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普及,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将扩展成为日常生活的第三空间,用户对乘坐体验要求更高,智能汽车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作为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电子产业在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电子单车成本占比不断提升,其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汽车行业有这样一句话:汽车的未来,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起现在竞争激烈的“锂电”,智能化才是当前车企更值得关注的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产业逐渐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主要转型方向之一,而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该终端的装配成为产业建设重点。从技术、产业、应用、发展四个方面,指出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同时要求开创智能汽车产业新模式,培育智能汽车产业新业态,提升智能汽车产业基础能力及产业链水平。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实,未来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车载智能终端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市场发展逐步提速。未来的汽车工业将旨在为人们提供各种绿色智能的出行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的基础都离不开智能化发展。德国汽车工业已经将目光瞄准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为此开始布局发力。
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变革趋势日趋明显,智能化是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之一,其中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处于核心位置。目前,国内汽车生产制造、互联网信息等产业都在发力智能汽车竞争新赛道,各界一直呼吁同步更新政策法规,以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技术强度高、发展潜力大。
车联网指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人-车-路-云“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狭义上,车联网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车联网与智能网联深度融合、车联网与 5G 网络应用融合、车联网商用化场景更加丰富以及软件定义汽车加速车联网发展也逐渐成为车联网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车联网智能终端通过搭载车载智能模组,接入网络以满足数据传输、信息安全和各项远程通讯、远程控制及远程交互功能,二者均是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产业实现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组件。
对汽车智能网联产业而言,向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它也是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并将对汽车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是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数字化是汽车产业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产业链企业间加强协同效应和降本增效等。无论汽车主机厂还是汽车供应链企业都意识到,若不进行数字化转型,就可能跟不上汽车市场发展潮流。
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要促进各类车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通信基站、车联网平台和应用服务等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构建数据使用和维护的市场化机 制,保障车辆安全有效地运行。鼓励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大数据及云平台,支撑车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和持续创新。
汽车产业作为世界前三大产业,传统造车技术已相对成熟,车联网产业成未来发展重点,伴随着传统造车技术的日益成熟,汽车产业面临着进一步升级与转型的需求。研发设计的信息化水平、车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转型程度以及车联网的发展程度成为当下汽车产业的突破方向。车联网,即围绕用户的车生活,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依托于搜索与传感等技术使车辆可以收集自身环境与状态的信息,并借助通信与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计算与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完整和全面的智慧出行服务。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发展车联网产业,有利于提升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驾驶,发展智能交通,促进信息消费,对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新型应用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生态亟待完善以及政策法规需要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智能网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当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挑战的共同行动。作为交通领域主要碳排放来源,加快实现汽车产业“双碳”目标, 既是我们履行汽车大国的全球责任,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同时,也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恢复。同时,新能源汽车需求也不再是简单地靠补贴来创造,开始步入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中级阶段,比如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充换电基础设施,这也需要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广,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及下游交通环节的碳排放均不容忽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碳减排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已经领先全球,电机已经实现本土化替代,并且在诸多企业积极推动产品升级、发展“三合一”集成产品的大背景下,我国“三电”系统产品逐渐向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方向加速迈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批量投产,动力系统形成了高度集成化、高功率密度化、电机永磁同步化、减速系统多挡化、冷却系统多样化的良好趋势。未来几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的过程中,降低“三电”系统成本以及突破关键技术难关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碳中和已不仅是概念性的存在了。减少碳排放量本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而碳中和突然变得如此重要,实则有着更为深刻的战略因素。作为碳排放大户的汽车产业闯关碳中和,除了卡脖子的“芯片”之外,布局“车轮上的元素周期表”亦是绕不开的坎。
目前的天气环境, 如何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天气呢?大概就是“早上穿棉袄/下午穿短袖,简直是比女人的脸变得还快”为了不变成“烤鸭”,就常人所说的:那里凉快哪里呆。电池怕水又怕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要耐得了高温、防得了水、抗得住冻。而一旦电动汽车出了事,最先想到的就是“心脏”出了问题,那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动力电池能静下“心”吗?
日常通勤与假期游玩时,大家希望道路一定是平坦宽阔、干净整洁,机动车、自行车、行人都各司其“道” 。所有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然而现实中的道路可能有突然加塞并线的卡车,有横穿马路的行人,还有千奇百怪的“异形车”在道路上逆行、横穿。更有甚者,“艺”高人胆大,装载五花八门的货物,为出行增添了许多安全隐患。随着数字时代加速到来,新兴技术向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持续渗透,智慧城市建设正步入城市发展“快车道”。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无疑是重要部分,其中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向着“智慧出行”加速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