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技术的角度讲,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如果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来看,从 2012 年开始 Google 等互联网公司在深度学习领域的突破已经是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
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从八大方面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展望,包括对类人机器人的预期、对AI的采纳、新的人工智能机会等,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一个新的图景,并激动的认为2018年对人工智能来说将是史诗般的一年。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智能摄像头随时监测年迈父母的身体状况;如果我们能够在空无一人的工厂里,让机器自主检测产品缺陷;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视觉增强型无人机自动发送求助信息,来帮助救助人员快速找到迷路的徒步旅行者;如果我们能够让设备自动识别保姆的身份,让他们顺利进入家里打扫……
以上是整理的一些正在做AI芯片的公司。当然,还有一些公司不在这份名单里,欢迎大家继续补充完整~
在上一周,谷歌发布了一款叫做DeepVariant的程序。这款程序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使用者进行基因组数据的解读。
霍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人工智能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
人工智能这个词的热度或许已经超出了多数人的想象,这是通往未来智慧新时代的重要桥梁。同时作为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新高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引领各个行业的变革。而手机,则成为目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人工智能的最显性的载体。
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听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令人振奋的消息?是不是时刻觉得人类就要被 AI 掌控了?可是,为什么听起来那么厉害的人工智能机器到现在还没有主宰人们的生活呢?
英特尔技术为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科研探索设立新的标杆,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并进一步了解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状况。
今年 10 月,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 Gartner 公布了将在 2018 年对大部分企业机构产生显著影响的首要战略科技发展趋势。这十大技术分别是人工智能基础、智能应用与分析、智能物件、数字孪生、从云到边缘、会话式平台、沉浸式体验、区块链、事件驱动、持续自适应风险和信任。
英特尔技术为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科研探索设立新的标杆,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并进一步了解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状况。
2018年即将到来,对于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物联网以及自动驾驶这些行业的热点技术来说,新的一年意味着什么呢?新一年又将出现哪些值得期待的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呢?
2017年是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业界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今天让我们再来快速回顾一下2017年的重要新闻...
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的改革、正式在加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近年来,苹果公司越来越注重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在本周的 NIPS 大会上,其人工智能主管 Ruslan Salakhutdinov 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向业界披露了苹果使用机器学习的细节。
不久前,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智医助理”机器人参加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并取得了456分的成绩,超过360分合格线,属中上水平。这是否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全面改写传统医疗?
就像古希腊人梦想在天空翱翔一样,今天的人们总是梦想着将大脑与机器融合来解决令人讨厌的死亡问题。人类心灵能够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它心灵通过脑机接口技术(BCI)直接相连,从而超越人类寿命的限制吗?
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举行。本届大会以“聚、融、创、变”为主题,吸引了格力电器、中车集团、华为、阿里云、旷视等在致力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厂商前来参展。
来自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篇由麻省理工与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理论提及AI技术截至目前为止对生产力影响不大的原因。
“我们去年一年是打基础,技术实力上有比较大的提升,如果你们关注我们2018年的一些产品,比如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等方面的产品就会感受到变化。”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乌镇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