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完成于几年之前,彼时作者正在 ARM 公司担任执行核心验证工程师职位。作者当时的工作深入或围绕多种处理器核心,而文中提到的观点深受这些经验的影响,换句话说,这些观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
通过将半导体设计与验证迁移到AWS基于Graviton 2处理器的实例,Arm降低了成本和调度新项目的风险,并将吞吐量提高10倍,使工程师可以专注于创新,未来计划将全球数据中心面积至少压缩45%,将本地计算减少80%
新的MacBook换用了M1芯片,一改人们对ARM架构的低性能成见,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性能表现——对比旧的Intel版MacBook,M1版MacBook在性能上几乎全面领先,而且发热和续航表现都更加理想。但是新的M1版MacBook也并非完美,例如兼容问题,就让很多用户心有疑虑。
据《金融时报》消息,ARM中国 (安谋中国)CEO吴雄昂首次在“罢免风波”后接受国际媒体采访。吴雄昂称,ARM及其中国合作伙伴厚朴投资没有权利罢免其在ARM中国CEO职务。他否认自己投资受益于ARM低价许可的公司存在利益冲突,他还表示ARM 和厚朴都知道他的计划并予以支持。
Teledyne e2v宣布其广受欢迎的LS1046空间处理器现已通过严格的总辐射剂量(TID)测试,可达100krad。
PS5的发售正在火热,值此之际,黄仁勋日前在Q3财报发布后接受采访,谈及了对次时代主机与PC关系以及ARM收购的进度。
众所周知,三星旗舰手机一般会采用两种不同的处理器规格,在美国市场以及中国市场采用高通制造的芯片,而其它地区(包括中东和欧洲)则采用三星自家的Exynos处理器。
在大家疯狂网购的双十一的日子,苹果可谓又一鸣惊人,在此前,骁龙8cx发布了,PC第一次进入7nm处理器时代。而在5nm这个节点上,苹果做了先发。今晨,苹果揭晓Apple Silicon处理器Mac的神秘面纱,并隆重推出M1处理器。
不知道小伙伴们在做完花了多少钱,除了双十一的网购,今早的重头戏还有大家都在关注的苹果返场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可谓是精彩纷呈,不仅有基于ARM架构的全新M1处理器。公布了名为Big Sur的macOS 11.0,还同时公布了三款Mac家族的新品——由M1芯片打造的新款MacBook Air、13 英寸MacBook Pro和Macmini。
英伟达收购ARM之路注定一波三折,反对之声愈演愈烈。自从英伟达计划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以来,此事备受市场关注,并且该笔交易目前仍需得到中国、英国、欧盟以及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10月2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华为等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强烈担忧,而这有可能导致这笔400亿美元的交易流产。
一年一度的Arm技术大会正式更名为Arm DevSummit,同时突破地域限制将在线上举办,盛会也从1天扩展至 2 天,11月4-5日,数千位软硬件工程师、开发者即将汇聚于此 。
众所周知ARM的设计是艾康计算机公司于1983年开始的开发项目。这个团队由RogerWilson和SteveFurber带领,着手开发一种类似高级6502架构的处理器。Acorn计算机有一大堆建构在6502处理器上的计算机,因此能设计出一颗类似的芯片即意味着对公司有很大的优势。
2020年10月份,为了推动移动创新的进一步发展,Arm近日宣布从2022年开始,所有面向市场的Cortex-A大核都将仅支持64位。这项计划作为Arm专注于“全面计算(TotalCompute)”的一部分,旨在突破计算性能、安全性和优化开发者的资源访问,以打造最引人入胜和沉浸式的应用程序。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几家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一直在游说国家市场监管局,要么拒绝这笔交易,要么附加条件,以确保中国公司能够继续使用Arm的技术。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中国科技公司已向当地监管机构表达了对英伟达公司收购Arm的强烈担忧。
自2022年起,Arm推出的 Cortex-A大核都将仅支持64位
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一旦交易成功,便可一跃成为本年度半导体最大收购案,但事实上这门“亲事”缺遭到了巨头的一致反对。
AMD去年发布了基于Zen 2架构的CPU,和Zen相比在性能上提升十分地明显,不过在单核性能上距离英特尔的10代酷睿处理器还是有一段距离。今天凌晨AMD正式发布了全新的Zen 3架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共有四款型号,分别是5950X/5900X/5800X/5600X,在IPC上继续提升巨大,此外还增加了CPU的频率,因此在单核性能上提升明显。
未来智能汽车的变革、数据的处理效率、汽车的安全保障,以及新的电子架构和自动驾驶的技术等等都离不开芯片。而最近Arm发布了三款芯片,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高强度工作负载。
10月8日,据报道,微软将会在未来提供Windows ARM版系统对于x64应用的支持。这一消息近日在微软的博客中获得了确认,并且微软还表示Visual Studio Code也已经针对基于ARM的设备进行了更新和优化。
NVIDIA 400亿美元收购ARM的新闻历经了几个月的发酵,引爆了行业的讨论热度。一方面,如果交易成功,便是本年度半导体最大的收购案,很多人讨论点在于ARM能否为NVIDIA创造有效的收益;另一方面,ARM本身技术源于美国,NVIDIA收购成功是否意味着技术落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