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国商飞新能源验证机(灵雀H)在郑州上街机场试飞成功,飞机飞行平稳,全系统状态良好,符合仿真预期,作为动力源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得到充分验证。至此,从2019年1月以来“灵雀H”新能
实验研究表明,生物活性陶瓷支架已成功引导动物缺失骨头再生,而且能够“无害分解”。 纽约大学医学院牙科医生和专家说,新生的骨会逐渐取代支架,而植入的支架则被测试动物的身体自然吸收。
美国海军(US Navy)的创新部门透露,其计划测试区块链的潜力,为其制造系统带来额外的安全保障。 美国海军在上周公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将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加法制造的过程中——如众所周知的
MIT科学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磁性软体机器人,通过一个游戏手柄,就能控制该机器人“跳”“滚”“爬”,各种功能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 背景简介 能够对光、热、电进行响应并在
第8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7月10-13日正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上海酷鹰机器人携带多款机器人设备、运动控制设备、3D打印材料和产品解决方案盛装出席!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
究人员表示与坚固的机器人比起来,柔软机器人更灵活,能够更安全地与人类一起工作。而通过商业3D打印技术和改良材料,该团队可使用完全集成的传感器打印机器人肢体和夹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
一种史无前例的技术方法,它使得组织工程学向着 3D 打印出全尺寸的成人心脏又迈进了一大步。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于 8 月 2 日在 S
5月7日消息 2020年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阶段
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可以在人群中将你认出来。虽然这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保障了人的安全,但也窃取了人的隐私,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并操纵我们。国外有媒体报道,人脸识别技术对我们隐私的
据外媒报道,来自哈佛大学韦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哈佛John A.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和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了一种超柔软的机器人抓手,可以在不伤害水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俄罗斯“3D生物打印解决方案”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尤谢福赫苏阿尼表示,运载机器人宇航员“费多尔”的“联盟MS-14号”飞船,将于9月7日,把国际空间站打印的骨组织和
随着21世纪计算机软件及工程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批量化生产将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分布式/定制化/小批量/数字化成为新的趋势。 目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完全可以应用到3D打印领域中。
(文章来源:携手健康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组科学家使用人类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对3D打印的第一个血管化的工程心脏进行了打印。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塔尔·德维尔(Ta
两枚火箭相继飞天 11月13日11时40分,命名为“快舟我们的太空号”的快舟一号甲遥十一运载火箭,搭载“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
(文章来源:携手健康网)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柔软而活泼的材料制成了一种生物支架,这使得它能够以3D打印全尺寸的成年人类心脏更加接近。 该研究于周四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文章来源:携手健康网) 昆士兰州澳大利亚机器人视觉中心(ACRV)的研究人员正在利用适者进化和存活的概念,将蛇形外科机器人直接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剪裁调查员乔纳森·罗伯茨周一对新华社
(文章来源:携手健康网) 使用3D打印机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这使得该技术已经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在颅颌面护理中,3D打印被许多供应商视为患者护理的核
5日,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日新材”)发布公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 公告显示,根据久日新材的申请,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
当涉及皮肤移植手术时,如果不必从患者自己的身体上获取,而是可以根据需要 3D 打印永久性皮肤移植物,那将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接近这一目标,因为科学家现在已经生物打印了完
近日,3D打印机制造商Desktop Metal推出了新款桌面3D打印机Fiber;10月,数字化齿科3D打印机企业迅实科技宣布完成过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8月8日,3D打印机公司LuxCr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