
据台湾媒体报道,友达1月20日斥资12亿日元,收购索尼旗下的日本场发射显示器科技公司(FET)。友达在显示器产品上改变策略,积极跨入TFT-LCD以外的新兴技术,企图以技术领先的“质变”,超越新奇美在产能优
来自业界的消息称,由于三星的液晶电视销售火爆,三星本年度向台湾面板厂提供的电视面板订单将达到1000-1200万,而奇美则是其中最大的面板供应商。三星本年度的液晶电视出货量将达到2500-2600万,其中40%的电视面板来
1月13日消息,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中国台湾当局可望在明天针对开放面板厂及晶圆厂登陆一事做出决定,业内人士称只要保持台湾方面制程技术高过大陆投资点一至二个世代,其余的面板及晶圆厂西进大陆限制将取消,中国台
据台湾媒体报道,群创、奇美电与统宝的三合一并购案,提前至3月1日实现,届时可望挤下友达,成为台湾面板新龙头;群创今年液晶监视器出货上看4700万台,也可望击败冠捷,成为全球液晶监视器组装龙头。 群创、奇美
“行政院长”吴敦义昨日表示,中科四期“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年底择期动工,一旦友达在中科四期动工,友达董事长李焜耀达成他的承诺,在年底跨部会讨论时,面板将有机会开放进入大陆。吴敦义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当地政府部门或将于近日宣布,开放面板、中高端晶圆厂、封装测试、低端IC设计厂可赴大陆投资。根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经过多次跨部会开会讨论之后,经济主管单位已经拟定赴大陆投资松绑方案,并且
经济部已经开完登陆投资松绑跨部会会议,面板除个别厂商在台最高技术禁止登陆外,其余有条件放行;中高阶半导体封装测试、低阶IC设计也建议开放;全案已报请府院做政策定夺。 经济部长施颜祥已经于上周召开跨部会首
韩国三星两条8.5代线全数满载、乐金(LGD)正加速8.5代的产能扩增,大尺寸面板供给快速扩增,将压抑未来面板价格涨势。WitsView总经理王鹤伟指出,韩国8.5代线大量产能挹注,六代线转入IT产品,短期内韩国三星与乐金外
台湾面板企业赴内地投资建厂的愿望即将在明年一季度实现。 昨日,友达光电将在江苏省建立首家7.5代液晶面板厂的消息引发业界极大关注。友达方面昨日对记者表示,“台湾有关部门已经表示将在明年一季度放开台湾面板厂
台湾面板企业赴内地投资建厂的愿望即将在明年一季度实现。 昨日,友达光电将在江苏省建立首家7.5代液晶面板厂的消息引发业界极大关注。友达方面昨日对记者表示,“台湾有关部门已经表示将在明年一季度放开台湾面板厂
12月3日消息,电子书近来成为电子产业界最热的议题,但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专家指出,目前市面上的电子书,仍为玻璃基板材质,预估未来真正具竞争力并可普及的“软性电子”(电子纸),目前尚未成熟。产业
相关人士昨日透露,根据目前收到的研究报告,多方已形成共识,台湾面板产业进入最新获准投资内地的行业名单已无悬念,这意味着台湾即将“松绑”面板产业赴内地投资,友达、奇美等终于可以进入拥有数千亿市场规模的内
在面板业里,价格爆跌是宿命,爆涨却多半是人为因素推波助澜所致,以目前市调单位所提出的7、8月面板厂涨价目标幅度,可能超出原先预期的评估来看,这种止不住的价格爆涨现象,很可能已经在暗示面板业今年的高峰已经
台湾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已经累积丰富的经验,并且以优异的创新与制造效能,在关键零组件开发深具国际竞争能力,并逐渐往研发创新与品牌进行产业技术扎根与营销深化努力,厂商可基于这些核心竞争能耐,发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