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纸上谈兵,实地探店30万国六中大型SUV,为啥它是最优选?

    紧接着,就三款车在国六层面更为深层次的内容,笔者进行了一番深挖,没想到经过一阵细致交谈后,还果真找到了不少干货。首先,就是国六的详细分类了。众所周知,对于普通大众消费者来说,可能只知道国六排放这样一个大概念,而其中更细的划分,比如说国六a和国六b,却不曾知晓。

  • 吉利官网挂了?那么,为什么呢?

    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类似玄乎其玄的“生态化反”等互联网汽车概念,他们听起来可能脑仁都疼,因此,对于触手可及的实车往往期待万分。也正因此,吉利在2018年北京车展上首发的SUV概念车Icon Concept有极大可能成为明日计划的A选项。

  • 让用户感知到触手可及的幸福,第14代轩逸拼了

    打造一款极致产品,实际上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和用户谈恋爱的过程。的确,在各行各业皆同质化十足的年代,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区隔优势,就得赋予自身产品鲜活的生命力,让其变得有人情味起来,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进阶成消费者的“情人”,双方之间建立牢不可破的情感联系,方能成就一份“美满婚姻”。无独有偶,东风日产轩逸就是这么一款和消费者同频共振的幸福家轿。数据不会说谎,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同级领先的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轩逸系列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时刻。以最近的2019年上半年为例,轩逸系列更是拿下了209557台的优异战绩,继续领跑细分市场。

  • 试驾丨新VV6这哪是改款?简直比换代还要狠!

    时隔两天,我也受邀来到了河北保定。不过,这次来不是参会,而是试驾WEY品牌改款后的新VV6。也许你会问:“试驾新VV6和前两天的发布会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虽然只是改款的VV6暂时还谈不上什么“开创出行新天地,但是在试驾过后,我却从新VV6身上,看到了长城汽车力求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决心。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说,且往下看吧。

  • 底盘调教对车的影响到底有多重要?

    的确,想要做到持续性自律,改掉麻木呆板的生活,真的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家企业呢?纵观眼下的车市,其实“高调”大家都在唱、“向上”大家都在喊。但如今半年多过去,真正按照当初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的,又有几位?不过,在我的观察中,的确有这么一家车企,正在用自律完成一场蜕变。它,就是陆风汽车。

  • 70年70车丨33天造出国产高级轿车,是它让中国在世界汽车舞台站了起来

    “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汽车呀”?对于现在的车主而言,这早已不是什么难事。但若回到61年前,毛主席的这个疑问似乎仍是一个“遥不可期”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合资车、国产车经历了蓬勃的发展,自主品牌也从“羸弱”逐渐走向了强大,从“自产自销”逐渐转向为“自产外销”,发展势头喜人。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重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汽车工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国家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急切需求形成了明显的隔阂,因此,“自己造车”这件事也就提上了日程。

  • 70年70车丨开启中国汽车工业新天地,是它成就了一代人的独家记忆

    即便解放CA10全身都遍布着满满的工业气息;即便如今的设计感、精致、舒适、豪华等,都与它无缘;即便如今技术发达、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或许很多人觉得造车并不是什么难事。可对当时的老一辈“造车人”来说,每一台下线的解放CA10,无不是他们一凿一锤精心磨砺出来、一台一台精心打造出来的。

  • 70年70车丨经典永恒!中国车迷的最初记忆,合资品牌的开山之作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提起这句广告语,想必大多数60、70后,甚至部分80、90后也不会感到陌生。这句令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也成为很多中青年人对于“家用轿车”最原始的情愫。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整体比较缓慢,不仅自主品牌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规划,产品质量、产量都与国外汽车品牌有着很大差距,同时就连合资品牌的发展,也是很晚才被提上日程。

  • 70年70车丨老兵不死!54载传承国产经典,峥嵘岁月铸造越野之魂

    进入60年代,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我国军队拥有自己轻型越野车和指挥车的必要性愈发强烈。1961年,总参谋部在5种选型方案中,确定了非独立悬挂结构的BJ210C车型为试制车型;196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对BJ210C车型进行相关设计、改进,先后试制出BJ211、BJ212两种模型车;同年12月,BJ212被确定为部队野战指挥车。

  • 70年70车丨没错,是它,承担了90年代普通家庭的私家车“圆梦计划”

    在中国,有车的地方,就有夏利。提起这句话,想必大多数90后车主会不以为然,但是80年之前出生的车主就会被勾起满满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上海大众(现为上汽大众)、北京吉普等合资车企的建立,国内已经涌现出了不少车型,桑塔纳、切诺基等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是,因产量不足、价格虚高等原因,这些车型仍然没有下探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即使1984年诞生的“天津大发”得以风靡一时,但是其面包车的定位决定了它“实用不好看”,因而使其在家庭用车领域的普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70年70车丨如果再见到记忆里的那只“黄虫”,你是否会给它一个会心的微笑?

    在你的记忆里,是否会有这样一个黄色身影?当时的它,或许承载着你童年的美好回忆;或许纪录着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或许,它见证着你年轻时期,奋斗、打拼的无数汗水......而提起它,大家脑海里出现的,多是当年街上成群结队的“黄虫”、“黄面”,当然,那些年,天津人更喜欢称它为“面的”或者“小面”。

  • 谁会成为下一个哈弗H6?一番研究后,我更看好它!

    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红,其实完全就是靠影片超高的质量。凭借着其口碑达到了出色的传播效应,最终如同“滚雪球”般的成为了票房冠军,并且刷新了内地影史上的动画片票房。现在再回味“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我们似乎能揣摩出更多意味。除了对哪吒形象的刻画作用外,这句话的设计更像是描写导演杨宇心中那种渴望国产动漫崛起的真实心声。如果从中国电影着眼于中国车市,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当然有。类似于《我不是药神》的这类影片,其实就像是大家口中的“国民神车”哈弗H6,毕竟它造就了连续70多个月稳坐第一的销量神话。

  • 70年70车丨90年代初,“成功小老板”的标配竟然是它?!

    无独有偶,在时代的浪潮之中,汽车市场也是发生着巨变。虽说现如今市面上的家用车、豪车琳琅满目,轿车、SUV、MPV等车型应有尽有,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内市场上主要还是以微面、小型车、轻型客车居多,它们构成了国内车主对于“私家车”的第一印象,同时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到这里,有一款车型的形象立马浮现在我的脑海当中。印象中,它臃肿庞大的身材、清晰明亮的车窗相当引人注目,后备箱不打开,你根本不敢想象它能够装那么多东西,在当时可谓是“成功小老板”的标配。说到这里,想必不少人已经猜到了,它就是金杯海狮。

  • 总编观察丨林肯汽车迎来重大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美国豪华品牌”林肯汽车在中国消费者乃至大多行业媒体的心目中,可谓陌生人一般的存在。如今,在毛京波就任林肯中国总裁一年后,这种隔阂正在被打破。代表性事件,就是林肯品牌最近启动的“动静皆享 试在必行”全系车型体验之旅。这场以客户和媒体沉浸式体验为主的大型活动,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贯穿北京、郑州、上海、杭州、广州和成都六大城市,覆盖逾千名的种子客户,及300家左右的行业媒体。众多的中国媒体评价说:林肯终于开始接中国的地气了!从1917年创立以来,林肯汽车已拥有了超过100年的历史,曾是美国12任总统的座驾。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离开中国、至2014年重返中国,错失发展良机的林肯汽车,长期以来似乎并没有太大改变。美式固执和蜜汁自信一度让林肯汽车很自嗨,但营销模式的变革早已席卷中国大地,虽然身系正统豪门,但自娱自乐的林肯在中国市场早已被BBA甩出十八条街,与“同门”凯迪拉克相比,也只能望洋兴叹。

  • 独家丨请坐稳扶好,“国机智骏号”即将起飞

    自2017年3月国机智骏汽车成立第一天起,曾在南京依维柯、上汽大通、北汽集团等车企立下汗马功劳的林伟,便认定这是自己下半辈子可以托付的事业,并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国机智骏汽车的团队。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定位“造车实力派”纯电汽车的品牌,与蔚来、威马、小鹏等新势力相比,国机智骏的市场声量并不高,休说消费者、连很多专业媒体也最多算是一知半解。与民众认知的“造车新势力”不同,我们从未听说过国机智骏又又又融资多少,或者又在找哪家工厂合作代工。信息爆炸的年代,国机智骏显得那么神秘。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