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数模半导体获凯旋创投等1000万美元投资

    据国外媒体报道,硅谷数模半导体公司(Analogix Semiconductor)日前获得了1000万美元B轮第三期风险投资,本轮投资由中国投资机构凯旋创投领投,DCM,Globespan Capital Partners,JAIC和Woodside Fund也参与了本次融资。自2002年以来,硅谷数模半导体公司共获投资3400万美元。   硅谷数模半导体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高性能数字多媒体接口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中国大陆的厂商提供HDMI和Display Port接口芯片产品及IP License服务,已成为HDMI接口芯片的核心供应商,占有国内半数以上HDMI芯片份额。HDMI接收芯片的客户群已经囊括了海信,海尔,创维,长虹等多家国内知名家电厂商。 根据投资协议,凯旋创投合伙人金曦(Stella Xi Jin)将加入硅谷数模半导体的董事会,金曦表示,硅谷数模在Display Port和HDMI芯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很高兴加入董事会帮助硅谷数模发展壮大。 硅谷数模半导体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在东京,台北,北京,深圳都设有办事处。硅谷数模长期耕耘中国市场,本次融资也是少有的国内创投投资外资企业的案例。

    半导体 半导体 硅谷数模 接口芯片 HDMI芯片

  • 三星对台采购金额将达75亿美元创新高

    台湾三星总经理金衡睦指出,三星LED电视、触控手机在全球大卖,为坐稳第一大宝座,今年增加采购台湾触控面板、LED及零组件,对台采购金额将达75亿美元新高。   接口光电是三星重要的开发伙伴,今年打入三星F480、S3800两主力机种,产能已不敷使用,由于三星新机种的需求,接口光电计划第三季增加电容式150万片与全平面电阻100万片的新产能。   台湾最大的触控面板大厂洋华,也是三星的重要供应链。   金衡睦表示,三星LED电视在全球大卖,将扩大对台湾LED相关产品采购。三星触控手机在全球销售也颇有起色,第一季是全球第一大,两项产品持续热卖,带动今年对台湾的采购规模。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调查,第一季全球触控手机销售量2,450万支,约占全球手机销售量一成,预期将逐季攀升。   三星LED电视4月起上市,上市首日就掀起抢购,卖出50万台,平均每分钟成交3.5台,在全球顶级平面电视市场创下新销售里程碑,挤下SONY成为全球最大LED电视大厂。   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LCD TV)、液晶显示器品牌,今年两项产品出货量都将超过2,000万台。三星与台湾有很深的采购关系,三成以上的电视面板是向友达、奇美采购。在液晶显示器面板方面,彩晶、华映都是供应厂商。   去年三星对台采购达70亿美元,以面板、内存、电子零组件为主。今年增加LED及零组件、触控面板的采购,金额将增加至75亿美元创新高。   金衡睦指出,三星LED面板出货量占全球60%,将推动LED液晶电视成为下一世代电视主流产品。根据iSuppli预测,LED电视今年渗透率上看3%,推估到2013年将成长13倍达到39%。   前年三星对台采购金额开始快速成长,达56亿美元;台湾供应链的厂商家数已达300家,并成为三星的长期策略伙伴。三星扩大在台采购由零组件及成品,包括电子零组件、PCB、被动组件、连接器、电源供应器、IC组件等。 

    半导体 三星 LED 组件 BSP

  • 太阳能市场旺季不旺 Q-Cells、JA、LDK、ReneSola全亏

    2009年第2季太阳光电产业因受系统端观望心态影响、使得市场旺季不旺,13日公布第2季季报的包括电池龙头厂德国Q-Cells、晶澳(JA)、大陆多晶硅晶圆龙头厂江西赛维(LDK)、昱辉光电(ReneSola)等,第2季均呈现亏损状态,其中高额库存呆帐及直落的产品价格是众厂第2季亏损的主要原因。   第2季太阳光电产业因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使得系统业者观望市场,等价格落底再承接,导致第2季呈现旺季不旺的走势,甚至一路走到谷底,使得太阳能业者面临高额库存呆帐及跌价损失的压力,多数难逃亏损命运。   太阳能电池龙头厂德国Q-Cells上半年营收为3.662亿欧元、年减率为36.8%,营业损失(EBIT)为4,760万欧元,上半年产出与2008年同期相当为272.2MWp。   Q-Cells将重整组织以提升获利,将裁500名员工,预估将使总生产成本减少25%并透过较大产线及技术的提升来弥补人力精减。Q-Cells 2010年合约料源价格将跟著现货价调整,预估将提升竞争力、并着手搭配兴建数起太阳能电厂案。其转换效率18.3%单晶太阳能电池不久后问世,2011年估转换效率达20%。   转投资薄膜碲化镉(CdTe)厂Calyxo预估2009年步入量产、铜铟镓硒(CIGS)厂Solibro转换效率已达11.7%,2008年量产以来产出9MWp,未来这2厂将持续扩产。   LDK第2季受太阳能硅晶圆价格持续下跌、打消库存呆帐1.76亿美元,营收为2.283亿美元、季减率19.4%、年减率达48%,营业损失为2.05亿美元,相较第1季490万美元及2008年第1季的1.12亿美元,季减率为42.94%、年减率为2.8倍。   相较第1季为1.7%、2008年同期为24.5%,LDK第2季毛利率为负90%。市场预估其ADS亏损为2.03美元。LDK第2季实际出货量为231.7百万瓦(MWp),符合先前调高出货预估的230~240MWp。   另外,在英国伦敦挂牌的太阳能硅晶圆ReneSola,第2季营收8,260万美元、年减率为52.2%,相较2008年同期为24.7%,毛利率降为5.1%,预估每单位ADS亏损0.05美元;第3季ReneSola预估营收约1.32亿~1.4亿美元,季增率约6~7成。   电池厂大陆晶澳第2季营收为8,800万美元、年减51.4%,估稀释后每单位ADS亏损0.18美元,晶澳表示,第3季金融危机问题改善、需求也提升,预估财报成绩将会更好。  

    半导体 太阳能 ADS BSP CE

  • 2009年全球太阳电池产能将成长56% 难逃过剩阴影

    根据DisplaySearch在09年第三季发表的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数据库与趋势季度研究报告,全球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的产能将较去年成长56%达到17GW(170亿瓦)。2005年时全球的产能仅达2.3GW(23亿瓦),然而在全球各地厂商积极投入扩产之下,预计2013年将成长到42GW(420亿瓦)。以下附图为全球太阳能电池按技术种类产能预测。   2005~2012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按技术种类产能预测 来源:Quarterly PV Cell Capacity Database & Trends Report   “虽然因为全球景气变化与各国政府补贴政策缩减之影响,使全球太阳能电池模块需求在2009年衰退17%,但因为许多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已经由制造厂下订单、并依照时程装机,加上许多厂商仍积极扩张,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产能仍将大幅成长56% 。”DisplaySearch专责负责太阳能产业市场与技术研究的Charles Annis表示。   Annis进一步指出:“由于需求与产能的不一致,目前太阳能电池产业正历经供过于求的风暴,并导致了模块价格的快速下滑,并有可能对于许多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商造成伤害性的打击,尤其薄膜技术的厂商受影响较钜。我们预计明年太阳能电池产业仍将经历产能过剩的危机,在产业重整之后,2011年随着需求的复苏,产业将会有更好的前景。”   DisplaySearch在09年第三季最新发行的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数据库与趋势季度研究报告,其它重点摘录如下:     ˙截至2006年为止,日本拥有全球最大的产能,但中国大陆厂商自2005年起积极的投入新厂产能扩建,并在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地,并预计在2009年占了全球Solar Cell产能的三分之一。 ˙2009年薄膜(Thin Film)太阳能电池的产能达到3.58GW (35.8亿瓦),其中有30%采用了600mm×1,200mm的基板尺寸;这个尺寸也是锑化镉(CdTe) 太阳能电池的标准基板尺寸,并且目前为First Solar 等厂商所采用。一般称之为5代的1,000×1,200mm 到1,100×1,400mm的玻璃基板产能则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排名第二,占了所有薄膜的18%。 ˙从2008年1月到2009年7月为止,全球总共新增了11.4GW (114亿瓦) 的新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这庞大的新增产能是2009年在需求不佳的情形之下产能仍大幅成长56%的最主要原因。 ˙2005年时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有95%属于结晶系,5%属于薄膜技术。2009年时薄膜技术预计达到全球总产能的20%,2013年时预计成长到30%。 ˙针对非晶硅的生产产能,2009年的主要四家设备供货商为AMAT、Oerlikon、ULVAC以及EPV;这四家设备厂商所供应的产能达到了946MW(9亿4,600万瓦),也就是所有非晶硅产能的一半。 ˙依照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来看,First Solar 是最大厂商,其产能达到10亿瓦(1GW),Q-Cells与 Suntech 并列第二。在接下来的数年之内,主要的设备投资亦由这些领导厂商所带动。DisplaySearch预测到2013年,First Solar、Q-Cells、Suntech 等前三大厂商以及JA Solar、Motech、REC、SunPower、Yingli、Showa Shell Solar与Sharp等等,会是全球前十大供货商,合计其产能将达16GW (160亿瓦),将占2013年全球产能的38%。   2013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占有率 (来源:Quarterly PV Cell Capacity Database & Trends Report

    半导体 太阳电池 BSP CE SOLAR

  • 英飞凌有线通信部门授予私募 变身LANTIQ公司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常山)德国英飞凌与私募基金Golden Gate Capital联合宣布,英飞凌有线通信部在完成不久前公布的交易后,将变身为LANTIQ公司。   7月7日,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宣布,公司同意将旗下的有线通信部(WLC)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者Golden Gate Capital。这笔交易预计将于2009年秋季完成,届时LANTIQ将开始独立运作,负责有线通信部现有的所有产品、项目以及运营机构。这个独立运作的新公司具备将传统有线通讯技术与前沿接入和家庭联网技术有机结合的独特实力。   被任命为LANTIQ首席执行官的Christian Wolff表示:“过去几年间,我们凭借齐全、创新的产品组合,在有线通讯市场赢得了非常牢固的地位并取得了良好发展。我们全力以赴地在有线通信领域发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IPTV、家庭联网和下一代IP网络方面存在的巨大机遇。”   iSuppli公司宽带数字家庭与IPTV业务部高级分析师Lee Ratliff指出:“宽带接入与数字家庭交汇处是当今这一市场的热门领域。诸如IPTV和VoIP等令人兴奋的全新业务主要取决于局端与消费者家庭之间的无缝宽带连接。LANTIQ已做好准备在该领域开展业务,提供多种产品组合,包括基础设施和从ADSL、VDSL到网络处理器、VoIP和DECT/CAT-Iq的家庭联网产品。”   Golden Gate Capital的总经理John Knoll表示:“将变身为LANTIQ 的英飞凌有线通信部是一个让人惊喜不断的公司,对于GGC而言,这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它的高级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和团结性以及所有员工的才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们看来,正是这些人才、技术和客户关系使得LANTIQ成为极富吸引力的平台。”   LANTIQ将跻身于全球前15强无晶圆半导体公司之列,成为有线通信和宽带接入市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它将成为少数能够提供全部DSL端到端产品组合的厂商之一,拥有将DSL、VoIP和家庭网络连接集成至复杂SOC的独特能力。LANTIQ将在英飞凌固网通信部20多年辛勤耕耘的坚实基础之上,继续推动电信网络领域的创新和集成,与全球领先厂商携手合作,开发下一代网络。   LANTIQ将出席2009年9月7日至9日在巴黎CNIT举行的宽带世界论坛,展台为245号。   关于LANTIQ   交易结束后,LANTIQ将在位于亚太、北美和欧洲等地的14个营业场所聘用900名员工。总部设在德国Neubiberg的LANTIQ将提供宽带通信产品组合,包括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IC以及全面的软件套件,使系统厂商能够设计出适用于宽带接入和客户端设备的高速数据与电信系统。由Golden Gate Capital投资收购的LANTIQ是一家无晶圆厂商,负责为全球主要运营商和家庭网络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   关于英飞凌   总部位于德国Neubiberg的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领域——高能效、连通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2008财年(截止到9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额43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29,100名雇员。英飞凌科技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苗必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和日本东京等地拥有分支机构。英飞凌公司目前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QX)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号:IFNNY)挂牌上市。

    半导体 通信 英飞凌 BSP LANTIQ

  • 德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不敌中国对手将现倒闭潮

    德国以提高收购电价的方式,成功建立强大的再生能源产业。不过专家指出,由于不敌中国削价竞争,德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将出现倒闭潮。   德国金融时报报导,德国大幅补贴太阳能收购电价,获益的反而是中国的厂商,因为中国制造的太阳能模组品质一样,价格却更有竞争力。   太阳能产业龙头德国Q-Cells,今年上半年就亏损7亿欧元,其他厂商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Solarworld情况稍微好一点,营业额只下滑6%,利润却大跌41%。   报导指出,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扶持太阳能产业,利用最新的厂房设备生产,通过德国的产品认证,短短两年内市场佔有率就增加一倍,提高到超过30%。   据瑞士银行(UBS)专家洪麦尔(Patrick Hummel)估算,德国的生产成本平均比亚洲竞争者高1/3,加上中国政府的补贴,导致价格全面下跌,一大部分的德国太阳能模组和太阳能板厂商将无法存活。   不过,德国太阳能产业的前景也不是一片黯淡;洪麦尔指出,除了生产成本再降外,技术领先和品牌口碑是唯一的出路。  

    半导体 太阳能 BSP SOLAR WORLD

  • 名家观点:台湾半导体业大有可为

    台湾芯片产业正走在十字路口上,今天的决定可能影响业界未来多年的方向与活力。目前台湾的DRAM公司太多,又都债台高筑,政府急于整合DRAM产业,因而创设台湾记忆体公司(TMC),推动整合。政府也终于处理迫切需要改变的半导体大陆投资政策。民间半导体业者也做好改变的准备,张忠谋回任台积电董事长,准备领导台积电进军大陆市场。联电也把自己和大陆和舰半导体的关系正常化,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改变。台积电与联电深知下一阶段的成长机会在大陆,也深知如果要成为大陆半导体领导厂商,必须做好全力打进市场的准备。台湾DRAM产业显然需要整合,才能够蜕变为能够永续健全经营又获利可期的部门。对于政府敦促支离破碎的DRAM产业整併为数家较大厂商一事,我们深表欢迎。整合可以降低DRAM部门负债、提升自有科技、增加产能与产品科技投资、提高生产规模与全球竞争力。几个月来,政府力推TMC,作为解决晶片产业困境良方。但台湾已有六家DRAM业者,TMC是第七家,市场是否有足够业务供TMC开拓?TMC能否标得最好资产?支持者也主张TMC变成以掌握智慧财产权为主业的公司,但是如何进行却议论纷纷。同时,现有业者已经稳定下来,走出凄风苦雨,以致TMC的未来角色混淆不明。台湾DRAM业者将来未必能够全数继续存活,但南科与TMC据有优势地位,应可在下个扩张期中欣欣向荣。政府必须确保产业政策公正平衡,支持整体产业利益,而非支持特定公司。大陆半导体产业同样支离破碎,又缺少一流经营阶层、绝佳智慧财产权、与圆满客户关系。这些项目正是台积电的强项,张忠谋可望利用这些优势,在大陆市场寻找併购目标或自行另起炉灶,投资12吋晶圆新产能。此外,台积电最近也配合放眼大陆、根留台湾的政策,宣布继续投入钜资,在台湾加强研究发展。综合上述情势形成的策略会发挥效用,促使台湾半导体业者利用併购、直接投资、优异智慧财产权、与全球客户的既有关系,在大陆市场取得主导优势。政府在半导体产业上,正面对影响及于国内、也广及全球的严肃决定,公正、平衡是第一要务。鼓励DRAM产业整合立意良善,却必须同时配合公平对待国内外所有的厂商。TMC固然为拥挤不堪的业界再添成员,如果政府支持也及于美光/南科之类的其他业者,以及乐于竞购不良资产、继续为台湾前途投资的其他厂商,TMC仍然大有可为。此外,台湾掌握主导大陆半导体市场的绝佳策略性良机,政府藉著投资管理自由化,应可促使台湾晶片厂商利用优异技术与大陆现有厂商竞争,此举影响极其深远,包括提高获利能力,促进台湾产业群聚效应,进而强化其他同业,最后强化台湾的全球科技实力。

    半导体 DRAM 晶片 台积电

  • 尚德扩大在日本大型量贩店销售太阳能电池

    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Suntech Power Holdings)的子公司——尚德太阳能电力日本公司宣布,山田电机销售该公司太阳能电池的店铺数量将从目前的约50家扩大到所有店铺(约450家)。尚德太阳能电力日本的目标是2009年内使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高到10%,通过此次扩大销售店数量,“距离目标的实现更近了一步”(尚德太阳能电力日本)。   尚德太阳能电力日本此前一直向山田电机的约50家店铺供应太阳能电池,由West Holdings的子公司House Care负责销售。此次,West Holdings与山田电机的合资公司——山田电机太阳能(Yamada Denki Solar Energy)在山田电机的约400家店铺为顾客估价所需太阳能电池数量和施工费用,所以这400家店铺也开始销售尚德的太阳能电池。   尚德太阳能电力日本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采用单晶硅单元,模块的转换效率为14.1%,输出功率为180W。售价“与日本的其他公司相同”(该公司),提供25年的功率输出保证,与其他公司实现了差异化。

    半导体 电机 电力 太阳能电池 HOLDING

  • 美股科技盘後:半导体制造商应材获利优

    由於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AMAT-US;AppliedMaterials)最新财报获利良好,带动美国科技类股周三(12日)早盘上扬,Nasdaq综合指数一度站上2000点关卡,但受到联准会宣布将放慢购买长期国债影响,终场涨幅缩减。    Nasdaq综合指数收涨28.99点或1.47%,收报1998.72点。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扬5.14点或01.77%,收报295.88点;MorganStanleyHighTech35指数涨9.26点或1.89%,收报499.16点。    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ppliedMaterials昨日盘後公布的财报结果,由於获利优於市场预期,带动该股今日上涨0.44美元或3.33%,收报13.66美元。该公司主席MikeSplinter表示,目前已看到业务积极成长的趋势,更指出会有更多迹象显示科技产品需求正逐渐增长。    英特尔股价今日则上扬0.17美元或0.91%,收报18.81美元。记忆卡龙头厂商SanDisk(SNDK-US)亦升0.49美元或2.93%,收17.24美元。LamResearchCorp.(LRCX-US;科林研发)则上升1.43美元或5.04%,收报29.83美元。    主要科技类股部分,美国软体巨擘微软(MSFT-US;MicrosoftCorp.)与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NOK-US;NokiaCorp.)宣布结盟,将微软的办公软体引入诺基亚的智慧型手机,带动微软今日股价上涨1.7%。    甲骨文(OracleCorp.﹔ORCL-US)股价上涨0.60美元或2.82%,收21.88美元。网路系统设备龙头思科(CSCO-US;CiscoSystems)今日股价则上扬0.26美元或1.23%,收21.43美元。

    半导体 微软 半导体制造 BSP APPLIED

  • 200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IC设计成长一枝独秀

    大陆半导体产业也逐渐回温,整个IC产业的销售从第1季人民币202.74亿元增至265.18亿元,季增长约30%,有走出第1季谷底的迹象;而上半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共约467.92亿元,亦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26.9%,其中IC芯片制造、封测都呈现衰退,唯一上半年呈现成长的则是IC设计业实现销售收入116.94亿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9.7%,主要得益于大陆内需市场对IC设计企业的拉抬。根据大陆半导体协会统计,2009年上半,大陆IC集成电路产量为192.44亿块,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约19.1%;而上半年的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共约467.92亿元,亦较2008年同期下降了26.9%。主要原因是2009年上半的第1季可说创下了多年来销售的新低纪录,不过产业从第2季起已经逐渐看出复苏迹象。2009年第2季大陆IC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65.18亿元,由第1季的202.74亿元增加约30%,不过相较于2008年同期仍约衰退20%左右,可见要恢复金融海啸之前的水平仍有一段距离,但是已经较第2季的年衰退34.1%改善许多,可见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同时,根据大陆海关统计,2009年上半大陆进口IC集成电路金额为495.3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8%;出口集成电路金额为95.9亿美元,也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7.4%。日前北美半导体协会(SIA)发布的资料显示,全球上半年半导体市场959.27亿美元,年增率为-24.8%,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大幅萎缩也对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大陆上半年芯片制造业销售收入人民币131.18亿元,较同期下降了31.5%;封装测试业销售收入219.8亿元,同比下降了38.6%;唯一上半年呈现成长的则是IC设计业实现销售收入116.94亿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9.7%,这主要得益于大陆内需市场对IC设计企业的拉抬效应。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IC设计 IC设计业 IC产业

  • 德山投资650亿日元实施多晶硅多产计划

    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巨头日本德山公司于2008年11月公布一项多产计划,原计划到2012年产能扩大3000MT。   近日,日本德山修改原计划,将产能提高一倍。计划到2013年,从现在的8200MT提高到14200MT,预计费用约为650亿日元。 该工厂目前正在建造的Samalaju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0公顷。  

    半导体 太阳能 多晶硅 BSP MT

  • IDC:二季度全球微处理器出货量环比增10%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称,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微处理器销售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0%,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中逆势增长。第二季度全球微处理器的销售收入也比第一季度增长了8%。IDC称,第二季度销售增长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好兆头。   不过,IDC仍然谨慎地指出,销售的增长并不预示着新的PC需求显著增长。传统的返校季节的PC购买需求不会挽救英特尔、AMD和其它PC厂商。微处理销售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一季度推迟购买处理器的上网本厂商。但是,这些厂商目前的库存再一次增加了。   不过,今年第二季度微处理器的销售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不太好。今年第二季度的微处理器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大约15%。   英特尔是今年第二季度微处理器市场的最大赢家,出货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2.5%,特别是用于上网本的Atom处理器的出货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了34%。   AMD没有英特尔那样成功,出货量仅增长了2%。英特尔与AMD的竞争仍在继续。但是,这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仍然没有变化。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是大约79%。而AMD的市场份额刚过20%。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提高了1.6%。AMD失去了大约同样多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 英特尔 微处理器 AMD IDC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已出现快速复苏迹象

    市场研究公司The Information Network发布报告说,尽管半导体市场2009年预计下滑46%,不过,这一市场已经出现快速复苏迹象。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该机构用Applied Material业绩举例,这家半导体设备公司第三财政季度收入11.3亿美元,比前一季度增长10%。   The Information Network总裁Robert Castellano博士表示,7月份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采购量大增,6月该市场收入6.77亿美元,7月收入7.55亿美元,增长12%,8月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为14.6%,销售收入8.69亿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 BSP NETWORK INFORMATION

  • 半导体业喜忧参半 中国模式令世界侧目

    尽管最近市场调研公司VLSI仍不修正半导体业阴沉的预测,即09年全球设备市场下降44.2%及半导体市场下降12.4%,而其CEO Hutcheson对于IC工业仍非常乐观。   根据与Hutcheson的对话及公司的最新报告,以下将结论刊出,共有5个正面意见及2个负面看法。以下是为什么分析师呈现乐观或者担心的原因。   1. 看到回升   7月的周报IC销售额上升到33亿美元, 打破了三周来IC销售额的阴沉局面, 因为通常7月是典型的弱月份,所以这条消息具正面意见。依周与周的比较,IC销售上升6%,而与上个季度的同期相比IC销售额上升17%。一周的价格与上个季度同期相比上升12%,打破了长久来ASP下降的局面, 而且从芯片数量计上升4%。由此可见, 整个产业已开始进入上升阶段, 并预计下半年会更好。   2. 看零售价格変化   由于返校季节造成存储器缺货, 而缺货又推动零售价格的上升。显然近期存储器总产能的减少也是个因素。NAND闪存同样也受季节性的影响推动市场需求上升。显然,NAND的价格仍处于压力之下,因为随着工艺尺寸缩小及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实际上都增加了闪存的供给数量。   3. 中国的繁荣   中国政府釆取强有力的家电下乡等销售补贴策略,对于全球都是个十分好的消息。因为美国并没有发生。   4. IT升级到来?   微软的Windows7马上推出(在Vista之后),将影响等待己久的IT升级。   5. 新的杀手级应用   办公室通讯将有爆炸性的进展,称作统一通讯(Unified Communication)。因为未来统一通讯的电话是无线的听筒, 可以连接到公司的电话系统中,如同蓝牙手机一样。   6. 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   显然最大的担心是全球宏观经济的态势,尤其是美国的住房和抵押贷款状况。上周报道美国房屋销售量的上升,不要太相信这个事实。因为每年夏天房售总是上升。同时利率开始上涨,因为许多延期到付的帐单无法偿还,造成新一轮的借贷盛行,这与2007年次贷危机时的征兆一样。但是十分有趣这不是去年的情况,由此将导致銀行如去年似出现大量的坏帐。因此担心在209-2010年期间次贷危机会重演。   7. 太阳能过剩   目前全球有大量的钱投入到太阳能模块制造中, 使得产能利用率低到40%左右。有个例子,全球存储器的产能利用率达到近90%时也几乎无法有钱来增加产能的教训。因为前几年存储器的产能扩充太多,而市场又促使存储器的销售价格下降到成本价之下,导致产能利用率即便高到90%时也无法实现盈利。 

    半导体 通讯 存储器 BSP

  • 2009年资本支出“10亿美元俱乐部”成员近3家 缩至10年来最小规模

    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表示,预计2009年只有3家半导体公司资本支出会超过10亿美元,使“十亿美元俱乐部”缩小到10年来的最小规模。 IC Insights在McClean Report年中更新版中指出,今年只有Intel、Samsung和TSMC的资本支出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和2007年分别为8家和16家。 该报告称,Intel、Samsung和TSMC自2000年来每年的资本支出都超过10亿美元。 2008年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占市场收入的比例下滑到16%的新低,而今年预计将进一步降至12%。 “十亿美元俱乐部”的资本支出额占半导体产业支出总额的43%,2008年和2007年这个比例分别为56%和74%。 IC Insights在1月曾预测今年将有5家公司的资本支出会超过10亿美元,除了目前的3家,还包括Toshiba和Hynix。这两家公司因为经济衰退和产能过剩缩小了支出计划。 预计今年Intel的资本支出为47亿美元,紧随其后的Samsung和TSMC分别为45亿美元和23亿美元。预计Intel和Samsung的支出额较2008年分别减少10%和33%,而TSMC则较2008年增长23%。    

    半导体 Intel SAMSUNG TSMC INSIGHT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