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物联网)已经从过去热炒的概念正在逐渐步入现实。据IHS Technology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到2014年底,全球可连接设备的数量大约为197亿台,人均设备超过2台,其中大部分是人和人互联,而到了2025年全球可连接设备的
北京时间4月2日下午消息(蒋均牧)将于4月27日接任沙特电信(STC)首席执行官的Khaled Biyari表示,5G仅仅“距今几年”,运营商将在物联网中(IoT)扮演“根本性的角色”。“当前网络将演变为使
智能穿戴,或称可穿戴设备,这个产业的名词定义由两部分组成,即智能+穿戴,这就构成了一个区别于以往科技或者时尚产业的全新趋势产业。如果只是智能,这与传统的IT产业并没有太大差异,就是基于电子元器件,围绕硬件
物联网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于将物与物相连,而是管理,并实现对于客户和产品的核心概念的聚焦。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相连接的世界里。我们不再只是将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连接上网。我们可以逐渐将任何设备连接到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半导体产业的旧格局,AMD依靠双架构和显示技术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物联网时代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其在数字标牌、医疗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证明嵌入式业务将是AMD未来发展
物联网领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不缺新闻,但之前似乎都停留在技术领域,并未被大众所关注。而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大数据的出现,万物智能以及物物相连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签。如果说20世纪
不同的店内体验对于实体店的成功至关重要。在网购占据大半壁零售业江山的今天,作为实体店的存在,应该如何与网店老板们竞争呢?让我们来看看移动技术在店内发挥的真实作用以及移动和传统的固网POS系统是怎么和谐共存
IBM在周二时表示,该公司将会成立一个物联网新部门,预计4年内将会投资30亿美元,而现有的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业务也将受益于此。简单说,物联网就是将一切都嵌入传感器,然后利用联网的数据流来提升各种操作。对于IB
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数年在移动市场上被ARM合作伙伴大败的英特尔,不希望在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市场上重蹈覆辙,这是该公司去年成立物联网部门的原因。英特尔物联网部门最有吸引力的产品之一是Curie——一
根据Gartner预计,在2020年以前,全球将有超过500亿台连网装置导入应用;同时,业界针对如何实现物联网(IoT)应用的讨论也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物联网的诸多优点而必须实现数位化营运。为了有效利用物联网即
未来是无法预知的,但是我们所居住城市的未来却是可以预测得到:城市将变得更加拥挤,上班迟到问题将更加严重,世界范围内更多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这样就会为本已难堪“重负”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
媒体为何大肆炒作物联网(IoT)?物联网究竟是什么?它又将有多大意义?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但大多数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一模糊不清的“物”已经成为现实,并且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即使是普通大众也能
TZ5000系列产品为物联网(IoT)和工业应用提供稳定的节能平台东芝公司今天宣布,该公司将推出以物联网(IoT)为目标的TZ5010XBG、TZ5011XBG、 TZ5021XBG和TZ5023XBG来扩大其ApP Lite™处理器阵容。这些产品通过东芝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今日推出了OptiMOS™ 5 25V和30V产品家族,它们是采用标准分立式封装的新一代功率MOSFET。同时,英飞凌还发布了名为Power Block的新型功率模组和集
技术出现了巨大变化:所有一切都连接到互联网。功能强大而且使用方便的互联网使得这些产品的价值更高,因此,企业蜂拥而至,将其物联网 (IoT) (图1) 产品推向市场。图1. 物联网传感器传感器无处不在;您的汽车和电话
若想要物联网的发展如预期,就需要将更多设备接入互联网,而Bluetooth Smart设备就可以做到。Bluetooth Smart设备可向云端服务发送数据,当然目前还必须通过装载完整操作系统并支持能运行软件协议栈的驱动器来实现
2003年,全球仅有5亿多台联网设备,人均只有0.08台,也就是说平均每人只有0.02台设备可连接至互联网。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至125亿,平均每人几乎拥有6台联网设备。2015年联网“设备”的规模预计将进一步上
2013年,斯诺登打开“棱镜门”这个潘多拉魔盒,信息安全问题再次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过去一年,余波未消,信息安全仍是2015年IT产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国家战略级安全布局的陆续落地,中国安全
1、智慧城市大动工市场亮点:4万亿机会:智能交通、数字化医疗、智能政务、水资源管理、安全监管、智能楼宇和园区等等,这些都是发展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表示,智慧城市的
未来是无法预知的,但是我们所居住城市的未来却是可以预测得到:城市将变得更加拥挤,上班迟到问题将更加严重,世界范围内更多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这样就会为本已难堪“重负”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