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装智能电表的好处有哪些?安装智能电能表的好处相当多。(1)节省电费开支:用户可充分利用峰、谷电价自主定制用电方案,做到用相同的电,花最少的钱。(2)消费自主透明:用了多少电,还剩多少钱,看一看电能表
“世界计量日”前夕,即5月20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获悉,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推广应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正按照安全、质量、进度管控要求深入推进。截至4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已累计
智能电表是由传统电能表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在智能电网中是重要的智能终端。智能电表功能的扩充使得智能电表除了具有了双向计量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具有分时分类计量.双向通信、多种控制的功能。智能电表的大量使用将会
单相电能表是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它主要用于居民用电量的计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我国电能表使用种类繁多,由于城市和农村存在的差别,在城市里大多都已经改造使用了较为
兼容直流的电流互感器一直用于检测智能电表中的交流电流,但它有一些缺点,而且很昂贵。对于某些应用,分流电阻是更好的电流传感器选择,因为它价格低廉、具有高线性度并且抗磁场干扰。遗憾的是,分流电阻不具有电流
兼容直流的电流互感器一直用于检测智能电表中的交流电流,但它有一些缺点,而且很昂贵。对于某些应用,分流电阻是更好的电流传感器选择,因为它价格低廉、具有高线性度并且抗磁场干扰。遗憾的是,分流电阻不具有电流
兼容直流的电流互感器一直用于检测智能电表中的交流电流,但它有一些缺点,而且很昂贵。对于某些应用,分流电阻是更好的电流传感器选择,因为它价格低廉、具有高线性度并且抗磁场干扰。遗憾的是,分流电阻不具有电流
日前,科技部下发《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
一、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居民用电的管理过于落后,居民用电管理收费多年来一直采取先用电、后抄表、再付费的传统作业方式。据统计,仅电力部门的抄
一、背景知识1.智能电网的作用是什么?答: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
居民最关注的莫过于自己的衣食住行,近来电价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目前浙江省已经在实施阶梯电价,而北京市居民阶梯电价方案也将会在近期将推出。为与阶梯电价实施相配合,首批需要安装的100万台智能电表已经准备就
三星电气作为智能电表龙头企业,其业务体量持续高增长,开足马力向智能电表继续扩张。三星电气主营电能计量及信息采集产品以及变压器、开关柜等配电设备。目前电能表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过去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
随着全球家用和商用智能电表装机数量激增,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推出新款电能表芯片组,为电能表行业研制下一代智能电表提供最精确、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传统感应式电度表容易磨损,防盗
天津市今年将为市民免费换装76万具智能电表,涉及全市18个区县。天津计划从2010年到2014年这5年内完成417.4万户电表的更换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天津市已累计完成179万具智能电表的换装工作。低压电力用户换装智能型电
在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领域,基于网络传感器的应用正在高速增长着。下面的图集将图文并茂地为各位应用工程师们展示物联网在电子前沿和分布式计算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为最核心的部分,物联网由各种各
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 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用户持IC卡到供电部门交款购电,供电部门用售电管理机将购电量写入IC卡中,用户持IC卡在感应区刷非接触式IC卡(简称刷卡,下同),即可合闸供电,供电后将卡拿走。当智能
Reportlinker.com近日又添美国智能仪表市场的新报告。据悉,到2015年,美国智能仪表市场需求量每年将增加11%以上,2016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4亿美元。智能仪表日益普及,尤其是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产品将推动该市场的发
近年来,在绿色节能意识的推动下,以智能电表为核心的智能电网成为欧美日中等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电网技术面临着一场重要的革命,而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演进。 表1:传统电网与新的智能电网之间的简单
近年来,在绿色节能意识的推动下,以智能电表为核心的智能电网成为欧美日中等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电网技术面临着一场重要的革命,而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演进。 表1:传统电网与新的智能电网之间的简单
近年来,在绿色节能意识的推动下,以智能电表为核心的智能电网成为欧美日中等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电网技术面临着一场重要的革命,而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演进。 表1:传统电网与新的智能电网之间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