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碳酸锂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产生的效应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不小压力。
受去年缺芯问题影响,人们对今年汽车芯片的供应情况备加关注。近日,知名研究机构ICInsights发布了最新汽车芯片市场分析。IC Insights提供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芯片的出货量达到524亿颗。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出货量增长了30%,,远高于去年全球芯片出货总量22%的增幅。那么,今年汽车芯片的供需走势将会如何发展?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指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设备装置,安装于公共楼宇、停车场、商场、运营车充电站等公共场所及 居民小区等私人场所。充电桩的电力输入端与交流电网连接,带有充电插头的电力输出端与汽车连接实现充电。受益于中国新能 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随之提升,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提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79.0亿元。
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LG旗下LG新能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为特斯拉等公司提供汽车电池,该公司宣布2024年之前将投资14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建厂。新工厂将会成为美国第一座生产柱状电池的工厂。
3 月 24 日消息,今日早间,东风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汽车官方发布了《关于岚图 FREE 价格调整的说明》。岚图在说明中表示,受近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岚图将于 3 月 31 日公布价格调整方案,在此之前下定的用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的影响。
3月23日,大众汽车集团与旗下西亚特品牌宣布,将在西班牙投资超过70亿欧元布局电动车产业链,其中的重点将是位于瓦伦西亚的超级电池工厂。西亚特集团主席Wayne Griffith在声明中表示,大众集团和西亚特为这项计划调动的超过70亿欧元资金,也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大的单笔产业投资,具备转变西班牙汽车工业的潜力。大众集团董事Thomas Schmall介绍称,整个投资项目不仅包含瓦伦西亚超级电池工厂,同时还肩负将马托雷尔和潘普洛纳工厂改造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重任。
据路透社报道,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表示,从2021年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容量可能会增长5倍以上,达到5500吉瓦时(GWh),同时警告称今年电池供应仍将紧张。Wood Mackenzie顾问Jiayue Zheng在一份报告中说:"电动车市场几乎占据锂离子电池需求的80%。由于高油价促使更多市场推出零排放交通政策,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激增。”报道称,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最近宣布了他们的电动汽车扩张计划。
现代汽车首席执行官Jae-Hoon Jang今(24)日就全球半导体供需短缺导致的汽车出货延迟措施表示,我们通过优化半导体分配以及开发替代元件等措施最大限度增加供应量,在积极应对市场需求。据韩联社报道,对于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化战略,Jae-Hoon Jang解释说道,为了确保稳定的供应,将加强与全球半导体公司的合作,从中长期来看,将减少零部件数量并扩大其通用性。
“犹豫了一晚上,第二天想订车就发现涨价了”这应该是最近大部分新能源准车主的心声。近期,新能源与油价同时上涨,当燃油车车主被油价劝退,想买新能源车时,发现新能源车也在涨价,且涨幅不低。
3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对于配套设施,住宅项目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停车场所;配套车位数量应根据当地机动化发展水平、住宅项目所处区位、用地以及公共交通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邵先生有一辆特斯拉 Model Y,去年 11 月买的,不过近期,他遇到了非常烦恼的事情。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无可置疑的来临,并且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光影响着造车行业本身,对其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生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赛道”机会。
人类汽车工业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国汽车工业也走过半个世纪的春秋,早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如今的中国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长远来看,无论是能源安全问题还是全球气候问题,都将倒逼汽车行业从能源、技术和制度等多方面完成重大转型与升级,赋予汽车行业全新发展动能。身处2021的末尾,长短周期叠加,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完成从政策性产物到市场化产品的关键转身,后红利时代危机并存,且看2022如何演绎。
马斯克宣布,将通过柏林超级工厂的油漆车间提供两种新的车漆配色。马斯克透露,一种配色是非常特别的红色,采用13层油漆。据了解,深红色版本疑似马斯克私人订制的Model S的配色。而另一种是液态银配色,采用8层车漆,之前一辆带有工厂牌照的液态银Model Y在加利福尼亚的库珀蒂诺被发现。
近日,家住杭州的郑先生向媒体求助,他前两年先后购买了两辆小鹏汽车,但是在购车合同中,他发现了一条“不合理”的条款,认为小鹏汽车太“霸道”了。其中,购车合同中规定,“如果买卖双方存在争议,未协商一致的,则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广州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时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