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动器市场面临利润贫血 希捷继续主导市场

        根据iSuppli的研究,虽然相比去年同期一季度HDD的出货增加了12.2%,但是与2006年第四季度相比却下降了4.7%。如果那还不够,这期间突降的价格严重压缩了HDD主要供应商的盈利空间。     对HDD发货来说,四季度假期销售旺季之后的一季度往往是个疲软的季节。不过,一季度的连续性下跌是在计算机市场有令人惊讶的强劲需求下发生的。一季度HDD产业出货量达到1.14亿个,没有达到iSuppli 预测的1.18亿个。     iSuppli存储系统高级分析师Krishna Chander指出:“一季度由于竞争加剧和需求方式改变,价格受到压榨。六大HDD供应商:希捷科技、西部数据公司、日立环球存储(GST)、三星电子、富士通和东芝公司忙于应付市场中移动PC存储的有力竞争。在试图进入这个快速增长的笔记本PC HDD市场的时候,所有这些公司都提供了相似的产品。”     Chander补充道在消费电子市场,多盘片大容量3.5英寸SATA/PATA HDD也面临价格压力,因为每个硬盘驱动器供应商都扩大了这类产品的存储容量,它们利用垂直磁记录技术(PMR)实现了每个盘片160GB的设计。     激烈的竞争压缩了大多数HDD供应商的盈利空间和利润率。2007年一季度希捷科技的毛利从一年前的24.3%下降到21.3%,也就是该公司收购迈拓以前的水平。希捷科技的净收入从一年前的2.74亿美元下降到2.12亿美元。      西部数据一季度的毛利从一年前的19.3%下降几个点到15.7%, 不过,与大势相反,该公司的一季度的净收入从一年前的1.03亿美元上升到1.21亿美元。日立GST一季度净亏损1.5亿美元,超过了一年前季度46万美元的净亏损。类似希捷科技和西部数据的公司面临提高毛利的挑战。应对这个挑战的一个简单办法是给它们的供应商施压以降低它们所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即磁盘、磁头、马达、磁盘包装等。iSuppli相信以上供应商会被迫将其成本降低5个百分点。     降低HDD价格的一个好处立竿见影:它可以降低PC的系统成本。更突出的是,更低价格会使HDD和用于笔记本PC数据存储的替代存储解决方案如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SSD)发生更多竞争。更便宜的HDD会延缓SSD对笔记本系统的渗透,可以间接地让HDD制造商受益。     一季度希捷科技以占全球出货量34.6%的份额继续占据市场头把交椅,继续保持其上季度的水平。西部数据获得21.5的份额,比2006年四季度的20.5%上升了1个百分点。日立GST获得17.2%的市场份额,富士通获得了7.1%的份额,比上季度下降了0.3个百分点。东芝获得7.3%的份额,下降了1个百分点。三星获得11%的市场份额,比上季度的10.4%略微上扬。     下图显示了iSuppli所做的2007年一季度全球HDD市场份额预测。      总之,一季度HDD产业喜忧参半,有继续成长的条件,但是价格压力也削减了利润率。盈利空间压缩会影响整个食物链。  

    半导体 希捷 驱动器 BSP HDD

  • LSI获TERADATA青睐 助力其下一代磁盘备份系统

        LSI 公司今日宣布NCR旗下的Teradata公司已选用LSI为其下一代备份、存档和恢复(BAR)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关键数据保护。LSI Engenio 6998存储系统产品将被用于Teradata新发布的9204磁盘备份(Backup-to-Disk,B2D)系统,提供给其数据仓库客户。     LSI和Teradata 已有15年的合作关系,此次新合作将充分发挥两家公司在工程、销售和市场之间的协力合作,为Teradata数据仓库客户提供一款紧密集成的磁盘备份解决方案。     Teradata研发部门负责人Scott Gnau表示:“在任何情况下,Teradata客户都不希望数据丢失,新的磁盘备份系统与Teradata数据仓库的集成将为客户的企业关键数据提供最高级别的可用性和保护。采用LSI磁盘备份系统作为我们新BAR解决方案套件的支柱,可确保满足客户对数据可用性和可恢复性需求,因为我们已经整合了行业最先进的硬件、软件和服务。”     LSI Engenio 6998集成了行业领先的存储管理软件,为Teradata客户提供硬件故障、本地或地区性灾难、应用故障和中断、数据破损和丢失以及人为错误等全方位的保护。Teradata提供的服务包括方案设计、分析、安装到培训等一系列专业服务。     BakBone 战略合作部门副总裁David Schneider 表示:“BakBone作为Teradata的软件供应商和LSI/Engenio的战略合作伙伴,非常高兴看到LSI磁盘备份硬件加入到BAR项目中。我们相信BakBone的NetVault即备份软件与LSI6998存储系统的组合将是满足Teradata环境对性能和可靠性需求的理想磁盘备份解决方案。”     LSI服务器和存储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Flavio Santoni表示:“提供市场领先的技术,帮助Teradata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是LSI对Teradata的一贯承诺,此次新合作将我们的合作范围扩展到了紧密集成的磁盘备份系统。采用LSI的存储技术,Teradata客户将满足其对企业数据仓库的主要存储需求。”

    半导体 TE AD LSI BSP

  • 成都8英寸晶圆量产 规模有望跻身全国前三

        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8英寸晶圆厂———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8英寸芯片生产厂昨日在成都高新西区出口加工区量产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中西部地区8英寸芯片生产的空白正式被填补,成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3个环节完成闭合,成都成为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地位更加稳固。这一事件,也成为中西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成型       目前,成都的IC设计企业,已有科胜讯、富士通、松翰科技、华微和长虹旗下的四川虹微等50余家,主要从事网络通讯、智能家电、IC卡等消费类超大规模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此外,在芯片测试与封装领域,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瑞特克斯、美国芯源等相继投产,封装测试厂的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一直关注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认为,成芯厂的量产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西部迅速崛起,更标志着成都有望成为世界级的半导体产业基地,对中国中西部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张汝京曾称:“成都很有希望发展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三极。”对成都如何进一步做大集成电路产业,张汝京表示,针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成都还需要更为完善的产业上、下游配套,吸引更强的IC设计企业来蓉发展。  产能规模有望跻身全国前三      “可以用‘中间拉两头’来形容芯片制造对整个产业链的拉动作用。”张汝京认为,有了芯片制造,会牵引IC设计以及封装测试环节的聚集效应。因为设计的芯片,能在本地生产,这就不用再送到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生产,无疑会降低成本,让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      “成都今后将不排除再做尺寸更大的晶圆厂,比如12英寸的。”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表示,成芯厂量产成功,意味着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再到芯片测试与封装,成都实现了芯片制造环环相扣的对接,对成都本地的信息化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他透露,成都将投入3.2亿美元设备资金,再引进两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其中一条预计在年底投产。      据悉,目前成芯厂二期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对成都即将上马的另外两条生产线,张汝京表示:“随着这两条生产线投产,成芯厂的产能规模有望进入全国前三。”  可带动相关产业迅猛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在1∶8左右,也就是说,每投资1元钱,可拉动相关产业8元钱。”成都高新区有关人士认为,成芯厂进入晶圆量产阶段,它将创造年产值数十亿元人民币,并带动和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逾百亿元相关产业规模。      “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将更快、更多地吸引着这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与芯片生产厂相关的设计公司、配套厂商,也会更快聚集成都。”敬刚表示,目前我国中西部主要城市都在争夺集成电路这个制高点,重庆已开建一个8英寸的晶圆厂,武汉也在建设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成都抢得先机,拔得头筹,有利于成都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尽早地融入国际经济循环。 

    半导体 晶圆 晶圆厂 集成电路产业 BSP

  • 国产半导体封装专用设备:整体规模偏小

        2001年和2006年国内半导体专用设备市场与其上年相比都获得成倍增长。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151.2%,达到了一个新台阶,为108亿元(11.2亿美元)。之后几年开始稳步递增。2006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101.3%,达到189.6亿元,其中封装测试设备市场为89.7亿元,增长117.20%,占国内半导体专用设备市场的47.3%。保守预计,2009年我国半导体专用设备市场将达到34亿美元,占全球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6%增长到7%,封装测试设备占国内半导体专用设备市场仍将在40%以上,将会超过15亿美元。    国内企业发展有四个特点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设备生产企业实力得到增强,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全面发展,新型封装测试设备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自主创新产品在生产线上应用,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设备也开始小批量生产,销售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从事封装测试设备生产的企业有6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有20多家,年生产能力在100台以上的企业居多,一些大型封装设备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00台,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许多企业销售额500万元以上,成为专业封装测试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封装设备从业人员基本都在100人左右,少数企业在200人以上。目前国内封装测试设备企业以国有、合资、独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积极涉入,发展势头良好。国有企业的设备种类相对较全,涉及技术开发面宽,从业人员相对较多,产品市场发展较快,但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的封装设备从业人员相对较少,销售额都相对较高。    国内封装测试设备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四大特点:    首先,专业设备生产企业加强封装测试设备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技术竞争力,形成了多品种、系列化、规模化设备生产和销售。    其次,一些企业通过合资提升封装测试设备生产能力,选择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产品引进技术或合作开发,进行批量生产,拓展销售规模,满足国内需求,并且大量出口。    第三,国内封装测试设备市场需求强劲,独资公司在国内设厂进行封装测试设备生产和销售,如山田尖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K&S上海有限公司。或者在国内设立办事处或代理销售机构,拓展其设备在国内的市场,如:东京精密(上海)有限公司、迪思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爱德万测试(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泰思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封装测试设备公司。    第四,民营企业涉足封装设备领域,以生产和销售为主,强化批量生产和规模销售能力,利用地域优势,注重市场推广,产品开始由单一系列向多系列过渡,已培育了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的大企业。    2006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    目前国内从事封装设备生产的国有企业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CETC 2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恒力电子技术开发公司(CETC 43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CETC 45所)等科研院所,合资企业有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铜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铜陵富仕三佳机械有限公司、格兰达深圳有限公司、南通金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独资企业有山田尖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    2006年全行业封装测试设备与模具产量达1979台(套),实现销售收入7.047亿元,其中10家主要封装测试设备生产企业的封装测试设备与模具销售额实现3.847亿元,占行业的54.59%。    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有限    目前,国内中、低端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许多企业的产品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许多关键技术专利,国产设备销量不断增大,满足封装测试企业的需求,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而且服务便利。但在高端设备领域,整体水平相对较弱,市场占有率更小,不利于技术推广和新技术开发。    经过近几年发展,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铜陵富仕三佳机械有限公司、铜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恒力电子技术开发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格兰达深圳有限公司、南通金泰科技有限公司、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柏斯高等封装设备与模具生产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开发了自动冲切成型系统、自动封装系统、自动划片机、引线键合机、粘片机、晶片减薄机、切筋成型机、打印机、编带机、探针测试台、激光打标机、电镀线、干燥炉、固化炉、烧结炉、丝网印刷机、自动分选机、自动上料机、自动排片机、冲流道机、塑封压机、环氧封灌机、平行封焊机、波峰焊机、回流焊机、点胶机、涂装设备、清洗设备、测试仪器、返修工作站及各种精密模具等各种封装测试设备,部分设备已能够批量生产。    总体上讲,目前国产封装测试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相当有限,在高端设备领域市场占有率极小。国产封装测试设备的销售规模整体偏小,用户零散,订货量小,企业成本高,获得大型封装测试生产线的绝对设备投资订货难度大,特别是国产设备很难进入外商投资企业和部分合资企业,企业资本积累和利润增长慢,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封装测试与设备相互依存,设备是封装的基础和保证,一代设备,一代电路,一代封装,一代器件。封装是设备、工艺、材料和环境的统一体,设备是第一要素,是决定性要素。国内市场对设备的需求量大,大量进口无疑增加了企业投资的负担,而且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也相当高。封装测试企业强烈要求设备本地化,成本最低化,服务便捷。    目前,国内封装测试产业已在上海形成一个封装产业带,在西部成都形成第二个封装产业带,西安也在建集成电路制造封装生产基地,许多封装测试企业也在进行二期建设投资,设备市场需求量大,国产封装测试设备的发展机遇良好。国外知名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公司在国内建厂或设立办事处,封装测试设备国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企业需要迎接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挑战,只有加快技术创新,争取进入大线,销售上规模,才能实现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绝对优势。相信,在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今后几年国内封装测试设备业还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半导体 测试设备 封装测试 半导体封装 BSP

  • 金士顿大陆封测子公司现已全面投产

        据台湾媒体报道,金士顿下设的用于测试和封装的子公司沛顿科技,其窗孔闸球阵列封装(WBGA)生产线已投入生产,现在主要完成力成科技的订单和由母公司签订的订单。   力成董事长蔡笃恭说当前沛顿的WBGA月生产能力为2百万到3百万颗,到今年第四季度将达到1千万颗。蔡笃恭还说沛顿的投产被会影响金士顿对力成的支持。力成还表示,它不会放弃在将来收购沛顿的打算,只要台湾当局放松对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封测公司的限制,它就会重新考虑这一问题。      现在全球几大内存芯片制造厂商,像三星,海力士半导体,美光科技,奇梦达和尔比达都已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

    半导体 三星 封装 金士顿 BSP

  • Silicon Image公司知识产权业务进一步扩展

        Silicon Image公司近日宣布,通过对HDMI知识产权的核心数字实现技术与HDMI模拟物理层(PHY)半导体进行整合,Silicon Image公司已经成功售出约400万枚HDMI PHY半导体,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嵌入在系统芯片(SoC)内的HDMI数字知识产权核心与外部的VastLane™ SiI9002和SiI9003物理层半导体相结合,能够通过提高芯片整合程度以降低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成为对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颇具吸引力的选择。     Silicon Image公司提供全面的HDMI解决方案,令集成电路(IC)设计师和OEM厂商能够在HDMI半导体或知识产权核心之间做出灵活选择,最大地满足他们在上市时间、封装、成本或综合设计方面的需要。Silicon Image公司全面解决方案包括单机版HDMI发射器和接收器芯片、高度集成的HDMI核心(数字和模拟)以及HDMI数字知识产权与物理层半导体的组合等。     Silicon Image公司同时宣布已于2007年1月3日成功收购了在多媒体、通讯和网络应用领域的著名的知识产权和设计服务供应商sci-worx。此次收购加快了Silicon Image公司系统芯片设计能力的发展速度,巩固了其在为高清多媒体和数据存储应用提供半导体知识产权解决方案领域领先的地位。     Silicon Image公司HDMI发射器和IP产品总监Ron Richter表示:“Silicon Image公司是唯一能够提供HDMI物理层集成电路系统和知识产权核心组合的公司。这种低成本的HDMI解决方案的成功,巩固了Silicon Image公司在知识产权核心业务方面的领先地位,同时使我们在HDMI半导体市场也获得了成功。目前,鉴于Silicon Image公司已拥有超过50种知识产权核心产品,我们将为系统芯片客户提供更出色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视频和多媒体应用等方面。”

    半导体 Silicon 系统芯片 IMAGE BSP

  • 中国RoHS实施三月 三成厂商无作为

        “中国RoHS实施三个月,仍有三成厂商无作为”,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标准组限量与检测组副组长罗道军近日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即将出台的《电子产品“绿色”状况年度报告》摘要也指出,目前实现无毒无害的电子产品几乎没有。   据了解,历经三个月的推广,中国版RoHS的推进工作已由纯粹的生产者责任向全社会责任过渡。专家指出,渠道商和消费者的加入,让绿色环保的工作全面提速。不过结合三个月推广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少监管措施,仍有30%以上的电子厂商在绿色环保方面无所作为。此外,大企业虽然积极,但同样存在资源重复浪费的情况。     中国绿色调查报告即将出台   或许是巧合,就在6·5世界环境日那周,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就特别多。统计来看,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依旧是炒得最热的话题之一。     对于这个话题,国内外都有明显例子:    国内方面,由广州电科院、TCL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家电产品绿色回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规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对电视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实现电路板与CRT等关键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与材料循环使用。   国外方面,为落实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要求和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罗马尼亚政府日前表示入盟后将对部分产品实行欧盟确定的“绿色壁垒”,加征3欧元-10欧元之间不等的“绿色税收”。   同时在6·5世界环境日当天,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旨在“推进中国RoHS,倡导绿色电子”的活动在北京大中电器中塔店举办。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佳能、索尼、先锋、海尔等大批国内外制造商悉数到场。记者现场采访发现,吸引他们参会的一大原因是会上发布的《电子产品“绿色”状况年度报告》、《电子废物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和《社会有奖调查报告》等三个调查报告摘要。   “三个报告分别就制造商、生产过程和处理情况、消费者三个不同群体或方向进行调查,反映了电子产品污染的现状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处理办法,受到了企业的关注,有利于开展下一步宣传工作。”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冬青这样评价三个报告。     渠道商加盟中国RoHS推广   “中国版RoHS实施三个月来,最大的感受是大制造商的责任加强了。”信息产业部电子五所标准组限量与检测组副组长罗道军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罗道军的话不无道理。记者5月中旬在海信平板电视生产基地采访时深有体会,在装配螺丝钉的环节,记者看到一个印有“符合RoHS”的包装袋。操作工人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为出口欧洲市场准备;另一方面,3月1日中国版RoHS正式实施,按照要求海信也尽量使用符合中国RoHS标准的螺丝钉。   这种现象在知名消费电子厂商那边并不少见,这三个月中,记者前后对佳能、索尼、海信、创维等企业采访发现,很多制造商都按照标准要求明示了产品。   因此有人认为,实施三个月最大的效果是生产者的责任加强了,不过记者认为标准实施三个月来最大的成功则是赢得了商家的加盟。   “请问背板上面的‘RoHS’是什么意思?”当记者在和某厂家代表交流时,有人打断了我们的交谈。记者发现提问的是一位身着大中制服的促销员,当记者告诉他“RoHS”具体含义后,他转身又向身边的客户解释了一番。   这种现象在开会的整个过程中时有发生,而这正是记者在三个月前针对中国版RoHS走访市场时不曾发现的。   “原来经销商没有推中国版RoHS的意识,现在主动去询问相关事宜,已经说明宣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联合渠道商进行宣传的方式值得推广。”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一位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重点污染目录短期不会出台   中国版RoHS实施三个月,从效果上看,生产者的责任和消费者的认知的确有所增强,不过这三个月内同样暴露不少问题。     “从检测方来看,这三个月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大企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第二,由于缺乏监管和处罚措施,尚有30%的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依旧毫无作为。”罗道军表示。   对于缺乏监管措施的严重性,罗道军用数字给记者这样描述:“目前严格贴标的企业只有60-70家,其他企业都在得过且过。”当记者问及这种企业大概有多少时,他告诉记者,光东莞的电器企业就达到4000多家,全国的数字可以想象。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高级工程师高振杰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还是企业自我明示阶段,监管措施正联合其他部门积极出台,重点污染管理目录短期内不会出台。   “信息产业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在7月份左右对市场进行抽查,对那些不遵守标准要求未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明示的企业将进行处罚。”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另一方面,虽然规模较大的企业积极推行中国版RoHS,但设备重置的现象也较为明显,身为RoHS检测方,罗道军也表示出无奈;“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积极推行中国版RoHS,但都是自行购买设备或找国外公司检测,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投入在RoHS方面的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赚走了,不利于循环利用。”

    半导体 中国电子 海信 色环 BSP

  • 我国将建立正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

        目前,在一些大型城市周边已经自发地形成了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集散地,在这些集散地中存在大量买卖及拆解废旧电子产品的店铺,不规范的买卖及拆解行为,正对当地人们的健康及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据悉,有关部门正计划建立正规的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基地。    广东省的贵屿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正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之一。据了解,当地有些企业专门从事电子垃圾的拆解,另有多家手工拆解作坊,每年的拆解量高达150多万吨。而不规范的回收拆解,将对土壤、水质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据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欧盟用能产品标准的生态化设计EuPs指令将正式生效,对电子信息产品等用能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回收等提出了生态化的标准要求,这一新指令将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今年,我国将研究提出电子信息产品能源消耗标准、污染控制重点目录及分类的框架体系。同时,加强污染控制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科学规划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布局,开展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示范工程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业试验基地,提高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水平,催生新的产业发展。并研究出台《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通则》和无铅焊料的行业标准。    据了解,目前一些城市的电子产品回收基地已经或即将建立。如哈尔滨市已经启动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北京也已经选址准备建设回收基地。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建立回收拆解基地是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规范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这样才能够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否则基地会因收不到废旧电子产品而成为摆设。    ●相关链接 各国废旧家电回收办法    从今年7月1日起,英国电子电器设备销售商在顾客购买新设备时必须免费提供回收旧设备的服务。销售商可有以下两个选择:一是加入销售商回收计划(DistributorTakebackScheme),其顾客可以在当地政府的回收点弃置废旧电器;二是店家代为回收电器。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送返制造商。    日本为循环经济所构建的法律体系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基础层次,它由基本法《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构成。该法在2000年12月公布实施。该法提出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促进物质的循环,以减轻环境负荷,从而谋求实现经济的健全发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第二层次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分别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 《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第三层次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五部具体法律法规,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    罗马尼亚通讯和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协会宣布,对在该国销售的电子及电器类产品征收固定的绿色环保税,并要求在产品标价中予以明示。该政策已于今年4月底正式实施,适用范围为所有的IT产品、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从新政策实施之日起,电子和电器设备销售商必须从购买者手中收集上述废旧产品以便进行循环利用。(李燕京)

    半导体 电子 指令 SD BSP

  • IPTV机顶盒标准难产 专业厂商集体“观望”

        业内专家表示,鉴于在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情况下,而IP机顶盒的技术会沿着更强的兼容性,更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和更广泛的功能承载的方向发展,因此,各企业间的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自身发展。     从易观咨询第一季度对IPTV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IPTV累计用户数达61.2万户。虽然从数字表象来看,IPTV整体市场呈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河南两大省市,并没有形成全国普及之势。当前IPTV的发展还面临着多方因素的影响:系统厂商各自为政、系统通吃导致终端接口和业务不统一,无法互通;视频编解码标准不确定,不同的组织在制定IPTV标准;内容和营业许可受制于广电,专业的应用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缺乏,而这些影响也直接导致IPTV机顶盒还不能大规模实现量产。     业内专家表示,鉴于在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情况下,而IP机顶盒的技术会沿着更强的兼容性,更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和更广泛的功能承载的方向发展,因此,各企业间的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自身发展。 缺乏专业机顶盒厂商支持     据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IP机顶盒的出货量已经达到105.7万台,出货额也达到了10.3亿元。另据Infonetics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在所有IPTV的销售收入中,机顶盒的比例高达42%,预计未来三年内,IPTV机顶盒的销售收入每年都将翻一番。     面对IPTV机顶盒巨大的市场,国内外厂商纷纷涌入,目前参与IPTV机顶盒的企业有20多家,一种是传统家电厂商,一种是新兴专业厂商,一种是IT厂商。但鉴于IPTV系统前端和终端的紧密耦合性,前端设备厂商对于设计和生产IPTV机顶盒产品的确具有很多优势。另外,由于终端企业介入IPTV产业时间较晚,造成了系统厂商一家独大的局面。而系统厂商各自为政、系统通吃也导致了终端接口和业务不统一,无法互通的现状。     从易观第一季度对IPTV市场监测来看,UT斯达康、威科姆和中兴IPTV系统累计用户数占国内总用户数的97.7%。可以看出,IPTV机顶盒基本被通信企业囊括。业内人士表示,没有专业机顶盒终端厂商的介入,IPTV产业是不健全的。这样会给以后运营商的扩容带来很大风险,不仅受制于厂家的私有标准,同时限制了IPTV的做大、做强。     业内人士分析,没有统一的IPTV国家标准是造成专业机顶盒厂商“观望”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的IPTV硬件标准还未完全确定,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生产厂商都显得小心谨慎,不敢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开拓市场和技术研发。 应用催生中间件标准化     由于行业内对IPTV业务的理解不同,产品设计理念也不同,目前市场上的IPTV机顶盒设备在产品功能、性能和应用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具有通用性。为此,“IPTV机顶盒技术要求”成为IPTV系列标准之一。据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于2005年8月便成立了IPTV业务特别工作组,重点研究IPTV业务系列标准。     UT斯达康首席科学家杨景表示,IPTV需要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系统平台来完成,因此需要可以兼顾多种系统平台的标准化。中间件模式是目前公认的最优解决方案。做一个开放的、多样化的机顶盒必须采用中间件的方式才能满足不同业务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数字电视机顶盒标准与IPTV机顶盒标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虽然现在两个标准依然在制定中,但双方却不约而同地有这个共识:即认为中间件是一个可取的技术。     深圳市茁壮网络技术公司资深副总裁丁中表示,IPTV存在着应用开发的障碍:“首先,机顶盒厂商开发的应用不能在其他厂商的机顶盒上运行,在一个网络中,增加一个应用需要将该应用移植到各个不同的机顶盒上,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困难;其次,机顶盒的代码需要在线升级之后,才能支持新的功能。虽然许多机顶盒支持在线升级功能,但频繁使用该功能需要的技术支持和维护的工作量都很大。”因此,他认为,应该尽快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IPTV中间件标准。     但杨景同时认为:“中间件是好东西,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事情,之所以遇到困难,原因有二,一是它改变了原来的产业链结构。采用中间件将不能遵从原来的产业链格局。打破一个产业的布局,要想短期平衡并非易事。二是中间件对IPTV未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好是坏还没有经过事实的验证,对于可知的存在风险的技术,更不易被人所接受。”     赛迪顾问分析师曹卫云同时认为,IPTV由于内容与应用的不断丰富,IP机顶盒必然面临后续业务添加的问题。为解决机顶盒产品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的衔接问题,中间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IPTV是一个逐渐丰富的业务系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后续业务功能添加的问题,就会增加IPTV业务的推广成本,通过中间件可以很好地解决新功能的引入问题。目前中间件定义与标准还有很多争议,未来中间件的开发与完善还有一段路程要走。不过总地来说,中间件的发展将是IP机顶盒产业领域非常具有投资前景的环节。 高清、可升级能力是方向     目前,国内IPTV机顶盒早已开始有所应用,福建、浙江、广东、云南等地的IPTV系统建设也相继开始。UT、中兴、华为等企业都纷纷推出了相应的机顶盒终端产品。     “随着用户对新兴的功能的需求,IPTV机顶盒主要针对视频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互动功能的需求。”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宽带业务部总经理Steven Huang表示,华硕新一代IPTV机顶盒中增加了诸如3D互动游戏、3D广告、视频电话、卡拉OK和电视银行等功能。     而为了满足目前IPTV功能的需求,英特尔目前推出了其第一颗针对IP机顶盒/混合机顶盒的SoC芯片CE2110,同时满足互动和高清的需求。     成都悠视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坚表示:“高清是未来IPTV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何确保从标清到高清的顺利过渡,是一个现在就要开始考虑的问题。TV只是IPTV服务中的基础部分,以TV为终端的其他宽带服务,才有可能是IPTV的利润点。一个在解码之余还有能力进行编码的芯片,可以直接引入视频监控、IP可视电话等增值服务。机顶盒将具备灵活升级能力和高性价比,不仅能满足当前服务的需求,还能在未来的1年到2年中,支持新的音视频应用,尽力保护营运商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     曹卫云认为,未来以高清图像为主的显示终端和以信号处理为主的多媒体终端将会出现和保持分化的趋势。需求的不断变化,内容、应用的不断增加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多媒体终端来实现功能地不断丰富,而这就是将来IPTV机顶盒的市场机会。

    半导体 中间件 IP TV BSP

  • 中芯武汉12英寸厂获贷68亿元 年底有望试产

        看起来,中芯国际(下称“中芯”)武汉12英寸厂项目确如总裁张汝京预期,最快今年底可能试产。      “工厂早就封顶,洁净室也差不多建好了。工厂的物流、基建、电力等项目,也动起来了。”昨天,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而另一业内人士则透露,10月份,该厂有可能将机台等全部设备搬入。     这座12英寸半导体厂已解决了之前备受质疑的资金问题。本报获悉,5月31日,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该厂签订了首份贷款协议。将由国开行湖北分行将向中芯武汉厂提供68亿元的中长期贷款,以支持其生产线项目建设。     国开行湖北分行负责人透露,早在去年1月,就开始与省政府、中芯国际商谈合作。去年4月,国开行与湖北省政府签约,将湖北省政府信用额度增加了100亿元,其中80亿元即为中芯国际12英寸工厂开拨。     上述首期68亿元贷款将用于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贷款期限8年。本月,国开行还将与湖北省政府签约贷款人民币8.1亿元,期限10年,分别用于该工厂的电网改造、道路建设、供水、供热、环保设施5个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不过,记者了解到,即使项目主体工程这一项,总投资将需要近86亿元。     不过,这似乎跟中芯本身没太大关系。因为,当初它与湖北方面达成合作时,它只负责管理运营、技术输出及订单引入,并不负责贷款筹备。而从该厂名字“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来看,也并无中芯的痕迹。而且,董事长也将由武汉招商局官员担任。     但中芯仍习惯将该厂视为己出。昨天,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张汝京刚刚交待了这座工厂的情况。因为前几天,外界对该厂产品规划与订单的猜想,让他们备感谨慎。     但对中芯来说,武汉厂更像“兄弟”,而非“嫡亲”。事实上,它在建设中的上海12英寸厂上面表现的速度与效率,也明显高于武汉。上述业内人士透露,上海12英寸工厂6月份即将完成设备迁移。

    半导体 半导体 中芯国际 中芯 BSP

  • 电子元件:行业发展提速 新兴市场亟待突围

        电子元件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其发展影响着整个信息产业的进程。而3G通信、消费类电子及汽车电子等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又为电子元件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把握住这些难得的市场机遇,我们特别邀请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中电元协)部分分会的秘书长及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元件企业只有与原材料及整机企业等上下游企业协同作战,共同进步,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电子变压器:与上下游企业共同进步 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电子变压器技术部秘书长 姜德清     近30年来,各种门类的电子产品几乎都在向着高频化、高效率、低损耗和高性价比方向发展,使得传统的EI、C型磁心电子变压器的生存空间变窄变小。因此,在我国大陆的电子变压器产量中传统型仍占很大比例的情况下,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加大其更新换代的脚步,否则,内地的电子变压器行业还会较长时间地处于“打工”地位。 正经历三个层次更新换代     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电子变压器产业正经历着三个层次的更新换代:第一层次是立体变压器(即传统型普通变压器)向平面型变压器的革新,平面变压器的体积重量比传统型减小了80%,已形成5W-20kW/20kHz~2MHz的产品系列,其效率的典型值可达98%。第二层次更新是片式变压器的批量生产。片式变压器的高度进一步降低,基本实现了扁平化。它们适合于电流在100A以上的低压大电流电源的要求。其结构一般采用一个初级绕组多个磁心代替传统的一个磁心多个绕组。多个磁心的初级绕组串联达到降压与隔离的要求,其内部温升低于平面变压器,只有10℃左右;可以安装在额定温升高一些的PCB等基板上。第三层次更新则是薄膜变压器的研制设计成功。由于采用薄膜结构,更好地实现了低高度,一般小于1mm,工作频率超过1MHz,达10 MHz~100MHz。薄膜变压器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造,故成本并不比片式变压器高,薄膜变压器是广泛使用的直流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发展方向。     大家已注意到,目前,从传统型普通立体变压器发展到平面变压器、片式变压器和薄膜变压器只是一个发展进步过程,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定位,并非一种类型完全替代了另一类。如目前的普通型电子变压器的使用量和产量仍然很大;平面变压器已形成系列和批量,正在推广使用;片式电子变压器还处于少量品种的小批量试生产之中;薄膜变压器则还处于开发研究阶段。 与上下游产品共同进步     首先,软磁材料向高端产品升级换代且逐步规模化发展     高端元器件的开发生产需要高端原材料的支持。影响电子变压器性能指标的主要原材料是磁性材料。所以,电子变压器电感器行业十分关注软磁材料尤其是其高端材料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软磁材料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已有一些大中型软磁企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软磁材料总产量和中低档软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绝对优势,高档次软磁产品也已开始形成国际竞争力,可以说,整个软磁行业已开始由大向强转变。     上游原材料产品的发展进步,为电子变压器行业及产品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国内整机行业及产品正在转型升级,必将拉动电子变压器行业与产品的市场与技术发展。     电子变压器的技术与产品随整机产品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这就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技术空间,例如各种电子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有线无线与移动通信设备、汽车电子设备、医用电子设备与仪器等都有宽广的市场和技术发展空间,而新兴的一些行业与技术如高清晰度电视、液晶类产品、数码产品等等的高速发展态势已经形成。这些产业领域,都离不开各类电源,因此,电子变压器技术和市场与它们具有同样的发展潜力是毫无疑问的。 产品升级换代提出新要求     从使用角度而言,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个性化与多元化,门类、品种、型号多。电子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必须适应这种潮流与原则。目前,电子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必须注意到如下一些要求:     第一,结构设计,总的趋向是小薄轻,适合于SMT安装要求。对电子变压器设计者来说,小薄轻是在三大被动元件中最为困难的。为了达到小型化指标要求,首选措施是提高电源的工作频率,目前的工作频率为20kHz~100MHz以上。选择高的工作频率,随之而来的是高频损耗和电磁噪声的增大,这就需要采用新的高端磁性材料和抗电磁干扰器件来克服,这将使电子变压器及电源设计复杂化。     第二,电子变压器设计要把工作效率、生产效率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电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与生产效率是环保与节能的具体落实。在电子变压器设计中,要求的工作效率为:100W以下的小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效率>85%;中大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工作效率应大于90%。电子变压器和电感器的损耗占电源功率的15%左右,所以要求电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95%~98%。电子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是电子设备待机损耗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求电子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最好小于2%。提高电子变压器工作效率的设计还必须解决其发热少散热快等问题。     第三,与其他任何产品一样,成本是电子变压器设计必须面对的问题。电子变压器除了应在低损耗、小尺寸、高效率、稳定可靠等方面适应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外,低价位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降低变压器成本,设计是基础。设计时原材料的采用、结构形式对成本起主导作用,工艺设备和工艺过程设计,在线测试设备与路线设计等等都应以最低成本为前提。     第四,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目前,传统变压器设计的标准化率较高,而在平面、片式和薄膜电子变压器的设计中,则较多地偏向于整机产品的技术与安装要求,对标准化率没有严格要求。提高设计的标准化率,当前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二是设计师要善于利用现有标准件和设计手段。     第五,在有些材料(如铜材)涨价并维持在高价位的情况下,寻找一些较低价位的材料来替代,如以铜包铝导线替代铜导线。 磁材:铁氧体磁体产量第一价格偏低 中电元协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 陈国华     目前,中国具有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及相关的企业1096家,其中铁氧体生产企业359家,稀土磁体和金属磁体生产企业226家,其余为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和辅助原料生产企业。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197家,产量为41万吨(烧结磁体36万吨、粘结磁体5万吨),软磁铁氧体生产企业162家,产量为30万吨(锰锌26万吨、镍锌和镁锌4万吨),钕铁硼磁体4万吨,铝镍钴金属磁体0.35万吨,上述数据均包括在中国的外资企业。 铁氧体保持20%以上增速     中国的铁氧体工业基本保持在20%以上速度增长,平均每五年产量翻一番,图1表示1985年—2006年中国烧结永磁铁氧体和锰锌软磁铁氧体磁体的增长。图2表示1985年—2006年中国粘结永磁铁氧体增长。图3表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钕铁硼磁体产量变化。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粘结永磁铁氧体增长速度加快,现在产量达5万吨,除原来传统的各向同性粘结永磁铁氧体,如电冰箱门封磁条和显像管调焦磁环片增长外,各向异性粘结永磁铁氧体,如微电机用的磁体和薄纸广告贴片磁体增长幅度加大。现在,各向同性磁体占粘结永磁铁氧体磁体的60%,其磁能积在0.7 MGOe~1.0MGOe,各向异性磁体占40%,其磁能积在1.4 MGOe~1.6MGOe,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微电机。     近几年,中国铁氧体磁体的产品质量和档次有很大的提高,基本上能生产日本TDK公司的各种牌号标准的产品。用铁鳞为原料生产的烧结铁氧体永磁性能达到FB4B,用氧化铁为原料能生产的磁体性能达到FB5、FB6。锰锌软磁铁氧体功率材料性能普遍达PC30——PC40,少数能生产PC44、PC50等牌号的产品;高导磁率材料μi普遍达8000,少数能生产12000~15000的材料。     目前永磁铁氧体产品在高技术领域应用占42%,如家电(微波炉、空调、小家电)、办公用品(复印机、传真机)汽车、摩托车、高保真音响、仪表传感器件。传统中低档产品领域的应用占58%,如扬声器、吸附磁体、玩具电机、磁选器件。分布如图4。      软磁铁氧体产品,高技术领域应用占22%,如数字通信、电磁兼容(EMC)、射频宽带、抗电磁干扰(EMI)、高清显示、汽车电子。传统中低档产品领域应用占78%,如电视机、电源适配器、电子镇流器、普通开关电源变压器、天线棒。分布如图5。     目前中国钕铁硼磁体应用情况如下,高技术产品领域的应用占37%,如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手机振动、硬盘驱动器音圈(VCM)、光盘(DVD、CD-ROM)驱动器主轴、电动工具、电动车。传统中低档产品领域的应用占63%,如音响器件、磁吸附器件、磁选器、磁化器。分布如图6。     从总体来看,中国的铁氧体磁体的性能还以中低档为多数,虽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但产值并不理想。现在中国的磁性材料总产值约265亿元,永磁铁氧体产值62亿元,平均价格在1.5万元/吨;软磁铁氧体产值在93亿元,平均价格在3.1万元/吨,其余钐钴磁体、钕铁硼磁体和金属磁体占市场110亿元。     2006年中国出口各类磁体23万吨,出口金额仅8.6亿美元;进口各类磁体6.9万吨,而进口金额达5.7亿美元。图7示出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磁性材料进出口数量和金额,从中也能反映出中国的磁体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 行业存在四大问题     1.资本和知本脱节,现在有资金的企业不少,据统计,上市公司加入磁性材料行业有近30家。一些非磁材领域的上市公司单凭资金投入,缺少与研究院所和有一定技术的企业联合,单干效果不理想。     2.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资金较少,没有技术创新的考虑。国外的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的资金约为利润总额的5%。     3.缺少与下游产品共同开发,由于中国的整机开发跟在国外市场后面,很少与磁材企业沟通,所以磁材行业在整机使用方面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4.中国磁性材料企业过多,新兴企业要占市场仅靠下降价格,像滚雪球一样无止境。另外中国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21世纪国际磁性材料中心转移到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磁性材生产基地、磁材销售市场。各企业要按照中国磁性材料发展战略,制定各自的战术,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国内到国际,步步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我们坚信:中国磁性材料企业必能成为国际巨头。 微特电机:重点开发三类产品 中电元协微特电机分会秘书长 陈宝     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微特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动自行车、通信、纺织机械和航天军工领域。2006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近50亿台,占全球总量的60%,生产制造总量全球第一,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展望2007年,微特电机行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类产品急需开发     由于微特电机行业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竞争行业,微特电机行业企业将会不断加强新品技术开发和智力投资力度,结合用户需要,自主开发各类高档新型产品。概括起来可以分以下三类:一是高档精密微特电机的开发,如精密高档无刷直流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直线电机、带齿轮减速电机、微型特种电机等,填补国内空白,从而替代进口。二在开发微特电机的同时,加强电机驱动控制的研究开发,形成以微特电机为主、包含驱动控制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步进电机驱动、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等,尤其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开发使用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是特种电机的开发,随着国内现代化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领域需要特种电机系统实现能量转换,如风力发电系统、微电子机械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等。      微特电机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得到极大发展,约占全球60%的微特电机在我国制造,应当高度重视微特电机产品的出口,要把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专利放在重要位置,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遵从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汽车成为微特电机重要市场     微特电机的市场应用,一定程度上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据发展需要,微特电机行业2007年总体上仍然不会低于5%的递增速度。目前微特电机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另外也包括通信用的手机、传呼机等。2.视听设备,包括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照相机、VCD、DVD和数字式摄录一体机等。3.汽车工业用微特电机。4.家用电器用微特电机。5.工业及武器装备用微特电机。下面就汽车工业为例介绍微特电机的发展前景。     微特电机是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配置的微特电机越多,汽车采用电机驱动控制代替机械控制的部位越多,汽车的电控自动化程度越高,驾驶操控汽车就更方便,汽车配置更显舒适豪华。汽车用微特电机主要分布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三大部位及附件中,并将逐步成为汽车的动力系统。     1.汽车发动机部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起动机、电喷控制系统、发动机水箱散热器及发电机中的应用。这些部件中应用多台直流电动机。     2.汽车底盘车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电子悬架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汽车巡行控制系统、防抱死控制系统及驱动动力控制系统的应用。其中广泛应用永磁式直流电动机或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3.汽车车身部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中央门锁装置、电动后视镜、自动升降天线、电动天窗、自动前灯、电动汽车坐椅调整器、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动刮水器、空调系统、电动电子车速里程表等的应用。其中普遍应用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和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4.汽车附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吸尘器、充气机、气泵、抛光机、电动坐椅按摩器等装置中的应用。     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6年汽车产销统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产销双超720万辆,意味着中国2006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同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仍将保持稳步上升势头,汽车销量增长预计仍可达15%左右,总量将超过800万辆。随着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微特电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会更加宽广。如信息系统、导航系统、汽车音响、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系统,其微特电机的应用数量也随之增加。作为我国民族微特电机制造企业,不断提高质量和汽车用微特电机的市场份额,微特电机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总的来看,虽然存在国际铜材、钢材和磁性材料等成本价格变数的影响,但是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还会保持稳定增长,这主要取决于我国不断增长的电机产品技术开发能力、高品质产品的批量生产管理水平和日益完善的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 继电器:攻克高端 整合低端 中电元协继电器分会秘书长 刘雪来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以不低于近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发展,这给继电器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普遍高速增长和升级换代,并以自动化、数字化为特征,对控制基础元件——继电器不仅需求加大,而且对技术性能、品质、种类等都提出了更高期望,毋庸置疑,也给继电器行业提供了又快又好发展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高端继电器失守令人堪忧     据中电元协信息中心的统计,2006年1-12月我国继电器出口169488万只,同比增长23.34%;金额为50213万美元,同比增长30.15%;进口86475万只,同比增长9.25%,金额达44590万美元,同比增长28.1%。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出口已近17亿只,进口只有不到9亿只,但按其金额相比,出口额仅比进口高出区区5000万美元,超出12.6%,而数量上却高出了8亿只,超出88.8%。进口继电器每只均价为0.516美元,而出口产品每只均价仅为0.296美元。这充分说明,我国出口的继电器仍以低端低值产品为主,是名副其实的“加工大国”,这不仅仅是数量和价格价值的差距比较,更重要的说明,在高端高值产品上,我国继电器行业失守的状况并没有改观,甚至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向。     再从需求情况来分析,2006年我国继电器出口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23.34%,出口额增长了30.15%,出口额比出口量高出6.81百分点;进口继电器数量同比增长了9.15%,进口额同比增长了28.1%,进口额比进口量高出18.95百分点。进口额的增长是最大的,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市场对进口高端高值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高端产品量增价涨,而继电器出口产品却是量增价降,我国继电器行业的整体发展还处于低端产品、低价竞争,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端产品的需要,将高端、高值产品让位于国外继电器厂商。     为此,继电器行业要集中优势,攻克高端产品;对国内急需的高、精、新、特产品要投入更大的研发力量,重点围绕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数字化家电、装备制造母机、汽车电子、环保节能领域的相关产品、设备,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的需求,开发具有先进技术性能指标的产品。围绕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将与继电器相关的片式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电力电子器件等作为攻关的方向,努力发展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高频化、高精度低功耗、多功能、复合化、组件化、模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继电器件,满足电子整机、装备控制的发展需求。国内继电器厂家只有在高端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下功夫,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才能有效拓展继电器市场的空间,为企业做强做大争取展示更新更大实力的舞台。 汽车继电器技术创新成为瓶颈     汽车继电器是汽车零部件中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是仅次于汽车电子传感器在汽车产品上应用最多的汽车电子元器件之一。目前全球汽车继电器的销售额约占继电器总销售额的20%。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为42.2亿美元,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5亿美元。汽车继电器用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特点,我国信息产业部将大力支持汽车电子产业,与汽车继电器相关联的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的软件平台建设,车载信息系统和汽车电子基础器件等方面的产业化项目将是其重点,国家继续组织实施汽车电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预计2007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将达44亿美元,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9亿美元,增幅4.71%。预计2010年世界汽车继电器市场需求量将突破25亿只。由此可见,汽车继电器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汽车电子在整车中占25%至30%,而其中的80%为基础电子元器件,作为控制性元件的继电器件,在这80%的份额中就有近20%的含量。     汽车所用的继电器,其发展的主要趋向是组合化,将传统的多线各路单功能控制转向继电器与微电子紧密结合,扩展为数线多路智能化组合式控制;随着整车的自动化、高档化、配置优化等而广泛用于车辆启动、自动刹车、防抱死制动等等方面,汽车用继电器及其控制总成在汽车上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汽车电源系统将从14伏向42伏的转型,将会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按每辆货车平均用7只继电器,轿车平均用15只继电器估算,全国汽车行业每年对继电器的需求量将达到1亿只以上。 通信继电器有突破     无论我国还是世界各国,通信产业在当今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支柱产业,而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又给了通信继电器极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自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通信产业一直稳居继电器应用的第一市场领域,全世界通信继电器的产销量占到继电器总量的25%以上,在某些通信产业大国甚至占到其产业规模的40%。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球通信继电器的市场需求将达到近11亿美元,而在我国其需求量也在成倍增长,其市场前景如日中天,不可小视。     随着通信技术的提升发展,第三代、第四代通信继电器已成为产品主流,但我国继电器行业对其技术制造、工艺在整体上尚未全面系统地掌握,其距离虽在缩短,但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通信继电器特别是目前方兴未艾的第四代通信继电器将向小型化、片式化、低功耗、高可靠等方向发展,在应用领域除上述要求外,其产品功能参数的一致性要求更苛刻。为此,各国投入相当的力量研发,在制造工艺上都有一定突破,生产上大量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精密制造、装配、调试、监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四代通信继电器在国内只有少数个别厂家仍在探索生产阶段,大多数是第三代通信继电器。厦门宏发、宁波福特等已有了第三代通信继电器的生产能力,并已形成了市场供给。国内市场上高端通信继电器仍然集中在外资公司,如日本、美国、法国公司手中,并且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必将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而且还会大规模扩张,其势头咄咄逼人。      面对这样的形势,不仅国家要大力扶持国内企业在第三代、第四代通信继电器方面的研发、生产,而且继电器行业必须下力气做强做大,以品质确立品牌,以品牌扩展市场,自主创新,锐意开拓。 接插件:高端连接器需求上升 中电元协电接插元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林修进     电接插元件作为电子元器件中的一个大类产品,2006年需求量超过500亿件,销售额在529.6亿元~561.43亿元。2006年进出口规模达到106.74亿美元,接插元件市场规模在世界上排在美国、日本之后。现已成为我国工业先进制造业中支柱产品之一,更是信息产业中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国接插元件进出口总额在电子元件销售中排在印刷电路板之后居第2位。 与整机制造业布局相适应      按照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组成的地域来看,目前生产整机设备及终端产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青岛、重庆、成都、武汉、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厦门、深圳和珠江三角洲。这就为电接插元件企业提供了配套的机会和机遇,并在这些地区适时地建立了自己的加工企业与销售网点。     以上提到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工控装备类设备、通信与计算机、彩电、手机、汽车、飞机、船舶、轨道交通以及家用电器的主要企业,这为电接插元件企业提供了巨大配套市场的机会。同时这些区域还是电接插元件投资建厂的首选地方。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全球人才流动也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时推动了整个电接插元件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了我国接插元件产业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与制造技术水平。     现在各地区所供应的接插元件产品技术含量几乎与世界同步。与世界应用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加上内资企业不断学习取经与技术创新,让国内同行掌握了不少先进的制造技术与现代管理经验。如今在整个接插元件行业里,技术创新上大家都在同一个起点上竞争。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用数字来衡量接插元件在终端产品中的增长速度。专家谈论的是如何精确地制造出接插元件的技术,准确地实现它们的功能。 五大因素影响价格     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报价。企业与产品知名度越高,销路越好,价格相对就高;利润也就丰厚些。现在整机新产品周期大大缩短。往往只有一年半载或三个月,顶多两年就需要更新。这就需要不断开发新品适应市场的多变与配套要求,而产品获利的多少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     影响产品价格有如下五个方面:1.会随产量多少以及新产品面市快慢而定;2.会随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石油期货市场、有色金属、化工材料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3.会随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上升以及产品加工难易程度受影响;4.会受进口件的价格冲击与同行价格的影响而有所变化;5.其他因素影响价格升降。     从2006年市场的情形来看,以上海地区为例,大多数生产接插元件的企业销售情况与利润均还可以,虽然受到材料涨价、工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还是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出现了同比增长的态势。其中泰科电子、莫仕连接器、雷迪埃、意力速同比增长均超过15%以上。而产品单价依然稳定在2006年上半年度的水平线上。尽管现在市场变数不少,竞争异常激烈,但多数企业的销售经理乐观表示,2007年的产品单价维持现状是可能的。 高端连接器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目前国内正在经历工业产业的重大调整,如船舶集团的组建、铁路集团的组建、航天航空集团的组建、国家电力集团组建等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从现在开始到今后15年内,代表国家先进制造业以及装备类先进制造业的复苏,将成为我国新型电子元器件包括接插元件在内的第三个发展大好时期。这个阶段的制造水平的创新将不断加快我国的接插元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大约经过15年使接插元件先进制造技术基本上完善系统化、产品系列更加完整系统化。这个时期代表性的产品有大电流的按钮开关、大电流纽子开关、薄膜开关、超小型表面贴装开关、键开关、触摸开关、蓝牙技术开关类、重型连接器、IC卡连接器、高电压连接器、宽带连接器、推入式射频连接器、高速连接器、IEEE-1394连接器、微细间距连接器、电缆组件和背板连接器等等。     进入2007年之后的5年-10年,国内将对包括以下这些接插元件与技术在内的需求有所上升,这也是笔者在询问了业内二十几位同行之后,大家均有同感的:高档汽车线缆技术;USB连接器技术;IEEE-1394连接器;IC卡连接器技术;新型圆形高电压连接器技术;重型连接器技术;新型推入式射频连接器;毫微型连接器技术;有线宽带连接器技术;复合材料外壳新型连接器;微细间距连接器;微小型连接器;新型高速连接器;新型光纤连接器;新型微型开关技术;电缆组件和背板连接器。     生产这类产品相关的技术中涵盖了基础件和通用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通信广播技术、虚拟技术、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技术、智能服务机器人、海洋技术、激光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高速轨道交通系统、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高效能计算机、核心信息应用的安全等新技术。     预计2007年国内电接插元件销售额将在609.5亿元至645.64亿元之间;进出口额将在122.75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幅度将在15%左右。 电阻电位器: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中电元协电阻电位器分会副秘书长 蒋满泉     电阻电位器是电子信息产业中传统的基础性产业。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个产业持续呈现出蓬勃生机。不管过去或现在,以致将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电阻电位器产业拓展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积极开发片阻市场     创新应有明确的方向,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中电元协信息中心为我们提供的统计数据,是我们摸清市场状况的可靠而重要的依据。        根据他们给出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得知电阻电位器进出口数量和数额都在增加,且增幅不小,表明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进口数量和数额皆高于出口的数字,表明国内市场有很大缺口,需要也应该由我们本土生产的产品予以填补。进口电阻电位器的平均价远高于出口的平均价,这又充分显示出一个明摆着的问题:进口的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高,国内企业生产不了或生产量不能满足需要。     协会常务理事、北海银河资深市场总监、电子元器件事业部总经理叶德斌对片阻的发展趋势十分清楚,他认为,在当前,规格尺寸要向0402集中,这种规模正在热销,而1206、0805型锐减。还要大力扩大普通产品的规模,应扩大至年产500亿只以上。有不少大型SMT企业月使用片阻量在10亿只以上。技术上,在高精度、低温度系数、高稳定度方面,片阻要向薄膜技术发展,应用于高性能仪器仪表、军工重点工程等领域。     片式电阻是代表电阻器发展方向的新型电子元件,需求量大、增长快,做好这一块市场,对电子元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     首先要着力提高产品档次。本分会副理事长、电位器专业组组长、成都715厂电位器厂厂长刘尊述提出,在电位器领域,精密线绕电位器、导电塑料电位器、小型贴片电位器是高端电子装备需要的产品,这是电位器产业的走向。手机、数码相机、汽车电子等用量很大,现以进口居多,国内生产企业还很少。该厂自行研制的复合膜电位器,耐磨达100万次以上,在某些领域已能替代导电塑料电位器。另外,该厂生产的精密线绕电位器被国家三部委评为优秀产品。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大大提高了715厂的核心竞争力,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市场创新,另辟蹊径,逐步退出低端市场。过去,为彩电等家电产品配套的电阻电位器供应链竞争白热化,你争我挤,互相压价,不可开交。高明的厂商就设法跳出这个泥潭。本分会副理事长、线绕电阻专业组组长、上海克拉电子公司董事长杨志明,精明决策,与国外企业合作合资,获取核心技术。本是中德两家合资,生产大功率线绕电阻并已具特色,为使企业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又成立了中、德、意三家的合资企业,扩大了车用、轨道用、电梯用的大功率线绕电阻,产品已进入全球市场。最近,杨总经理又进一步扩展经营思路,准备与韩国企业家携手合作,在印度设厂。     三是传统电阻还不能丢弃,也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协会副理事长、潮州三环集团董事长张万镇在行业全体会员大会上指出,有引线的传统电阻因还有市场,我们还不能放弃,但不要扩产,不会有大量需求。随着整机的转型与革新,1/4W以下的需求量在逐年减少,而1/2W以上的功率型电阻会有较大增幅,水泥电阻会大幅增加。     就传统电阻(主要是碳膜、金属膜、氧化膜电阻)而言,应在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的同时,注意对产品的深度开发,使其在质量、性能、成本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竞争力,扩大应用领域。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的金属膜电阻更应提高质量,做到万无一失。另外,要做好低端电位器的生产和出口。这些电位器(主要是碳膜、玻璃釉质电位器)工艺成熟,成本较低,有一定利润空间,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中东、亚洲等发展中国家需求还很大。     最近,795厂线绕电阻器公司成功开发出超高频负载柜,采用了智能控制、管理设计等技术,主要应用于广播发射系统,市场潜力巨大。这是该厂一项重要创新成果。也充分反映传统电阻仍有创新改进的空间和可能。 电声:主攻声场及相关领域研究 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吴宗汉     进入21世纪信息产业和消费电子领域的迅猛发展,对电声行业及其周边产业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无论是从产品的数量品质上,还是从功能、尺寸上都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如何认清形势?如何应对时代要求?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声场构建与声场测控应成重点     信息产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曾有人就剧院扩声系统设计多样化的问题提出过有益的意见,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反映了对声场构建与控制中的实例,讨论了目前剧院扩声系统中“模式化”倾向严重,未能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文章中对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时弊。现在往往只要是“最新的扩声技术与扩声系统”,就要放到剧场里,且不论它是否适合本剧场——这是我国现阶段剧场建设的一个通病,也间接造成了剧场扩声系统的模式化,比如新建剧场对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趋之若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扬声器产品大家族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使用中如果配置适当,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宽带范围内可以提供一个平滑的水平覆盖,以及可控的、很强的垂直指向特性。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与传统的大型扬声器系统组阵相比,明显地减少了扩声声场的声干涉,有利于音质的改善;同时它可提供高声压级,适合大场地远距离供声;特别是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现场安装、吊挂方便。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异性能在现代大型流动演出中深受使用者的喜爱,也使它在室内外扩声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大型场地的流动扩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仅是扬声器产品大家族中的一员,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扬声器系统,所以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只能是更适合于能充分发挥它的“特长”的场合。     其他在立体声扩声,多通道电子混响等多个问题也是值得电声行业重视的。     我国电声行业的发展,一定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一定要走提高技术、综合发展之路;不能只是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目前我国电声企业在这一点上是很薄弱的,有些生产厂商和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短视的。 重视发展虚拟声学及心理声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电声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扩声系统,监听系统或是发烧友们的听音系统,虽然工作性质不同带来了不同的个性,但是作为消费者来说对电声元器件的要求,及对听音环境的要求都有一些共性,这就是平直的频响,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和真实的原音再现。     为了达到高保真,失真小,现在应用数字技术,使传送的信号流数字化后,就能得到保证,然而,不管怎样,我们用高级的传声器对音频信号进行录制,再进行储存、处理是可以得到高品质的数字音频流的,但随着信息工业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功能化的加强,元器件尺寸的微型化却带来了不少问题。这样应运而生的虚拟声学和心理声学却能崭露头角了。其实,人们对虚拟世界并不陌生,从利用人类的视觉错觉发明了电影开始,三维立体画也相继出现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对人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是年轻的消费者经常进入的领域了,为此,现存在两种弥补的方法:一种是利用数字技术从声学上改善以期达到对信号的补偿(例如低音提升技术就是一例);一种是利用数字技术从人类感知改进,使消费者得到对高品质音频信号的享受,这项改善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过去的十年中,数字音频在录制、传送、放大过程中有了显著的改善,它能够令几乎所有设备都能产生高品质的音频信号。然而,因为声学或音频传送链中的限制这些发展并不是都能提高消费电子的音质。声学和感知这个在整个音频传输链条中占据一半位置的部分几乎毫无改善。如今,在很多较小、较薄、更有效率的数字产品中,小扬声器对音质的限制比过去的十年更为严重。     如果要继续改善音频传送链条中第一部分的录制、压缩、放大部分,消费者需要花费几千美元去投资于音频电子设备、音箱、房间的声学特性。但是结果可能收效甚微。即使有改善,在喇叭尺寸和功耗方面极其有限的主流消费类音频产品中几乎也不可能体现出来。相反,既然声学上的限制是小扬声器音质的瓶颈,从这方面着手去改善音频传送链条能显著地改善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的音质。     心理声学频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用于补偿声学和音频传送链条中占一半地位的感知的限制。现在已经有公司领先开发,并提供一整套对扬声器的声学限制,高背景噪音和非线性人类感知做补偿的、完整的DSP算法了。      这些技术运用在DSP算法中,补偿了音频信号在还原系统中因为频率响应,动态范围和声学环境所受到的限制。     最后,总结起来,在电声行业今后我们要抓的应该是:第一,抓基础走创新路,做出“特色”来;     第二,抓声场及其相关领域的问题;     第三,重视发展虚拟声学和心理声学;     第四,抓产、学、研结合要落到实处,建立组织,定期交流,以求使我国电声行业崛起,从电声大国迅速发展成电声强国。 

    半导体 电子元件 电子变压器 微特电机 BSP

  • 借并购Hardi之机 Synplicity进入ASIC验证市场

        尽管FPGA合成供应商Synplicity并购ASIC原型设计供应商Hardi Electronics AB并不是一个大型的EDA收购行动,但是这一动作却引人注目:Synplicity由此进入ASIC验证市场,却无需与其他大型EDA供应商直接竞争。      Synplicity在6月1日宣布以2400万美元收购Hardi,Hardi的14名员工成为Synplicity公司的雇员。Hardi销售能够咬合起来形成快速原型解决方案的母板和子板,运行速度可达125MHz。其所在的快速原型市场尚处于成长期,供应商也不多。Synplicity公司最近推出支持合成和调试基于FPGA的ASIC原型的软件,进入ASIC验证市场。      Synplicity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的高级副总裁Andy Haines表示,公司看到需要为快速原型市场提供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更完整地解决方案,这样能帮助公司获得更大的市场。      基于FPGA的板卡的快速原型市场约为4000万到5000万美元,但使用自己的板卡的市场更大,在1亿到2亿美元之间。这才是Synplicity的目标市场,而没有供应商将软件和硬件组合成一个完整地解决方案。      Hardi公司总裁及CEO Lars-Eric Lundgren表示,该公司与Synplicity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随着收购的进行,Synplicity公司的ASIC验证策略逐步展开。该公司在设计自动化大会之前刚推出Identify Pro,能够对基于FPGA的硬件原型进行调试的软件。      Synplicity和Synopsys也宣布合作,与Synopsys的VCS模拟器相结合。Synplicity公司在DAC期间推出了Confirma平台,包括Certify、Identify Pro和HAPS,提供紧密集成的综合高速验证解决方案。 

    半导体 软件 FPGA ASIC BSP

  • 东芝称并无收购LG-飞利浦股权计划

        6月14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计划出售14%的LG-飞利浦股份给日本东芝公司,但日前东芝否认了这一说法。    据sharewatch.com报道,东芝女发言人Junko Furuta表示,该公司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收购计划。    LG-飞利浦公司也曾在上周表示其对相关报道是否属实毫不知情。    LG-飞利浦公司是由飞利浦公司和韩国LG电子公司成立的液晶面板合资企业。 LG电子公司拥有其37.9%的股份,而飞利浦则拥有32.9%。两家公司曾达成协议,同意到在今年7月份之前双方的控股比例不低于30%。    目前,东芝公司约持有LG-飞利浦的波兰子公司股权的20%。

    半导体 飞利浦 东芝 LG BSP

  • 派睿电子全新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上线

        继在今年4月发布了包含35,000种完全符合RoHS产品的全新中文采购目录之后,派睿电子又面向广大的电子设计工程师及采购师推出了其新一代电子商务采购平台。该平台在网络速度(Speed)、便捷性(Simplicity)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可充分满足用户“一站式”对派睿电子现货库存的电子元器件的全面、快速、方便地进行查询、搜索、对比和采购。该平台的推出,是派睿电子向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多渠道分销网络迈出的坚实一步。     该平台汇集了超过16万余种来自全球各大知名供应商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包括半导体、光电器件、被动元件、连接器、工具及测试设备等,用户无需注册就可获得产品图片、完整的产品描述、数据表、制造商信息、原厂编号、价格、RoHS协从情况、库存情况、及包括应用注释,材料安全等其他技术信息,体现了电子商务的透明化和共享化,并大大节省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并为设计提供了多种选择。     搜索引擎速度及功能的提升是新平台的最大特色。据派睿电子的母公司Premier Farnell 集团在欧洲所做的测试报告显示,新平台的搜索引擎速度达到了0.7秒,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在同条件下测试的亚马逊和eBay的搜索引擎速度。用户键入任意产品部分的名称、属性或物料号,引擎将会列出含有该信息的全部产品。链式的搜索框将各种产品的多项技术参数及产品信息平行展开,供用户直接筛选和比对。同时,该平台还支持对只搜索RoHS协从、只搜索有库存产品和只搜索最近6个月新增产品的高级搜索功能,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人性化的全方位采购体验。     另外,该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简洁的“五步”采购法,即:注册-搜索-产品筛选-产品比较-在线下单。针对注册用户,该平台可为他们提供实时的库存情况、采购状态跟踪及BOM表转换服务。独特的采购车还可以被下载或通过邮件转存,灵活地为用户打造省心省时的采购方式。通过该平台订购的商品,如果是在上海本地库存的产品,派睿电子可实现“翌日到货”服务,而在英国和美国库房库存的其它产品,5日之内可送达客户手中。

    半导体 派睿电子 电子元器件 BSP

  • 分析师点评伟创力/旭电巨额联姻案

        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电子制造服务(EMS)提供商伟创力与旭电合并成新公司,可能增强新公司的竞争力,但新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执行合并协议的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 iSuppli暂时对这个合并意图持乐观看法。”iSuppli的EMS/ODM业务首席分析师Adam Pick表示。“但是,合并协议的成功关键在于执行。伟创力首席执行官Michael McNamara需要利用他在运营方面的权威来迅速整合、调整和重组有关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公司的利润。双方的合并远非只是简单地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合并,伟创力可以从旭电得到的好处包括:  ·营业额增长。旭电在2005和2006年的营业额曾实现连续五个季度增长,而且它的销售额在2006年劲升了9%。 ·处于上升之势的、盈利的医疗业务。据称旭电在过去三年里赢得了多达20个医疗项目。 ·正在扩张的售后市场与维修服务事业部。 ·拥有110万美元现金,财务状况良好。 ·增强采购谈判实力,伟创力的销货成本可以提高70-80亿美元。     双方合并的另一个考虑可能是品牌与轰动效应。通过这宗数以10亿美元计的大规模合并,伟创力得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机会,来向富士康和电子产业中的其它厂商表明,它打算在全球EMS市场中继续充当一个强大的角色。     “凭借惊人的增长速度,富士康令电子产业界着迷。”Pick表示。“但是,伟创力通过与旭电合并,可以得到一个临时的平台来发出信号,即代工制造市场中的重要角色尚未出场。”     伟创力与旭电合并,将对天鸿、Sanmina和Jabil等其它EMS提供商构成最直接的竞争威胁,而不会立即威胁到富士康。这项合并可能为伟创力在思科和Sun Microsystems等客户中创造机会。     Pick表示:“在我们所追踪的EMS提供商中,我最担心的是天鸿。该公司刚换上了一位新的首席执行官,利润情况不佳,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市场份额正在遭到思科的侵蚀。另一方面,旭电最近确实提高了与思科有关的营业额,思科业务去年第三季度占到了20%。”     从负面角度来看,有人担心伟创力会患上“并购消化不良”,因为整合双方资源的过程可能导致销售额增长放缓。另外,这两家公司的文化可能存在差异,而且在协调员工、流程和技术方面可能遇到严峻挑战。最后,旭电将来可能拖低伟创力的利率和利润率。     “吸收一个年营业额达300亿美元并拥有2万名员工的企业,不是易事。”Pick表示。“惠普就是前车之鉴。在惠普收购康柏之后,公司建立了新的管理层并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恢复元气。”      在评估伟创力/旭电的制造业务时,iSuppli认为合并后形成的新公司可能在产能重组方面大有机会。     “在双方宣布合并计划之后,iSuppli进行了产能分析。”Pick表示。“如果McNamara及其团队能够压缩5%的产能,相对于其它北美EMS提供商,其单位面积营业额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但是,富士康仍然独树一帜。”

    半导体 伟创力 CK PIC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