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关村泛联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围绕信息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推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产业路径探索、国内产业生态和应用生态培育等工作,在6G无线新技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罗德与施瓦茨也在6G研究伊始就启动了6G前沿技术测试方案的研发。双方借助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共同开展对6G热点技术的研究和验证。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网站对外发布,中国科大在6G滤波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由微电子学院左成杰教授研究团队在铌酸锂(LiNbO3)压电薄膜上设计并实现了Q值超过100000的高频(6.5 GHz)微机电系统(MEMS)谐振器,与文献中现有的工作相比,把Q值提升了2个数量级。
为增进大家对6G通信技术的认识,本文将对6G通信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为增进大家对6G通信技术的认识,本文将对6G进行详细阐述。
6G通信技术什么时候才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呢?
中国在5G技术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是中国在通信技术方面当下取得的优势,而在6G乃至未来量子通信方面同样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可以说中国抓住了通信的现在还抓住了未来。
近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度领导人表示,印度计划于2030年底前推出6G网络,为大家提供超高速的互联网连接体验。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通讯设施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随着关键垂直行业的连通性和数字化转型计划不断扩展,通信行业进入重大转型时期。自 2021 下半年以来涌现的三个关键趋势说明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去年 12 月,3GPP 标准机构针对 5G 第 18 版的优先级和范围做出了调整,这是第一个被命名为“高级”的版本,它将支持更多的设备类型和使用场景。此外,网络虚拟化的趋势也让有线和无线网络的部署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重塑了商业模式。最后,5G 部署的第三年即将结束,与新一代技术(6G)保持一致的要求也变得越发明显和重要。这些趋势是否真有如此重要?我们认同这一判断,理由如下。
目前,面向2030年商用的6G仍处于愿景需求研究及概念形成阶段,6G技术方向及方案仍在探索中,全球业界已开启对6G的研究。
众所周知,华为是我国第一大的民营科技巨头企业,这些年来,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一直都在默默无闻的发展着,一直到进入5G网络时代以后,华为凭借着全球排名第一的5G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一鸣惊人;
虽然 5G 尚需时日才能成为主流,但针对 6G 的研究已经启动,预计在 2030 年实现商用化。这种新一代无线技术有望让我们以全新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并在各行各业中创造新的应用模式。6G 的时延更低、带宽更大,将能够通过分散的智能网络传输海量数据。
加速开发用于支持数据密集型大带宽应用和传感的技术
强强联合,加速研发人工智能空口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促进的就是物联网的发展 。截至2019年11月,6G仍在开发阶段。6G的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
自从5G问世,我国在基建通讯领域建立了绝对的优势,华为在提出5G时许多西方国家表示不信,直到5G真正应用人们生活中后,西方国家开始慌了
5G应用正如火如荼发展中,不过日本、美国已开始着眼6G,且预计将携手合作,共同制定6G无人化技术国际标准;除了抢占领导优势,进而实时远程管理自动驾驶汽车、无人工厂机器人等技术实用化外。
由于 5G 还处于开发和部署阶段,现在规划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似乎还为时过早。实现无处不在的 6G 在技术、监管、地域和教育等方面还有重重挑战。然而,考虑到当前一代技术设定的宏伟目标,现在就开始准备应对这些挑战并非操之过急。
时代不断变化,电子产品也在快速地更新交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1G蜂窝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应用而生。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2G也快速代替了1G网络,解决了业务小、速度慢的缺点。
堵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常态。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早晚高峰时段,每逢出行,人们总有一种被堵车深深支配的恐惧。在无奈的同时,问题也来了,如何才能防止堵车呢?未来6G网络的出现,有望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