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我国生态环境资源,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也带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取得重大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在整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动力电池性能不但对整车续驶里程有重要影响,而且关系到整车安全性和可靠性。毫不夸张的说,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决定着电动汽车的未来。
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中,电池技术和电池配套辅助设施无疑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无论是投入使用一个世纪以上的铅酸电池,还是目前被看作主流的锂电池,科研工作者们一直都在摸索提高其性能的最佳方案。同时也不忘向其他领域学习借鉴,发展各种新技术,钻研各种新素材,制作各种新型动力电池。这也表示了在电池技术革命发生之前,高性能的理想电池将被研发出来。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无外乎各国政府政策的支持,但更大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觉醒。大家都知道燃油车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在如今燃油车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因素并不是配套设施,设施只要有着资金的投入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的。最主要的因数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以及人们的认可程度,还有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环保,否则发展这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洗牌跟重造,作为一个市场规模达到万亿级别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一直被视为蓝海,在这个风口上,大大小小的车企转型造车,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的渗透率逐年增加。
从汽车制造向移动服务延伸,到汽车从出行工具向移动出行服务聚合体转型,这场从购买汽车所有权到购买使用权的变化必将带来汽车产业底层商业逻辑的根本改变。无疑,“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将带来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
目前,汽车产业正在从机械化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演进,从传统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数字化正是通往“新四化”的必由之路,而“新四化”又进一步推动了汽车产品的数字化。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动化的驱动方式更有利实现数字化控制,以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网联化让汽车与人建立起全新的互动合作关系,车企通过数字化手段更深入地了解用户。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汽车四化变革趋势中更加积极拥抱变化,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鲶鱼效应。同时,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4月21日,天眼查App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鸿车”商标注册成功,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网站服务,申请日期为2021年9月30日。对于2021年业务主要进展,华为也曾提到,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机会点。
成立825天的毫末智行,一心盯着特斯拉。4月19日,长城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发布搭载HPilot3.0的“毫末城市NOH”功能。毫末智行联合创始人&CEO顾维灏表示:“这将是中国首个大规模量产的城市辅助驾驶导航系统。”
人类梦想风驰电掣的速度,因此发明了代步的汽车。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保的需求,人类又经过技术升级将汽车改造为新能源汽车。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质疑和观望,反而逐渐普及开来,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竞争,是“优与劣”的较量。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基本完整,形成覆盖原材料、一般部件、部分关键零部件、整车、充电设施、运维服务及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另外,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集成等技术也完全实现自主。
日前,资深汽车博主@吴佩 邀请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采访,二者关于汽车行业和AITO问界M5,进行了深度交流和观点碰撞。
OPPO官方宣布,OPPO智行与小鹏汽车达成深度合作,数字车钥匙、车管家等功能现已上线。OPPO Find X5等手机现已支持无感解锁、离车自动落锁、远程控制车门、鸣笛、空调……为你打造无缝车机互联体验。数字车钥匙功能可以让手机成为车钥匙,靠近车门无感解锁,离车自动落锁,让解锁体验更加智能。车管家则可以实现远程开关车门、鸣笛寻车、控制车内空调,实现了对车辆的远程控制。
此前消息,近期受上海、吉林等地区的疫情封控措施影响,众多汽车品牌厂商及汽车供应链厂商的生产受到影响。而随着封控的持续,情况开始越来越不容乐观。
今年前三个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继续高奏凯歌。乘联会数据显示,1-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07万辆,同比增长146.6%;3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8.2%,较2021年3月10.6%的渗透率提升17.6个百分点。
在可预期的未来,传统能源终将有完全枯竭的一刻,人类社会因新能源助力将得以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说,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聚焦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现状,从汽车服务、汽车消费双重视角入手,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新能源汽车机械结构特征,全面且通俗地解读了新能源汽车基本原理、构造与特征,为读者勾勒出清晰的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