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桑拿天余威仍在,在北京东南郊亦庄开发区闷热的空气中,京东方工地上锣鼓喧天。 “今天公司8.5代线新厂房正式封顶,建筑方搞了个仪式。公司这边不参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士解释
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视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彩电制造企业纷纷在产品功能上下大力度,深入挖掘、开发出能够满足时下消费者需求的彩电产品。一时间LED电视、3D电视以及互联网电视等“标榜”着高端技术的彩电产品成为市
『导读』豪赌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而进行的定向增发终于成功发行,TCL如愿以偿。然而高世代面板前景的未来走向在是是非非中仍还有一段路要走。 豪赌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而进行的定向增发终于成功发行
有分析人士认为,长虹希望三条腿走路,以降低产业投资风险。 南都漫画 陈婷 昔日彩电老大哥长虹在电视升级的过程中遭遇了层层考验,如今液晶、等离子、O LED三管齐下,希望在未来几年重塑辉煌。 近日,有
8月2日消息,日前,据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徐志国透露,中电熊猫6代液晶面板项目将于11月建成投产,同时,夏普8.5代液晶面板项目即将奠基。 据了解,中电熊猫6代液晶面板项目,总投资138亿元。 据
本报讯 (记者刘新宇)昨日傍晚,记者从TCL集团获悉,其为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线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已顺利完成。TCL透露,其采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发行了13.01亿股股份,发行价格为每股3.46元,募资总额为45
本报记者 于华鹏 北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TCL连番发布公告,公告的内容多涉及其旗下华星光电的8.5代线项目。显然,对于这项投资245亿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给予了非同一般的重视。
TCL集团今天发布公告称,公司采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发行了13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3.46元,本次发行新增的股份将于8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本次发行募资45亿元,加上惠州市政府拨付的广东省政府给予
本报讯(记者牛颖惠 王浩娇)上周五,TCL集团公告称,该公司为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线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已顺利完成。据悉,TCL方面采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发行了13.01亿股股份,发行价格为每股3.46元,募资总
新浪科技讯 7月30日下午消息,TCL集团今日发布公告称,采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发行了约13亿股股份,发行价格为每股3.46元,新股将于8月3日上市,募资约44亿元,用于建设8.5代液晶面板项目。 TCL集团方面表示,本
在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BOE Technology Group)及华星光电技术(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等本土企业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利用第7.5代(底板尺寸为1950mm×2250mm)以上的大尺寸底板生产
近日,液化空气集团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熊猫)签订了长期协议,为其位于南京液晶谷的新的6代平板显示器(FPD)生产线工厂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包括超纯载气(氮气、氧气、氢气、氩气和氦气)、交
液晶面板界的价格串谋案自从被美国司法部调查以来就牵扯到了多家面板大厂及相关高管。奇美此前因为该案件被美罚款2.2亿美元,其主管Chu-HsiangYang也面临十年牢狱之灾。美国司法部近日有公布了该案件的最新进展,奇美
跨国巨头开始“180度大转弯”。 7月28日,深圳华星光电宣布其已与全球第二大玻璃基板厂商旭硝子签署合作备忘录,预计年底前旭硝子在深圳的大尺寸玻璃基板项目将正式动工。华星光电是TCL集团和深圳市政府旗下深超
在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BOE Technology Group)及华星光电技术(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等本土企业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利用第7.5代(底板尺寸为1950mm×2250mm)以上的大尺寸底板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日前发布了5月全球TFT液晶面板出货量月度报告,该报告包括了全球TFT液晶面板供应商的整体销售收入、各主要供应商的销售收入,包括友达光电、京东方、奇美光电、CPT、瀚宇彩晶、日立、Hydis
随着大屏幕平板电视的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有着“液晶之父”之称的夏普于去年10月启动了位于大阪府堺市的“绿色前线堺”工厂,主要生产40至60寸电视用液晶面板。虽然大屏幕液晶电视并不太适用于普
跨国巨头开始“180度大转弯”。 7月28日,深圳华星光电宣布其已与全球第二大玻璃基板厂商旭硝子签署合作备忘录,预计年底前旭硝子在深圳的大尺寸玻璃基板项目将正式动工。华星光电是TCL集团和深圳市政府旗下深超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产业融合愈演愈烈,互联网、电视、PC、手机等产品之间的融合正在发生。面对PC、手机等新势力的强势发展,传统的彩电业如何应对3C融合?中国彩电业又如何在这个3C融合的大时代把握住时机,实现快
“缺屏之痛”和“低端形象”一直是中国彩电企业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性制约。截至目前,我国仍未拥有6代线以上量产技术,液晶屏自给率也不足15%,导致国内液晶电视厂商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润。 液晶面板作为不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