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芯片战争,只是终端战争——从IC Insights数据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与目标的巨大差异

    虽然摩尔定律在放缓,中国也以“全力冲刺”的姿态在追赶,但IC Insights认为,由于基础太差,再加上美国对半导体设备的限制,未来五年内中国不可能在集成电路上突然爆发自给自足,实际上,可能十年内都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

  • 2004至2020,从海思进入全球前十看中国半导体产业变迁

    探索科技(techsugar)呼吁,业内有决策权的关键人士从正面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要看到我国信息产业的安危系于半导体产业,不能只耽于市值幻想,或虚名(实利)——口口声声称国产替代,却从来没有真正产业化,也没有想过产业化运作,就是以“国产替代”为口号索取国家的财务支持。要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以解决中国产业供应安全风险为己任,而不是只喊口号、博虚名、占资源却不干实事。只有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才能解决产业实际面临的问题,名利也不会抛弃苦干实干的人,如果有这样一批行业中坚,终有一天,中国信息产业能够撇开卡在脖子上的手,自主呼吸!

  • 睡眠状态不掉线的超低功耗Wi-Fi凭什么杀入电池供电终端市场?

    崔南岫告诉探索科技(techsugar),DA16200与国际厂商的市场主流Wi-Fi SoC相比成本接近,Wi-Fi用户替换无需考虑价格问题,即便与价格便宜的低功耗蓝牙芯片相比,超低功耗Wi-Fi方案也有优势。这是因为蓝牙需要网关才能最终连入互联网,而Wi-Fi可以直连,考虑综合接入成本,超低功耗Wi-Fi显然比BLE加网关的方案便宜不少。以三星智能门锁为例,之前采用BLE方案,如今已经将BLE全部替换为Dialog的Wi-Fi方案。

  • 从三大半导体公司Chiplets(芯粒)方案看其神奇之处

    不管摩尔定律会不会最终失效,但目前就有一项技术,或许能帮助延续摩尔定律,即Chiplets。1965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2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十年后的1975年,由于集成电路产业日趋成熟,摩尔修正了翻倍时间,即每隔24个月集成晶体管数目翻倍,这一定律在其诞生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是半导体行业可以信赖和依靠的预测模型或发展规律。

  • 华为郭平:美国无理打压他国技术领先企业,必将削弱他国使用美国技术的信心

    2020年5月18日,以“共创共赢,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主题的HAS 2020全球分析师大会开幕,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将“跨过时艰,向未来”为题发表演讲。演讲之后,郭平与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以及华为消费者BG全球生态发展部总裁汪严旻回答了媒体提问。

  • 机器人让“战疫”如虎添翼

    机器人在此次战疫过程中大放异彩。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很多国人在家封闭了两三个月,成为“罐头中的沙丁鱼”,行动之地仅限于自己家的三寸之地,深刻体验了“足不出户”是种什么样的感觉。除了对于民生的影响,此次疫情给很多行业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航空业和旅游业。但危机,危机,危和机永远都是共存的,还是有一些行业因为疫情的关系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机器人行业就是其中之一。机器人一词源于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凯佩克(Karel Capek)发表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Robot也是由捷克语“Robota”演变而成,“Robota”在捷克语中的意思是奴隶。顾名思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可辅助或代替人类完成枯燥重复、危险、艰巨和繁重的任务,为人类生活服务。

  • 美国人失掉科技自信力了吗?

    总统不相信科学不要紧,但对不相信科学的总统没有限制力,让其屡屡用粗暴的行政意志干涉专业领域,实在是时代的悲哀。当一个人开始考虑用非常规手段搞别人时,显然他已经失去用正常手段竞争获胜的自信力,一个公司,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从公开的信息上看起来:社交媒体决定选举的政客上台之后,先是打造实体墙,以在人心种下割裂的种子;接着推动制造业回流,喊着让美国再现辉煌的口号,准备把国际公司都打造为区域性公司;然后就是贸易战,技术上比不过,那就在政治上搞对手,反正这一招轻车熟路;现在既无意控制疫情,也不真心发展经济,一味推诿塞责、卖乖讨好,一面把防疫不力的责任推给其他所有人——从奥巴马、中情局、民主党到外国人,一面无视经济规律只督促财政大放水以买选民之好。

  • 一加手机可“穿透衣物”拍照,隐私保护何时成为厂商常识?

    “轰轰烈烈”的并不是红外摄像技术,而是对于隐私安全性的思考。近日,一加手机因隐私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反应,OnePlus 8 Pro的“秋意”滤镜具有透视能力。随后一加作出回应,表示在规划OnePlus 8 Pro的滤光镜头时,希望利用这颗镜头感知红外光的特性,提供给用户一种独特质感的摄影风格效果。但近期,根据用户的反馈,发现在非常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滤光镜头在非常近距离时对特殊的材质可能会出现轻微的透视效果。为了消除消费者的担忧,一加决定通过软件升级暂时禁用该滤镜功能。

  • 小米一季度财报解读:物联网收入放缓,海外占比首次突破50%

    2020年5月20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营收为497.02亿元,去年同期437.57亿元,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为23亿元,去年同期20.8亿元,同比增长10.6%。

  • 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LED和MiniLED要普及还需要跨过哪道坎?

    MiniLED和MicroLED的落地应用会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下一代显示技术已经在路上。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高级总监张文达在最近举办的全球显示产业春季行业趋势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上表示,下一代显示面板MicroLED预计将于2024年进入高端手机市场,2026年进入手机普及市场。

  • uC:也许是物联网的最后一粒尘埃

    也许,uC这个词从来没有正式出现过,但它所代表的那些6脚、8脚单片机正变地越来越常见,正在逐渐模糊核心处理器和外围分立元件之间的界线,并有逐步替代基础数字逻辑功能、小型数字模拟混合芯片的趋势。因为它小、低成本、功能精干…对于这个越来越智能化的世界,这个单片机里的小不点也许会成为物联网这张网上的最后一粒“尘埃”。

  • 从小仓库到模拟芯片巨头,ADI经历了什么?

    从小小仓库变模拟巨头,ADI的转变是不易而又成功的。说到模拟芯片厂商,那就不得不提一提ADI(亚德诺半导体)。据IC Insights,2017~2018年的全球十大模拟IC供应商排行榜中,ADI连续两年占据榜单第二。

  • 两万半导体新军团、万亿A股市值及被扭断的脖子

    反正账面躺着几十亿去买理财,还能上市再收割一把,那这些新创公司的老板凭什么要有运营成本概念?阔阔绰绰地花就是了,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反正也不需要为盈利担心,反正经过美化的财报多垃圾也不用担心,一个“芯片”概念就能让证监会开绿灯,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证券时报报道,2020年1月1日至5月26日,我国共新增20021家经营范围含“芯片、集成电路、MCU(微控制单元)”的企业,5月以来则新增3922家。另外,仅5月至今,国内共有248家前述三类半导体相关企业新增注册资本。一言以蔽之,在美方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加码“卡脖子”的背景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可控进程被迫再次提速,半导体是中美技术博弈的关键点,各路后觉资金窥得机会,加速入场,给已经热火烹油的半导体市场,再浇上一整桶不知道哪里涌来的新“油”,半导体不仅成为资本市场美颜神器,也成为各路野路子鹰隼豺狼啄食政府资源的捷径。

  • MEMS技术面面观

    SEMI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2018至2023MEMS及传感器产能报告(MEMS & Sensors Fab Report to 2023)》中指出,受到通信、运输、医疗、移动、工业和其他物联网应用需求驱动,2018年到2023年,全球MEMS和传感器制造产能预计将增长25%。报告预测到2023年,MEMS代工厂将占所有MEMS和传感器产线的46%。MEMS的英文全称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机电系统,它的尺寸通常在几毫米乃至更小,它是一个独立的智能系统。MEMS是目前备受关注的技术之一,它也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技术,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如电子、机械、材料、制造、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与自动控制等,它被认为是构建物联网基础物理感知层传感器的最主要选择之一。

  • 中美科技战下,韩国将如何自处?

    众所周知,目前美国公司主导半导体设备业,虽有一些替代方案,但和美国的设备相比还是有许多不足,而且形只影单通常只是点设备,难以形成完成产线。最近有业内传闻表示,华为正试图说服三星和台积电打造一条不采用美国设备的先进工艺生产线,甚至有传闻称三星已有一条7纳米的生产线采用了非美国产设备。虽然这个消息的可靠性值得商榷,但如果有可能,三星和台积电都会想建立这样一条生产线,因为当美国无底线不顾商业规则的“长臂管辖”成为习惯,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