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许多电子厂商其实在地震当日停工后,就已经陆续恢复全线生产,复工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地震灾区基础设施的损坏以及停电问题。部分已复工的芯片厂商还正朝着恢复全线产能的目标努力,包括瑞萨电子(Renesas
【导读】“从2001年加入WTO至2010年,我国消费电子产品进出口总额增长了6倍多。仅2010年,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45种中国的消费电子产品在全球的销量稳居首位。” 摘要: “
【导读】据iSuppli公司,由于iPad及其模仿者大获成功,为专注于改善人机互动的元件厂商创造了财富,苹果iPad以用户界面(UI)为中心的设计,将对电子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并广泛影响电子产品的设计方式。 摘要:
【导读】日前,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正式向外界宣布,将利用其国际空港高效便捷通达世界各地和依托省内唯一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而建设的综合保税区两大优势,建设千亿元LED产业基地。 摘要: 日前,西咸新区空港新
【导读】近日,江西银河表计有限公司首批生产的5522块智能电表,经九江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顺利出口哈萨克斯坦,填补了九江市高端智能电表出口的空白。 摘要: 近日,江西银河表计有限公司首批生产的5522块智能
【导读】据EETimesTaiwan 尽管经济情势不佳,2012年的半导体/电子产业界仍有数桩值得注意的厂商合并、收购案;从这些案件中,可看出产业主流技术的演变趋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 据EETimesTaiwan 尽管经济情势
【导读】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5日对包括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在内的全球7家公司开出总额为 14.7亿欧元(约合19.2亿美元)的罚单。其中,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罚金最高,为3.13亿欧元;除此之外,飞利浦与LG各持股50%的LPD公司
【导读】2013年全球经济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对电子产业整体而言也必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对于新兴的市场区域和技术领域,增长的势头还会持续。ADI以持续不断的投资证明我们对于电子行业的长期愿景以及
【导读】消费性电子产业链里,各个环节依据其市场定位的不同,都有其竞争关键所在,重要的是观察市场及整体大环境的动向,适度在价值链里的“关键活动”中向上或向下多做一些,积极储备下一波“无法替代”的竞争力。
【导读】美国消费性电子产业协会(CEA)的第一把交椅Gary Shapiro总爱把年度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叫做“地球上最伟大的展会(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刚落幕的 2013年CES吸引了超过15万参观者,他是很有自豪的
【导读】印度正朝着电子大国的方向发展。2012年10月,印度政府批准了电子产业振兴政策“TheNationalPolicyonElectronics2012”。该政策计划在2020年之前投资1000亿美元培育电子产业。 摘要: 印度正朝着电子大国
【导读】拥有优质的产品线、明确的目标领域以及专业的分销团队,元器件分销对于伟德国际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了。但是伟德国际并不满足于此,接下来要——自己动手做平板。 摘要: 拥有优质的产品线、明确的目标领
5月26日,投资32亿元的遂宁芯片项目第一条生产线从日本运抵上海港,不日将到达遂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开区”),至此,遂宁切入了电子信息产业最核心的领域——一条从芯片封装
一项着眼于能源效率的欧洲重要研究计划,已在位于德国德勒斯登的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这项名为「eRamp」的计划为期3年,旨在强化及扩展德国和欧洲成为电力电子制造的专业中心。共有
2014年是中国医疗电子市场呈快速增长的一年。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医疗电子市场的年增长率超过20%,截至2016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产值将达到74亿美元。整个产业增长得益于医疗影像、监测设备、移动医疗以及远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系统产品不断往轻薄、短小、省电、联网、性价比高等方向发展。电子新品聚焦穿戴装置自从谷歌推出”谷歌眼镜”问世后,穿戴装置市场开始受到电子产业的重视,加上搭配应用软件和内容服务,国际大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与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恩智浦)联合建立的中国首个汽车半导体设计合资公司——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大唐恩智浦),4月25日在江苏南通如东开业。这标志
2014年5月9日,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即将正式量产,生产最新型的存储芯片。三星半导体工厂所在的地方,原本是空旷的野外,现正在变成发达的电子产业基地。三星半导体的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西安的一些地貌。随着三星半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系统产品不断往轻薄、短小、省电、联网、性价比高等方向发展。电子新品聚焦穿戴装置自从谷歌推出”谷歌眼镜”问世后,穿戴装置市场开始受到电子产业的重视,加上搭配应用软件和内容服务,国际大
在笔者对中小企业的多次采访中,我意识到很多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在推广品牌时遇到的阻力不小,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认为本土品牌不如国外品牌的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利用低价策略仍是得不到更多的品质信任。原来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