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数据时代 2025》还预测,2025 年数据量产生的大主体将由消费者转移到企业,届时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将占到数据总量的 60%。企业领导者将可以从这些海量数据信息和其价值中获得新的商业机遇
边缘计算允许物联网(IoT)设备生成的数据更接近于创建它的位置进行处理,而不是通过长路径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或云。 通过使计算更接近网络边缘,企业可以近乎实时地分析重要数据 - 这是许多
随着万物互联的泛在化发展,近年来,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的热度持续上升,大有和云计算分庭抗礼的架势。 IDC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超过4
前几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移动消费电子产品大会——关注的主题是如何让下一个10亿人上网。在今年的活动上,你每走一分钟
01背景 说到智慧城市,就不得不提到一家公司“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使企业取得更高的利润率,IBM公司将业务重点由硬件转向软件和咨询服务,并于2008年11月
全球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终端和“边缘计算”的发展。而万物互联、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则是跟物联网发展相伴而生,边缘计算系统也因此应声而出。 自动化事实上是一个以“控制”为核心。控
(1)万物互联实时性需求。万物互联环境下,随着边缘设备数量的增加,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量也在激增,导致网络带宽逐渐成为了云计算的一个瓶颈。例如波音 787 每秒产生的数据量超过 5 GB,但飞机与
边缘计算正在为数据中心的世界添加另一个变体,即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它主要是包含分析应用程序的对象。但是,对于那些想要使用边缘技术的用户来说,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如果边缘提供者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他们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无法满足机器人、智能家居、无人驾驶、VR/AR、新媒体、智能安防、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无法满足机器人、智能家居、无人驾驶、VR/AR、新媒体、智能安防、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等场景对低延迟的高要求。根据国
前阵子边缘计算概念股被狂炒,众多真假专家纷纷提出对这一技术的理解和展望,股民们高涨的热情弄得我都不敢发声了。如今眼见那些边缘计算概念股冲高回落,我也终于可以阐述自己对边缘计算的观点了。今天说说,
分布式、无所不在的计算基础设施可能以更大的攻击面为代价。通过采用边缘计算,公司将一些处理转移到外围,更靠近需要工作的地方,以提高性能、减少网络流量和减少延迟。这带来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挑战,常规数据
边缘计算是IT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市场在多年来专注于云计算、“云”之后,现在企业急需理解边缘计算的具体内容,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新的分布式计算体系架构的实施问题。 实际上,边
自从“云计算”与其分支“边缘计算”和“雾计算”推出以来,这三者之间的差异甚至让许多专业人士都感到困惑。但是当涉及到一般消费者、IT开发人员、数据分析师和企业网络时,选择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计算平台可
一。 隐私保护 物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将个人隐私暴露在网络环境中。隐私保护对物联网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个体而言,无论是物联网哪种类型的隐私泄露,都可能涉及用户
边缘计算意味着更快的响应时间、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关于物联网(IoT)是如何给制造业带来革命,人们已经说了很多。许多研究已经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台设备被连接。预计每天每个工厂将收集
在这个一切都朝着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边缘计算已经不遗余力地进入商业和工业领域。由于云用户对计算的巨大需求,以及物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爆炸,云计算越来越受欢迎。商业伙伴发现这是简化物联网流量和促进实时
边缘云计算标准化需求 边缘云计算作为未来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云计算的能力下沉到大量不同类型的边缘节点,能够充分利用边缘节点的计算能力,同时实现中心云和边缘云的统一管理和协同计算。由于
目前边缘计算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重视,并且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开花结果。根据边缘计算领域特定的特点,本文认为6个方向是未来几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编程模型、软硬件选型、基准程序与标准、动态调度、
推动边缘计算的七项核心技术 计算模型的创新带来的是技术的升级换代,而边缘计算的迅速发展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本节总结了推动边缘计算发展的7项核心技术,它们包括网络、隔离技术、体系结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