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中小学校的校园安全需求,给出了由一对射频读卡器和枝级服务器组成射频识别单元,然后根据专门设计的规则实现对学生进出校门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短信接口自动把学生进出校门的信息发送给家长,进而采用VPN技术和业务管理来集中实现系统规模的平滑扩展,从而组成一个大规模平安校园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法。
摘要:疲劳监测数据以其对于判定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作用而引起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因此,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智能疲劳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无线低频检测,以判定结构的疲劳损伤,进而识别结构的安全状况。文章同时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并确定了核心算法,完成了智能无线疲劳监测系统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无线智能疲劳监测系统无需布线、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在低频结构的疲劳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为了实现智能仪表的人机交互功能,提出了一种采用具有串行接口的键盘显示驱动芯片TML638来对LED数码管及键盘进行管理的设计方案,给出了TM1638与单片机STC11F02进行接口的具体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思想。
摘要:根据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的激发特性,给出了一个四通道分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在通道中分别放入半径为60nm、80nm、90nm、100nm的金属球,然后利用FDTD进行数值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分波器可分别对1.50μm、l.55μm、l.60μm、l.65μm的光源进行很好的分波。
摘要:RFID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是智能家居中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用户识别和定位处理的前提。文章在简单介绍了RFTO技术的基础上,对基于电磁波到达角、基于电磁波到达时间、基于电磁波到达时间差、基于电磁波到达功率强度、基于空间划分的RFID定位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空间划分的定位系统相比其他系统而言,对硬件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定位精度也能够达到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摘要: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可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网络接入和互连来实现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及控制,其应用场合可以说无所不在,文中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楼宇、智能化小区以及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应用。
摘要:微带SIR滤波器有尺寸小、成本低、易于集成和寄生通带可调节的优点,在微波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给出的C波段内耦合SIR滤波器比起传统的发卡型SIR滤波器体积进一步减小。该滤波器选用的滤波器阶数为5阶,总尺寸为20mmX20mm。中心频率为5.0675GHz,通带为4.6675GHz〜5.4675GHz,带宽800MHz,带内插损优于1.5dB,在4GHz和6GHz处抑制大于30dB。可用于跳频频率源的滤波电路。
摘要:苹果公司是在今年5月底首次公布iCloud产品的。Apple宣称iCloud将会取代MobileMe,iCloud是基于原有的MobileMe功能全新改写而成,提供了原有的邮件、行事历和联络人同步功能。2011年10月4日,随着苹果新一代手机iPhone4s的发布,iCloud正式走入人们的生活。
摘要:2011年10月20-22日,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于国家传感网示范中心(无锡市)隆重举行。物联网大会作为国内级别最高,影响力最为深远的物联网行业年度盛会,其目的是凝聚精英智慧,引领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摘要:2011年10月20日,中国首届车联网大会在兰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光选、何积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陈清泉、倪光南在大会上建议要进一步加快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并提出具体倡议。加快实施车联网工程,汽车物联网发展,应向智能方向深入推进,应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努力破解交通安全难题,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摘要: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暨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10月20日在无锡市举行,受大会委托,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发布了《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该年报深入研究了2010年以来美、欧、日、韩等经济体的物联网发展战略、政策体系、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最新动态及标杆企业的产业化进展之后,《年报》同时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既具备了一些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共性特征,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阶段特点。
摘要:2011 年11月1日上午,福州大学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签约共同创设的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在福州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福州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及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摘要:在去年宣布进军云计算之后,华为于10月31日宣布成立IT产品线,主要提供定制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据了解,刚组建的华为云计算研发团队超过6000人,并将持续增加,预计在2012年超过1万人。
摘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的ICT使用水平在全世界138个国家中位居第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最近三年,新加坡一直在发展电子政务。2010年,新加坡ICT市场规模达到了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摘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提出了“金卡工程”即“一卡多用”的目标,十多年来围绕“公交IC卡智能化”的行业探索亦步亦趋。公交IC卡向电子货币转变并广泛应用于支付领域,这一进程亟需公交IC卡便利的充值方式为先导。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健亿通(北京)数据处理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宗盛。希望通过与何总的对话,能为读者了解“一卡通网上充付”系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