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微软通过确保Windows操作系统能运行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硬件上,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而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微软宣布其云计算平台将很快能访问目前最奇异的硬件:量子计算机。 微
近日,Google 遭到了 IBM 的炮轰;这一切,要从一个月前的一篇论文说起。 Google 的「量子霸权」 雷锋网注:上图来自 Kim Stallknecht /路透社 今年 9 月份,《金融时
最近IBM与谷歌之间就“量子霸权”一事隔空对战,这两家都是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大腕,双方争议的实际上只是一个说法问题,对于量子霸权这回事都是承认的,因为量子计算机在某些领域的计算能力完全是碾压传统电子计算
区块链又站上风口。区块链的基础技术尽管基本成熟,但其安全性也面临新技术的挑战;其应用前景尽管毋庸置疑,但其应用现状目前仍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
10月25日一篇文章称,“量子霸权”已经成为现实。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项技术对于手中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技术公司而言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由此,量子技术会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网络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公众号:记者)消息,2019 年 9 月 18 日,IBM 在纽约举行了新量子计算中心的开幕仪式。这家新中心本质上是 IBM 量子计算机的数据中心,它还配备了 5 台 20 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
近日,中国的量子计算机又迎来重要进展。与世界上其他的超导量子芯片相比,我们研发的芯片拥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所有比特之间都能够进行相互连接,这能够提升量子芯片的运行效率,也是我们能够率先实现 20 比特纠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计算机性能的提升面临挑战,光子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等新的技术都引发了业界关注。量子计算被认为能够解决传统计算不能解决的问题,但目前量子计算面临诸多挑战,性能还未超越传统计算机。从实践者的角度看
报道称,IBM在2017年已经实现了4量子体积,并在2018年达到了8,通过CES 2019上展示的量子计算机IBM Q System One(20量子比特),达到了16量子体积。
Intel目前携手Bluefors 和 Afore,推出了全新的冷冻器,专业名为“低温晶圆探针”。其功能是为了能够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下,从量子比特中收集数据。据Intel的说法,有了这个冷冻器,可以推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校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卓越中心(CQC2T)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他们开创性的单原子技术可以适用于构建3D硅量子芯片,实现具有精确的层间对准和高精度的自旋状态测量,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校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卓越中心(CQC2T)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开创性的单原子技术可以适用于构建3D硅量子芯片,实现具有精确的层间对准和高精度的自旋状态测量,并达
2018年三月大事件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量子技术教授Winfried Hensinger表示,“它更像是一块垫脚石,而不是实用的量子计算机。不要把它看成是那种’可以解决量子计算所知的所有问题’的量子计算机,但可以它想象成一个原型机,让你可以测试并进一步开发一些将来可能有用的程序。”
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合肥诞生,由高新区企业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目前,绝大多数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仍在使用商用仪器设备自行搭建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于传统的
去年,中国发射了以古代哲学家墨子名字命名的卫星,利用量子加密技术成功实现了北京和维也纳之间的视频通话。经过4年的规划和建设,北京和上海之间的专用量子通信网络也于去年投入运营。
据《纽约时报》报道,包括谷歌到阿里巴巴在内的科技公司都在竞相打造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这要比当前的计算机强大得多。尽管建造量子计算机的竞争不分伯仲,但中国在量子加密技术方面明显领先。
美国国会本月中旬通过了一项为期10年的量子计算机法案,截至2023年的头五年中将投入13亿美元资助美国公司,该法案的目的是“确保美国在科学上的统治地位”。
量子计算机是未来新型计算机中的一种,也是最近大热的新技术之一,这两年经常能听到量子计算机的重大进展,IBM、谷歌、微软以及国内的中科大、阿里都在研发不同的量子计算机。《自然·光子学》杂志日前刊登了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的强晓刚博士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中外科学家团队利用硅光子技术研发出了一款通用量子计算芯片,集成了200多个光量子器件,首先了单处理器同时操纵2个量子比特计算。
量子物理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其扰乱了人们对亚原子世界的直觉。但这并不妨碍美国立法人员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决策者们,更积极地投入资金并组织力量,推动量子研究。 《科学》杂志官网近日报道,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将就一项新的长达10年的国家量子计划(NQI)提出法案,而白宫也计划正式启动新的领导小组,以指导联邦政府在量子科学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