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SM2320控制器解决方案通过对硬件、固件的整合以及安全性数据保护功能的设计,可满足游戏机用户的高性能需求,以及笔记本电脑用户的低功耗需求。
市调机构集邦科技统计,第2季晶圆代工总产值244.07亿美元,连8季创历史新高,台积电市占率略降至52.9%,不过稳居龙头宝座,世界先进超越高塔半导体,跃居第8位。
摘要:为了提高自动焦度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16点数学模型,并推导了镜片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该算法将16个点分为4组进行计算,并取各组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该系统在测量精度及稳定,性上都优于原有的基于4点测量图像的自动焦度仪。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医疗用活检枪没有倾角测量与显示装置的缺陷,给出了采用角度传感器SCA61T来在医用活检枪上增加角度测量和显示的实现方法,同时对SCA61T角度传感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采用中断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部分程序。
摘要:开关柜误操作造成的事故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事故类型之一。鉴于此,文章研究了一套智能高压开关柜自动识别系统。本系统中开关柜侧的装置在柜门被打开时可播放语音提示信息,并将开关柜开门关门等事件通过PT2262编码,再无线发送传输到后台。后台接收后,经F330单片机软件解码,并在触摸屏上记录事件的类型和时间。该系统对防止由于工作人员选错开关柜造成的误操作有一定的效果。
摘要:通过添加辅助光学元件,并采用OOK调制加密方式,给出了一种有源加密型微光学标签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相比一般微光学标签系统,接收端采用了更为普及的手机相机,并具有标签加密等特性;同时根据手机相机镜头的参数,考虑了发射端透镜焦距和孔径的影响。由于在系统的加密发射端对手机相机镜头进行改进,故可使接收系统满足Bokode标签原理。结果表明:该标签系统具有防伪加密功能,能够利用普通手机相机在不低于15cm距离的条件下准确探测和解码。
摘要:工信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摘要:中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到2015年,中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摘要:建设智能电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智能化的能源供需平衡。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智能电网建设的动机,说明两者的不同。即:美国志在产业主导权,希望控制对不断扩大的电力市场的设备投资;而欧洲注重实用与稳定,志在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智能电网建设动机有两大方面:一是,应对电力市场的扩大,为提升设备投资的效率,请求需求侧配合,主要通过在家庭搭建AMI或实施转移电力峰值等手段来实现;二是,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大量部署,构建可吸收不稳定电源的电力系统,实现手段包括AMI搭建等方式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措施、蓄电池的应用等综合对策。
摘要:为了弥补物品标识体系研究目前存在的很多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标识体系参考模型,并对物品标识 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也就是物品编码和物品标识技术进行了分析 和研究。
摘要: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并对PMSM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同时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算法的正确,性,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摘要:介绍了一套基于云计算(cloudcomputing)技术的数据应用平台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由多组服务器集群组成,可提供数据存储、备份和并行运算服务。并可釆用虚拟化应用端与分布式(Hadoop)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容量和异构应用存储系统,以便结合iSCSI协议在硬件层获得更灵活的部署。
摘要:在分析了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和结构,重点对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综合实验教学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设想。
摘要:通过分析物联网的概念及特点,总结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应用。同时对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水利、智慧旅游、智慧校园等方面的物联网应用进行了描述。
摘要:现代高校教学科研设备繁多、存放地点分散、管理人员多,传统条形码编码的资产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管理需要。为了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提出了一个在高校资产管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总体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其中主要的软硬件的具体设计方法。实际运行效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