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链互信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基础

    摩尔定律就是规模经济定律。集成度的提高带来单位晶体管成本下降,每一代芯片都期望比前一代性能好、功能多、成本低,从而实现终端产品价格下降、性能上升,而要实现高集成度则需要维持高研发投入,打通高研发投入与低成本产品产出之间障碍的是不断膨胀的半导体规模经济,只有不断成长的出货量才能让半导体厂商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去开发下一代产品。

  • 地方政府更偏爱集成电路还是人工智能?

    “现在集成电路无论是企业还是重大项目,遇到一个懂这个产业,了解这个产业的地方政府,比只会盲目投资钱和土地却不专业,且对产业缺乏耐心的地方政府更重要。”前天(8月4日),法拉第未来官方微博(FaradayFuture)晒出了FF91在“Car and Coffee”洛杉矶卡森站展出的照片,又是熟悉的单车秀。言语依旧感人——“一切不懈努力,只为初衷的坚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能就是官方微博和现实的距离,前者让人感觉他是无敌的存在,后者依旧离量产遥遥无期。

  • 谁人不知半导体“联姻”的苦︱七夕特别版

    这话有些偏激,但似乎有点道理。奈何今天题目里的“联姻”不是指人与人,而是圈内的公司与公司。每每想到半导体公司的联姻,我都觉得好苦。自由恋爱?不存在的!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有时甚至让你觉得这是一场浩大工程的取经行为,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

  • 物联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引用知乎上某位物联网专业人士(昵称Wiesen)的一句话叫做“物联网这个概念其实只是顺势而行”。物联网概念就是在移动互联与设备联网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一个对现有科技的综合利用和发展方向的系统概括。

  • 香港电子产业兴衰史,未来还能崛起吗?

    “记得1959年,我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手提原子粒(晶体管)收音机,当时我七八岁,能拥有私人收音机,不知道多少人羡慕。”这段话选自《六十年代香港乐队潮流》,收音机承载了一代香港人的记忆。

  • 外媒眼中的鸿蒙OS是什么样的?

    笔者翻译了一些代表性的国外媒体对鸿蒙OS的报道,来供大伙阅读,只截取了其中观点性句子。昨天有两件事引起媒体重视,也在朋友圈被广泛讨论。一件是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一件是华为发布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一时间鸿蒙OS像台风一样席卷了社交圈。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表示,鸿蒙OS是全世界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关于鸿蒙OS的具体介绍,想必各位已经在昨天该看的都看了,激情的字眼估摸着也见着不少。

  • 都要1亿像素了 ,还记得手机拍照的“马赛克”时代吗?

    “手机拍照超越相机”这曾经是被很多人所耻笑的一个话题,然而近两年世界各大手机厂商强大的软件算法优化,索尼、三星等镜头供应商的新品迭出,那句话也越来越像个冷笑话。

  • 台风、洪水、地震,电子产业是如何被天灾折磨的?

    不可否认,半导体、电子业是一个非常“娇弱”的产业。一方面是本就对高精度的苛求,稍有偏差便差之千里。另一方面政策亦或者某某人的一句话,也能导致产业的动荡。那如果是天灾,那损失就……天灾每每来临,总会带来一些猝不及防的损失。比如第9号台风“利奇马”,据工信部消息,截至8月11日16时,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五省市当前共计退服基站11047个,倒杆4761根,

  • 半导体的夏天

    现在看2018年的夏天就像一场梦,一年前在酒池肉林里跳舞,一年后一上岸,发现一大堆人在裸泳。2019夏天结束的倒数第二天,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最新报告: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98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小幅增长0.3%,但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16.8%。

  • 手机电池技术的进步为什么这么难?

    手机电池这件事一直很耐人寻味,电池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为什么电池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呢。近日,据外媒CNET的消息,三星正在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据Twitter爆料大神Evan Blass称,三星有望在2020-2021年间推出至少一款配备石墨烯电池的手机。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消息称手机电池将会有革命性进步,早在2015年就有这种类似的传闻。三星也并未官方回复,所以消息真伪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手机电池这件事,却一直很耐人寻味,电池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为什么电池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呢。

  • 你真的了解半导体产业的反垄断吗?

    反垄断顾名思义即反对垄断。当一个公司的经营表现出垄断迹象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依据相关垄断法对其进行的一种干预手段。据了解,全球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以及以“欧盟”为代表的模式是当今世界反垄断体系中的两个主要模式。

  • 造出世界最大芯片的公司,Cerebras Systems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一颗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刷爆芯片圈,背后团队的故事你知道吗?最近,一颗巨型芯片的诞生引爆了芯片圈,其面积42225 平方毫米,拥有1.2 万亿个晶体管,400000 个核心,片上内存18G字节,内存带宽19PByte/s,fabric带宽100Pbit/s。是目前芯片面积最大的英伟达GPU的56.7倍。

  • 让芯片变得智慧,到底有多难?

    “让芯片通过学习的过程而使得算法和软件自动演进,如此一来,所需功能的芯片自动就有了。”这到底属于怎样的智慧芯片?我有一个梦想,“让芯片通过学习的过程而使得算法和软件自动演进,如此一来,所需功能的芯片自动就有了。”

  • 兆易创新首发RISC-V指令集MCU,开源架构能否后发先至?

    中国市场上云集了各种架构的处理器,中国从业者更是前赴后继,试图在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市场打开局面的尝试从未间断。而如今,区域保守主义导致的供应链风险让中国厂商更希望有自主可控的架构,有雄心在处理器上实现自主可控的中国厂商,开始押注应运而生的RISC-V。

  • 中国信息安全问题到底有多严峻?

    外界称为“打脸美国政治的北大教授”张海霞认为:“现在全球其他国家的芯片公司都在减少,只有中国有1600家芯片设计公司,而且还在增加。美国芯片工程师一般都是五六十岁,中国基本都是二三十岁,所以未来一定在中国。”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