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 高凌云 一直以来,PC产业处于单一的供应链条中,电脑中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基本上都是英特尔“说了算”,硬件升级更新的速度也是由英特尔决定的,大部分OEM厂商只能等着上游CPU的更新,来通过控制
7月4日消息,英特尔本月将推出6核Core i7-970处理器。这种处理器的批量购买价格是885美元。此外,英特尔还将在8月份大幅度削减Core i7-950处理器的价格,从562美元下调到294美元(降幅达47.6%)。 本月还将推出
有消息称,AMD的芯片供可能会短缺。由于其供应商台积电下半年的订单被NVIDIA大量预定,将严重影响AMD方面的产能要求。自从NVIDIA在6月发布了GTX460后,GF106和GF108也将在8、9月份陆续到来,NVIDIA已经预定了大量的订
有消息称,AMD的芯片供可能会短缺。由于其供应商台积电下半年的订单被NVIDIA大量预定,将严重影响AMD方面的产能要求。自从NVIDIA在6月发布了GTX 460后,GF106和GF108也将在8、9月份陆续到来,NVIDIA已经预定了大量的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可能会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TradeCommission)就后者去年底提出的反垄断诉讼案达成和解。英特尔在周一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联邦贸易委员会和英特尔双方的代表律师已经提交了一份联合动
传AMD三季度将推出3.3GHz双核速龙II处理器
Intel对WiMAX无线技术的一向是鼎力支持,但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却宣布,用来推广该技术开发的WiMAX项目办公室(WiMAX Program Office)已经解散。WiMAX项目办公室解散之后,相关员工将根据各自的技能转入Intel的移动
目前笔记本市场上两极分化趋势严重,一方面四核笔记本价位高高在上,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只能望而叹息;另一方面,主流笔记本又面临同质化竞争,消费者的应用体验无法得到充分的平衡与满足,也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难以
AMD全球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NigelDessau在北京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他主要回答了媒体关于新VISION平台的种种疑问,而对于目前平板电脑市场,他表示相比正在起步的平板电脑,AMD更关注的是占据主流市场的笔记本。得益
AMD用来搭配Fusion APU的Hudson芯片组将会有两个版本,他们可以支持Liano(双核或四核Fusion处理器架构)或类似APU的处理器,其中顶级型号将支持USB 3.0。另外,我们还听说了两种不同的南桥芯片,他们会拥有更多的USB2
英特尔或与FTC就反垄断诉讼达成和解
AMD周二正式发布了专门针对云计算服务器设计的皓龙 (Opteron)4000系列芯片。 皓龙4000系列芯片又叫Lisbon,是专门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设计的芯片,其目标用户是谷歌和 Facebook这种对网页服务器需求巨大的企
封测大厂硅品精密(2325)拿下超威(AMD)中央处理器(CPU)封测大单!超威5月中旬已对ODM/OEM厂及合作伙伴发出产品变更通知(PCN),将释出8款处理器委由硅品代工覆晶封测,主要集中在Athlon II X2及Sempron等两款处
6月17日据台湾《工商时报》援引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消息称,台积电有可能为AMD公司定于明年下半年推出的集显处理器产品Ontario一级威盛公司新款双核Nano处理器产品代工,这两种处理器均采用40nm制程技术,负责有关的产品
据台湾《工商时报》援引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消息称,台积电有可能为AMD公司定于明年下半年推出的集显处理器产品Ontario一级威盛公司新款双核 Nano处理器产品代工,这两种处理器均采用40nm制程技术,负责有关的产品生产订
近日,瑞萨电子与AMD携手合作,普及电脑等数字产品标准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下一代规格USB3.0。为加速USB3.0的普及,瑞萨电子株式会社(原瑞萨科技与NEC电子业务整合后新公司,以下简称瑞萨电子)于2009年1
近日,瑞萨电子与AMD携手合作,普及电脑等数字产品标准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下一代规格USB3.0。为加速USB3.0的普及,瑞萨电子株式会社(原瑞萨科技与NEC电子业务整合后新公司,以下简称瑞萨电子)于200
郭可尊(中)称未来三年中国将成世界最大PC市场 在日前举行的台北电脑展上,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表示,“中国在未来三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PC市场,而AMD大中华区业务在未来三年也将全力实现翻番”。
6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美国联邦政府的文件披露,AMD今年第一季度用了21万美元游说美国政府,倡导反垄断问题和联邦技术预算。 AMD第一季度的游说美国政府的开支高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19万美元和2009年第四季度
多年以前,由AMD带起的多核潮流彻底颠覆了整个芯片市场,并从那时起,芯片技术正式迈入了多核时代。在电脑和服务器平台中,性能是评估一个芯片好坏的基础标准,同时,随着芯片厂商们已经到达多核的里程碑,即突破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