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车丨从第14代轩逸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日产的高光时刻

    把它当做工作的人,往往只会参与几个受邀的品牌发布会,便早早的离开拥挤的展馆。而我这样的人,哪怕在这个让我晕头转向的国家会展中心一天走上两三万步,也要坚持把我所感兴趣的品牌看个遍。但相比之下,我却并非只关心“非富即贵”的那一派。当然,豪车没人不喜欢。只不过,我还会拿出一部分精力去留意那些真正未来在市场上更走量、消费者关注度更高的车型。就比如去年曾经单月销量突破5万辆的东风日产轩逸。

  • 观察丨憋大招,“发动机专业户”向新能源领域全面进发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出名不用喊”,比起近些年层出不穷的造车新势力,Honda在电动化领域的确来的晚了一些。然,只有真正到了以产品见真章之时,才能看出来谁的家底更厚。在本次上海车展,我们率先看到了Honda去年在广州车展发布的广汽Honda电动车理念VE-1。作为首款搭载SPORT EV动力系统的车型,VE-1可以说是将Honda独有的三电技术、敏捷灵活的操控性集于一身,并且还将在第三季度起正式交付用户。

  • 头条丨中高端MPV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错!这款国产车不答应

    华为发力中高端手机市场,除了任正非的战略眼光外,某种程度上看,也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要知道,随着产业成熟,目前整个手机市场早已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将是企业内功的比拼,只有具有差异化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红海市场脱颖而出。对于华为来讲,虽然中高端这条路虽然很难走,但是一旦做好了,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同理,在消费升级浪潮的推动下,中高端车市需求持续旺盛,MPV也来到了这样的十字路口。

  • 聚焦丨亮家底,施拳脚,放大招,这个东道主有点猛

    东道主效应,是指体育比赛中,由于东道主的各方面优势,主办地队伍会取得出乎平常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现象在奥运会赛场和足球世界杯比赛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无独有偶,每两年一次的上海车展,也可以称得上汽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各路品牌齐聚上海滩,都拿出了自家压箱底的产品和技术,引得媒体和消费者连连称赞,可谓热闹非凡。

  • 观察丨威马汽车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对于普通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价格昂贵的特斯拉只是可望而不及的传说,尽管它目前搭载的所谓自动驾驶功能只是“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而今,被誉为“中国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威马汽车宣布:将真正把“贵族价格”的配置向平民化、大众化普及,让科技真正普惠于民,L2(SAE J3016标准)辅助/自动驾驶级别的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在新款EX5多个车型上成功适配。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新能源汽车最终是靠电力驱动的。目前国内定义的方向只有两个:电池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点是二氧化碳零排放,最大的缺点是价格太贵。说白了,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不用汽油也能上路。众所周知,汽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少用一点就会污染环境,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汽车也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买车并不难,汽车也越来越受欢迎。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现在更有吸引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所拥有的优势,绝对不止环保这一个优点,在科技水平上,也远远领先传统燃油汽车,毕竟国内许多车企纷纷将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推出了各种智能汽车,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更是已经走向成熟,这些都是国产汽车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就连传统汽车强国德国也不禁感慨,自己汽车霸主的地位,即将被中国全面反超。

  •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非常宽广

    新能源汽车出行时代已经来了,而行业格局也逐步成形,比亚迪稳居龙头地位,各大品牌互相角逐,降价、补贴以及权益优惠将成为常态。而随着竞争加剧,各大品牌加大研发,智能化车型也将越来越多,高阶智能化消费将成为主流。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非常宽广,但部分公司估值已被炒高,可留意渗透率较低的车企。

  • 国产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新能源汽车出口呈井喷式增长,并大举进军欧洲市场,比亚迪、蔚来、吉利等车企动作频频。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一大亮点,国产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 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的时间表已越来越加明确

    从长期来看,我国为了完成2030年实现“碳中和”、2060年实现零排放的减排目标,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空间广阔。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里程数和安全性能逐步提高的背景下,逐步替代燃油车的时间表已越来越加明确;光伏行业在多年的降本增效后,发电成本已经接近平价上网的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

  •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目前一线城市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欲望强烈,同时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等途径,其在下沉市场也较受欢迎,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则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 结构与趋势并重全面布局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持续推进,国内渗透率即将步入30%~40%阶段,高速发展势头持续。智能化投入加速,将深远改变行业生态,而零部件随着电动化发展往智能化、模块化推进,维持对行业“推荐”评级。自上而下看好汽车行业系统性机会,结构性表现方面,新能源、零部件、智能化是2023景气较高细分行业,商用车有望走出底部。结构与趋势并重,全面布局汽车行业。

  • 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供需紧张将显著改善

    随着新能源汽车功能逐渐增加,特别是汽车“三化”后,传统分布式架构 通过增加ECU来增加汽车功能存在算力浪费,车内线路繁杂、汽车 空间使用效率低、系统升级困难、新增ECU边际成本递增等弊端, 用域控制器合理集成ECU功能是大势所趋。

  • 汽车芯片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零失效率

    一场突如其来的缺芯潮,给众多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多家车企因缺芯而不得不陷入停产。尽管如今缺芯的情况已有所好转,但仍有一些潜在风险,或将对未来汽车芯片市场造成很大冲击,而囤货引起的市场供需不平衡便是其一。 近两年由于市场上芯片短缺,出现了很多人为囤货或故意抬高价格的情况,影响到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据多家车企反馈,有些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因此,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囤货等现象,加剧了“芯片荒”对汽车产业链的冲击。

  • 试驾丨开完哈弗F7x,发现这才是中国品牌全球化SUV该有的样子

    在深圳试驾哈弗F7x时,汽车情报新媒体的思绪回到了1月13日的哈弗全球500万盛典暨全球战略发布会。在那场中国品牌汽车盛宴上,除了展示哈弗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绩外,还向释放了诸多信号。其中,尤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的金句最为耐人寻味。“当增量不再,存量竞争时代来临,只有走出去,中国汽车品牌才有未来。”的确,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耕耘,哈弗SUV的产品力得到了充足的进步和提升,与外资品牌相比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科技、装备工艺等层面还实现了反超。对于哈弗来讲,不能只在家门口考第一,更应该作为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探路者,实现全球SUV领导者的终极目标。事实上,长城汽车的做事风格,永远都是雷厉风行。3月26日,汽车情报新媒体就试驾到了这款开启哈弗SUV全球化时代的产品——哈弗F7x,在由内到外、由表及里的详细体验后,哈弗F7x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远非轿跑SUV的外形那么简单,它真的有了中国品牌全球化SUV该有的样子。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