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加三层路由转发技术,传统的交换技术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层实现数据包的高速转发。应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做到最
12月19日早间消息(桑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全球电信级网络市场版图内,瞻博网络都是一家不容忽视的厂商。虽然其产品线较华为、中兴和阿尔卡特朗讯等要“单薄”的多,但是凭借着在高端核心路由、电信级数据
针对如何优化数据中心以太网,支持其提供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和推荐的协议。其中有些协议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创建多个可共享同一物理基础设施的虚拟以太网来实现网络虚拟化,其共享方式有些类似于多个虚拟
10月31日上午消息 领先的核心芯片及定制化网络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其近期新推出的V330 OpenFlow交换机参考系统捷报频传,顺利通过了由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ONF)在印第安纳大
思博伦通信近日宣布,华为已选择Spirent TestCenter对其新发布的CloudEngine 128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进行性能验证。这项测试在最为真实且压力最大的大规模条件下对384个万兆以太网端口进行了测试,是中国业内第一次
全球网络、服务及设备测试领域的领导者思博伦通信日前宣布,华为已选择SpirentTestCenter对其新发布的CloudEngine128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进行性能验证。这项测试在最为真实且压力最大的大规模条件下对384个万兆以太
思科在6月份召开的CiscoLive会议上发布软件定义网络(SND)产品。这表明思科将计划迈出这一新技术的最初步骤。这些产品预计将采用思科新的OPEN(Open Programmable Environment for Networking,开放式可编程网络环境)
一位硅谷创业家 Andreas Bechtolsheim 表示,硅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术可望在2014年走向市场,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100Gb/s 网络,其受关注程度更胜过OpenFlow。在Linley Tech 处理器大会 (Linley Tech Processo
路透社的最新报道称,美国众议院发布调查报告后,掀起了一波检举华为中兴的行为,调查小组将启动针对华为中兴的新一轮调查。美国国会的报告认为,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和中兴通信“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构成了威胁&
1、不用买什么tcl等400多的弱电箱,在小东门买一个200左右的弱电箱,拆掉其中的网络模块(是垃圾)和音频模块(一般用不上,除非搞背景音乐),保留其中的电话模块和电视模块。然后去电脑城买一个8口100m桌面交换机(不到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层次不同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
光纤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主流光纤交换机的综合性能,随着企业网络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网络应用的频繁,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需要专门构建自己的存储系统网络来满足日益提升的数据存储性能要求。
21ic讯 美国凯联特技术有限公司(CALIENT Technologies Inc.) .今天宣布将参加在中国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9月18日到22日)。CALIENT的展位位于3号馆的美国展团3260B。展会期间将集中展示该公
在交换机上设置主机名/系统名:1.switch(config)#hostnamehostnameswitch(enable)setsystemnamename-string2.在基于IOS的交换机上设置登录口令:switch(config)#enablepasswordlevel1password在基于CLI的交换机上设
苏州2012年9月12日电 /美通社/ --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科”),是领先的核心芯片及定制化网络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日前宣布正式推出V330 OpenFlow交换机参考系统,提供从核心芯片、标准ToR交换机硬
CISCO交換机配置命令大全
CISCO交換机配置命令大全
思科认证一直被认为是IT业界一个金字招牌,目前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综合比较。一、什么的模拟器模拟器是使用软件来营造出一种虚拟的实验环境,其中包含了实验所需要的路
近年来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发展和B/S计算模式的广泛应用,跨地域、跨网络的业务急剧增长,业界和用户深感传统的路由器在网络中的瓶颈效应。而三层交换机既可操作在网络协议的第三层,起到路由决定的作用,又
1989年,Kalpana公司推出了首款10M以太网交换机(以下简称交换机),基于MAC的转发机制,彻底摒弃了集线器全设备广播的弊端,带来有效带宽的大幅提升。1995年,100M交换机面世,交换机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进入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