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消息透露,上实控股(0363)持有17%股权的半导体公司中芯国际有意于明年初在港美两地上市,集资额高达7.5亿至10亿美元(约59亿至78亿港元),上市保荐人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与德意志银行。中芯国际目前是内地唯一正在兴建12寸晶片厂的公司,而其上市计划无疑会引起广泛关注。 中芯国际方面对上述消息不予置评,但表示相信很快会公布上市准备工作进展。据财经网站《Finance Asia》报道,中芯国际现时的帐面值约为20亿美元,该公司希望以相当于帐面值3倍的价值上市。 一名欧资证券分析员指出,上述数字反映出中芯现值较上实投资时(即2001年底)已上涨1倍。如果按帐面值3倍发售新股的话,上实持有的股份市值便水涨船高,由目前的1.856亿美元上升至10.2亿美元,或由每股1.6元升至8.8元。
新浪科技讯 美国东部时间7月15日(北京时间7月15日晚)消息,荷兰著名的家电制造商飞利浦电子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赢利4200万欧元(4730万美元),打破了当初市场做出的亏损预期。但该公司由于第二季度市场低迷的影响,总体销售与上一季度相比出现了下滑局面。 飞利浦同时宣布将调整今年后半年的销售计划,但没有发布后半年的市场销售预期。 飞利浦表示,目前市场的消费信心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该公司希望自己的芯片业务部门能够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今年第二季度飞利浦芯片业务部门的亏损额有所降低,降至1.39亿欧元。 目前飞利浦的芯片工厂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第二季度它的芯片工厂产能利用率只达到了66%,但比上个季度的61%有所提高。提高的部分主要来自于新建工厂的新型芯片加工量。飞利浦最大的家电产品业务部门由于受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第二季度的销售比上个季度下降了5%。该公司的总销售收入比上个季度下降了18%,为65.3亿欧元,这其中也有欧元兑美元汇率走高的影响。 飞利浦日前的股价上涨了1.66%,涨至每股19.95欧元。(明月编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消息,日本NEC公司旗下的NEC电子公司今天表示,该公司已经完成了股票上市计划,共募得12亿美元资金,这是今年日本数目最大的一笔股票融资计划。 NEC电子公司称,此次募股的股票发行价格最终定在了4200日元,公司总共发行了3400万股股票,均达到了融资计划的上限,预计公司股票将从7月24日起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 交易。 据报道,自NEC电子公司于今年6月16日恢复股票上市计划后,NEC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成为东证指数中表现最佳的三支股票之一。与之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日本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精工埃普生公司,该公司上月公开募股后,股价在一个月内暴涨了40%。分析人士认为,NEC电子公司此次募股上市相当成功,股票受到投资者的强烈追捧,预计公司优良的经营业绩将使该股继续获得良好表现。 NEC电子公司总部位于日本川崎,主要生产移 动电话芯片、数字家电产品和通讯设备。该公司此次募股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王 羽中)
Infineon技术公司指控内存设计公司Rambus在JECEC组织制定SDRAM标准时隐瞒申请专利而涉嫌诈欺一案,日前遭美国上诉法院驳回,但Infineon仍未放弃,11日透露已在上月向美国高等法院再度提起上诉。高等法院目前将考虑是否承审此案。 一位Infineon发言人表示,公司认为,“驳回对Rambus的有罪判决已明显的漠视上诉的程序。”因此吁请高等法院做出类似判决。 美国法院陪审团曾根据2001年维吉尼亚州联邦地方法院的审判,认定Rambus触犯诈欺罪,但今年1月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将此驳回。上诉法院表示,JEDEC对专利揭露的规定相当模糊并相互冲突,而且在制定SDRAM标准前,Rambus并无揭露专利之义务。 Infineon在新的诉状中要求高等法院理清,上诉法院是否有权驳回低级法院陪审团有关Infineon的SDRAM并未侵犯Rambus专利的裁定。 上诉法院先前扩大了Rambus的专利申请项目,并将侵权案送回维吉尼亚州地院重审。但在Infineon再度上诉后,高等法院将决定接手或由地院再行审理。(完)
今年年初,美国福禄克公司正式推出专为中国市场生产的310系列经济型新型钳表,推出的产品包括Fluke-318 1000A ac/dc;Fluke-316 1000A ac/dc;Fluke-312 1000A ac等三种型号。之后,为配合310系列钳表的推出,福禄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深圳等各大中心城市推出了免费试用计划。这次免费试用活动,使用户能够亲自感受到福禄克新款钳表的卓越性能,而且确保F310系列钳表能满足用户的现场应用。 310系列产品具有真有效值;相对模式;最大值最小值;交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电阻测量;接触保持;峰值测量;自动关机;通断测试;二极管测试;模拟指针等功能。用户在使用福禄克钳表可以方便的进行各种电气设备的电流和电压的测试。 这次“先尝后买”的活动是出于对用户的负责,希望用户能够买到自己满意的产品而不会后悔选购不合适的产品。通过福禄克中文网站及有福禄克经销商的地方都可以索取到申请表,可以说是福禄克今年推出的关怀用户行动之一。福禄克的今年的关怀用户活动还有VIP用户活动等。 咨询电话: 010-65123435 ext.672
增值税有望下调至13% “半导体工业呼吁中国遵守承诺,废止对所有半导体施加的歧视性增值税。”这是美国半导体协会(SIA)一个月前就芯片增值税发表的声明中的主要想法。一个月后,国内半导体增值税制变化胎动。 记者获悉,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信产部、商业部目前已成立了联合课题组,对中国芯片增值税值政策进行研究,记者随后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杨学明处证实了这一说法。杨学明告诉记者:这一次课题组成立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应对美国半导体协会不断提出的声明,联合课题组的成立将仔细研究目前现行的18号文件和51号文件。在研究结束后,如确认其中有不适合于WTO的进行修改。作为最后报告的起草组长,杨学明表示:目前对于18号文件的研究尚在进行之中,但目前的倾向是将消费类增值税率由目前的17%降至13%。 由于集成电路是国民经济、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早在1986年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决定对集成电路等四种电子产品实行四项优惠政策,从销售额中提取不超过10%的资金用于技术与产品的开发;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经批准进口设备、仪器和备品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企业免征产品增值税和减半征收所得税。同时国家财政每年拨款作为电子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发展。早期四项优惠政策的推行和电子发展基金的建立,切实地推动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1994年,国家进行税制改革,中国实行新税制时,取消了四项优惠政策。导致的结果是尽管当时适量增拨了电子发展基金,但国内的芯片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为了进一步鼓励芯片企业的发展,1999年,在专家提议下,国家经贸委政策司与信息产业部组成联合小组起草了给予芯片企业优惠政策的条款,即后来在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18号文件。在与税务部门协商后,税务部门通过了对芯片企业税负达到6%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 在200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在一次工作会议中,对18号文件进行了补充,形成了后来的国务院发布的51号文件。51号文件对部分芯片企业实行税负达到3%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的,并对集成电路的政策作了补充。当时鼓励产业发展的措施有:税收减免、投资优惠、进出口政策、支持研究开发、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设备本地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集成电路实施了优惠政策。 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博弈 正是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国内的集成电路开始出现了良好的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在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带、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带、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带形成了集成电路的产业基地。 但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使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得以形成,而另一方面 国内一直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税收政策也抑制了国内集成电路厂商的发展:集成电路产品一旦内销将征收高达17%的增值税,而出口产品将被退还已征收的增值税。 正是国内出口导向的税收政策造成了集成电路企业产品内销的成本高于进口。 而这就造成了从成本计算,集成电路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比从国内芯片设计公司获得订单更便宜。 这样的的结果是,优惠政策吸引海外投资者,对国内的集成电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无论是北京、上海、深圳各地的集成电路企业面对这庞大的国内市场,处于利润考虑却只能接下国外的订出口,而这部分出口中又有一部分被重新进口到国内。 鼓励集成电路投资的芯片税制政策吸引的外资渴望得到更多的国内订单,而鼓励出口退税政策的政策又使这些厂商出于利润的考虑不得不拒绝国内订单,转向国外订单出口。这在国内集成电路厂商身上形成肆侥蜒≡瘛6?庵盅≡裆系牧侥眩?斐闪斯?诩?傻缏凡?档牟?盗炊狭选?/P> 如果说51号文件让国内集成电路厂商面临两难选择,那么税斌下调至13%对这些厂商又有什么影响了?记者在就此采访了华虹NEC,其负责宣传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税制发生变化,作为企业希望有助改变目前国内芯片矛盾的市场,使企业能够更多的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目前国内的芯片企业一般只有国外订单。 而根据WTO文本要求,2002年1月1日起,集成电路成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但由于制造集成电路的材料进口时尚需征收关税,税率平均为10%。这就使许多企业在新政策实施后成本上涨。而这部分上涨的程度大约在3%-5%。 这又使得更多的集成电路厂商对18号文件中的优惠政策得以保留,记者在就此事询问威盛公司的市场总监郑永健时,他表示:相信国家的相关政策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在适合WTO的同时,还是要支持国内现有相对弱小半导体产业。其不希望现有政策改变的愿望溢于言表。 中国芯片业艰难现状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字,多年来,中国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情况下,集成电路企业销售额仅为世界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的1%左右,集成电路销售额占电子工业销售额的比重在美国为13%左右,在日本为15%左右,在韩国30%左右,而中国只有2%左右,集成电路销售额与集成电路需求额之比在美国使80%左右,日本为125%左右,韩国为140%左右,中国只有12%左右。 而在杨学明为记者提供的数字中,1994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出口总额一直大于企业产品销售总额,集成电路进口总额也一直大于国内需求总额。2000年以来,在大陆新建、在建和筹划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有十多处,已经投入的建设资金大约是30亿美元,而根据预计还有30多亿美元近期将陆续投入,60亿美元的数额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此前30年累计投资额的两倍。而这60亿美元建设资金的投入还意味着对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需求将超过40亿美元,然而从2001年看,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的全部销售额只有人民币2亿元。 在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出现了的投资高峰中,上海中芯国际、上海宏力、上海贝岭、北京中芯环球、深圳深超、深圳先科纳米、四川乐山等芯片生产线项目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开工建设,“十五”期间投资额近100亿美元,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有所缓解。这些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将使我国芯片月投片能力达到60万片~70万片,其中8英寸硅片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5%提高到55%。 尽管目前全国各地建设芯片基地的热情高涨,同时为吸引外资,各地都为芯片企业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告诉记者:即便是中芯国际这样在国内比较大的芯片厂商,目前的情况也只能用惨淡经营来形容。不解决目前在政策上的弊端,国内芯片行业发展将始终不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据彭博消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Inc.)表示,该公司已将2470万股的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抛售给了J.P.MorganSecurities Inc.。 德州仪器发言人Sharon Hampton表示,该公司是在美光股收盘后才进行拋售的。J.P. Morgan是以每股14.09美元的价格收购。J.P.Morgan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在抛售前,德州仪器总共持有5700万股,这次抛售占到总量的43%。同时德州仪器还表示不会再拋售剩余的3230万股,并预计,在此桩抛售案的提携下,第三季净利将攀升到2.3亿美元。 德州仪器收盘上涨42美分,报19.49美元;美光收盘上涨40美分,报14.40美元。
当初,英特尔意欲通过兼并Dialogic,压住德仪(TI)、朗讯及摩托罗拉,成为互联网与电讯业集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但随后,全球电信业的惨淡经营终究使英特尔的美梦破灭,Dialogic也沦为英特尔手中的鸡肋。如今,昔日全球最大的板卡供应商Dialogic公司正面临着被剥离的命运。 特约撰稿 曾荣 1999年6月1日,Intel公司以每股44美元、总计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最大的板卡供应商Dialogic公司。Intel公司的总裁、首席执政官Craig Barrett当时说:“此次合并,是为了在Internet与电信网络融合的过程中,保证Intel公司作为首要硬件供应商的地位。” “火红年代”——更多的不是理智 回顾这桩并购案,并对比当时如日中天的电信市场及目前的惨淡经营,不禁发人深省。20世纪90年代末期,电信肥皂泡一个接一个地往上推,在对新世纪的憧憬及对新经济的向往不断攀高的热度中,肥皂泡“艳光四射”抢占了多数投资人的视线。正像当时美国著名投资机构、花旗集团子公司所罗门美邦的电讯分析师格鲁伯曼对电信业的未来近乎疯狂的执著一样,几乎所有人都相信,随着因特网和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电信业的规模将无限量放大,而为企业提供网络和专业性电话服务也将成为最赚钱的业务。当时CTI行业25%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也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预期。 巴瑞特认为,计算技术与电信的结合“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如果你相信数据是通讯向前发展的支柱”。因此,兼并Dialogic成了Intel收购策略——向网络领域扩张同时布局通讯市场的一粒棋子。Intel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在兼并Dialogic、DataKinetics、Parity Software及其他通讯芯片公司如数位用户回路(DSL)处理器厂商Ambient Technologies、移 动电话及笔记型电脑用芯片厂商Ford Microelectronics、以及以太网络收发器厂商Level One Communications等12家软硬件公司实现疯狂扩张后,最终压住德仪(TI)、朗讯(Lucent)及摩托罗拉(Motorola),成为互联网与电讯业集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从而把“Intel inside”的含义从电脑芯片扩展至电信系统的内部技术,在CPU、网络及通讯领域建立Intel硬件“帝国”——Intel标准。 然而,Intel的如意算盘显然落空,事实证明,向电信行业近乎脑热的扩军是Intel规划未来的明显的失误。这从电信泡沫的最终蒸发就可以看出来。 双重无奈——体会冷落 从2000年底到2002年不满两年的时间内,曾经坚信电信行业是股市避风港的投资者们突然发现美梦原来竟是噩梦,手中的电信股票缩水达5000亿美元之巨......股市的黑洞吞噬了无数投资者的一生的血汗钱、养老金。在电信肥皂泡一个个迸裂的无奈情况下,Intel也不得不咽下自己种的苦果,而Dialogic更成了这场盲目并购的悲情主角——从巅峰滑入谷底,电信市场的骤变以及IT市场的萧条使得Intel收购Dialogic变得毫无价值,这棵原来看似能够不断生钱的摇钱树成了Intel重新规划战略的不折不扣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不甘,Dialogic陷入了被冷冻、褪化的泥塘深渊。 众所周知,Dialogic生产传真卡、各种电话卡、IP网关等一系列产品,在被Intel收购之前,在全世界拥有1200名员工,其1998年的收入为2.94亿美元,之前的五年里,年平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在被Intel收购前每股股价曾达到43.5美元、总市值高达7.7亿美元。但在并入Intel之后,其身份、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电信市场大幅度缩水,其对Intel的未来规划没有多大意义(至少从目前上看是这样),因此外界分不清Intel到底给了Dialogic这个曾经被认为可以下“金蛋”的“金母鸡”什么样的“身份”——部门还是子公司? 其实,合并之后,原Dialogic的中国总部就被并入了Intel新加坡分部,因此确切的说Dialogic属于Intel的通讯事业部门,由于Intel并不希望Dialogic继续做单卡,而意欲实现Dialogic产品与Intel其它芯片的捆绑,因此,Dialogic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独立开发、运作的条件。另一方面,合并在这样的前提下也带来Dialogic员工、渠道的不断流失,除了随合并必然流失的一部分员工外,由于并入了Intel的通讯事业部门,先前负责Dialogic技术、销售、服务(技术支持)的员工同时要肩负Intel的通讯事业部门的其他业务,能投入到原Dialogic业务亦即语音卡业务的精力就可想而知了,这就使得Intel Dialogic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冰封”状态,产品更新速度骤然下降。渠道的情况也一样,由于原Dialogic的渠道也被并入Intel的通讯产品的渠道,要承当其他业务,因此,其所承受压力也愈来愈明显。 内外交困——没有期待 从另一个角度再审视这桩并购案,可以看出,Intel其实是有心“养大”Dialogic的,只是无力对其施加“呵护”。电信市场将在未来回暖,这点不容置疑,但出于对当前核心业务的保护,避免在其他战线疲于应付分散过多精力而影响其在中央处理器市场的“专注”,把Intel Dialogic撇在一边便成了Intel的“明智之举”。当然,由于Dialogic在被收购前已经是当时业界当仁不让的老大,因此,即使冷落Dialogic,其他的厂商也是难以在一时之间与其抗衡的,这是Dialogic不断遭遇“困惑”的最直接原因。 Dialogic在“依存”于Intel后,其“困惑”首先表现在其近年来在华业绩的不断下滑。Dialogic在中国语音卡市场的市场份额曾经高达80%,但目前已经下降至60%左右。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业绩滑坡,最主要的原因便是Intel对其采取的“偏安”政策——产品青黄不接,又没有渠道强援,面对市场“无米下炊”,“被动式”的固步自封,已经迫使Intel Dialogic放弃竞争、吃品牌的老本。因此,其目前状况、未来走势实在不令人不担忧。 如今,很难估算Dialogic目前的市值,但就目前情景而言,无论从Intel自身的未来规划,还是从Dialogic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桩在当时期望值很高的并购案实际上是双输的盲目联姻。可以肯定,回望合并当初7.8亿美元的市值一定会令现在的Intel和Intel Dialogic都“很受伤”。 应该说,Intel Dialogic能保持目前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原Dialogic打下的品牌、市场基础。但由于其内外交困的窘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瞬息万变,不断求新的市场环境中,希望已经被缚住手脚的Intel Dialogic继续有所作为似乎勉为其难与Intel双赢的“温床”已经不复存在,Intel Dialogic还能期待什么?期待全球电信市场再度膨胀成昔日偌大的蛋糕?期待Intel让Intel Dialogic独立运作?期待Intel让Intel Dialogic继续做单卡?期待Intel为Intel Dialogic投入更多人力、资金?有更多的期待在期待答案。 从“香饽饽”到烫手的“烂山芋”,IT市场与电信业的低迷在Intel企图“通吃”PC、网络、通讯市场的时候恶狠狠“黑”了Intel一把,目前Intel已经不得不实行降低成本和回到基础的策略,卖掉和中止一系列“鸡肋”业务,而首当其冲的便是99年开始“疯狂”收购但彻底辜负了Intel决策层满怀热情的通讯子公司。 2002年10月,在被收购两年之后,Ziatech又被Intel以约当时收购价五十分之一的超低价格出售;而在2000年以3亿美元现金和股票购入的Trillium也将在近期被Intel摆上“货架”我们在惊诧Intel“疯狂”并购又疯狂“甩卖”的同时,不禁会为Intel Dialogic捏一把汗,Intel“剥离”的刀子会对Intel Dialogic亮出刀锋吗?在众多“困惑”下,Intel Dialogic是走向未来,还是走向没落?依存在Intel树荫下,Dialogic还能有多少好日子?
【eNews消息】威盛电子表示,公司已在台湾针对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 Inc., Q.MTK)提起两桩专利侵权诉讼。 这家台湾芯片设计公司在周一晚间还表示,公司将把联发科技的客户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ite-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p., Q.LOI)追加为上个月在美国对联发科技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的被告。 据媒体报道,威盛电子称,联发科技侵犯了该公司与只读DVD光驱(DVD-ROM)等驱动器所用控制芯片组相关的台湾专利。 威盛电子称,公司分别于6月23日和本周一在台湾新竹提起诉讼;可能的结果包括停止侵权产品在台湾的销售和制造。 全球最大的光驱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技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正在请美国的专利法律师审视威盛电子在美国提起的诉状,但尚未收到有关该最新法律诉讼的正式文件。 公司通常会将技术方面的诉讼作为一种竞争手段。2002年6月,联发科技就对威盛电子及其客户、光驱制造商建基科技(AOpen Inc., Q.AOP)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一些分析师认为,威盛电子旨在与联发科技就解决双方的法律纠纷达成庭外和解。
从电子百家到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从114亿元到4980亿元,入围标准从4000万元到7.8亿元,第一名营业收入从5.75亿元到710亿元,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评选走过了17年历程,百强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但与世界上有实力的大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把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百强”已成行业脊梁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跟随产业快速发展的轨迹而不断壮大,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企业规模成倍扩大,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2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5719亿元,占全行业14000亿元的40.9。有12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88家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营业收入之和达3073亿元,占全行业总量的22.9;利润达到115.8亿元,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20.1,税金110.3亿元,占全行业的44.6。 产品规模相对集中,品牌优势正在形成。十几年来,经过不断的竞争、扩充、联合、兼并和重组,电子信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产品向规模企业集中,市场向名牌产品集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效益向高新企业集中”的格局,大公司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龙头作用越来越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利润税收均占主导地位。2002年,百强企业实现利润237.7亿元,占全行业的41.3,相当于1988年利润的11倍。海尔集团、联想控股、TCL、上广电、深圳华为5家企业利润超过10亿元,年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45家。与此同时,2002年百强企业上交税金191亿元,占全行业的77.2。 行业经济结构加快改善,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一是产品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明显的调整,新一届百强企业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计算机生产、通信产品和系统集成的占了57;二是百强企业体现了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的格局,在第十七届百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0家(含中外合资企业且由中方控股的企业12家),集体企业25家,私营企业15家,从股权结构看,十七届百强企业中已有63家为上市公司;三是百强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向集团化发展,52家集团公司都以一业(电子)为主,多种经营,涵盖了二、三产业的多个领域;四是地区结构不合理状况有所改善,中西部产业总量的增长速度已高于东部地区。 定位信息技术全球化,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百强企业已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一是百强企业中的多数企业都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高度认识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深圳华为、深圳中兴、东软集团、天大天财等2002年R&D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已超过10,几年来申请专利数量不断增加,如华为已达2154项(其中获准329项),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特征;三是开始形成产品系列,创建有规模效应且在国际市场中有一定声誉的产品系列,如联想微机、海尔冰箱、长虹彩电等;四是不断扩大出口,融入世界经济,面向全球的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五是经历东南亚金融风波冲击和国际IT产业下滑的考验后,增强了风险意识,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了资金、人才、技术的抗风险能力。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既是加快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扩大出口的排头兵,并正在形成自己的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联想、长虹、华为、中兴、海尔、海信等已走向世界;上广电、厦华、康佳、TCL分别在南非、中非、印度、俄罗斯等地建厂;华为通信产品进入东欧、北非、中东、南美市场;长虹空调已与爱立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日本三井物产签有长期购销合同。与此同时,不少百强企业与世界500强在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提升制造工艺,签订购销合同等。 百强如何做大做强 为加快提升百强企业的规模与效益,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大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大公司的发展方向。目前,体制问题已成为我国部分大型电子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推进企业改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应有一种紧迫感,不然的话,国企就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落后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治理结构,形成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化经营是大公司的重要标志,已具一定规模的企业要通过加快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形成我国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快机制转换和结构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是加强研究开发,倡导价值性和差异性,大型企业每年应能推出几十至上百种新产品投放市场;三是形成产品系列,创建有规模效应的国际品牌,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四是努力扩大出口,融入世界经济,企业产品出口和境外生产的销售额应达到年营业收入的30以上;五是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的抗风险能力,抵御国际经济突发性风波。 政府继续为大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国际经验表明,在培育发展大公司的过程中,政府支持是十分重要的。行业主管部门将继续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制定扶持政策、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环境、引导结构调整、组织重大项目、制定产业政策,加大对大公司的发展指导和必要支持,使企业做大做强。信息产业部对大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化示范工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及有关专项的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地方政府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持。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坚持政府指导与市场牵引并举、中央与地方合作互动、规模扩张与产业升级并重的原则,重点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整合产业链,以整机为龙头,形成大规模配套能力;二是要妥善处理企业做大做强的关系,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积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效突破高端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三是企业一定要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有序的市场竞争与互利的企业合作并不矛盾,同业之间,合则互利,斗则俱损;四是高度重视大公司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大公司的辐射效应,以大公司为核心,中小企业配套,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和模式。系统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认真总结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科学汲取跨国公司的有益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公司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将使我们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调整企业结构。总体上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规模与跨国公司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企业布局也相对分散,目前我国有彩电整机企业62家,微机整机企业44家,手机企业37家,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量达不到合理规模。政府在完善和加强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创造平等竞争的产业环境和资源流动的体制条件,引导企业之间的购并和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促进规模。 相关链接 “百强”十七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690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量的13;出口920.4亿美元,约占全球电子产品贸易总额的11.5;我国境内生产的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台式电脑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1.2、43、41.2和12.1,程控交换机、电话机、显示器、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名列世界前三位;原材料、基础元器件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仅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供应商就达700余家,采购额超过20亿美元;10多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超过700亿美元,全球IT100强企业中的90均已在中国投资。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居各行业之首 特点一 主要电子产品产销增幅减缓 从总体情况来看,主要电子产品产销衔接较好,1~5月,全行业产销率为96.5,大部分电子产品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一些电子产品产销增幅减缓,其中移 动通信手机1~5月的产销增幅分别比1~4月减缓8个和10个百分点,非典在生产、销售、物流等诸多方面对企业造成影响,危及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不得不将一部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生产,摩托罗拉、上海西门子等企业均出现产销下降的情况。微机产品产销增幅比4月份减缓28个百分点,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一些外资、台资企业产销量有所下降。 家用视听电子产品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商场营业时间及客流量减少,使得今年“五一”假日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家电销售旺季未得到体现,商场库存增加,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2.非典及近期美国对我国彩电产品实施的反倾销诉讼,使我国彩电产品出口受到负面影响,长虹、海信、海尔等企业的出口均出现负增长;3.由于人员流动减少,企业正常的销售活动无法展开,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销售收入。 其他一些电子产品,如显示器、打印机、彩管及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品,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产销增幅下降的现象,降幅在2~6个百分点左右。 特点二 1~5月电子产品出口增长48 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921.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9.8,其中出口额为464亿美元,同比增长48,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8,对全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37.8,位居各行业之首,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4.3个百分点中的13个百分点。1~5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口总额达到457.3亿美元,同比增长55.1,实现贸易顺差6.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8.4。 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手机、微机、显示器、彩电、激光视盘放像机等仍然是出口金额较大、增长较快的产品,但由于受非典影响,一些电子产品出口订单有所下降,由于非典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未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口增幅有可能出现下滑的情况。 特点三 全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快速增长 尽管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回落现象,但总体来看,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5月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44.3亿元,同比增长28.8,完成增加值12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实现利税302.8亿元,同比增长11.4,而去年同期则为负增长,其中实现利润219.4亿元,同比增长16.7。分行业来看,计算机、家用视听和电子器件行业利润增长较快,成为拉动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力量,通信行业利润则呈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通信运营商投资更加谨慎。今年以来,运营商的投资虽持续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以上,且受非典疫情影响,一些投资计划将会延迟实施,因此对制造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一些手机生产企业的生产成品占用资金明显增多。 2.非典疫情对通信产品制造企业的影响更甚于其他行业,一些企业出现停产的情况,出口订单下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成本增长较快。目前各手机生产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纷纷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广告费开支大幅上升。另外,由于非典疫情到5月份还没有控制住,也使企业的管理费用进一步增大。 4.目前手机产品内销比例提高,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企业缺乏有效的竞争手段,降价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使企业利润下降。 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受非典疫情和同期基数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生产增幅有所回落。 从三大类产品来看,1~5月投资类产品生产增长37.4,增速比1~4月回落3.5个百分点,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66.8,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通信类产品增速为25.1,在上月减速的基础上,增幅又减缓8.4个百分点,计算机类产品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增幅达49.4,继续居各类产品之首,对全行业贡献率为44.6,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27中的12个百分点。消费类产品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1~5月生产增幅达到13,对全行业生产增长贡献率为10.4,拉动全行业生产增长2.8个百分点。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生产也保持较快增速,1~5月累计增幅达到20.5,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2.8,拉动行业增长6.2个百分点。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主要呈以下三大特点: 1~5月全行业生产增速达到27,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4.9个百分点,总体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受非典疫情和同期基数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生产增幅有所回落,在1~4月回落1.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1~5月又回落2.1个百分点。各经济类型企业生产增速均程度不同地有所回落,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月生产增长19.7,增速比1~4月回落1.7个百分点;三资企业1~5月生产增长27.2,增速比上月减缓1.8个百分点。 前十强收入占百强半壁江山 特点一 1-5月份,百强前十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67亿元,占百强比重4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占百强比重53;其中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085亿元,占百强比重50;上缴税金32亿元,占百强比重48;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占百强比重36。 特点二 各项指标同比快速增长 5月份面对非典的冲击,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市场推广活动、产品运输、出口业务等都受到很大干扰,正常生产经营被打乱。百强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再一次经受了严峻考验,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强企业1-5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高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行业的发展,也为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5月份保持营业利润率较高的企业有:航天信息、比亚迪、生益科技、广州无线电、汇源科技、飞乐股份、宏安集团、厦新电子、中天科技、航星机器、上海精仪等。航天信息6月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上市。 此外,益泰电子、华东电子、富通、正通、浪潮、华为、河南安彩等公司的利润水平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 但与4月份相比,百强企业5月份的盈利水平略有下降。除了非典的影响之外,电子信息产品价格下降过快也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原因。“五一”期间,一些计算机、彩电、手机厂商的促销活动再次引发新一轮价格下调,同时波及到了笔记本电脑、背投彩电等附加值较高的高端产品。 特点三 基础软件取得重要进展 在我国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道路”的战略下,应该说软件产业的国内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国内软件企业紧紧抓住电子政务、电子金融、企业信息化、社会保障、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蕴藏的机会,以应用立足,将产品精细化。在某些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方面,国内企业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中创软件最近在中间件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2003年5月,由中创软件承担的2001年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基于CORBA的分布式对象中间件平台InforBus》正式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在基础软件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InforBus在成本、技术、市场、政策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特点四 重点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彩色电视机:1-5月份累计生产彩电2066万台,销售2068万台,其中出口577万台,产销率达到100,库存率20。与上月相比,当月产量减少16,销量减少7,由于产量压缩,库存水平略有下降。主要企业中,长虹生产434万台,销售410万台,其中出口126万台;TCL生产368万台,销售392万台,其中出口108万台;康佳生产306万台,销售311万台,其中出口29万台。 彩色显像管:1-5月份累计生产彩管1391万只,销售1309万只,其中出口272万只,产销率达到94。主要企业中,彩虹生产431万只,销售394万只,其中出口74万只;上广电生产291万只,销售277万只,其中出口35万只。 计算机(PC):1-5月份累计生产PC机290万台,销售294万台,产销率达到101。其中当月产量比上月减少24,受非典时期上网需求增加的刺激,计算机销量反而增加了6。主要企业中,联想生产120万台,销售125万台;北大方正生产58万台,销售58万台;同方生产30万台,销售30万台。 程控交换机:1-5月份累计生产程控交换机1803万线,销售1724万线,其中出口126万线,产销率为96。与上月相比,当月产量基本持平,销量增加了10。主要企业中,华为生产578万线,销售509万线,其中出口39万线;上海贝尔生产563万线,销售563万线。 光纤:1-5月份累计生产光纤309万公里,销售202万公里。产销率达到65。主要企业中,长飞生产235万公里,销售158万公里;富通生产62万公里,销售41万公里。 光缆:1-5月份共生产光缆380万公里,销售422万公里,产销率111。主要企业中,长飞生产73万公里,销售99万公里;亨通生产69万公里,销售74万公里;武汉邮电生产53万公里,销售51万公里。 手机:1-5月份累计生产手机4394万部,销售4205万部,其中出口1450万部,产销率96。主要企业中,普天生产2181万部,销售2070万部,其中出口1001万部;TCL生产408万部,销售383万部;上广电生产388万部,销售380万部。其他企业如厦新、康佳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44和450。 此外,受汽车市场的带动,5月份汽车音响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辽宁无线电二厂、德赛集团和丹东东宝1-5月份汽车音响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0、37和17;生产汽车继电器的飞乐股份1-5月份销量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2。 传统录像机市场由于应用范围有限,国内主要应用在银行的监控系统、教学机构以及一些安全机构,市场接近饱和,销量下滑。同时硬盘录像机的大容量对磁带录像机冲击很大,有替代磁带录像机的趋势,传统录像机市场日益萎缩,直接影响到录像机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特点五 健康概念电子产品畅销 非典带来健康消费观念,加上进入夏季消费旺季,电冰箱、冷冻箱的销量大增,如海信集团1-5月份电冰箱销量同比增长了307。海尔重点推出了带抗菌、杀菌功能的健康概念海尔A+系列产品,如海尔纳米光催化冰箱、消毒柜、洗碗机、除螨吸尘器、转微波炉、洗衣机等,在市场中颇受欢迎。尤其非典之后,人们提高了对“通风条件”的重视程度。传统空调由于换气效果差的弱点,终于导致其在今年夏季遭到市场冷落。风扇在城市家庭沉寂多年之后再度流行。对市场需求变化十分敏感的海尔集团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能杀菌、消毒、换风的“三保险”家庭中央空调,上市以来受到消费者格外青睐,成为今夏空调销售的一大亮点,再次向市场展示了海尔对用户需求体贴入微的产品设计理念。1-5月份海尔空调器销量同比增长了48。 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5月份是“非典”影响较严重的一个月,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干扰。但由于各级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坚持“两手抓”,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看来,与去年同期相比,1-5月份,百强企业继续保持了多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5月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点: 1-5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01亿元,同比增长24,高出前4个月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8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20;累计上交税金67亿元,同比增长3,与上月持平,占行业比重8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0亿元,同比增长15。 相关链接 经济运行新情况的启示 企业普遍反映产品价格下降太快,而原材料降价空间有限,导致了企业的利润下滑,但从另一方面看,企业新产品开发较慢,导致国内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同质化很高,在同一层次的产品市场上竞争过分激烈,最终只能采取价格战这种两败俱伤的竞争方式。 从百强企业的经营业绩可以看出,那些能够获取超出平均利润的企业,都是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上具有某种独到优势,从而成为在某一产品领域里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企业。 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某一具体产品的降价也是必然的,对付降价的最好办法就是: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提供更新、更好、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对于电子信息企业来说,非典的影响是短暂的,企业开发创新能力薄弱的影响却是长久的,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企业必须痛下决心,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6月份以后,各地疫情警报陆续解除,生产和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危机使整个社会系统都经受了一场考验,引起了社会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由此带来一些应急系统的建设项目,将给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通信业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电子辞典:芯片供应商众多 价格最关键 电子辞典属于PDA(个人数字助理)中的低端产品,但它在PDA产品中的销量最大。赛迪顾问的统计显示,去年电子辞典在国内一共销售了300万~400万台。名人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虽然许多PDA的功能已经融合到手机中去,但英语学习等功能仍然融合不到手机中,这使得电子辞典仍占据PDA产品的主体市场。 电子辞典是按键式的,它的功能包括查单词、电话/名片、计算等,价格便宜的一般为100~200元,贵的要700~800元,价格高的产品一般有更大的显示屏和存储器。 电子辞典的方案一般由厂商自己设计,其内部有CPU、存储器、电源控制、LCD驱动、发音等芯片。据快译通、联想等整机厂商介绍,电子辞典用CPU一般是8位或16位的,主要有显示、按键等简单控制功能,日本东芝、夏普、爱普生,我国台湾省矽创等厂商的产品用得较多。此外,电子辞典用存储器在全球有100多家供应商,电源控制芯片全球有上千家供应商,各家产品的性能都差不多,采购时最重要的是产品的价格。 据整机厂商反映,国内厂商可以提供电子辞典用芯片,但芯片价格较高,缺乏竞争力。 据介绍,电子辞典因面向学生市场,价位不能太高,因此,其功能很难再有创新和突破。也有厂商表示,电子辞典将更加实用化,更符合考试和学习的要求,它要向具有复读、下载等功能的产品发展,这要求CPU等芯片要有更强的功能。 中端PDA:MP3/摄像头芯片需求增大 据赛迪顾问统计,中端PDA去年在国内销售了125万台。中端PDA是笔触式产品,具有个人事务助理、英语学习、计算、资料、游戏等功能,价位从500元到1000多元。有厂商表示,中端PDA属于礼品市场,不像电子辞典那样属于学生必需品,所以这块市场受到来自掌上电脑、手机和电子辞典等产品的挤压。 对此,几家整机厂商采取以下举措试图突破这一现状: 一是推出带MP3功能的娱乐型PDA,如联想去年推出的天玑E316。这类PDA在技术上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通过软解码,这要求PDA的CPU要足够快,至少是32位的;另一种做法是硬解码,在16位机中加入一个MP3解码芯片。目前MP3解码芯片有几十种,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有TI、Sigmatel、飞利浦等厂商的产品。有厂商认为,这类PDA会向更小、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联想今年下半年就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只有扑克牌大小的三分之二。 二是加强学习功能的PDA,例如恒基伟业推出的记易宝。这类产品可以到指定的网站下载考试题,具有复读功能,可以练习口语,可以辅助背单词,有互动学习的功能。但这种PDA一般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功能上的突破,不需外加芯片。 三是通过外加CMOS摄像头,使PDA具有数码相机功能,但这类产品的摄像头不具备太高的像素。恒基伟业和快译通都推出了这类产品。 中端PDA中的CPU一般是16位或32位的,它一般占整体成本的十分之一,东芝、摩托罗拉等的产品比较流行。东芝在这方面属于后来居上,据介绍,它的产品性价比较好,功耗较低。在存储器方面,中端PDA一般采用1M到4M的Flash,大的可达8M。如果具有MP3功能,Flash一般要64M,而128M正逐渐成为主流。在显示屏方面,分辨率为160*160的黑白屏约占整体成本的三分之一,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厂商的产品居多。 在新需求方面,MP3芯片(如果该PDA是32M内存)会占整体成本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对于CMOS数码摄像头芯片,10万像素的产品成本很低,而30万像素的CMOS摄像头要占整体成本的六分之一。 被采访的国产PDA整机厂商都表示,在中端PDA中,除了一些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采用国内厂家的产品外,主要的芯片都采用日本、美国等地的产品。整机厂商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他们不知道有国产的主芯片;二是中国加入WTO后,进口这些芯片一般是零关税,这使得芯片的价格比国内产品更低;三是信息家电产品要经过3C认证,整机厂商还不敢轻易采用国产芯片。
【eNews消息】据中芯国际(SMIC)的一些台湾订货商日前称,随着其产能的供不应求,大陆中芯国际上周悄悄地提高了其0.20微米制程的SDRAM和SRAM的代工价格,每晶片从先前500美元价格提高到600-700美元。 据说中芯国际还打算在第三季度早些时候提高0.18微米和0.20微米的逻辑晶片价格。 据日前台湾媒体报道称,主要同台湾本地生产商合作的台湾IC设计商将会因中芯国际的提价而变得轻松一些,因为选择中芯国际进行芯片代工生产的竞争者的成本将会提高。 尽管中芯国际的晶片价格仍然比台积电和UMC低,但已经相当接近并且在有的制程已经超过世界先进积体电路公司(VIS)和Chartered公司。
2003年5月20日, 现代Hynix宣布与安森美(ONSemi)公司签署了一份长达几年的可续期的协议, 旨在将Hynix建成批量CMOS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商。在这份协议的框架内,Hynix有义务为安森美(ONSemi) 的电源管理产品提供产品支持。 就象Hynix 的副总裁兼集成电源装置分部的总经理Ramesh Ramchandani 说的那样:“Hynix的精明的商务模式和高超的制造技术保证了半导体制造商在电源管理领域扩展其领导地位。” 副总裁兼晶圆公司(Foundary)总经理Channy Lee称:“该协议的签署对发展我们公司的晶圆服务以及在今后一直为客户提供顶尖的产品的战略来说无疑是一项里程碑。作为集成电源装置市场上半导体制造方面的领先者,我们的半导体制造专家可以保证我们继续在消费电子、PC机及工业市场上保持领先的地位,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即低廉又设计灵活的产品。”
6月下旬,小灵通主要元器件供应商日本冲电器(OKI)先后接到二十多个中国企业的“绣球”,希望购买他们的技术或以其它方式合作。但冲电器没有答应。 冲电器公司前田常务董事最近接受日经社采访时表示,随着小灵通在华的讯速普及, 冲电器相关元器件的销量一直在飙升。但他同时表示,进化论市场有多么庞大,冲电器面向中国小灵通的业务将不再继续扩大。 冲电器的谨慎颇具代表性,日本主要的小灵通技术供应商们目前在爆开的中国小灵通市场面前,都显得踌躇。 看淡中国市场 据悉,目前日本主要小灵通设备(包括基站、终端和零部件)供应商并没有因为中国市场的“繁华”而增开生产线,大多是维持在原有生产水平。而这种生产规模大概就维持在1997年左右的水平。 自1995年7月在NTT和DDI的催生下面世,小灵通在日本经历了1995-1997年的“黄金时代”,一度达到700万户,占日本整个移 动电话用户的18%。 但是随着移 动通信技术的日益完善,1997年底小灵通开始走下坡路。根据日本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协会(JEITA)的统计资料,截至2003年4月底,日本PHS用户已减少到540万户,仅占日本移 动用户总数的6.6%。 其间,日本主要的小灵通设备供应商纷纷“瘦身”,下马生产线,相关的研发投入也基本停止。 目前,仅有ABIT株式会社和本田电子株式会社等寥寥可数的几家公司仍然在芯片开发方面有所投入,但终因公司规模太小,成不了气候。 这种状况没有因中国小灵通崛起而改变。 据记者了解,现在市场上供应小灵通芯片的厂商就剩下东芝、OKI以及三菱等几家。他们也早就停止了芯片的研发,生产出来的芯片仍然是“1999年版本”。 冲电器前田常务董事担心,一旦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小灵通市场就可能随之消失。 不过,掌握小灵通技术的日企也有个别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ABIT株式会社是日本一家名不见传的小公司,但却是日本目前唯一继续研发PHS芯片的公司。但因为公司规模较小,没有生产芯片的能力,在日渐萧务的日本小灵通市场上,ABIT举步维艰。 ABIT把希望投向了方兴未艾的中国市场。该公司桧山社长计划在华寻找合作伙伴成立分公司,进行小灵通核心技术及芯片的研发和手机的设计、生产。 该公司为此还聘请了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中国人胡力游担任中国地区“联络员”。 坐收技术转让费 面对中国迅速成长的小灵通市场,日本公司并不是不动心。但他们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如果直接介入中国市场,上马新的生产线,就需要重新组织开发队伍、重新开模具并召集零部件厂家等等,成本高昂。于是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做法,把他们的“先进技术”卖给中国公司。 松下(中国)副总线理宫泽庆和称,松下通信也不愿意重新布置生产线,再次杀回战场。他们早已将小灵通技术悉数卖给了UT斯达康,从中收取技术转让费。 卖技术有两种方式: 一是卖技术,即向UT斯达康等国内公司提供产品设计资料(比如小灵通手机模板等)。后者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操作系统上的汉化处理和相关改进工作,根据技术规格生产复制产品,推向本土市场;同时向日方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交易回报----或者提成,或者一次性支付约定数目资金。 二是卖零件,如芯片、天线模块、显示屏等。目前,中国国内暂时无能力生产这些部件,日本公司也把这些部件的生产技术作为战略保护项目,对国外公司进行严格封锁。中国厂商只能从日本进口小灵通手机芯片和相关零部件(其余大部分可以在国内采购),然后自己组装。 依靠这些手段,日本厂商在中国的小灵通浪潮中打捞“黄金”。 据日本有关协会统计,2002年三菱电机、京瓷、三洋电机三公司靠小灵通基站设备将近90亿元收入囊中。2003年第一季度,三洋电机的小灵通销售额超过30亿元,京瓷的收入也达25亿元。 不过,精明的日本人将小灵通的核心技术牢牢抓在手中,中国企业仍旧处于相对被动地位。 比如,UT斯达康目前掌握的技术仅仅是利用语音信道进行数据通信,而日本小灵通已经采用了分组技术----也就是说,用户在通话的同时,可以进行数据通信;UT斯达康的手机技术则暂时无法实现这一种功能。 此外,由于中国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只能依赖日本制造芯片,而日本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又对中国市场信心不足,不敢大量供应元器件,导致元器件缺货,小灵通手机在国内供不应求。现在手机缺货已经开始牵绊中国小灵通的发展。 UT斯达康和中兴通讯表示,除了芯片等少数零部件无法自给外,他们已经基本可以自主研发的产品。 易观咨询电信分析师朱敏也认为,除了核心部件不得不依靠进口外,由于小灵通是开放标准,诸如中兴通讯这样的公司在产品开发,特别是在基站产品开发上,不会存在任何问题。而他们在这些产品开发上“舍已而求人”,无非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 设置高门槛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开通小灵通,用户已超过1400万人,年底预计将达2500万计划发展新用户1500万。小灵通蓬勃势头还是吸引了公司蜂拥而上。 信息产业部将小灵通定义为“固定电话的补充”,任何企业的小灵通产品,只要通过信产部频率检测,就可以上市,而无需移 动电话牌照,这给觊觎者大开了方便之门。 但NTT(中国)某人士称,小灵通市场对新进入者而言,可能并没有想象般的乐观。 小灵通最大的利润来源于网络基站设备,而手机价格已经被UT斯达康等先进入者压得很低。据记者了解,UT斯达康们都是靠网络设备盈利,手机的利润其实不高。 据悉,与中国厂商合作的日本技术供应商每支手机大约只能赚几美元。业内一些人士透露,一般50万台手机是底线,低于这个数目的单子,合作双方都要赔钱。而为了防范可能的风险,掌握小灵通技术的日本公司也不会轻易更换合作对象。 不仅如此,要想上马小灵通手机生产线,前期资金投入上的门槛也不低,日本ABIT株式会社在寻找中方合作伙伴时,提出的投资底线是1000万美金。
41岁的北京人霍丰,一天前出任安捷伦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对于这家财富500强公司来说,这是第一位“本地出产”的总经理。 安捷伦科技是全球第一测试设备商。1999年,惠普一分为二,变成了今天的惠普和安捷伦科技。 工程师当家的安捷伦科技,工作氛围像一个实验室,在这家满是戴着深度眼镜的工程师公司里,霍丰是一个活跃的人,他是做市场的,擅长和人打交道。1985年,霍丰就效力于惠普了。 霍丰的本事是做进去了中国庞大的电信市场,这将是今后安捷伦科技在中国最大的生意。当然,他还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这是当老板的第一要素。 三年前,霍丰已坐上安捷伦科技通信事业部经理的交椅。这一年,中国的电信业开始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 据悉,霍丰的位置是安捷伦科技在全球竞争中产生的。本地人出任这样的位置,尚不多见。目前,摩托罗拉、惠普、思科、爱立信、诺基亚等欧美大公司的中国区领导都不是从本地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