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CMMB 电视接收模块在众多的中国移动电视候选标准中,由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提出的,针对手机、PDA、PND、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七寸以下小屏幕的便携式终端应用的CMMB标准,以其高速率,低
7月4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移动TD手机集采供货日期渐近之际,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中标的手机厂商拟弃标,原因有的是还没完成入库检测;有的可能是认为要大额亏损,因而放弃中标。此前今年6月的中国移动今年TD手机
国内GPS导航新锐“畅e行”凭借着在导航方面的不俗表现,自上市以来广受赞誉,并迅速占领了GPS导航高端市场。据业内人士分析,其成功之道在于其利用中广传播集团旗下的重要CMMB数据“睛彩导航”业
1、手机电视相关标准概述手机电视是IP电视、有线网电视、卫星电视、地面广播电视之外的另一种门类独立的信号接收模式,是适应手机消费者的视频新手段。目前,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1)利用蜂窝移动网络
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CMMB)是被中国广电总局颁布为行业标准的自主知识产权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推出业界首款 CMMB 标准的手机电视单芯片解决方案 SC6600V。SC6600V不仅具有灵活的系统
笔者作为GPS地图导航从业人员,为几十家厂商的近百款导航产品做过评测,见证了从仅有IT人士能玩得转的高科技产品,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常用数码产品的全过程。地图软件从最初仅有几个城市,容量仅几十M,发展到现在全
思亚诺(Siano)于近日发布了其和TD-SCDMA芯片领导厂商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及全球电信设备和网络方案供应商中兴通讯(ZTE)的合作项目。这次合作为CMMB终端用户带来更为先进的功能设计从而实现更加新奇的客户体验
5月2日消息,近来关于“中国移动(微博)、中央电视台入股中广传播一事”备受各界关注,腾讯科技从相关知情人士获悉,目前谈判还在进行中,入股比例也未确定,这主要是因为双方在频段资源上仍存分歧。中移动
4月26日上午消息,针对有消息称“中国移动、中央电视台入股中广传播的股份敲定”一事,经向中广传播高层人士确认,三方还未达成协议,目前的各种方案还都只是一种意愿。中广传播是广电总局下属的承担我国卫
经过70多年的发展,电视技术正迎来由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过渡阶段,而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电视模数转换大潮中,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技术标准输出国之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网(CMM
从2010年开始,车载信息化领域进入大热状态。就在这一年,中广传播与一汽达成合作,开始在一汽以自主品牌为主的多种车型中以不同方式配置CMMB,这是CMMB在车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次全面应用。下一个主战场在2011年中,
一、CMMB介绍什么是CMMB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它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利用S波段卫星
3月28日下午消息(桑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简称CCBN),是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专业性、世界级广播电视技术行业盛会,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广播影视技术设备、数字电视与宽带网络行业展
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日前在武汉签署关于全面展开“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在东风汽车应用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书。至此,中国三大汽车集团已全部采用CMMB技术标准。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CMMB网络
——思亚诺在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发表演讲 “CCBN2012”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于3月19日—23日在北京召开。期间,全球领先的移动数字电视芯片制造商---思亚诺公司的亚洲商务拓展副总裁
2011年底,全球手持移动数字电视用户数接近1.7亿,同比增长25.9%,其中手机电视占据手持移动数字电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由于手持移动数字电视业务的快速推广以及内容不断的丰富,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协议的不
目前CMMB在经历中广传播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CMMB用户不断增多,带有CMMB功能的MP4,导航仪,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在技术协会方面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也形成了一台自己的标准,整
2011年底,全球手持移动数字电视用户数接近1.7亿,同比增长25.9%,其中手机电视占据手持移动数字电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由于手持移动数字电视业务的快速推广以及内容不断的丰富,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协议的不
2011年底,全球手持移动数字电视用户数接近1.7亿,同比增长25.9%,其中手机电视占据手持移动数字电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由于手持移动数字电视业务的快速推广以及内容不断的丰富,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协议的不
国民技术3月19日发布2011年年度报告和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11年净利润下滑四成,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下降45%-55%。公司业绩下降的原因凸显出当前科技型公司所面临“成长的烦恼”,重点业务面临市场或政策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