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汽车一定是科技感十足的,但是,许多先进的驾驶体验技术仅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交通基础设施和产品可承受性方面仍然存在极大的挑战。但是车联网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在5G技术的基础下,必然会出现下面这些趋势正在塑造我们的未来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车联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车联网系统的实现需要依靠强大的通信能力做为依靠和支撑,而5G 技术的逐渐成熟,为车联网提供了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的通信设备,使得车联网的发展应用更加可靠与迅速。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汽车与交通中的应用,是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之间的数据交换的信息通信,志在效率。智能网联的汽车不单单发挥着工具的作用,他还是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与信息终端,无论是基于车载的信息服务、车辆数据的信息服务、分时共享、车辆自动驾驶等车联网业务和应用,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效率,这是车联网应用得以发展的基石。
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关车联网领域的政策文件,为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产业链生态日渐完善,未来几年车联网领域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如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车载硬件、通信网络的加快升级,推动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变革。其中,以网联化为主要特征的车联网产业日益崛起。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逐步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车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正式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进一步落实补贴制度,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来已久。同时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下乡、国家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政策利好,促进新能源车加速发展。除了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也是新能源发展的一大要素。
伴随全球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正在加速推动全球汽车智能化技术进入迭代升级和融合发展的新时期。加之传统能源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朝着多样化发展,其中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出于明显领先地位的,也是被国家定位目前主要发展方向。但电动汽车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是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和续航能力问题成为了瓶颈。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步入高增长快车道。新能源汽车市场“黄金十五年”正在到来。根据当前政策目标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空间推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6至8倍的成长空间。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升和市场推广。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各国态度比较统一。
在长期研究开发进程中,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及国际汽车企业对传统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形成了共识:在未来20年,汽油和柴油仍将是汽车主要的能量来源,但传统汽油机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的近期解决方案是传统内燃机新技术和替代燃料汽 车;中期方案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方案是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特别是资源极为丰富、且没有排放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重新定义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格局。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宏观发展路径,也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基本依据。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汽车共享等新的商业模式又为智能汽车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要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和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一样,自动驾驶技术及智能网联汽车如今已到达国家战略的高度。
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2025年预计会突破30%。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一样。中国以纯电为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等。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就会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技术的前景,产业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全球碳中和愿景下,几乎所有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产业都高度关注和依赖供应链的变革,供应链如何实现绿色化、低碳化或者净零排放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型汽车企业碳中和的时间表在2035年或2040年前,距今只有10-20年,届时将实现产业全链条的净零排放。这意味着,不仅是整车制造环节,从上游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到物流运输都要实现净零排放。
汽车革命带动了中国产业发展史上规模空前的技术创新运动。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象征,汽车是新技术应用的重要场景。汽车电动化融合了先进材料研发应用与高精尖零部件制造,与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升级相互促进。汽车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的最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大量“汽车之外”的技术应用于汽车,一方面成就了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汽车的智能化成为大量跨界技术的应用舞台,汽车成为牵引其他产业加速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国将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以其全球最大汽车增量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成为各汽车企业必争之地,跨国汽车企业会加大产品投放,未来5-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一次行业大洗牌,一些产品和品牌会被淘汰,市场出清速度明显加速,同时一些自主品牌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品牌。
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和装备制造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和新能源效率较低的问题逐步凸显,具体表现在消纳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减弱,新能源发电陆续迈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对新能源企业来说,当前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一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二是新能源发电项目市场化招标竞争加剧,相互竞价压价比较普遍,新能源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新能源产业是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人类的工业化历程,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机时代、电气化时代,电动汽车现在仍处于电气化时代的后半段,最终目标是社会的全电化。电能替代化石燃料作为动力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趋势:首先在铁路运输中,电气机车取代了内燃机车;然后是在无人机领域,电动机代替了内燃机;然后是在汽车领域,同时也在舰船领域;载人航空领域受能量密度和特殊的驱动方式限制,未必会全电化。电动汽车会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