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纳米管让太阳能电池更便宜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能改革太阳能电池生产方法的碳材料。这种新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是由碳纳米管组成的透明导体,这为太阳能电池生产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当前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依赖于一种相对较稀有的元素。地球上碳元素含量丰富,碳纳米管有望促进太阳能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成本效益更高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另外,这种材料拥有良好的柔韧性,使得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以集成到织物和衣服中,为个人电子产品和军事行动等提供便携式的供电。这项研究成果被刊登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杂志2011年10月期。太阳能电池是由多层结构组成,包括一个透明导体层,太阳光通过透明导体层进入电池,而电能通过这里传出,因此这个导体必须是导电且透光的。同时具备这两种特性的材料很少。目前,铟锡氧化物是透明导体中应用最多的材料,但这种材料有两个缺点:易碎,且依赖于相对较稀有的元素铟。因此,对太阳能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将会极大地推高铟的价格。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普及,铟的供应将可能出现不足。因此人们很希望有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比如碳,能取代铟在太阳能技术中的位置。该研究团队利用单壁碳纳米管研制出了可以替代铟锡氧化物的材料,并进一步确定了效率最高的碳纳米管的类型:金属型碳纳米管和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研究人员发现,当这两种碳纳米管作为透明导体使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时,金属型碳纳米管的效率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50倍。

    半导体 太阳能电池 碳纳米管 半导体 金属

  • 韩国政府计划政策扶持10大核心材料事业

    韩国企划财政部日前推出全球市场10大核心材料(WorldPremierMaterial;WPM)事业计划。韩国知识经济部评估WPM事业在2018年前,可在全球市场获得10亿美元以上的营收,期许达到30%以上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未来将投入1.2兆韩元(约10亿美金)支持10大核心材料企业厂商。韩国政府选定的10大核心材料,分别是友善环境智能型表面处理钢板、运输机用超轻量镁原料、节约能源及转换用奈米复合原料、多功能型高分子聚合物膜料、可挠式显示器用基板原料、高能源锂电池用两极原料、生物科技相关原料、超高纯度含碳化硅原料、LED用蓝宝石单晶材料、低碳型酮系优质纤维等产业。上述原料像是锂电池、生物科技原料、奈米复合原料,都是韩国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显示器、汽车等制品的必要原料。过去10年间,韩国经济知识部在推动零件、原料产业方面颇有成效,零件部分的出口量比政府策划支持前成长3.7倍,贸易盈余增加29倍,成效十分惊人。但在原料方面由于技术未臻成熟,加上对日贸易逆差仍大,并无明显成果。为了将韩国推向全球首先商业化、创造市场、拥有市场持续支配力的高峰位置,韩国经济知识部提出此次的事业核心原料。经济知识部零件原料科长李呈雨(译名)表示,这次选出的核心原料兼具世界市场全球化及在地化,将开创第2次的原料产业文艺复兴。因应此次韩国科学技术企划评价院提出的政府部门投资妥当性调查制度结果,韩国政府在2011年底前,将再次投入规划事业集团的架构、营运体制、事业类别促进日程,2012年开始扩张核心技术开发计划。

    半导体 LED 锂电池 显示器 MATERIAL

  • Vishay半导体和无源元件亚太区库存扩大

    电子元件分销商e络盟母公司element14今天宣布扩大VishayIntertechnology公司半导体和无源元件在亚太区的产品库存。Vishay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与无源解决方案的专业厂商。element14为Vishay公司的分立式半导体和无源元件实现亚太地区大部分城市翌日到货。随着设计越来越复杂,并且终端用户要求更多功能且直观的电子产品,工程师面临着集成更多不同种类元件的挑战。同时,工程师需要确保设计中的不同元件能够互相兼容,以便设计出最佳的成品。这在半导体和无源元件方面尤其重要,它们是所有电子设计的构建模块。“我们公司生产种类繁多且先进的元件,并且努力开发创新产品来增强电子设计。”Vishay公司亚洲区高级销售副总裁JohnsonKoo表示,“与element14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卓越的平台,使亚太区的工程师们不需要寻求Vishay和element14之外的公司就能获得我们的全系列产品,满足其所有要求。这将有助于提高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确保最终产品的高性能和高品质。”“由于我们的业务目标一致,因此扩充Vishay的产品库存是一种自然发展。”element14亚太区供应商营销总监WilliamChong表示:“element14为Vishay产品提供补充性的客户服务,例如技术支持以及面向工程师的在线社区。此外,我们的element14knode在一个动态参考平台上整合了各种设计资源,包括专家、设计工具、服务、硬件、软件和最新的技术信息,以帮助提高设计效率并加快产品上市。”可靠解决方案助力电子创新element14提供Vishay大量的最新分立式半导体和无源元件,例如电容器、二极管以及电阻器,为工业、汽车、消费者、电信和电源市场提供可靠的高性能解决方案。element14销售的最新的一款Vishay产品是3-Ω,高带宽、双SPDT模拟开关系列,它是低电压双单刀双掷单片电路,CMOS模拟开关。这些解决方案支持从1.8V到5.5V电压的电源,并且在242MHz带宽范围内同时在整个信号范围上提供低开态电阻、卓越的开态电阻匹配和平滑性。它们具有高线性优势,能够减少信号失真,非常适合音频、视频和USB信号路由等应用。这些组件采用了Vishay专有的亚微米高密度制程,在降低能耗的同时缩小了PCB尺寸,让工程师能够优化宝贵的板卡空间并且实现低耗电。element14还销售Vishay的8通道、双4通道、三双通道(三SPDT)多路复用器系列。这些元件的通道泄露电流通常在10pA范围内,而开关电荷注入低于0.5pC。结合超低开关电容,这些设备非常适合于高精度信号开关及多路复用。所有开关导电的各向同性良好,提供轨对轨模拟信号开关,并且可以用作多路复用器和多路输出选择器,为电子设计提供多样性功能。

    半导体 Vishay 无源元件 LEM 半导体

  • 苹果称三星专利要价过高占芯片价格2.4%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说三星在与苹果的专利纠纷中向苹果提出了过高的价格要求。据德国刊物《Webwereld》的编辑安德里斯西斯(AndreasUdodeHaes)称,三星向苹果提出的每项专利技术的单价达到了芯片价格的2.4%,苹果认为这个价格太高。西斯一直通过推特的方式报道三星与苹果之间的专利诉讼的进展情况。这也是三星与苹果之间的专利大战中曝出的最新信息。目前,两家巨头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已经延伸到美国、澳大利亚、亚洲和欧洲等地的多家法庭,这也说明了苹果与谷歌安卓平台联盟之间的摩擦正不断升级。西斯称,三星提出的价格要求属于机密情报,但是却被苹果的代表律师泄露了出来。另外,苹果还说,它已经向英飞凌订购了芯片,后者于去年被英特尔收购;因此,它不必向三星支付专利费。三星和苹果的代表均未就此发表评论。为了保持自己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领先地位,苹果已经对多家安卓合作伙伴提出了起诉。安卓在全球市场份额上已经超过了苹果,但iPhone仍是目前最畅销的智能手机产品并将继续引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技术公司不断将法庭作为第二战场,通过专利而不是产品来打压对手。最近几年,苹果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半导体 三星 苹果 芯片 安卓

  • 行业新形势下半导体企业需提升软实力

    近期,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支出指数受到经济动荡的影响而呈现下滑的趋势,外加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产能释放而引起价格下降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刚刚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全球半导体行业表现低迷。然而,中国半导体市场却受到“十二五”规划期间大力发展包括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政策扶持,以及在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的强劲带动下,整体走势趋于成熟化,市场表现惹人注目。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总产量达到191亿块,同比大幅增长33.1%。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48.42亿元,同比增速为17%。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被委以促进经济转型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这意味着,在政府政策扶持及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半导体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全球顶尖半导体企业均瞄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机遇,通过加大创新及投资力度、缩短研发周期、改进制作工艺、完善客户服务及技术支持等,逐鹿中国半导体市场。一方面,这将促进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为中国本土的工程师带来不小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帮助工程师解决其面临的挑战,实现与其共同成长是ADI在新形势下首要解决的任务之一。ADI在扩大中国市场投资、扩大区域覆盖范围的同时,还力求为更多地区的工程师及潜在客户群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今年8月,ADI武汉分公司搬迁至拥有“东方硅谷”之称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作为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及中心城市,武汉“九省通衢”的绝佳地理位置、公路及高铁不超过两小时的中部城市圈、距北京和上海同样十分便利的交通成为ADI销售渠道与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武汉分公司将承担起华中地区销售、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的重要任务,以未来5年为阶段性发展规划,重点服务涵盖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中西部省市的工程师及客户。武汉分公司同时设立成都和厦门两个办事处以便提供更快捷的技术、商务服务体系。各办事处都配有专业技术支持人员、销售人员,并且会逐步增加其他职能的岗位,以便更全面、更迅速地服务本地工程师及客户。武汉分公司还配备专业实验室以便能更高效、高质地服务华中地区的客户。另外,武汉分公司也融入了ADI全球内部网络,使其可以及时获得ADI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因此可进一步提升武汉分公司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同时,武汉也是华中地区高校学府最密集的城市,ADI希望能够与有志学子共同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身创造才能的广阔平台。ADI亚洲区副总裁郑永晖先生表示:“武汉办公室所处的绝佳地理位置更能进一步扩大ADI与高校的合作,例如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有助于丰富ADI的人才库。”如今,半导体产品已经被利用在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产品的先进性及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市场走向。正因如此,重视客户沟通、以用户潜在需求为驱动,正在逐渐成为厂商实现研发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前提。这就需要企业将“DesignConvenience”(设计便利)的服务概念充分体现在其业务之中,更高效迅速的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交流。ADI亚洲区副总裁郑永晖先生着重强调:“武汉团队的建立可以对使ADI快速地回应华中及周边地区的工程师及客户的要求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这充分地满足当地客户及市场的需求。从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如何让客户充分体验到‘Designconvenience’是现在半导体企业面对的挑战,也是企业体现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不以市场和客户便捷为导向的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将使企业背离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而ADI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厂商,以及数据转换器市场的长期引领者,在完善客户服务方面也一直不断地做出积极努力。ADI已于近期优化升级了公司的中文网站根据工程师及客户的反馈,更加注重技术内容和设计支持站内搜索;简化了样片申请程序,用户最快可在72小时内收到ADI公司免费提供的样片;实验室电路则是ADI提供的经过ADI工程师测试过的参考电路,旨在帮助工程师解决当今模拟、混合信号和RF设计挑战。ADI还在官方网站及其它行业网站上上传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工程师了解ADI的产品及技术,帮助工程师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另外,ADI亚太区的客户服务中心4006100006更是为企业用户、个人用户以及设计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据Databeans今年4月的数据报告,ADI在全球转换器市场已占有48%的市场份额,同时在高性能放大器市场也占有42%的市场份额。ADI在这两块市场中持续保持领导地位。然而,ADI依然坚持进行技术创新,完善服务,努力满足通信、工业、医疗、汽车和消费类电子行业持续扩大的客户需求。这也充分体现了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即在中国半导体市场广阔的发展机遇面前,半导体厂商需要通过提升软实力进而提高行业竞争力,通过提供便捷服务为业务发展创造更多的上升空间。

    半导体 工程师 中国半导体 ADI 半导体

  • 需求不乐观 太阳能厂商库存调控转趋积极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EnergyTrend观察指出,以目前市场来看,第四季全球太阳能需求展望并不乐观,目前欧洲市场的库存水位持续升高,而中国与日本市场的需求并不如预期,因此厂商对于库存水位的调控转趋积极。据了解,由于原料厂持续塞货给下游厂商,使得厂商积极出清库存,有业者表示目前出清库存已是第一要务。而这样的状况将导致市场的报价持续走低,使得现阶段现货市场的价格呈现紊乱的局面。原料的部分,根据EnergyTrend的分析,下游厂商的需求并未成长,但上游多晶厂出货的动作并未停止,使得下游矽晶圆与电池厂商目前面临极大的库存压力。为了降低损失,买卖双方持续针对价格与供货进行交涉,而有些厂商更是断尾求生,直接终止合约的履行以降低库存的压力;而大部分的厂商均将多余的库存在现货市场上进行抛售,使得多晶矽价格持续走跌。虽然上游多晶矽厂拥有长约保护,短时间内仍可享受较佳的售价与利润,不过一旦价格差距过大,将促成更多厂商针对长约内容进行调整,终将对多晶矽厂商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EnergyTrend最新太阳能市场价格调查,本周多晶矽的现货价格已逼近每公斤40美元的关卡,目前平均价格来到每公斤48.61美元,跌幅为1.56%。而在矽晶圆、电池与、模组方面也呈现价格走跌趋势。在矽晶圆部分,多晶的最低价格已接近每片1.7美元的水位;而单晶的价格趋近于每片2.0美元;电池方面,多晶矽太阳能电池的最低价格来到每瓦0.67美元;单晶部分则来到每瓦0.72美元。EnergyTrend指出,本周矽晶圆价格出现明显调整,多晶矽晶圆的平均价格来到每片1.871美元,跌幅为2.81%;单晶矽晶圆则为每片2.435美元,跌幅为2.29%。电池部分则小幅下滑至每瓦0.717美元,跌幅为0.42%。除此之外,薄膜本周报价也出现调整,目前平均价格为每瓦0.927美元,跌幅为0.54%。展望未来,传言已久的消息已经成真,保利协鑫(GCL)与鸿海集团(Foxconn)联手进攻全球太阳能市场。由于全球太阳能市场已陷入价格竞争与低毛利的境界,此时鸿海集团与保利协鑫合作进入电池与模组制造,预料将利用成本优势来抢攻市场,全球太阳能电池与模组厂商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EnergyTrend认为这将加速全球太阳能产业重整的速度,未来具有成本与技术双重优势的厂商才能够存活。

    半导体 太阳能 晶圆 TREND ENERGY

  • 三星电子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生产线竣工投产

    9月22日,三星电子16号半导体生产线竣工投产,该生产线为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生产线,主要产品为20纳米级闪存,笔者从三星方面了解到,三星电子还将首次实现20纳米级DDR3内存设备的量产,成为全球最早量产20纳米级存储器产品的企业。据悉,三星电子16号半导体生产线自去年5月开工建设,经过短短的15个月即投入运行,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建筑达12层,也是全球最大规模、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三星电子方面表示,三星电子16号半导体生产线今年2月竣工、5月建成洁净室(CleanRoom)、6月开始产品测试、8月完备量产系统,计划从本月起,每月生产1万片以上的12英寸晶圆20纳米高速NAND闪存。有业内人士称,以此为契机,三星电子在巩固其内存领先企业地位的同时,也为全球IT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今年末为止,三星将按照NAND闪存的需求,逐渐增加12英寸晶圆的生产规模,明年计划量产10纳米级大容量高速闪存。此外,本月将实现量产的三星20纳米级DDR3内存拥有与去年7月研发的30纳米级DDR3内存的同等性能,同时提高了约50%生产效率,节约了40%以上的耗电量,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内存。三星将从企业服务器市场到笔记本市场等各种IT市场上不断扩大绿色内存的比重。三星李健熙会长表示:“这次16号生产线的竣工投产让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工程生产线,也让我们更加稳定地向顾客供应更多的尖端产品,加强了三星独有的竞争力。”

    半导体 内存 三星电子 纳米级 半导体

  • 重挫!全球太阳能股 亮不起来

    全球股市上周重挫,而产业负面消息更多的太阳能族群跌幅更是惨烈,灾情遍及美、欧、港、台,跌幅动辄2成以上,更有多档写下挂牌后新低,堪称是史上最惨;对照之下,台股的太阳能族群跌幅相对轻微。台股的太阳能族群在上周曾一度小反弹,但周四、五又遭逢回档压力,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台股重挫259点,但台股的太阳能族群仅有达能(3686)一档跌停做收,其余盘中都未曾打落跌停,颇有短线筑底的味道。全球太阳能股的单周跌幅来看,以大陆的矽晶圆和电池双霸天江西赛维(LDK)和无锡尚德(STP)跌幅最为严重,分别达32%和28.3%,若以台股的跌停板7%计算,过去一周等于是跌了3根跌停板。至于过去一阵子相对抗跌的美国本土太阳能股,上周也有补跌的味道。去年位居全球电池霸主的FirstSolar和SunPower,跌幅都逾18%,而不久之前才创挂牌后新高的设备厂GT(STAT),则是重挫21.8%。法人表示,太阳能景气不佳,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降低稼动率、进一步递延新设备的采购与到货时间,对于设备厂的压力将会慢慢浮现。更为悲惨的,前年高居全球龙头的德国电池厂Q-Cells,除了是竞争力远不及亚洲企业之外,在公司高层释出「不排除寻求买主」的说法后,股价更是直直落,上周又跌了24.7%、收在0.55欧元,对照过去1年来的最高点5.14欧元来看,已缩水至十分之一。而一度有意申请发行台股TDR的卡姆丹克,上周在港股的跌幅也达20.3%、收1.18港元;而另一档已在台发行TDR的阳光能源则惨跌22.6%,收盘仅剩下0.82港元。

    半导体 太阳能 电池 ST FIR

  • Gartner发出警告 半导体行业存货过高

    全球知名行业调研机构Gartner日前发布了一期全新报告,在这份报告里,Gartner的分析师发出警示,并指2011年第三季度期间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存货水平将会达到一个令人担忧的水平,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和商务支出一直保持疲软并低于预期,预计半导体行业将开始重新调整其存货水平。Gartner分析师GeraldVanHoy在一份声明里表示,在整个2011年第三季度期间,半导体行业的存货量一直保持在适度较高的水平。“考虑到当前经济景气持续疲软,目前的存货水平仍然显得太高,同时整个行业必须控制产能的增长,并且积极采取行动,以降低行业存货水平。我们预计,这些行动将出现于未来的数个季度之内,并于2012年第二季度期间达到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平衡。”Gartner方面还指出,目前的半导体行业除了面临存货水平较高的问题之外,同时也面临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滑的趋势,总体上来看整个全球半导体芯片制造行业呈现出产能过剩迹象。

    半导体 芯片制造 半导体行业 控制 GARTNER

  • 苹果三星专利大战升级 日本台湾半导体厂商受益

    苹果(Apple)和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专利大战越演越烈,这两位亦敌亦友大厂之间的关系越越微妙,半导体事业部门和品牌部门的矛盾也逐渐浮上台面。内存业者分析,苹果在NANDFlash芯片的采购上早已逐渐转向东芝(Toshiba),而在MobileRAM芯片上的采购同样转向与尔必达(Elpida)合作,未来在内存产品采购策略上,苹果的策略应该会越来越多元。苹果和三星之间关系既是竞争又是合作,苹果的零组件产品极度依赖三星半导体事业部门,包括处理器、ANDFlash芯片和MobileRAM芯片等,但三星品牌部门却和苹果的产品线打得火热,这样的竞合关系在2011年4月苹果开第1枪,控告三星旗下Galaxy系列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侵犯其一系列知识产权后,就为双方一连串利诉讼案拉开序曲。以目前如火如荼的战况分析,这2家大厂在多个国家至少有23件诉讼案是处于现在进行式,目前看似苹占上风,三星的产品接连在德国、荷兰等地被禁售,连原本要在德国柏林IFA国际消费电子展中推出GalaxyTab7.7平板计算机的计划,也被迫撤展,处于节节败退的状况。三星产品推展受阻,不但要在德国与荷兰法院上诉,三星有意让苹果(Apple)iPhone5禁止在南韩贩卖,将以侵犯三星无线科技相关专利等名义,让苹果新产品无法登韩;同时,三星也向澳洲联邦法院对苹果(Apple)提起诉讼,表示苹果iPhone和iPad侵犯其7项无线通信标准关的专利。三星与苹果的专利权之战越来越激烈,也让三星半导体和品牌事业部门之间的矛盾,被外界用放大镜检。半导体业者分析,苹果短期间之内还是不可能一下子和三星半导体切割干净,毕竟三星在全球DRAM产业市占率40%,全球NANDFlash市占率超过30%,苹果的处理器更是长久以来都委由三星代工,双方关系就很像是互相握手合作,但又恨不得把对方的手腕扭下来。不过内存业者认为,早在专利战开打前,苹果在内存芯片的采购策略上就开始分散化,NANDFlash芯片和MobileRAM芯片算是标准型产品,不像处理器需要客制化且特别设计,因此内存芯片其实可以跟其他供货商采购,只是三星的势力太大,也不能全部都不和三星合作。NANDFlash芯片方面,早在上半年备货时,除了三星之外,传出苹果增加向东芝拿货的比重,业界也联想与两家公司的专利侵权案有关,当时也引起东芝的客户担心无法拿到足够货源,因此转而向美商美光(Micron)和英特尔(Intel)等靠拢,先预作准备。再者,在MobileRAM采购上,尔必达是最大的受惠者,苹果主要是采用尔必达的MobileRAM产品,虽然也有传出部分用三星的产品,但与尔必达在此产品在线的合作关系预计会越来越紧密。而受惠尔必达接到苹果的MobileRAM订单,其PCDRAM芯片也大量转给瑞晶生产,算是台厂间接受惠。

    半导体 三星 苹果 半导体厂商 MOBILE

  • AMD因芯片制造业务下调本季度业绩预期

    北京时间9月29日凌晨消息,AMD已经下调了本季度的业绩预期。AMD目前预计,本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4%至6%,而此前公布的预期为同比增长10%或更多。此外,AMD目前预计本季度的毛利率为44%至45%,同样低于此前预期。AMD表示,从该公司分拆出的芯片制造业务GlobalFoundries在生产方面遭遇困难,这是导致AMD下调业绩预期的主要原因。受此消息影响,AMD股价在周三美国股市的盘后交易中下跌近9%。

    半导体 AMD 芯片制造业 GLOBALFOUNDRIES

  • SEMI:现正是重新评估太阳能长期策略最佳时间

    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台湾暨东南亚区总裁曹世纶表示,随着太阳光电技术快速发展,长期来看,太阳能发电价格将越来越有竞争力。但受到短期的经济面影响和政策面冲击,厂商目前仍有挑战需要克服,也因此,对相关业者来说,现在正好是重新评估长期策略的最佳时间点。市场担忧的富士康集团和保利协鑫将共同建设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工厂,可能会引发市场价格战,此消息也被保利协鑫否认。历经2010年太阳光电市场需求爆炸性成长153%后,2011年上半年受德国、意大利等主要太阳能市场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全球太阳能市场需求成长趋缓,尽管如此,iSuppli最新研究报告仍预估2011年全球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安装量仍将维持成长,由2010年的17.6GW,成长至2011年的21.2GW,年增率达20%。对于市场担心富士康集团和保利协鑫将共同建设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工厂,可能会引发市场价格战,针对此,保利协鑫于近日发出澄清公告表示,目前公司并不考虑参与电池片与组件的生产制造。保利协鑫称,与富士康集团在除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等领域的合作仍处于意向书阶段。保利协鑫仍然主要致力于多晶矽和矽片产品的生产以及光伏电站业务的发展。保利协鑫集团的多晶矽年产能在2011年底达到46,000吨,产品质量达到电子级标准。而矽片年产能已在2011年7月底达到6.5GW。此外,集团除了在美国营运11MW的光伏电站外,还于江苏省徐州市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装机容量达20MW的光伏电站。

    半导体 太阳能 组件 SEMI 太阳能电池

  • 东亚日报:新半导体战争

    半导体也像汽车有潮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特尔等美国企业在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市场占上风。但由于大型计算机的出现,需要高性能D-RAM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名列前茅。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高性能D-RAM成为了浪费品,反而小而贵的半导体深受欢迎。因此,大量生产PC用D-RAM的三星电子瞬间超越日本企业。那么走进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时代的如今,在节省电力的移动式D-RAM竞争中谁会取得最终胜利?昨天在三星电子器兴区华城举办的“20NANO级D-RAM及Flash量产”活动中再次验证了三星电子是内存半导体的至尊。“一只老虎(三星电子)和三只小猫(Hynix、Elpida、Micron)”这一世界半导体生产结构没有改变。今年5月,排名世界第三的日本Elpida公布“世界最初25NANOD-RAM7月量产计划”,进而让全世界震惊。不过目前只生产出试用品,没能动摇三星电子18年的根基。另外,排名世界第二的Hynix要从明年初开始量产。所谓20NANO是指半导体线路的线幅(电线间距)为20NANO米(1NANO米是10亿分之一米)。线幅是头发的4000分之一,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属于尖端技术的10NANO级明年上市。过去,三星电子是以随着美日企业大量生产两国先开发的D-RAM和NANDFlash提高理论。不过2006年是首次推出NANOD-RAM,而且今年为止每年推出改善的产品,进而主导世界市场。是从“追随型”转为了“引领型”。半导体业界的习惯就是量产现代芯片之前开发下一代芯片。三星电子是开发了下下一代芯片,进而作为引领者占上风。今年由于D-RAM价格下降,日本和台湾企业考虑减产时三星电子会长李建熙还鼓励了攻击性投资。昨天在活动现场,李会长表示:“要警戒半导体业界的强风。”围绕P-RAM(IBM)、R-RAM(三星电子)、M-RAM(Hynix)等引领下一代的半导体,日后将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半导体 三星电子 RAM NI 半导体

  • 第三季度模拟半导体库存天数将大幅下降

    据IHS iSuppli公司的库存研究报告,由于厂商因应疲弱的需求前景而削减产能,预计第三季度模拟半导体供应商的库存天数下降4.4天,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可见度下降,第三季度模拟半导体库存天数(DOI)将为92.5天,低于第二季度时的96.9天。尽管最近几个季度库存天数波动无常,但自从2009年以来还从未有这么大的降幅,如图4所示。2009年第二季度库存天数减少4.9天。   库存天数下降反映了IHS公司的预期,即2011年下半年模拟供应商将更加密切地监控库存,降低运行率以适应疲软的需求环境。2010年,由于渠道中的库存不足,交货期普遍延长,客户为了得到产品需要等较长时间。但与2010年不同,这次库存水平下降预计不会带来太大问题。 这是因为,模拟库存在最近八个季度一直稳步攀升,目前库存处于衰退前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补充库存活动完成,交货期已经降到客户可以接受的水平,从而可防止重演以前的痛苦局面。与一年前供应商措手不及不同,目前产能变得更加灵活,随时可用,使得供应商能够在需求急升时迅速增加产量。 模拟半导体产品用于多种终端产品之中,主要是消费电子产品和无线应用。即使消费产品以及模拟领域肯定会受到脆弱的全球经济和欧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强劲的无线市场将抵消可能出现的下滑。IHS公司认为,安卓和苹果操作系统平台带来的强劲营业收入,也将帮助抵御诺基亚和Research In Motion等手机厂商产品销售下降的影响,使模拟领域避免出现更大的下滑。 总体模拟库存额已经处于衰退前的水平,第三季度将从第二季度的60亿美元上升到62亿美元。IHS公司追踪的模拟厂商包括Intersil、凌特公司、美信集成产品、国家半导体、RF Micro Devices、Silicon Laboratories Inc.和Skyworks Solutions Inc.。 对于厂商来说,第三季度库存天数下降,显示其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变得更加谨慎。但是,由于日本3月地震造成的供应链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且总体产能已经恢复,预计供应商已做好充分准备,今后数月将灵活应对需求的涨落。  

    半导体 供应链 模拟 BSP 半导体

  • Solarbuzz:供过于求 太阳能产业面临挑战

    根据Solarbuzz最新一期太阳能市场季报,模组生产过剩导致全球太阳能厂商价格压力增大,模组出厂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达33%。Solarbuzz的初步统计显示,全球太阳能市场需求第三季与上季相比仅成长不到1%,但是较去年同期成长20%。欧洲区域占据全球市场58%的比重,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8%;在规模较大的太阳能市场区域中,美国与中国是第三季成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尽管一些厂商已经开始削减他们的生产与出货计划,但是中国的一线厂商依旧维持他们年度出货计划指标。如果厂商们达成了2011年下半年的指标,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超出终端市场需求4.4GW。价格下降虽然刺激了下半年终端市场的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需求回暖的力度并不强。Solarbuzz总经理CraigStevens表示:「虽然期望价格的下降能够刺激年底的需求,欧洲的下游企业在三季末对于是否增加库存仍然犹豫不决。由于在2012年初预计德国将下调15%的并网电价补贴,一旦在年初高估政策对市场影响,将可能导致年底库存增加。」综合考虑成本和供给结构的变化,晶矽模组出厂平均价预计在第四季度降幅达18%,这也将刺激着薄膜模组价格在第四季度大幅下降。同时,主要矽料、矽片及电池厂商第二季的毛利也较前一季下滑超过50%。2012对于太阳能产业也将是具挑战性的一年。根据SolarbuzzQuarterly报告的分析,2012年电池总产能将在2011的基础上增加50%,而终端市场的需求成长的比例预计小于25%。Stevens补充:「这与2009年供需失衡并且导致了整个太阳能产业链价格下降的情况十分类似。然而,由于目前一些公司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明年被合并或者关闭的可能性增大。」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产量,明年年底模组库存有可能飙升至22GW;为了使库存天数维持在与2011年底一样的水位,产量需要比厂商的计划减少约11GW。

    半导体 太阳能 电池 终端 SOLAR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