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应对全球最严峻工程挑战的供应商,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承办的首届LabVIEW国际挑战赛,历经半年的鏖战,终于在11月17日NIDays当天迎来了最终的王者之争。最终,来自韩国的SungJin Kim在比赛中获胜,登上冠军宝座。亚军和季军分别是来自台湾的许家群,以及来自中国大陆的蔡君豪。更值得一提的是,冠军选手还将受邀出席明年五月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办的2017 NIWeek。 NI承办的 2016 LabVIEW 国际挑战赛是参赛者交流LabVIEW应用经验与切磋编程技术的全球行业年度盛会,旨在为全球 LabVIEW 使用者及爱好者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本届LabVIEW挑战赛以“LabVIEW面向未来”为主题,首次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同时进行,从而提升 LabVIEW 用户开发及撰写 LabVIEW 的能力,激励工程师探索创新,彰显了NI作为加速工程师生产、创新的典范之姿。 LabVIEW软件是由NI开发专为提高工程师和科学家的生产力而开发的系统设计软件。自问世三十年来,凭借全球独步的图形化编程语法,LabVIEW逐渐成为测试测量领域的“利器”。它能有效简化工程系统的可视化、创建和编程,助力工程师将想法变成现实,同时还能缩短测试时间、提供基于采集数据的可靠商业视角。如今,LabVIEW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使用者及爱好者,这离不开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包括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仪器控制、自动化测试与验证系统、嵌入式监测和控制系统以及院校教学等领域。 NI全球院校副总裁Dave Wilson在LabVIEW国际挑战赛决赛现场表示:“值此LabVIEW面世三十年之际,NI举办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LabVIEW挑战赛意义非凡。同时,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此次大赛的参赛作品可谓亮点频频、佳作不断,可见LabVIEW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工程师和科学家的青睐。未来,NI将持续加速创新和发现,着力研发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测试测量技术,助力用户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关于NI 从1976年开始,美国国家仪器 (www.ni.com) 一直致力于提供各种强大的基于平台的系统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提高效率和加速创新,以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工程挑战。从医疗、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到粒子物理等各行各业的客户正在使用NI的集成软硬件平台来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NI中国自1998年成立以来,不断致力于以跨国公司的实力为本地用户提供创新、高效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辐射全国的销售、技术人员及系统联盟商网络则以为本地市场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倾力满足客户要求。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 恭贺其赞助的同济大学DIAN Racing车队在近期结束的2016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中收获中国组季军。展现同济出色的赛车制造能力的同时将贸泽电子对速度的热爱和对未来科技的坚持通过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传承下去。 本届比赛共吸引32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同台竞技,除了国内高校的顶尖FSAE车队外,还有德国劲旅FSG冠军、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KA-Racelng车队。11月7日至11月11日共五天的比赛中,DIAN Racing车队全力以赴,获得了最佳动力总成第一名,效率测试第二名,赛车设计第三名,耐久性能第三名,擎速赛车工程师二等奖,最终以国内第三的总成绩完赛。 今年10月,贸泽宣布再度携手同济DIAN Racing车队并首次支持翼驰车队,翼驰车队成立于2007 年,其研发的传统油车TR-16在早先结束的2016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赛)中以刷新中国赛纪录的成绩获得总冠军,将代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力量出征2017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国而战! 支持校园汽车赛事是贸泽电子校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泽电子素来以极速的供货模式和对未来科技的把握见长,而赛车是最能体现的运动,对校园车队的支持源于血液中自身对速度的不懈追求和对中国创造崛起的希冀,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帮助同济大学以及广大设计工程师、创客、学生群体以最快的速度将创意变为现实。 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及商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女士说道:“本次比赛中,DIAN Racing车队设计的DRe16配备的四电机、单体壳、动态控制算法等新科技为国内的电动汽车设计引入了新的思路,并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该方案的优越性,顺利完赛。赛道上的出色表现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同学们每天穿梭在在并不宽敞的实验室和烈日当头的试车场,过去取得的成绩和留下的遗憾,都是队员们努力拼搏的动力。” 田总裁补充道:“DIAN Racing是以世界一流车队为目标的车队,贸泽电子将作为他们的坚实后盾。相信未来他们也会继续努力,注重每一丝细节,踏实地提高车辆与团队的实力,向着世界强队稳步迈进!” 贸泽电子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与卓越的客服能力,通过提供先进技术的最新一代产品来满足设计工程师与采购人员的需求。我们通过全球22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的最新设计项目提供具有最先进技术的最新元件。贸泽电子网站每日更新,用户可以查找超过1000万种产品,并能找到超过400万种可订购的物料编号以方便地进行在线采购。Mouser.com拥有业界首用的互动式目录、数据手册、特定供应商的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和工程用工具。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晓,石墨烯被称为3D打印界的超级材料,缘何获此殊荣?一起探讨探讨! 石墨烯是什么? 石墨烯是迄今为止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具有透明、导电性强、可弯折、机械强度好等特征,可以被无线拉伸,弯曲到很大角度不断裂,还可以抵抗很高的压力,它可以像钻戒一样坚韧,比钢铁强200倍,又像橡胶一样坚韧。 这种材料由曼彻斯特AndreGeim和KostyaNovoselov教授在他们举办的传统的“星期五晚科学实验“上发现的。其发现是在一个简单的实验中,有一块石墨烯和一条胶带,他们注意到能够将石墨碎片分为一个原子厚的薄片。两个教授的研究结果在2003年得到首次发表,但直到2004年,这个材料才真正的得到运用。 3D打印和石墨烯结合有何奇效? 前不久,3D虎才报道了美国科学家用石墨烯材料3D打印出超级电容,利用3D打印工艺,有望将高能的电容嵌入到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可植入设备、电动汽车和无线传感器等。 去年11月,Graphene3DLab公司通过其电子商务网站GrapheneSupermarket向外界宣布推出新型3D打印材料GrapheneFlexFoam(意为石墨烯柔性泡沫)。这将大大提高该材料的应用潜能。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军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团队11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表明:界面摩擦对二维材料存在独特的机理,即二维材料由于其超薄的几何特性和超大的柔性,能够通过改变自身构型影响接触界面的钉扎状态,进而可从界面的“质”而不仅是“量”调控其摩擦性能。该研究结论颠覆了近代摩擦学研究表明并遵循的“三维固体材料在无磨损情况下的摩擦行为往往与界面真实接触面积大小直接相关”的论断。 自2004年首次被制备以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电、磁、热、力学等性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二维材料摩擦过程中展现出的演化行为,迄今传统的微观摩擦理论未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合作团队通过原子模拟,首次重现了石墨烯摩擦行为的所有核心现象,并提出了二维材料可能存在的一种全新的摩擦演化及调控机制,即主导界面摩擦(包括其瞬态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是界面的咬合“质量”,也就是上下表面原子间的局部钉扎强度和整个界面咬合作用的协同性。正是这种特殊 “接触质量”的调控能力,使得石墨烯在摩擦中具有奇特的演化效应以及层数依赖性。基于此,该团队还提出并论证了通过对二维材料施加可控变形实现对表面摩擦行为大范围调控的新思路。 该研究对于石墨烯在摩擦和磨损领域更为有效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此次国际团队合作者包括孙军课题组博士李苏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李巨,清华大学副教授李群仰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罗伯特·卡尔皮克等。
近十年来,全世界对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这些努力没有白费。近期,一种可应用于未来超算设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浮出水面。 这种半导体名为硒化铟(InSe),它只有几原子厚,十分接近石墨烯。本月,曼彻斯特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把这项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比石墨烯更好的半导体 石墨烯只有一层原子那么厚,具有无可比拟的导电性。全世界的专家们都在畅想石墨烯在未来电路中的应用。 尽管有那么多的超凡属性,石墨烯却没有能隙(energy gap)。不同于普通的半导体,它的化学表现更像是金属。这使得它在类似于晶体管的应用上前景黯淡。 这项新发现证明,硒化铟晶体可以做得只有几层原子那么薄。它已表现出大幅优于硅的电子属性。而硅是今天的电子元器件(尤其是芯片)所普遍使用的材料。 更重要的是,跟石墨烯不同,硒化铟的能隙相当大。这使得它做成的晶体管可以很容易地开启/关闭。这一点和硅很像,使硒化铟成为硅的理想替代材料。人们可以用它来制作下一代超高速的电子设备。 石墨烯之父:它是硅和石墨烯中间的理想材料 当下,科学家们很喜欢把石墨烯和其他优秀的材料结合起来。让石墨烯的非凡属性和其他材料的特点进行互补。这往往产生令人兴奋的科学发现,并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石墨烯之父”Sir Andre Geim说: “超薄的硒化铟,是处于硅和石墨烯之间的理想材料。类似于石墨烯,硒化铟具有天然超薄的形态,使真正纳米级的工艺成为可能。又和硅类似,硒化铟是优秀的半导体。” Sir Andre Geim 由于发现了石墨烯,Sir Andre Geim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同时也是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认为,这项硒化铟的发现会对未来电子产业产生巨大冲击。 硒化铟是国立石墨烯研究院的最新成果 国立石墨烯研究院 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们需要克服一项首要问题,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硒化铟装置。由于太薄,硒化铟会快速被氧气和空气中的水分分解。为避免这种情况,硒化铟装置必须在氩气中制作。而这利用了曼大国立石墨烯研究院开发的技术。 这使得世界上第一片高质量、原子厚度的硒化铟薄膜被生产出来。它在室温下的电子迁移率达到2000 cm2/Vs,远远超过了硅。在更低温度下,这项指标还会成倍増长。 当前的实验中,研究者们制作出的硒化铟长宽有几微米,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横截面那么大。研究人员们相信,只要结合现有的制作大面积石墨烯的技术,硒化铟的商业化生产指日可待。 国立石墨烯研究院负责人,同时也是这篇论文作者之一的Vladimir Falko教授说: “国立石墨烯研究院开发的技术,能把材料的原子层进行分离,生产出高质量二维晶体。这项技术为开发应用于光电子学的新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层状材料做试验。” 超薄硒化铟,是飞速增长的的二维晶体大家族中的一员。这些二维晶体,根据结构、厚度和化学成分的不同,有许多有用的属性。对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的研究,沟通了科学和工程技术。在今天,这是材料科学发展最快的领域。
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业顶尖工程设计资源与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 恭贺其赞助的同济大学DIAN Racing车队在近期结束的2016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中收获中国组季军。展现同济出色的赛车制造能力的同时将贸泽电子对速度的热爱和对未来科技的坚持通过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传承下去。 本届比赛共吸引32只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同台竞技,除了国内高校的顶尖FSAE车队外,还有德国劲旅FSG冠军、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KA-Racelng车队。11月7日至11月11日共五天的比赛中,DIAN Racing车队全力以赴,获得了最佳动力总成第一名,效率测试第二名,赛车设计第三名,耐久性能第三名,擎速赛车工程师二等奖,最终以国内第三的总成绩完赛。 今年10月,贸泽宣布再度携手同济DIAN Racing车队并首次支持翼驰车队,翼驰车队成立于2007 年,其研发的传统油车TR-16在早先结束的2016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赛)中以刷新中国赛纪录的成绩获得总冠军,将代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力量出征2017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国而战! 支持校园汽车赛事是贸泽电子校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泽电子素来以极速的供货模式和对未来科技的把握见长,而赛车是最能体现的运动,对校园车队的支持源于血液中自身对速度的不懈追求和对中国创造崛起的希冀,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帮助同济大学以及广大设计工程师、创客、学生群体以最快的速度将创意变为现实。 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及商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女士说道:“本次比赛中,DIAN Racing车队设计的DRe16配备的四电机、单体壳、动态控制算法等新科技为国内的电动汽车设计引入了新的思路,并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该方案的优越性,顺利完赛。赛道上的出色表现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同学们每天穿梭在在并不宽敞的实验室和烈日当头的试车场,过去取得的成绩和留下的遗憾,都是队员们努力拼搏的动力。” 田总裁补充道:“DIAN Racing是以世界一流车队为目标的车队,贸泽电子将作为他们的坚实后盾。相信未来他们也会继续努力,注重每一丝细节,踏实地提高车辆与团队的实力,向着世界强队稳步迈进!” 贸泽电子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与卓越的客服能力,通过提供先进技术的最新一代产品来满足设计工程师与采购人员的需求。我们通过全球22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的最新设计项目提供具有最先进技术的最新元件。贸泽电子网站每日更新,用户可以查找超过1000万种产品,并能找到超过400万种可订购的物料编号以方便地进行在线采购。
PTC近日宣布,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市场开发的最新技术——PTC Navigate™应用,已迅速成为公司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新产品线。在上市后的最初九个月里,PTC Navigate已获得超过70,000名用户使用,在刚刚结束的2016财年,其产品预订量已帮助公司超越了PLM市场的增长。PTC Navigate是PTC利用其ThingWorx®物联网(IoT)平台技术,彻底重新定义PLM市场竞争格局的首个产品。 CIMdata研发副总裁Stan Przybylinski表示:“PTC对包括PTC Navigate在内的PLM技术投资,对其PLM产品的可用性和采用率产生了巨大影响。超过70,000名用户已采用了Navigate应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该技术将继续扩大现有客户对Windchill的使用,同时还会吸引新的客户采用Windchill。” PTC Navigate是一组创新的全新应用,它帮助客户能够在简单、现代、基于角色的界面中,访问并使用来自多个记录系统的产品数据。凭借PTC屡获殊荣的Windchill®,智能互联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PTC Navigate利用简单易用的通用数据访问(UDA)打破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孤岛。 PTC Navigate通过从根本上简化数据访问,显著提升客户的生产力和协作能力。用户可以从记录系统中获得及时准确的情境产品数据,无须复杂的用户体验、冗长的培训、死板的集成项目或长期定制化服务。借助PTC的ThingWorx®物联网平台技术,PTC Navigate应用还可获取来自智能连接产品的实时运行数据。 博世力士乐IT工程总监Olaf Kramer表示:“PTC Navigate使用户能够将产品信息传播给每一个有此需要的人,而不仅仅提供给专家。作为创新信息应用的一部分,PTC Navigate帮助员工可以在其日常工作情境中轻松访问他们需要的信息。” PTC的PLM部门总经理Kevin Wrenn表示:“自Windchill 11和PTC Navigate发布以来,其发展态势强劲,并广泛地被那些主动采取物联网战略并增加技术投资,以支持其数字化工程之旅的公司选用。公司正在通过使用物联网转变产品开发流程来推动创新并为客户创造新价值,我们很高兴能够支持我们的客户完成这一进程。”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 、 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企业宣布,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11月19日下午,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邱慈云博士、宁波市市委副书记余红艺、副市长陈仲朝等领导,以及多位集成电路企业和产业界的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 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宁波”),由中芯晶圆(中芯国际全资投资基金)与宁波胜芯、华创投资等联合成立。公司将通过对相关知识产权和技术的收购、吸收、提升和发展,在高压模拟半导体以及包括射频与光电特色器件在内的模拟和特色工艺半导体技术领域,开发、建立新的核心器件及技术平台,以支持客户面向智能家电、工业与汽车电子、新一代射频通讯以及AR/VR/MR等专用系统应用的芯片设计、产品开发。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博士表示,“高压模拟、射频及其他特色工艺半导体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宁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优势及产业环境,中芯宁波的成立,有助于中芯国际进一步拓展在该领域的业务发展,增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 陈仲朝副市长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宁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的主攻产业之一。我们很荣幸中芯宁波得以成立,期望双方通力合作,达成互利共赢。”
2016年德州仪器(TI)中国教育者年会暨大学计划20周年纪念大会于11月19日至20日在长沙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约300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年会。TI亚太区市场传播总监乐大桥先生、TI亚太区大学计划总监王承宁博士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教学名师、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教学和实践一线教师、各级电赛核心专家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教授代表在本次年会中共同回顾了TI大学计划20年来的发展历史,并就TI如何利用最新的高性能模拟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作为电子工程教育领域的年度盛事,TI中国教育者年会为国内外电子工程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分享教学实践经验和展望未来合作前景的良好平台。 2016年是TI大学计划进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今年7月,TI与教育部再次签署了支持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十年合作备忘录,包括冠名支持下个十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继续支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为TI今后十年大学计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TI亚太区市场传播总监乐大桥先生在开幕辞中表示:“创新是德州仪器的立业之本,而教育是激发创造力的起点。TI大学计划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企业的参与和努力实现产学结合,致力于推动国内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电子工程人才,满足产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TI亚太区市场传播总监乐大桥先生致开幕辞 TI亚太区大学计划总监王承宁博士在大学计划20周年历史回顾中介绍道:“德州仪器目前在国内600多所大学中建立了超过3,000个数字信号处理、模拟及微控制器实验室,每年有超过30万名学生通过TI的实验室和各类活动进行实践。同时,TI已累计向中国高校捐赠各种软硬件开发工具30余万套,免费样片240余万片,总共出版了超过500本TI产品和技术相关的中文教材,包括模拟、MSP430和DSP等。此外,本着以学科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TI每年还会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电子竞赛,吸引了上千个院校的数万名学生参加。大学计划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教育部、高校和公司的支持,希望继续和高校深入合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不懈努力,共同开创共赢的未来。” TI亚太区大学计划总监王承宁博士回顾大学计划20周年 2016年TI中国教育者年会除了经验分享和历史回顾,还为广大教师和学者带来了不同主题的技术培训,包括TI嵌入式处理器前沿技术更新、TI高性能模拟器件在工业中的应用、无线连接产品及物联网生态系统介绍以及TI微处理器业界最新趋势与新技术分享等。在TI技术专家的分享和介绍下,来自不同高校的老师们不仅能够及时了解业界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与趋势,还共同探讨了中国电子工程专业未来的教学改革趋势,以及如何真正的将产业趋势和课程教学进行结合。 2016德州仪器中国教育者年会暨大学计划20周年纪念大会 在TI的全球战略中,大学计划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TI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大学计划,通过面向大学这个科技摇篮,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培养出了大批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TI中国大学计划于1996年正式启动,由模拟技术(Analog)大学计划、单片机(MCU)大学计划以及数字信号处理(DSP)大学计划三部分组成。
出生在斐济群岛的Lalindra “Lali” Jayatilleke目前是德州仪器(TI)的一名应用工程师。由于年少时在缺乏现代化便利设施的小岛上生活,Lalindra几乎无法接触到任何先进的电子设备。不过,凭借对于DIY的热爱与坚持,他最终从“科技荒漠”来到了“极客天堂”。 小时候,Lalindra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之一就是租赁录像带观看国外的电影,因为直到90年代中期他的家里才安装上直播电视。Lalindra所读的学校并不太重视科学教育,而他生活的小镇上也完全没有任何可以购买电子产品的商店。 “这不是一个培养工程师和拓展思维的地方,”Lali说道,“相较于其他孩子,我们在童年时期的确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既没有科学展览,也接触不到教学类电子元件或设备。现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斐济的情况也许已经略有改善。” 不过,通过观看外国资料,并利用组合玩具搭建起重机、汽车和建筑,Lali很快就克服了这些限制。 “所有的这一切都激发了我对工程学和DIY的兴趣,”他说。“我的祖父总会给我们带来新玩具,而我却喜欢把它们进行拆解。正因如此,我从小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好奇心。” 当斐济的一家商店开始进口电子套件时,Lalindra终于有机会真正地焊接和搭建电子设备。通过这些套件,他学会了如何制作收音机和门铃等。 直到现在,Lalindra还会坚持在业余时间里摆弄电子器件,尝试着利用TI的产品打造一些新的设备。而就在今年,他在达拉斯举办的DIY活动中展示了自己发明的声控百叶窗控制器。 在阳光中寻找灵感 Lali在TI的马里兰办公室工作,由于下午的阳光总是会直射到他的电脑显示器上,几乎每隔15分钟他就得起身去重新调节百叶窗,为了解决这个烦恼,Lali突发奇想,制作这个可以声控的控制器。 “我总是需要中断手头的工作,站起来手动调节办公室的百叶窗。我想,一定有比手动调节更简单的方法,”他说。“由于我在日常项目中经常会接触到语音控制,所以我非常清楚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快速解决烦恼。” Lali首先制作了一个窗框,然后找到了一组适合用于展示的小型百叶窗。他在附近的商店以及和C5000团队一同工作的办公室中找到了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包括用于运行TI嵌入式语音识别引擎的C5535 eZdsp开发套件、MSP430™ LaunchPad™ 开发套件和几个DRV5023数字开关传感器。 嵌入式语音识别引擎通过麦克风接收触发短语“窗户照明”,然后DSP会将信号传输至LaunchPad套件,以驱动伺服器旋转,同时转动连接至百叶窗的手柄。后来,Lali又利用家里的3D打印机制作出了一个用于连接伺服器电机、手柄以及其它定制安装硬件的塑料适配器。 安装在窗框上的传感器内有一块磁铁,这块磁铁与百叶窗上一个叶片相连接。当百叶窗处于打开或闭合状态时,这块磁铁就与会其中一个传感器进行互动,从而向MSP430发送信号,以关闭伺服器。 Lali还将一些LED连接至LaunchPad套件,如此一来,LED便会在百叶窗闭合时点亮。整个系统由一个配备小型内置太阳能板的电池组供电。 “只需要凭借从窗户射入的阳光,这个电池组就可以使整个系统持续运行,”他说。 置身“DIY极客天堂” Lali表示,在达拉斯举办的活动使他有机会能够与同行的DIY达人相互交流。而他自也已经在为明年4月举办的下一届活动构思了。 从TI最初实行的应用轮岗计划到现在,Lali已经在这里工作四年了。他出生于斯里兰卡,于2002年移居美国。2009年,他进入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并获得电子工程学位,同时还辅修了计算机工程。 “目前的工作环境简直可以称得上是DIY达人的天堂。由于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接触到科学技术,我十分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这让我能够自由地探索钻研,放开拳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高度集成电源管理、AC/DC电源转换、固态照明(SSL)和蓝牙低功耗(BLE)技术供应商Dialog半导体公司今天宣布,对Energous公司进行战略投资。Energous公司开发了革命性的无线充电技术WattUp®,可在一定距离内提供无线供电。Dialog公司决定向Energous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并成为WattUp集成电路的独家元件供应商,同时Energous将能够利用Dialog广泛的销售和分销渠道网络,加速市场采纳。 与传统的有线充电技术相比,Energous的WattUp技术提供了独一无二且更丰富的无线充电体验。通过射频技术安全地将电能进行无线传输,WattUp能够以类似无线路由器的方式传输智能、可扩展的电能。不同于电磁感应式或谐振无线充电系统,WattUp可在一定半径范围内对多个设备以各种角度进行无线充电,从而改变消费者和工业界为家居、办公场所、汽车以及更多场景内的电子设备充电和供电的方式。 此战略合作将Energous无可比拟的无线充电技术和Dialog的节能技术完美结合,推动市场扩张。Energous的WattUp技术采用Dialog的SmartBond®蓝牙低功耗解决方案,作为无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带外数据通信渠道。Dialog的电源管理技术则用来将电源从WattUp接收器IC分配到器件的其他部位,而Dialog的AC/DC Rapid Charge™电源转换技术高效地将电源传输到无线发送器。 WattUp采用的小型天线使用现有器件的印刷电路板形成,消除了对目前竞争产品中常用的较大较贵的线圈的需求。这有助于无线充电技术在更广泛的电池供电设备中采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外形小巧的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设备等。利用Dialog的规模量产能力和优质客户资源,有助于加速销售增长。 Energous公司总裁兼CEO Stephen R. Rizzone表示:“此战略合作将两家非常互补的公司联结在一起,产生了无数优势。Energous非常高兴能够利用Dialog几十年的节能技术经验,以及其强大的销售渠道网络、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和世界一流的代工和后端运营。通过合作,我们将加速WattUp技术的广泛采用,重塑电子设备的充电方式。与Dialog这样顶级的半导体公司合作也是对我们Energous的重要认可,我们的客户将于2017年上半年推出具有WattUp无线充电技术授权的终端消费产品。” Dialog半导体公司发展和战略高级副总裁Mark Tyndall表示:“Energous的WattUp技术可以被认为是无线充电2.0标准,它提供的无线充电体验非常接近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在使用中近距离为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无需对产品设计做出妥协或增加成本。该战略合作意味着Dialog能够将互补的技术、供应链和全球销售资源更紧密的联合起来,加速Energous WattUp无线发送和接收技术的部署,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创新应用案例和市场份额。” 此战略投资加上积极的策略和战略性的部署,将极大地加快基于WattUp的产品的广泛采用,实现芯片生产流线化。该战略合作的好处包括联合市场营销和销售运营,包括可以利用Dialog的渠道销售伙伴和客户群,加速WattUp技术在智能手机、汽车、和新兴物联网应用中的广泛采用。 Dialog将在CES消费电子展(拉斯维加斯,2017年1月5-8日)期间,在私有展示空间呈现Energous的WattUp技术,预计第一批客户将于2017年的上半年开始量产。
近日,PTC针对FlexPLM 11推出首款基于角色的应用程序——Tech Pack Access。FlexPLM 11是PTC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的最新版本,适用于零售、时尚、鞋类、服装以及消费品行业。 基于角色的应用程序能够根据日常工作的具体需求,将适用的产品数据和功能特性更迅速、更便捷地传递给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进而提升用户体验。作为一系列应用程序发布计划中的首个应用,Tech Pack Access为供应商提供了访问产品规格数据的能力,这些数据包括物料清单、测量值、构造详图以及图像等。成品制造商可以即时查看关键产品数据,从而在产品抽样和生产期间提升精度、加强协作、提高效率。该款应用的生成功能还能帮助用户保持产品完整性,减少代价高昂的错误。 PTC零售产品管理高级总监Quach Hai表示:“Tech Pack Access的面世代表着FlexPLM 11不断进步和日益成熟,它让零售商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开发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例如,这款应用让供应商不必离开生产车间就能轻松调取一款服装的最新构造详图。FlexPLM 11使产品开发和采购部门能够访问相同的更新信息,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同步开展工作,进而加快产品的整体上市速度。” FlexPLM 11及其基于角色的应用程序是PTC“零售旅程”路线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路线图旨在引导企业逐步构建非季节性产品线、个性化产品以及透明的供应链。“零售旅程”具体包括三个步骤: · 了解情况 — 通过分析数据做出更合理的规划、设计和采购决策 · 提升能力 — 通过趋势分析及以供应商为驱动的产品开发,创造优质产品 · 赢得优势 — 通过非季节性产品线、个性化产品以及透明的供应链充分扩大价值、提升竞争力 Tech Pack Access是由PTC ThingWorx®技术支持的首款应用程序。借助物联网,Tech Pack中的信息也可以连接至其他信息源。例如,产品规格中的物料数据可以与工厂物料的可用性及定价相连接。 此外,更多基于角色的应用程序计划将于明年发布。
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呢?据观察,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高速增长,带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安全、移动支付、4G、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我国许多门类的电子元器件产量已稳居全球第1位,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占领重要的地位。我国已经成为显像管、铝电解电容器、半导体分立器件、印制电路板、扬声器等电子元器件的世界生产基地。同时,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电子元器件上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汽车电子、PDA、互联网应用产品、机顶盒等产品的迅速启动及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发展。在通讯类产品中,移动通信、光通信网络,普通电话等都需要大量的元器件。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集成电路累计总产量8,303,121万块,同比增长9.32%;2013年全国集成电路累计总产量8,676,373.33万块,同比增长10.37%。在行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集成电路行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同时,中国LED厂商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在产量上有优势,在LED芯片、封装产品质量方面也有进一步的提升,未来LED产业的整合速度将明显加快,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渠道优势以及规模优势的产业链细分环节龙头将通过外延式扩张迅速壮大。因此,在行业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渠道整合优势将成为LED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当前半导体产业的应用热点已从最初的计算机、通信扩展至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芯片,是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高附加值半导体产品,是各类电子产品和设备的最核心组件之一,通常标志电子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亦是各国技术屏蔽较为严重的产品类别。 伴随国家长期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以及相关企业的日趋成熟,未来大陆半导体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从消费,到通信,再到工业电子,逐步摆脱国外企业制约,走独立自主创新的发展路线。 从而电子元器件行业诞生了硬之城这样的一个“新生儿”。硬之城是一个以IC、半导体、二三极管、电阻、电容、LED、接插件等电子元器件为主的垂直B2B交易平台,作为一个高端电子元器件在线交易平台,只邀请电子元器件原厂和代理商入驻。硬之城以“让电子元器件交易更简单”为使命,提供线上直接交易,省去了传统的反复询价确认过程,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技术支持,销售原装正品元器件,通过引入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品牌的原厂和代理商入驻商城,提供授权渠道产品,从源头上避免了假货及其他各种非原装货源。
PTC宣布将于12月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16 PTC Forum中国行业盛会。届时,来自不同行业的精英客户及专家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体验业界最新的突破性技术,感受物联网为现实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无不把“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在传统制造业发展格局逐步被打破的今天,面对产业转型的机遇,企业该如何决策?作为PTC新Logo诞生后的首场中国年度盛会, 2016 PTC Forum中国将秉持“新视野 新思维”的全新理念亮相上海,以最专业的视角和最先进的技术,讲述如何在智能制造的新纪元中拓展新视野,启迪新思维! 在这场为时一天的年度技术盛宴中,观众将有机会了解到如何充分利用PTC全线产品与技术,从创新研发、卓越制造、敏捷服务、智慧管理四个维度,推动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与业界同行共同探讨如何打破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壁垒,重塑制造业体系和行业边界,并拓展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占领价值链高端。 在今年全新推出的互动体验展区,将现场展示全新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企业级应用,让观众有机会亲身体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为制造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此外,PTC还将为观众倾情呈现: Ÿ PTC最新产品版本发布——Creo 4.0最新发布 Ÿ 丰富多彩的主题演讲、专项的PTC核心议题 Ÿ 来自领先型企业的洞见、经验和最佳实践,了解制造业企业转型之旅
近日,PTC公司宣布,云服务对其客户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蓝山研究院(Blue Hill Research)上月发布的基准报告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该报告显示,在过渡到以物联网(IoT)为基础、更具活力的商业模式时,了解并发挥云服务的潜力对企业至关重要。 该报告名为“PTC云服务——实现云服务的承诺与投资回报”(PTC Cloud Services – Delivering on the Promise and ROI of Cloud Services),是依据蓝山研究院今年6月至7月对PTC及PTC云服务客户开展的一项调查撰写而成。该报告还指出物联网在云部署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客户认为物联网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云服务部署的最大驱动力在于能让企业IT团队更好地为内部客户服务。但客户也有望在总成本(TCO)和投资回报(ROI)方面得到收益。 蓝山研究院的常驻企业家Tony Rizzo称:“在今天的企业技术领域,采用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带来诸多好处,对于采取了物联网战略的公司而言尤其如此。PTC在开发和提供云选项时充分听取了客户意见和市场反馈。同时,在云采纳方面也势头喜人,采纳者中不仅有物联网客户,采用PLM等解决方案的长期客户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基准报告的调查结果佐证了PTC对云接受度的观察结论。PTC的数字工程产品,尤其是其基于云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增强的对集成PLM解决方案及高效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以及物联网的日益普及正推动着云PLM市场的发展。2016财年,PTC前10大PLM新订单中有7个是关于云部署的。 PTC公司PLM部门总经理Kevin Wrenn称:“与去年相比,今年PLM云服务业务量增长了一倍,增幅相当于整体市场增幅的10倍。令人倍感鼓舞的是,独立研究机构和客户都认识到了云的价值和潜力。” 基准报告显示,近70%的受访客户称,轻松部署PTC云服务的能力对公司决定购买PTC产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表明了同时投资于PTC产品和PTC云服务的巨大价值。 PTC云服务能够提供相关的软件专业知识来支持客户快速部署、管理和优化PTC解决方案,包括在安全基础架构中进行应用程序管理和平台管理。在云端运行PTC解决方案有诸多好处,其中包括: · 利用新的解决方案可更快实现价值 · 改善应用程序运行时间和性能 · 降低实施与管理风险 · 提高敏捷性和可扩展性 · 可预测的运营费用 · 减轻内部IT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