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昨天早上得知苹果与高通和解时,我是不愿相信的。犹记得今年1月份库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还暗讽加抨击高通,“他们政策没有(法律)许可,是非法的。”“他们必须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基础上提供专利组合。”瞧,三个月磨去了库克所有社会人的棱角。
在去年8月份举办的“灵动微电子MM32协作大会”上,灵动微电子(下简称“灵动微”)就表示,2018年的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十倍。此外,在前不久刚举办的CITE 2019上,灵动微MCU产品事业部销售总监陆潇也表示,当月月出货量同比去年翻四倍。
过去几十年,信息系统计算重心不停在集中化与分布式之间摇摆,这为企业级应用从业者带来更多挑战。无论是工业、汽车还是航空航天应用,一套系统服役期往往会超过10年,甚至在15年以上,这类应用对可靠性与安全性等要求又比消费级应用高很多,所以传统开发方法将系统分解为不同的小模块,采用黑盒模式来进行开发,可以保证全系统可靠、简单、直观,但也带来了升级困难、不易扩展、成本高昂、维护复杂等诸多弊端。
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9)七号馆与八号馆紧挨着,主题为“汽车电子、智能驾驶与锂电新能源馆”,徘徊在此展馆,你会感受自己置身在4S店或者车展,除了这些对占地面积有很高要求的实体汽车外,其实很多展商是带着智能驾驶产品来的。
过去两年,艾迈斯半导体(ams)有着非常华丽的增长数据。据TechSugar在上个月ams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了解到,ams在2017年业绩增长达到97%,2018年的增长速度为34%。ams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及台湾区域经理Daniel Lee介绍:“在2018年,ams营收达到史无前例的16亿美元,这表明我们整个传感器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公司客户也从5千多家发展到了8千多家。此外,我们的传感器主要聚焦在六大市场,包括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汽车、工业以及医疗领域。其中ams的传感器分为三大部分——光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和声学传感器。”
这个萝卜印的真面目也是最近才被发现,要不是黑洞照片发酵太快,要不是共青团点名,我相信视觉中国的勒索生意一定会快乐的持续下去。毕竟其背后主体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最近十年来,涉及纠纷案件高达12000余条,大部分是起诉他人公司(数据来自天眼查)。
有90余年历史的力特电子(Littelfuse),以保护电路起家,通过并购等方式扩展出功率器件及传感器业务,将核心业务聚焦于保护、控制与传感应用,综合内生式与外延式增长效应,近年来都维持了两位数增长,丝毫不见衰颓之势,反而焕发出更多活力。
“征服整个半导体圈,需要从征服一个一个电子展会开始。”山鸡哥猛嘬完最后三分之一寸烟屁股之后,将烟嘴摔在地上,一脚踩灭:“走,今天搞定深圳会展中心。”山鸡哥是上海人,不愿被叫凤凰男,自愿降级为山鸡,其实山鸡哥是看港片长大的,最后选择了入半导体圈做个小记者,这前后有联系吗?没有,就像半导体圈的所有人都是吃米饭长大的,最后选择了半导体。其实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可没那么容易“搞定”,来这的都是带着家伙事儿的,并且对一些事情守口如瓶。而山鸡哥口中的“搞定”,就是想拨开一些半导体圈的谜团。
最近一个引起广泛劳苦群众共鸣的话题是“996.ICU”。此话题源自Github前不久出现的一个非常火爆的项目。996.ICU的代码仓库从26号开始建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超过了大名鼎鼎linux的一半。截止发稿,这个项目的star人数直逼20万。
接近物理极限之后,半导体工艺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影响到半导体各个分支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7纳米制造工艺引入EUV(极紫外光设备)设备,必须要为EUV制造工艺匹配相应的光刻胶。“光刻最重要的就是三光,即光刻机、光源和光刻胶,这三光都做好,光刻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Brewer Science亚洲营运总监汪士伟(Stanley Wong)告诉探索科技(TechSugar), 光刻过程中的“三光”做好并不容易,以光刻胶反射涂层为例,当光源照射在衬底上的时候如果发生发光,会造成驻波,从而导致刻蚀时线做不直,“在0.5微米工艺时代,有反光还能接受,但到0.25微米、0.18微米或90纳米工艺以后,如果反光控制不好,就无法完成光刻工艺。”
上周3月28日的“2019英特尔中国媒体纷享会”就像昨天,会上英特尔喊出“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口号,这周4月3日,英特尔便召开了创新产品发布会,其中包括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软件以及平台技术等。
电子产品的材料通常不为消费者所了解,但各种材料构建了电子产品性能实现的基础。越是尖端的电子产品,对材料特性的要求也就越高,电子技术的瓶颈,有时候就是卡在材料科学上,比如电池密度已经成为便携设备与电动汽车的痛点,在材料科学没有突破之前,电池密度随技术发展的增加速度十分有限。
2019年3月19日,“RISC-V CON”上海站在国信紫金山大酒店成功举办。作为RISC-V 基金会的创始成员,RISC-V开源工具链和Linux内核主要维护者的晶心科技,向与会者列出了一系列有力的数据:2018年度,采用晶心指令集架构的系统芯片出货量超过10亿颗,至今总累计出货量超过35亿颗。这些晶心客户的系统芯片被广泛运用于语音识别、电玩游戏、Wi-Fi、蓝牙装置、触控屏幕控制器、传感器融合(sensor fusion)、MCU、SSD控制器、USB 3.0储存装置、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GPS、无线充电等各种领域应用。这也令众多对RISC-V开源架构持观望态度的公司更加跃跃欲试。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渐入佳境。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的疆域日益清晰,可穿戴产品不再强调取代手机,而是在健康、便携、续航等可穿戴产品的主要特色需求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消费者对可穿戴产品的痛点需求,为可穿戴应用场景做专门优化,从而让可穿戴产品逐渐摆脱了早年间中看不中用的印象。
谈及自家产品时,赵轶苗眼神发亮,他会如数家珍地谈到每一个产品系列的特色。“ADI最新推出的SAR型ADC,分辨率可以做到32位(约42.9亿分之一);我们有适用于地震波检测的10MHz采样率、18位分辨率的ADC;ADI还有超高速ADC,12位分辨率时带宽可以做到10GHz,在高端测试仪器与数字示波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被问到ADI公司(亚德诺半导体)的模数/数模转换器(ADC/DAC)为何能独步天下时,赵轶苗举例道,“不管是高精度、高速,还是高精度与高速相结合的产品,ADI都把ADC产品做到了行业内最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