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的电力与自动化技术集团ABB获取来自StenaAB下属StenaLineB.V公司的订单,为B.V公司数艘船在荷兰鹿特丹港口码头停泊时提供整套电力系统。据悉,在船只停靠码头时,仍需要电力维持诸如加热、通风、冷却等运作。岸-
面对我国智能电网蓬勃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如何制定和实施?其中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1、针对中国智能电网标准建设,IEEE标准协会与中国相关部门在共同推动智能电网标准建设方面已经拥有了很多深入的合作,其中最典型
1、模糊智能方案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科学实施模糊智能控制原理主要将经典的集成理论进行模糊化处理,将模糊逻辑的语言变量及近似推理引入其中从而形成整体性综合智能技术的推理体系。模糊控制的模拟对象为人的模
论文摘要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力通信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通信网的管理水平。本文对通信监测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及控制的一种现代技术,节能效果可达10%~40%,可以减少机电设备的体积并能够实现最佳工作效率。目前,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向高压化、大容量化发展,电力电子产业出现了以
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及控制的一种现代技术,节能效果可达10%~40%,可以减少机电设备的体积并能够实现最佳工作效率。目前,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向高压化、大容量化发展,电力电子产业出现了以
在11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包括大型风电场并网、海上风电建设、风电机组状态监测、风电场电能质量等在内的18项“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步入实施阶段。当前中国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发展,连续两年将发
CNET科技资讯网 11月17日 北京报道 (文/张晓楠):就在11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包括大型风电场并网、海上风电建设、风电机组状态监测、风电场电能质量等在内的18项“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步入实
“云计算”(CloudComputing),自从2007年诞生以来,已经得到了业界高度的认可。这种网格计算、虚拟化、SOA和容错技术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而成的新方法,在短短的两三年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目前,&ldqu
我国1999年提出了物联网这个概念,起初物联网被叫做传感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
随着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再分配方案的中期预测版本的出现,德国最大的政党基民盟经济方面决策人目前正在主张削减经费,他们试图再次激发关于光伏装机上限的探讨。可以看到这带来迅速的连锁反应:电力系统的运营商们已
我国1999年提出了物联网这个概念,起初物联网被叫做传感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
德国瑞福公司宣布,瑞福逆变器012K-UL, 016K-UL, 020K-UL 以及024K-UL成功的通过了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L)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认证。根据UL1741以及IEEE1547标准,这四款逆变器均通过了测试,目前正处于UL官方商标发行阶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谐振消除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2009年9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关于智能电网互操作标准的框架与路线图,明确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8个优先发展领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网络通信:要求针对智能电网各个关键领域的应用和操作器
动力系统是电厂产出电能的核心装置,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力供应的有力保证,电厂中动力系统的日常维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动力监控室对各种动力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时排除动力系统中出现的任何异常
IEEE-SA 标准理事会在9月份召开的会议上批准了IEEE 2030TM -《IEEE P2030 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EPS)、最终应用及负荷的智能电网互操作性指南》,这对 IEEE 标准协会(IEEE-SA)来说,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里
2011年9月28日--IEEE-SA 标准理事会在9月份召开的会议上批准了IEEE 2030(TM)-《IEEE P2030 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EPS)、最终应用及负荷的智能电网互操作性指南》,这对 IEEE 标准协会(IEEE-SA)来说,将是
据香港媒体报道,港铁于月初发生多起连环事故,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港府也对这些列车动力中断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称是由于设计过时的列车断路器,无法在电流大于列车承受能力时及时切断供电所致。港铁表示,虽然已经
物联网,根据词语的解释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物”包括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依靠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相连通。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