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长虹计划联合富士康斥巨资272亿在成都市高新区建设8.5代液晶面板(TFT-LCD)生产线,据悉该项目已报至国家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审查,最终将由国务院审核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由于
携手富士康长虹进军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项目总投资272亿元,长虹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对于此事,四川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家电巨头四川长虹将投巨资建8.5代液晶面板(TFT-LCD)生产线项目?昨日,《中国经济和
富士康在成都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仅是配角——造价272亿元的该项目背后赫然出现长虹身影,一家名为英慧的神秘公司亦现身局中。本刊记者梁振鹏成也面板,败也面板。在斥资6.75亿美元建设的等离子面板项目尚未获得回
今年年初,绵阳长虹工业园,由长虹集团投建的国内首条42?以上新型平板显示面板生产线——虹欧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正式宣布全面量产,这标志着长虹完全掌握了“八面取”等离子面板制造技术,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昨日,一条“长虹富士康密谋成都272亿建面板厂”的消息将长虹推至浪尖。6.75亿美元豪赌等离子的长虹,延续其既往的果敢风格。该消息称,长虹、富士康、成都市三方合作投建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长虹与成都市政府
排名 品牌 型号 平均价格 1 长虹 PT42718NHD 4140 2 松下 TH-P42U20C 5648 3 松下 TH-P42C20C 4733 4 三星 PS42C350B1 4751 5 长虹 PT50718 5247 6 长虹 PT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四年一度,无数球迷翘首以盼的世界杯今天激情上演。南非世界杯是有史以来首届3D世界杯,共有25场次的比赛通过3D格式转播。对于世界各地不能亲临现场观战的球迷而言,能戴上眼镜看立体世界杯无疑
在6.75亿美元的等离子面板项目尚未获回报之际,长虹又计划斥272亿元巨资在成都建设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与成都市政府联合的中国大陆资本在该项目中占控股地位。台企富士康为避开中国台湾面板技术输出限制而辗转海外
日前,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调查办公室联合腾讯科技发布的《2010年中国等离子电视消费状况网络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与液晶电视相比,在用户满意度方面,消费者对等离子电视的评价最高。等离子电
商报讯(记者孙聪颖)昨日,记者获悉,国内彩电企业原定于今年6月赴台集中采购面板的时间已经被推迟到了7月。而原本参加集体采购的长虹也已于上月末自行同奇美、友达采购8亿美元面板采购大单。分析认为,这种提前采购
(乔红康)6月10日消息,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以及华数获得互联网电视的集成牌照之后,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前景逐渐明朗,随着广电总局要求对互联网电视进行“双管制”,电视厂商纷纷与这三家集成牌照商签订
新浪科技讯 6月9日晚间消息,TCL、长虹昨日对其互联网电视进行了内容平台升级,升级后内容服务将完全交予已获得运营牌照的杭州华数提供。后续新购买上述互联网电视的用户都将获得该服务。这意味着“合规”的互联网电
新浪科技讯 6月9日晚间消息,TCL、长虹昨日对其互联网电视进行了内容平台升级,升级后内容服务将完全交予已获得运营牌照的杭州华数提供。后续新购买上述互联网电视的用户都将获得该服务。这意味着“合规”的互联网电
■“长虹‘财务门’举报人被抓”追踪本报讯(记者殷洁)记者昨日获悉,长虹“财务门”事件实名举报人范德均已被移送到绵阳市公安局,本周三范德均首次见到了他的新律师,据范德均妻子张李涛透露,范德均有可能因为虚
中新网6月3日电沿着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推进企业变革与发展,这是长虹矢志不渝推进的“三坐标战略”。其中,延伸产业价值链是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的核心和关键。近年来,长虹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2010年,平板电视市场销烟四起。3D电视、Nero等离子电视、LED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纷繁复杂的产品让并不专业的消费者晕了头,到底哪种电视,能更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毋庸讳言,电视不管采
当许多企业还在围绕液晶显示技术,进行LED、3D等升级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时,中国企业已悄然拉开对第三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全方位战略布局。记者获悉,继去年底联合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以及行业内11家
2010年,平板电视市场销烟四起。3D电视、Nero等离子电视、LED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纷繁复杂的产品让并不专业的消费者晕了头,到底哪种电视,能更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毋庸讳言,电视不管采用何种技术
中新网5月28日电5月28日,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主办的OLED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表示,作为代表未来新型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方向的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将是我国显示技术
莫蹈DVD产业的覆辙近日,三星、索尼、TCL、海信、长虹、创维等多个国内外彩电厂家纷纷发布了3D电视产品,并大力宣传“3D娱乐生活从影院到客厅”这一卖点。然而,相对成熟的3D电影技术向3D电视产业的移植过程却异常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