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美国疫情形势严峻。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美国昨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792例,累计确诊1324488例,新增死亡病例985例,累计死亡79756例。
近日,加拿大的一项针对多国家的研究显示,温度和纬度似乎与新冠病毒(COVID-19)的传播无关,但关闭学校和其他公共卫生措施正在产生积极影响。
近日,随着美国开始重新开放经济活动,为了确保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居家隔离,部分州的官员考虑是否采用电子脚镣或定位应用等技术手段。虽然过去数周美国偶尔出现利用技术手段确保居家隔离的事例,但大规模采用电子脚镣等技术手段面临一个巨大的法律问题:在没有法院禁令的情况下政府能否强制使用电子监控技术?
目前,科学家正在训练狗通过鼻子嗅闻识别新冠病毒,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一个最新项目正在积极进行疾病检测,研究人员对狗进行试验,观察这些狗的嗅觉能力是否有助于探测早期潜伏在人体的新冠病毒。
昨日,《科学》发表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浙江省疾控中心、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论文,该论文展示了PiCoVacc(纯化灭活新冠病毒疫苗)在猕猴中的良好抗病毒能力,注射了该疫苗的猕猴能够对后续的新冠病毒感染产生抵抗作用,不仅不会产生新冠肺炎症状,而且咽部、肺部也检测不到新冠病毒。相关研究曾于4月19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上,疫苗已经在4月16日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近段时间,英国、荷兰等国家频频上演5G基站被烧毁一事,而之所以这么干原因很简单,这些人相信5G基站传播了新冠病毒,可不可笑? 针对这些谣言,英国电信集团菲利普·詹森公开表态称,必须阻止那些认为5G和疫情有联系的傻瓜。
近日,据媒体报道,来自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新型新冠病毒毒株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似乎比初期传播的毒株更具传染性。
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即便新冠肺炎患者鼻腔内的新冠病毒被清除后,病毒还会残留在患者的眼睛中,且具备传染性。关于新冠病毒残留于患者眼睛这一现象,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冠病毒肺炎全球蔓延,尽管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治疗COVID19的特效疗法或特效药,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一种新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中和”细胞中的SARS-CoV-2(导致COVID-19的病毒),为预防和治疗冠状病毒提供了可能。
5月6日,据报道,针对美国方面关于“新冠病毒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谣言,琼斯明确表示“这不可能”。伊恩·琼斯是英国雷丁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病毒学家。他说:“基因序列明确表明这是一种动物病毒,没有发现人为改造的任何记号。另外,类似的动物病毒以前就有过。毫无疑问,这个病毒来自动物。”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美东时间5日17:32,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201337例,死亡70646例。
根据世卫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40万,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国内,除了严防输入性病例,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病毒相关科技话题上,包括传染性、变异性、疫苗、后遗症等等。
5月4日,据CGTV报道,法国医院发现去年12月27日该国就有病人确诊新冠病毒肺炎,这比之前公布的时间提前了将近1个月。
为了控制新冠疫情传播,加拿大官方本月初颁布的新法规,建议人们在公共场所相距至少两米,包括在人行道和购物时,不遵守社交距离人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根据这一政策,多伦多一男子自制了一个“标准社交距离保持器”。
近日据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发布声明,表示情报界支持科学界关于新冠病毒起源的共识,即病毒并非人造或基因改造而成。
近日,一组西方计算机科学家和生物学家通过使用机器学习,为29个不同的COVID-19 DNA序列确定了潜在的基因组特征。
4月29日消息,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8日13时30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万,达到1002498例,几乎占全球确诊病例数的三分之一;死亡病例超5万,达到56749例。
人民日报报道称,日本《朝日新闻》援引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的研究报告称,3月以后在日本国内蔓延开来的新冠病毒经过欧洲传至日本的可能性很高。
近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虽然欧洲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在下降,但新冠肺炎大流行远未结束。
Powerbox(PRBX)在这场每天都在变化的全球危机中团结一致,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家庭、朋友和社区。我们最关心的是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健康和安全。这一承诺涵盖了一切,从确保我们正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阻止传播”到保持业务连续性,让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