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刘三梅)STM32F4家族再添新品,9月27日,ST宣布推出入门级STM32F4新品STM32F412 MCU。21IC.COM第一时间拿到了NUCLEO-F412ZG评估板并对该产品进行了评测。
STM32F4家族再添新品,9月27日,ST宣布推出入门级STM32F4新品STM32F412 MCU。21IC.COM第一时间拿到了NUCLEO-F412ZG评估板并对该产品进行了评测。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的高性能STM32F4微控制器(MCU)系列产品新增入门级产品,推出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多的新产品,以及首个工作温度高达125°C的STM32F4微控制器。同时,新升
意法半导体出品的VL6180X是一款专业、精准的传感器模块,不论是距离检测还是环境光检测,其稳定、可靠性要远远 高于普通的超声波模块及光传感器)。因此,其上手难度也高于一般的传感器模块。
拿到这个板子后,把引脚焊上,然后就可以完美地插到你目前的51/AVR单片机底座上了...无限遐想...
最近,网上非常流行一个视频中ST的工程师分别用两个土豆,RFID线圈,一杯热水对STM8L MCU进行供电并使得系统正常运行。这不禁让我对STM8的运行功耗产生了兴趣,到底多低的电量STM8L就能工作呢?
在今年年初,ST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五款NUCLEO-144的开发板,NUCLEO-F207ZG便是其中的一款。
众所周知,引领智能生活(life.augmented)是意法半导体的公司标语,作为一家微控制器出货量超过16亿的超级大厂,ST的产品毫无疑问已经嵌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说今天每一辆新车中都有30个意法半导体的产品!而在
STM32F0系列MCU是意法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ST)推出的入门级32位微控制器,基于ARM Cortex M0内核,最高频率可达48MHz,面向低成本入门级应用领域。
随着意法半导体在中国的推广力度的持续加大,现在对于MCU的初学者来说,STM32大有取代51单片机之意。而除了ST官方的入门级的开发板之外,不少第三方的厂商也都推出了更具价格优势、集成资源更丰富的全功能开发套件。对于STM32玩家来说,正点原子可谓是常有耳闻。今天就给大家来简单地评测一下正点原子的STM32F103开发板。
STM32F303是基于Cortex M4内核的MCU,F3系列单片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较低的主频下使用M4内核,因此,这一系列的单片机可以说是性能与功耗的平衡,既提供了比基于Cortex M3内核的F1系列单片机高的性能,其功耗又会比主频较高的F4系列小。
ST(意法半导体)在成功推出STM32F4(Cortex M4)系列芯片后,于2016年又推出一系列的功能强大STM32F7(CortexM7)系列芯片,STM32F7Discivery为ST公司首款基于STM32F7芯片(CortexM7内核)开发板。
一款主打汽车应用市场8位MCU开发板——来自ST公司的STM8A系列STM8A-Discovery。
意法半导体STM8S-Discovery是学习STM8的利器,STM8价格上已经跟51单片机相差无几,性能方面已经优先51单片机了,它支持库开发,拥有各种外设,STM8S将逐渐跟51单片机分享8位处理器的市场,甚至取代51单片机。
超声波测距、红外线测距在感测市场上活跃着,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光的熟识,光学测距逐渐开始占据感测市场,激光测距就是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2015年,ST 影像事业部利用ToF原理创造了FlightSenseTM技术,推出了第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为进一步加强其在飞行时间测距传感器(ToF)市场的领导地位,推出第二代 FlightSense™ 技术,并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公司的STM32L4系列以其超低功耗的性能,领先于同类产品!如今又推出一款用经济实惠的STM32 Nucleo开发板——Nucleo-L432KC。
今年4月底,参加了ST在深圳举行的ST峰会,期间了解到电子消费市场上的许多有名产品原来都使用了ST的芯片,比如像大疆的四轴飞行器、华为的智能手表、小米的平衡车、三星的Gear VR等等。
STM32F30x是ST公司推出的基于Cortex-M4内核的高性能MCU,主要面向于模拟外设应用和电机控制设备,其拥有大量针对模拟应用和电机控制特有的片上资源和外设。今天介绍的就是STM32F30x系列的一款开发板——Nucleo F303RE
还记得32位MCU刚出来的时候,高大上,价格昂贵,让人望而却步,而如今,科技发展,半导体制造工艺发展,32位MCU早已成为了最为通用的市场之一,而价格的低端化,形成高性价比,甚至很大程度上压缩了16位MCU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