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研,消费升级、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大数据、企业服务、产业互联、医疗健康等领域仍可能是最好的投资选项,而房地产投资不过是中产焦虑驱动的产物。
未来,将采用更为高效的计量工具进行检测,而且不再局限于只能对关键特征进行检测,还能执行更为全面的测量。·简单的3D测量将转向生产车间实施,并将有系统地贯穿到
近日,PTC发布了题为《智造新主线 两化新模式》的智能制造白皮书。通过对美、德、中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及智能制造体系进行详细解读,PTC提出了以“CPS HUB”为基础、“物联网+ 应用平台”为核心的
据介绍,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系统的总称。
在“人人互联”逐步实现的当下,“万物互联”发展条件基本具备,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车联网、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迎来发展机遇期,物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新春长假一晃而过,转眼迎来开工大吉!对于智能制造行业人士而言,2017年是非比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承接2016年的火热度,同时也被赋予了2018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的希冀。
如何实现智能制造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数字化转型是智能制造实现的途径。重要的是,这个共识也来自于众多的世界级制造业企业与企业家们。
“中国的软件公司至今还没有一家能够建立起可以与世界级的工业工程、控制软件相媲美的核心能力,这一能力将成为中国企业迈向工业互联网的巨大短板。”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五大工程之一,已然成为面临经济增长乏力、转型升级压力的中国制造业最受关注的焦点。据悉,自2015年6月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启动智能制造专项以来,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已达到226个,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
谈起智能制造,很多人就会想到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德国政府2013年将工业4.0纳入国家战略,为此提出了建构信息物理系统网络、重新成为世界领先的供应商并主导市场策略,要求实现工业产业之间的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到端的继承等一揽子行动计划。
智能制造技术是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对制造业智能信息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发展而诞生的先进制造技术。
未来,将采用更为高效的计量工具进行检测,而且不再局限于只能对关键特征进行检测,还能执行更为全面的测量。
由深圳市电子装备协会、深圳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球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以“引领智能制造?互融互通”为主题,一系列的演讲报告及高峰对话围绕智能制造展开,论坛上同时为深圳一批制造业实干家颁发第三届深圳市电子装备工业劳动奖章。
进入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伴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等提出,不少照明企业开始在智能制造方面加速布局。那么,对照明行业来说,智能制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如何才能做好智能制造?我们一起来探讨。
工业4.0讲求智能化制造,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提升生产力,涉及生产硬件以至全套生产模式的配合,关键词就是“数据运用”。工总代表、精美汽车工业CEO陈伟聪说:“你不运用数据,别人就拿去用,继而淘汰你。”而大企早在10多年前已开始透过数据协助生产,中小企输在起跑线将更难生存。
这次的发布主要围绕工业4.0、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大的领域,聚焦数字化车间 、智慧工厂、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重点方向,还有所涉及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化、机器人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近年,我国物联网建设进程加快,作为物联网的核心,传感器迎来发展风口。截至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约达到7500亿元,传感器产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工业4.0不仅仅是一场产品和工艺趋于智能化的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将掀起一场服务也趋于智能化的商业革命!
受经济回暖大环境因素及行业周期发展轮动等影响,机械行业2017年有望迎来较快速发展。多家机构表示,看好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机械行业新兴业态增长,传统的工程机械等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多位知名网络企业负责人和网络专家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分享经济等,将逐步推动经济产业升级,改善公众生活,孕育出新的“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