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紧“咬”HTC 中国企业专利攻防推演
MarketWatch 14日引述韩国经济日报(Korea Economic Daily)报导,产业消息人士透露,苹果(Apple Inc.)今年预料将向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采购总金额高达78亿美元的手持装置零件。报导指出,如果上述
北京时间12月16日午间消息,三星周五宣布,将放弃在德国封杀iPhone 4S的努力。但该公司表示,此举只是为了加快庭审程序,而且并不意味着iPhone 4S可以就此脱离困境。“为了加快庭审程序,三星放弃了在德国曼海姆
尽管TFT-LCD被认为仍将是2012年主流显示技术,不过,三星Samsung可能会在2012年1月份美国CES展出55寸AMOLED(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电视,让AMOLED在2012年爆炸成长的可能性似乎成真。目前全球AMOLED市场系由Sa
苹果iPhone 4S将在10 月上市,奇美电(3481)供应的面板陆续出货,由于苹果的订单,是现在少有能够赚钱的面板,可望挹注奇美电获利表现,加上苹果与三星侵权愈演愈烈,苹果后续由韩厂转单给奇美电的效益更大。 除
无论你是在西方市场、东方市场或是不属于这两个阵营的开发中国家,中国以及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将会在接下来几年主导舆论与决策方向,而且我敢说,时间将长达数十年。更进一步说,无论你是美国小镇一家小型零售商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的分析,看好晶圆代工产业前景与高毛利率,三星预计将大幅扩充晶圆代工产能,使其用于晶圆代工的资本支出由2011年的38亿美元,大幅提升至2012年的70亿美元,预计在2012年底时,三星晶圆代工月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的最新报告,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2011年第三季的全球DRAM市场取得创纪录的45%市占率,比第二季进步了3.5%;这家长期稳居全球第一大的DRAM供货商当季表现也大幅超越整体市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明年1月拉斯维加斯的CES上,三星和LG将推出基于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的大屏幕电视。 OLED 作为显示技术前景广阔,具有多方面优势:耗电量小于LCD或等离子技术,亮度高,黑色显示水平佳
北京时间12月16日早间消息(蒋均牧)据IMS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手机全球出货量将达350万部。IMS Research预计,受重大市场活动及其它手机加入NFC功能,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
12月16日消息,在美国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分析师贾格迪西?艾尔(Jagadish Iyer)重申,下调对有机LED制造商Universal Display的评级,而此举无疑是对三星的一次打击,其正在投资该公司。于是Universal Display公司的
由重庆城外城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LED重庆交易中心将于12月28日面世,届时,菜园坝城外城灯饰批发城将成为西部最大的LED(照明)交易、展示、采购、物流中心。 今年,国家发改委提出淘汰白炽灯,提倡绿色照明工程。据了
12日,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发布公告称,附条件批准了希捷科技公司收购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硬盘驱动器业务。在公告中了解到,商务部经过审查认为,希捷收购三星硬盘业务对硬盘市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影响,商务部决定附加
全球最大电视和平面显示器制造商三星电子,周四公布第1季初步自结财报,受到液晶显示器业务衰退,以及平板计算机价格战,三星电子首季获利较去年同期大跌34%,降至近2年最低水平。受此影响,三星股价周四应声大跌,
根据外电最新报导,欧盟控告亚洲TFT LCD面板制造商乐金、友达、奇美电、华映及瀚宇彩晶违反反托拉斯法的罚金将在下周12月8日宣判罚金。该项外电指出,由于该案是由三星向欧盟检举,因此未被列入罚金名单之列。台湾面
国内面板厂饱受「内忧外患」考验,友达赴大陆申请设厂案日前未被投审会排入议程,进军大陆市场反遭韩商捷足先登,外电报导,三星在欧盟以污点证人身分,检举包括韩商乐金,以及台湾面板业者友达、华映、奇美、瀚宇彩
硬盘市场正在加速洗牌。12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有条件地批准希捷科技公司收购三星电子的硬盘业务。或对中国消费者不利而由于泰国洪水引发全球硬盘供应紧张的局面,已经影响到多数上下游企业。昨日英特尔宣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步深入,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极大的促进安防行业的发展,各个企业也都推出系统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安防产品,中国安防行业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中国安
受到市场各种因素波动影响,第3季智能手机销售量较前一季增长幅度减小,不到一成,然而手机用应用程序处理器市场发展异常强劲,第3季全球智能型手机用应用程序处理器市场规模达22.4亿美元,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60%,更
一片18寸(450mm)晶圆产出的芯片数是12寸(300mm)的两倍以上,当18寸厂的时代来临时,将有助提高厂商的制造优势,不过,18寸厂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产业链尚未就绪,发挥效益仍需一段时间。 2008年5月时,全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