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照明行业呈现在人眼前的都是一种分散而零乱的格局。小企业多,大企业少,行业集中化程度很低。与国外相比,中国照明行业规模效益小,成本下不去,质量上不来,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技术难以提高,抗风
从什么时候开始,熟悉的国内品牌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当小护士、娃哈哈、乐凯胶卷、双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慢慢的成为一种记忆的时候,我们发现,外国企业的并购风潮刮的愈来愈猛烈了。而被并购的民族品牌都逃不脱
尽管今年照明行业出口市场仍未出现回暖迹象,但国内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有专家认为,国内巨大的照明产业市场还远远未饱和,飞利浦、雷士照明、佛山照明、三雄极光、欧司朗、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产量仅占市场总额的13%。
7月3日,欧司朗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于2007年开始在佛山实施的扩产计划又有实质性进展,两座新厂房正式建成投产,至2010年,新厂房将成为欧司朗全球最大的生产研发基地之一。投产消息一经传出,佛山照明与欧司朗之间
国家振兴规划要求,全国节能灯产量要比去年增三成,推广节能灯1亿只。得益于利好政策,上万家国内节能灯制造商有望告别“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旧局。 昨日,佛山照明[10.90 -0.37%](000541.SZ)、雷士照明等国内照明行业
在中国股市上,十几年来能够坚持不断分红的公司真的不多,因此佛山照明便成了一个异数,被亲昵地称为"现金奶牛"。然而顶着这样一个头衔,佛山照明依然摆脱不了令人尴尬的主营业务下滑的窘迫,以及被竞争者渐渐逼近的
记者昨日获悉,印度针对中国、越南节能灯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终裁。佛山照明、欧司郎两家佛山企业分别获得个别税率,比终裁后的普遍税率少7%—33%的差额。 据悉,佛山照明涉案的三种紧凑型节能灯(毛管)终裁后的税额分
新春伊始,尽管金融风暴对照明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但是从多家企业的开业信息资料来看,大部分企业对2009年还是充满了信心,积极筹划、主动出击,纷纷表示要靠企业自身的主动调整来促进整个市场的回暖。 中国人讲
同样是推广节能灯,为何北京一支灯1元钱就可以买到,而深圳要3元以上呢?为什么推广节能灯的品种不多一些,有些灯没有卖?……昨天,记者在各社区节能灯推广现场采访时,不少市民对记者说出了他们心中的疑问。为此,
在国家高举“节能降耗”大旗的2007年,节能已经为光源产品贴上了指导性的标签,而这一举措也会在崭新的2008年成为持续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国家宏观环境决定了光源产品必须朝向健康、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专业市场呈集中趋势 广州照明市场的集中态势越来越明显。装饰建材市场主要集中在五条路上,即荔湾区江北南岸路、越秀区大南路、白云区黄石路、荔湾区江南(原芳村区)花地大道和天河区黄埔大道。自然而然,灯饰市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