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中国光伏产业多番围剿的同时,美国国内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势头却异常强劲。美国政府日前批准了一项涉及西部6个州的空置土地改造计划:将1153平方公里的空置土地改造为太阳能基地,项目设计容量为23700MW,将为数
根据气候政策中心(CPI)一份新报告显示,2012年德国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为266亿欧元(346亿美元)。该名为《德国气候融资景观》的报告回顾了德国企业、家庭和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融资方式。266亿欧元中,约
据乌克兰基辅邮报11月30日报道,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签署可再生能源法案为法律。本月20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电力法修改案。分析人士称此举将对乌克兰可再生能源市场运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根据No.5485-VI法律,自20
日本频繁出台的新能源刺激政策使得该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企业2012年追逐的热点。作为日本JET在大陆地区唯一的A级实验室,据世界领先的质量与安全服务机构Intertek透露,今年以来通过该机构进行JET证书申请的企业大幅度攀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能源部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2亿美元研发容量是现在5倍的新型电池,而成本则要降到现在的1/5。现在已有5所知名大学和部分科技企业、独立实验室参与其中
北京时间12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能源部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2亿美元研发容量是现在5倍的新型电池,而成本则要降到现在的1/5。现在已有5所知名大学和部分科技企业、独立实验室参与其中了。 实际上新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日前汇总了截至2012年10月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设置状况(快报值)。数据显示,在2012年4~10月这7个月时间内,共有115.5万千瓦的设备投入运转,其中太阳能发电为112.6万千瓦,占9成以上。
前不久,中国-东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技术交流会在昆明举行,会期双方企业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合作项目。面对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资源问题,加快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科技进步,大规模地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及
德国联邦能源部长彼得奥特梅尔(音译)召开第十三届光伏论坛。在论坛上,他把能源转型的成功与他的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未来一周,德国德国联邦能源部长彼得·奥特梅尔(音译)召开第十三届光伏论坛。在论坛上,他
市场研究机构IHS将最新光伏市场报告的研究重心从成熟市场移至新兴市场。据该报告预测,未来四年,新兴市场累计光伏需求量将达30GW。尽管德国这类成熟市场补贴削减需求下滑,但新兴市场日益增多的行动仍给光伏产业带来
最近看到许多人称光伏救星的澳大利亚,居然发出了大幅削减FIT的声明。然而,中国光伏公司仍然大举前往步下重兵,见到海润的拟设澳大利亚办事处,向日葵的澳分公司(甚至分厂以规避双反?),力诺成立澳办事处,等消息
21ic电子网,北京时间11月24日讯 --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能布料、3D打印和可再生能源是未来20年推动经济增长的几个技术领域。 这是政府报告第一次明确长期的技术发展趋势。 “投资长期增长机会从未像现
据德国媒体与社会研究机构TNSEmnid进行的调研透露,每5个德国人中有1人准备投资光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此次调研是受到韩国LG电子的委托。据预计今后几年电价还将上涨,因此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德国人已经开始考虑投资
最近省内嘉兴、富阳等多个地方开始推行屋顶发电,每家每户屋顶装一套光伏发电设备,不过想利用太阳能发出的电能还需要微电网和储能电池的帮助。现在省内已经有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涉及储能电池的研发
据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正在对全国新能源发电上网补贴进行摸底统计,并考虑上报国务院,申请动用国家财政资金弥补新能源发电补贴缺口。这项摸底调研工作从今年年初便已开始,不过,至
2012年11月16日,日本代表团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4条第11款,向欧盟代表团、中国代表团和WTO争端解决机构主席提交以下申请:“我想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磋商程序申请,根据WTO《关税及贸易总协
太阳能光伏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欧洲、美国及印度等三个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且不利于中国太阳能产业的结果陆陆续续出台,市场又传言澳大利亚和日、欧洲、美国及印度等三个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
根据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JPEA)1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因日本《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于7月1日上路后,带动日本国内太阳能电池需求急增,因此上季度(2012年7 -9月)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内需出口) 较去年同期上
丹麦气候能源与建筑部部长MartinLidegaard日前向下议院提交扩大丹麦净电计量方案,同时计划削减该国的上网电价补贴。根据Lidegaard的草案,丹麦将打破现在对光伏系统补贴最高6kW的限制,鼓励更大规模的光伏项目建设。
张国宝认为理解中国的能源问题需要用宽阔的视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不能追求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要在创新上谋出路。张国宝说,进入本世纪以来,气候变化从一个鲜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