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某大佬喊出物联网 (IOT,Internet of Things)是Next Big Thing之后,物联网才开始热起来。但是你对物联网有什么概念?物联网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物联网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智能汽车概念在市场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十多年前出现的车载计算机开始,到逐步进入自动驾驶汽车,而现在可以即将踏入区块链领域。
为使物联网(IoT)设备确实执行位置感测,制造商通常会内建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尽管如此,GPS仍有受制于室内或高楼密集的室外等环境讯号接收较差,导致精准度下滑的风险。有鉴于此,Google近日与物联网平台商Particle合作,于5月中旬推出结合Google地图地理定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的解决方案,可望赋予物联网设备更稳定、更省成本的定位功能。
机器人可以创造更高的商业效率,并消除与客户互动的摩擦,从初创公司到跨国公司,机器人计划的募资金额已达240亿美元,IBM、Facebook等产业领导者正在花费大量资源,鼓励开发人员开发机器人,实现更多个性化的用户互动。
未来物联网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无线标准纷争最终究竟谁会胜出?业界各执一词。Cees Links被誉为WiFi之父,而他对于这两个问题也有着自己的解释。Qorvo近期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针对物联网市场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家庭是人类身心发展中,提供安全感与归属感最强大的后盾。科技文明快速进步下,免于恐惧及安全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前景一片看好,从研究调查、市场参与、厂商竞逐等不同角度切入,才能更准确地解读趋势及商机。
照明行业如今是新兴物联网(IoT)的骨干力量,但它依然面临着一些艰巨的挑战,其中包括一个难题:虽然灯具内部的LED能够持续数十年,但设备运营商可能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嵌入在同一灯具中的芯片和传感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引擎驱动的机械生产为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大量生产和电气化,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引进集成电路,促进工厂自动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换成网络,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物联网、服务网和数据网。
分析师表示,亚洲对智慧城市方案的需求,未来5年会持续攀升,中国、日本和韩国正加速采用智慧照明、电表、建筑和运输以及再生能源计划。这三个国家都拥有强大的无线通信网络,有助于快速部署智能城市方案。
如何有效地应用物联网系统,必须依据现今科技的4大趋势及目前7大技术领域,来评估未来物联网的利基点,现在很多领域开始体认到物联网系统的好处,在时间与技术的发展下,未来物联网系统将更能运用在更多领域。
据IoT Tech News报导,Accenture公布科技愿景2017报告,调查全球102位汽车产业和562位工业设备公司高阶主管,3分之2受访者表示正历经数字变革,却有高达5成汽车制造商和6成工业设备公司仍未全面投资相关领域。
标准化可能是全球创新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需要等待不同地区的频段分配,等待技术获得使用认可,以及等待许可分配,这些因素都可能延迟新应用的推出,物联网(IoT)的移动电话技术运用就是明证。
云计算及大数据对近十年内,全球的消费行为及产业供应链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而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应用服务也即将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在物联网的洗礼下,几乎所有产业都将大幅改变其结构与样貌。
物联网成为电信运营商下一个营收蓝海,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纷纷大展拳脚。中国电信近日端出3亿元物联网专项补贴激励,重点支持NB-IoT与CAT1两大类产品,全面提速物联网发展。与才宣布建置完成NB-IoT商用网络的中国联通,抢先卡位物联网布局。
根据Capgemini数字转型研究所的研究,制造业者预计,他们在智能工厂的投资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提高27%的制造效率,且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每年5,000亿美元的附加价值。
科技产业摩拳擦掌地迎接物联网的到来。物联网是由嵌入日常对象的微型计算机所构成的运算体系,这些连网的设备可感知并传递所在环境的信息,并以新方法来控制周围环境。
移动和网络安全公司 BullGuard 查访了6000多名英国消费者发现,未来一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计划购买物联网设备,采购产品包括智能电视、连网汽车、洗碗机和咖啡机等。2017年预估全球将有84亿台物联网设备,英国消费者对物联网设备感到高度兴趣,但是存在令人担忧的安全。
物联网可助中小企业一臂之力,改善客户体验最为重要,也能在B2B空间中发挥效用。降低成本是企业发展物联网,最希望达成的目标,物联网设备能提升劳动力降低相关的成本,与现有的自动化联结在一起,可以减少人员干预的需要和成本。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透过广布的物联网设备与高普及率的智能手机,积极投入发展智慧城市,期望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创业,带领城市走向智慧与永续发展。透过数据搜集平台、智能基础设施、私人企业参与,建构各领域的智慧城市服务,如开放大数据供各界创造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与资源最适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城市永续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