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动力电池的电力驱动,使电动汽车得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必然依赖。而电的来源途径则是多元化的,除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外,还有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等诸多新能源发电途径。所以可以认为,电动汽车解决了燃油车所面临的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性、不可持续性的问题。
电池回收原则上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有助于回收进入这些电化学储能容器的许多独特和特殊的元素(包括稀土)。对于作为最终用户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回收工作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将电池扔进商店或回收中心的那些独特的“在这里回收电池”盒子。我在某处(对不起,不记得在哪里)读到汽车中大约 90% 的铅酸电池被回收,但只有大约 5-10% 的消费者 AAA、AA、C、D、9-V、按钮,纽扣电池被回收利用——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欧洲锂离子电池回收能力的开发,将有助于应对未来几年内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并为欧洲能源转型所需的原材料供应提供保障。此外,通过减少原材料消耗,这一良性循环工艺将支持欧洲更好地应对来自可持续绩效领域的重要挑战。
9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要求汽车厂商标明纯电动汽车电池寿命,使驾驶员能够通过汽车显示器,了解重复使用不断老化的锂电池状况。 日本政府预计最早将于9月公布指导方案,年内正式决定。
Earthtech公司将成为韩国首家进军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业务的公司,该公司最新建设了一个专业设施,用于拆卸电动汽车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第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0年3月完成。据报道,Earthtech公司每年可以拆卸5000辆电动汽车,处理2000吨废旧电动汽车电池。此外,Earthtech公司还表示,其将投资240亿韩元(约合2000万美元)建设该公司,而且也是该地首个此类设施。
6月24日消息,有网友质疑特斯拉电动汽车电池不利于回收,并且@马斯克,而后者也很快给出了回应。马斯克推特截图如图所示,有网友称,电池专家Mark Ellis表示,回收特斯拉Model 3电池极其不切实
在我国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的关键点,有关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争议再起。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用一个“快”字来形容。动力锂电池再利用是指介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资源化的中间环节,通过对汽车使用后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检测和分类后的二次使用,实现动力电池梯级,从而实现动力电池30-60%的成本降低目的。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对动力锂电池报废的标准是电池容量低于80%,如果剩余容量还在70-80%电池直接进行资源化回收是极大的浪费,做好动力锂电池再利用对电池成本的降低尤为重要。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652.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00,077.35万元,增长30.46%;利润总额35,484.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946.25万元,增长7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263.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60%。
日前,《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以下简称“《拆解规范》”)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以下简称“《余能检测》”)国家标准宣贯会举行。据悉,《拆解规范》及《余能检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等部门单位共同起草,是首个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拆解规范》已于5月17日公示发布,并确定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余能检测》已经通过报批,有望于2018年正式颁布实施。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从2009年在封闭区域内示范运营,到2013年初步市场化,时至今日已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出门乘坐电动公交车、电动出租车,自己购买新能源私家车,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偶然听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朋友抱怨,经过几年的使用,汽车电池的续航明显下降,需要进行更换了。众所周知,电池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可以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而处理不当则有可能污染环境。我追问:“那换下来的旧电池怎么处理?”朋友想了想:“没听说过回收途径。”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今年以来,随着第三批目录的陆续公布,新能源车产销两旺的局面逐渐复苏,然而困扰行业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难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业内认为,不仅要研究电池标准化并落实可追溯体系,加大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在国内汽车动力回收产业刚刚起步。2015年,报废动力电池累计为2万~4万吨,对应的电池回收率仅为2%,以现在的回收产能根本无力负担2020年预计的12万~17万吨的报废电池。因此,在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建设、先进技术创新、模式探索、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这些不能继续使用的动力电池,将何去何从?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于石化能源枯竭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初衷,算是一种远虑之举;但如果解决不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因此造成环境污染,就脱离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心。不得不说,从当下国内情况看,近忧已现。
“现在买了电动汽车,若干年之后车报废了,电池哪里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到17万吨。近两年,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车,在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中,废旧电池组回收的商业化也开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