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世界经济论坛、埃森哲和各行业专家联袂推出的《加快智能电网试点的成功步伐》报告,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报告》认为,智能电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促成因素,对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至关重要。应加
智能电网建设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对于一次设备商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不少一次设备商首先选择了主动向智能化领域延伸,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以一次设备制造为主的设备商进行了系列探索,如原有设备整合检测、保护
9月13日消息,施耐德全球智能电网战略副总裁Scott Henneberry今日对新浪财经表示,基于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发展业务的丰富经验,未来施耐德电气将加大与中国业务伙伴的合作,以共享中国智能电网潜在市场的巨大蛋糕。
南都讯记者高凌云实习生林浩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在即,国家拟投资5万亿,跨国公司闻风而动。美国“智能电网”最早牵头者IBM在华发布智慧能源战略,IBM中国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经理郑军近日表示,IBM欲参与中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在即,国家拟投资5万亿,跨国公司闻风而动。美国“智能电网”最早牵头者IBM在华发布智慧能源战略,IBM中国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经理郑军近日表示,IBM欲参与中国的智能电网标准建设
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8月30日报道,美国OSI软件公司将与韩国SAP公司合作,在韩国济州岛开展一个1.91亿美元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该项目将采用各种智能电表、家用显示器、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其他设备的原型,以实现其成
IBM公司近日首次在国内发布了“智慧的电力”战略以及系列解决方案。IBM中国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经理郑军表示,IBM欲参与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 据郑军介绍,IBM目前正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CEPRI)以及中国国家电网
IBM公司近日首次在国内发布了“智慧的电力”战略以及系列解决方案。IBM中国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经理郑军表示,IBM欲参与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 据郑军介绍,IBM目前正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CEPRI)以及中国
智能电网建设被列入“十二五”新兴能源产业重点扶持的十大领域之一。埃森哲大中华区资源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丁民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表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会拉动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社会的产业
要结合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智能电网,不要搞一刀切。智能电网以示范区模式推进比较好,甚至可以选择数十个条件成熟的地方搞示范区,示范区做成功后,连成一片,就实现了总体规划目标。最近发生的谷歌事件以及中国
7月12日消息,国网电科院自主创新成果“SDH光通信网络传递高精度标准时间系统”入选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面向智能变电站应用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EPS6028”入选201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据了
国家电网关于智能电网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同时关于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制定完毕,最快可能于7月份对外发布。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融合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已基本制定完毕
“智能电网并不难理解。我们现在的电网是单向疏通的,就像把水倒下去了,也不用去管水流到哪里去、怎么流,但是建立智能电网则能建立一个双向、及时的反馈。”Frost & Sullivn咨询公司分析师曹寅表示。 目前的
【导读】:武建东先生通过本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在智能能源网的标准建造中存在着不对称的竞争问题,呼吁不能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代替智能网、智能能源网的建设,提出了中国智能能源网的运转框架,被业界誉为中国智能能源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宣布正式对外界公布了“坚强智能电网”计划。智能电网计划的启动将带动电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社会能源利用模式的重大变革。信息化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其发展趋势、建
智能电网标准将出台 电力设备商抢滩技术前沿 电力设备商竞相抢滩技术前沿 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和智能电网规划的发布呼之欲出,电网企业新一年的投资额度也将出炉。半年多来,默默备战智能电网的电力设备商一时间
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目标是“一完善、两完成、五突破、五深化”。 2月2日,在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坚强智能电网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栾军强调,2010年是公司坚
作者:陶思遥 在刚刚闭幕的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上,《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作为2010年公司一号文件,发到了400余位参会代表手中。文件明确提出了2010年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
记者从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公司获悉,天津市今年推出重大工业项目之一的智能电网建设日前正式启动。预计电网建设投资完成73.8亿元,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项目开工38项,投产31项,新增变电容量283.6万千伏安,按照天津
日前,经过紧张的调研、安装与调试,东北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数字化电网仿真系统”在哈尔滨超高压局500千伏大庆变电站安家落户。该套数字化电网仿真系统能够摆脱现有信息网络的束缚,并通过对终端设备的操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