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9月5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时间为9月5日—11日。本项目2018年度指南重点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核心关键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部署实施,实施周期为3年(2018—2020年)。
今年以来,多家电商巨头和快递公司加入无人机物流市场。
百度主办的旨在打造云、智、数三大人工智能技术,在技术、产业和应用等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论坛峰会——云智峰会也如约而至。不过这一届的云智峰会相比往届也有很多差异和进步。
教育部于近日成立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由20位咨询组专家和14位工作组专家组成。其中包括12位两院院士,多名在AI领域拥有杰出贡献的教授和长江学者。阿里巴巴达摩院、百度、腾讯优图实验室、科大讯飞、微软亚洲研究院也分别有代表专家入选。
除了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半导体显示领域,TCL已经开始深度参与芯片领域。李东生介绍说,TCL已经投资了若干个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
在新书《AI·未来》中,李开复提到,最可能发生的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大冲击,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大规模失业。
当下最热门的行业,非AI莫属,几乎全球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在涉足这一领域,不少公司把发展重点都转移到了AI上面,LG也开始向人工智能发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汇编的数据显示,随着硅谷突袭英国顶尖大学寻找人才,英国正面临人工智能(AI)“人才急剧流失”的问题。
在像是人工智能(AI)以及电动车(EV)等颠覆性技术领域从来不缺乏机会,因此确定你自己的专业技能所在,对你自己在产业界的生涯成长相当重要;也就是说,对于现在与未来之电子工程趋势的掌握,能让你深入了解什么样的技能会很有市场。
近日,2018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由天合光能创新平台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在此次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天合光能从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向能源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在9月1日上午举办的第十四届软博会专场活动“人工智能芯片的未来”高峰论坛上,江北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据外媒报道,暑假后你回到学校时,可能会觉得你已经把上一年学到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 但是,如果你像人工智能系统那样学习知识,那么你在你每一年的第一天,你的大脑就真的会拿一个记忆的橡皮擦,把你之前学到的所有知识一点不留的擦掉——真真正正的从零开始。而这正是人工智能算法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它从来不会真正记住任何东西。
不得不说,杭州是十分优秀的,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20个城市中,美国占了9个,中国有4个城市入围。北京以395家居全球第一,杭州“挤开”了广州,与上海、深圳共同进入人工智能企业数全球20强城市之列。但是,杭州的优秀,又有些说不出的尴尬。
研究人员将这种模型称为“上下文无关”,因为在可以被问的问题类型或将被查找的响应类型中没有约束。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被称为序列建模的技术,从与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对话中输入模型文本和音频。随着序列的累积,模式就出现了,比如“sad”或“down”等词的自然使用,以及更平更单调的音频信号。
三星电子的HS Kim承认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他声称:“我们需要让人们感觉到他们对于我们未来所创造的东西具有控制力。我们的目标就是用AI经历打开他们心扉,而且不会让他们担心AI会掌控他们的生活。我们要通过以人为本的AI经历缓解人们的担忧。那是有趣而且安全的,而且我们将通过学习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Arteris IP是经过实际验证的片上网络(NoC)互连知识产权(IP)产品的创新供应商,今天宣布,嘉楠耘智(Canaan Creative)股份有限公司已购买Arteris FlexNoC 互连IP,作为该公司下一代人工智能(AI)专用集成电路(ASIC)片上通信的骨干部件。
智伴儿童机器人是一款专为0-12岁儿童及家长设计的人工智能教育机,针对该阶段孩子成长特征和关键期需求,内置故事、儿歌、唐诗、语言等早教资源。保证每个内容都是经典传世、寓教于乐的杰作,并且是适合给该阶段孩子听的。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信息港论坛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正茂表示,目前,有两个力量推动网络经济发展,一是网络转型,另一个是人工智能。
近日,中联重科与知名人工智能公司Landing.A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在农业领域展开“人工智能(AI)+农业”合作,共同研发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新产品,打造一支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助力中联重科成为以人工智能驱动的装备制造企业。
据VentureBeat报道,谷歌旗下人工智能(AI)部门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新的AI模型,可以预测大地震一年后发生余震的位置。该模型使用近几十年里经历的199次大地震以及随后的13万次余震数据进行训练。研究发现,该模型比目前用于预测余震的方法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