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计方案,分析智能变电站网络结构及以太网交换机的先进技术,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采 用数字化系统网络的措施和方案及以太网交换机配置优化方案。近年来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
摘要:通过介绍智能变电站对时间同步需求和网络时间协议的技术特点、工作原理和组网方式,分析了目前网络时间同步系统在智能变电站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于IEC61588网络时间同步系统在系统管理、产品设计和网络结构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关标准审查会,对中国电科院牵头编制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天津市电力公司牵头编制的《基于DL/T860标准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备检验规范》、河北省
近日,记者从德州供电公司了解到,首批110千伏开关柜设备进入双富智能变电站施工现场,标志着德州首座智能变电站进入电气安装阶段。作为山东唯一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区,山东德州高铁新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区将于2014年
摘要:变电设备智能状态监测是实现变电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必要条件,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电力设
标签:智能电网 电子互感器 电力系统 摘 要:详细介绍了关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分类及原理,分析了有源式和无源式电子式互感器的类型、原理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技术特征进行对比,讨论了电子式互感器是如何在智
摘.. 要: 介绍了数字化录波器与传统录波器在设计中的不同; 介绍了数字化录波器装置的功能, 阐述了根据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和建设需求采用新型数字化录波器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及规范的特点。1.. 数字化录波器与传统的比较
8月6日,从杭州市电力局获悉,浙江首座220千伏云会智能变110千伏送出工程全部顺利送电。云会变首次正式带负荷运行,标志浙江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据了解,云会变110千伏送出工程新出110千伏线路四回
进入2011时,智能电网的发展已有个别试点现全面建设转变,而对于电网来说,智能化将走上常态化。据悉,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开展电子式互感器、智能高压设备、合并单元、一体化监控系统等关键设备的性能检测。“从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从智能电网体系结构看,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运行
模型:相当于我们常规站的模板一样,各个厂家都按照61850的规则来做(常规站是按照我们自己CSC2000规约做的)。这项工作对于外厂家设备模型文件由外厂家提供,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可以向公司技术支持索取。智能终端:即
经过17个月的科研攻关,7月5日,国内首台66千伏智能移动变电站在大连供电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国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建设标准,该移动站采用完全车载方式,运用多项新技术,实现了远程定值修改、远方停送电
根据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1.6万亿元建设智能电网,按照智能变电环节占比约20%份额计算,智能变电环节投资额度将达到3200亿元。智能变电环节主要
摘要:智能化变电站可认为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
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经过4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日臻
根据中电联统计,1-5月电网投资完成额1003亿,同比增长5%。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957万千伏安,同比减少823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5705千米,同比减少2644千米;6月15日,由国电南瑞牵头承担的国家8
根据中电联统计,1-5月电网投资完成额1003亿,同比增长5%。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957万千伏安,同比减少823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5705千米,同比减少2644千米;6月15日,由国电南瑞牵头承担的国家8
继6月12日,陕西新盛(户县)330千伏变电站顺利完成24小时试运行,这个全国首座试点330千伏等级智能变电站在西安电网正式投运之后,6月15日,备受关注的天津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勤俭道220千伏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为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和二次设备的在线监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和实现手段,对一次设备进行在线数据分析和总结、状态观测,按照设备需要进行检修,对二次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1变电站传
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的展望第三阶段为完善提升阶段:长春南500KV变电站建成投运后,根据东北智能电网发展的情况,实现支撑电网的可调、自愈、自恢复技术应用.发展、完善和提升综合高级应用项目.实现坚强智能电网支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