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应用加快落地、AI技术不断进步之时,自动驾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快速时期。特别是在传统汽车行业进入“新四化”的大趋势中,车联网更是成为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2021年“车联网”作为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
汽车“新四化”进展得如火如荼,汽车厂商不断运用新技术和新概念重塑产业格局。近些年,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推动下,“联网化”已经被当成汽车真正成为智能化终端的基础,并且据业内人士估算,车联网技术如果得到充分应用,将能够降低20%的能源消耗和25%~30%的尾气排放;缓解60%的交通拥堵,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2~3倍;减少80%的车辆事故率和30%~70%的死亡人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企业在传统汽车产业链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未来,我国车企可以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加快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双碳目标驱动下,将继续推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两大历史性变革,分别是电动化和电子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经明确,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换句话说,燃油车智能化将不会是未来倡导的发展方向。
原材料价格上涨、俄乌冲突、" 双碳 " 行动大幕拉开、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供应链受阻 ……2022 年,汽车行业似乎正在面临一次更艰巨的考验。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在全球范围内铺开,为困顿中的汽车市场带来一线希望。最新数据显示,受中国和欧洲强劲需求的推动,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番,达到 460 万辆,首次超过混合动力汽车。而在供应链的上游,动力电池行业正承压前行,不仅产能快速提升,更有新技术推陈出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了10年的发展,赢得了先发效应,市场对电动车的认可程度一年比一年提高。由之前完全靠政策推动的市场,转向了由政策和市场双驱动。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一个关键节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个是补贴政策退坡,另一个是外资大举进入。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基本普及,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这将涉及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产业链调整和改造等,每一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对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实行综合考虑,实现技术、规划、政策、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产销量、保有量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在全球处于并跑甚至领跑位置,一批整车和动力电池骨干企业茁壮成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有待提升,性能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产能过剩风险积累等。
4月18日晚间,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的业绩预告显示,本报告期内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盈利达6.5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74%~300%。比亚迪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22元至0.33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0.08元/股的收益实现同比增长。
受疫情及芯片行业大环境影响,全球车规级芯片出现了供给不足的情况,芯片已经成为影响2021年度汽车产销的重要因素,如何破解“芯”难题,实现汽车“芯片自由”是汽车产业发展关键。在这次“芯片荒”中,我国汽车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去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7.7万辆和206.7万辆,同比下降17.9%和19.6%,这也反映出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基础薄弱、产业上下游协同性不足的问题。破解汽车产业的芯片短缺难题,必须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优势,建立以下游汽车应用拉动上游芯片研发制造的产业生态,发展已迫在眉睫!
汽车缺芯,是由于现在人们对手机和电脑所使用芯片的需求极具增加,而目前全球有能力生产最新纳米技术芯片的企业就那么几家,像台积电、英特尔、高通、三星等,而近段时间半导体芯片公司纷纷将生产重心转向了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另一方面,在新冠状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半导体芯片又加剧了供给失衡的情况,导致眼下汽车产业面临的困境,全球多家车企被迫减产或停产新车。
4 月 21 日消息,在 2022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埃隆-马斯克分享了关于特斯拉新的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车辆的一些细节。这款新车不会有方向盘或踏板,因为它将完全使用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来驾驶。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到了跨越鸿沟的关键阶段,需要做好后补贴时期新能源汽车政策衔接,加快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设施建设,做好规模化发展的供应链保障,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巩固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钠离子、无钴、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加快操作系统、芯片等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应加快建设低碳发展体系,尽快出台交通领域各个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路径、分工和工作机制。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近10年来呈现了极其高速的发展态势,无论是技术和产品已经日趋成熟,尤其是在诸如电池等领域,大有赶超国外先进企业的表现。随着电动化发展不断深入,车联网、自动驾驶、换电、氢燃料等新概念新技术也得到了突破,不仅表现在乘用车上,在货车等商用车领域更是如此。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HEV)、(BEV,包括)、(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各类别产品。新能源客车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研发生产和竞争的重点与焦点。在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新能源客车发展政策的情况下,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推广将成为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
进入2022年,可以说各大车企之间的“内卷”更厉害了,尤其自主品牌之间的较量。在这其中,智能化的比拼可以说非常关键。哪家车企的智能化体验更好,哪家车企的新车就很大可能占据市场主动权。所以,作为支撑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原件——芯片,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去年全行业缺芯的大背。
底层新技术的变革正在促使芯片行业发生转型,智能化汽车的高速发展悄然改变着汽车芯片行业的业务模式与运营模式。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诸多行业原本的节奏,尽管疫情的爆发并不是汽车芯片行业变革的根本原因,但是疫情诱发的芯片短缺,使得芯片行业前所未有地被政府、行业相关方、制造商、甚至终端消费者所关注。在此背景下,OEM厂商和芯片企业对于能力转型的意识尤为迫切,特别是本土企业。兵临城下之时,实现汽车芯片自主可控,从而粮草充足,是未来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企业必须面对的战略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