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积极打造可执行人工智能的终端装置,并借助收购人工智能研究团队Scyfer扩展机器学习功能,期望将更多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从云端服务器转移到智能手机芯片上…
科技发展从网络的出现到移动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一直到这几年讨论热度最高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10年前和现在的生活型态一比已经有颠覆性的变化。人们对于智能装置的习惯和依赖,让许多科技大厂开始关注移动装置以外的新兴应用领域,而车联网更是物联网的其中一项如火如荼进行中的重大应用。
零售店采用自动化技术除了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之外,业者亦可借此降低成本、更有效率地控制库存,不少零售商正加紧脚步部署,受此带动,零售自动化市场未来6年将呈现快速增长。
工业物联网(IIoT)、工业4.0和物联网(IoT)和万物联网(IoE)等概念,强调装置和装置或人和装置之间的联机,部分企业不知从何下手,尤其当企业内部有很多层面都需要升级或调适的时候。
物联网(IoT)技术朝全民普及又更进一步,日本经济新闻(Nikkei)网站报导,日本三大电信业者NTT Do Co Mo、KDDI与软银(SoftBank),都决定自2018年起开始推出物联网通讯服务,实现以物联网为主轴的生活模式。
窄频物联网(NB-IoT)成物联网关键推手。NB-IoT承接过去蜂巢式技术优势,无论在数据安全性、建设网络成本和网络覆盖皆具备很强的优越性,备受厂商关注,但其背后却隐藏一些既有挑战有待克服,本文提出五大考虑因素,协助厂商“钱”进商机。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建立精准医疗的新风貌。
随着智能传感器和其他物联网设备逐渐普及,所收集的数据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数据通常受到环境、人为错误和黑客的影响。
日前,微信部分功能出现故障,影响公众号、微信支付、搜索、小程序等功能的正常使用,瞬间就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应用迅猛生长,在日常生活中遍地开花,与此同时,二维码安全问题频受用户诟病。迫于安全漏洞,国家二维码标准及评价认证体系近日启动,未来,对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提升仍需从技术、模式和制度三方面进行强化。
日本为争夺物联网(IoT)事业主导权,积极推动相关事业,在农业应用方面,继日立制作所(Hitachi)在2017年7月宣布将在哥伦比亚推动农业物联网实验计划后,NTT Do Co Mo宣布9月起在日本国内推出农业物联网服务与应用实验。
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螺旋式上升意味着事物的发展趋势不会是按照一个方向一成不变。Blockstack的联合创始人Muneeb Ali运用了这种哲学思想,通过总结过去几十年的计算史认为,在经过了中心化(大型主机)、去中心化(桌面计算)以及再次中心化(云计算)之后,下一波计算浪潮将再次朝着去中心化演进。这将会成为比桌面计算和云计算影响更加深远的技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大型技术公司的势力将会被极大削弱,而用户将成为自己的主人。
互联网时代,数据都是爆炸式的增长,甚至有人认为两年内现有的数据体量就会翻倍。虽然难以置信,但这确是真的。不过目前 50%的数据是外部数据,因此现在想要找到有价值的森林越来越难。如果拥有一个显示整个组织结构数据的数据目录岂不美哉?
巴克莱银行近日在英国宣布,下载了该银行iOS应用程序的用户将可以通过Siri语音助理进行付款。而且整个付款程序,在不需要打开巴克莱移动银行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透过Touch ID进行身份验证,Siri指令即可完成。先前,巴克莱就已经采用语音生物辨识系统并且应用在可对话的ATM提款机上,方便用户用语音识别提款以提高安全性并打击欺诈行为。
流行歌手 Taryn Southern 曾参加 2004 年的美国偶像选秀节目,此后一直活跃在 YouTube 上。近日她发表了一张名为 I AM AI 的新专辑,该专辑的作词作曲是 Taryn Southern,编曲则交给人工智能程序,歌曲听起来完全听不出是由应用程序编曲,和音乐人的作品没有太大差别。
RFID是物联网概念下相当重要的技术,这几年在仓储领域的应用颇为成功,RFID透过无线辨识功能,可以快速辨识并记录物品的数量、位置,让品项众多的仓储作业化繁为简、效率倍增。
物联网(IoT)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人、设备和云数据存储服务之间的互联。一些分析人员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500亿台数字设备与互联网产生连接。
2011年时,分析师曾预言,到2020年市场上将有500亿台智能互联设备。这在当时听起来简直是天文数字。但到了2017年,随着我们朝这个数字飞速迈进,再也没有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了。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AI)为数字业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但它们也带来了复杂性。2017年的Gartner安全预测突出了潜在的商业利益,比如更快、更好的渗透测试。但是,当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时,它们也展示了自动化的潜在危险。有一件事是清楚的,企业需要为一个复杂的、互联的未来做好准备。
1973 年,美国社会学家 Daniel Bell 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the Post Industrial Society),书中预测先进的社会将会从制造本位转型成工人本位。这个预测后来的确成真,-而且因为信息科技与网络发展的快速崛起,再加上手机普及等等因素,社会的转型比前人所预测还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