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uppli:摩尔定律将于2014年失效 成本太高

    6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 调研公司iSuppli周二在一份报告中称,摩尔定律将于2014年失效。 iSuppli认为,摩尔定律失效的原因不是制造工艺跟不上,而是届时芯片制造成本过高。 iSuppli半导体制造领域首席分析师兰·杰里耐克(Len Jelinek)称:“当制造工艺精密到18纳米时,就已经达到技术使用极限。” “因为在18纳米制造工艺下,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成本将过于昂贵,在其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其产能价值甚至无法弥补制造设备成本。” iSuppli称,在从20纳米向18纳米过渡期间,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而降至18纳米之后可能就要失效。

    半导体 摩尔定律 ISUPPLI 制造工艺 半导体制造

  • 德国总理暗示将对本国半导体业提供资助

    德国总理默克尔15日在柏林的一次演讲中暗示,政府可能对本国半导体企业提供财政资助,以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与美国公司竞争。   默克尔在演讲中比较了德国英飞凌、奇梦达与美国英特尔的情况,并认为英特尔获得了美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慷慨支持。她表示,对欧洲仅剩的几家半导体生产商,政府可能需要对其提供资助。   数据显示,受经济衰退影响,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价格过去一年下跌58%。德国半导体企业深受打击,奇梦达已经于今年1月23日申请破产保护。   据悉,由于德国9月27日将迎来全国大选,总理默克尔和其挑战者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已经就是否救助困难企业展开激烈论战。施泰因迈尔认为,与其救助失业者,不如直接救助能提供就业的企业,如果困难企业有发展前景,就应该救助。而默克尔曾表示,如果企业危机重重,任其破产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半导体 半导体 英特尔 BSP

  • 亚洲复苏带动 德仪上修财测

    美国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商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8日上修第二季销售及获利预测,主要是因为客户开端回补库存,显示芯片市场需求回升,德仪股价9日在美股早盘劲扬逾7%。   德仪预测本季营收落在23亿美元至25亿美元区间,每股盈余14美分至22美分,不仅高于原先预期的营收19.5亿美元至24亿美元、每股盈余1美分至15美分,也优于分析师预测的营收22.1亿美元和每股盈余10美分。   德仪表示,广泛使用在电话、消费者电子产品、汽车及工业设备的模拟芯片,是本季成长的最大动力。   德仪投资人关系部门负责人史雷梅克(Ron Slaymaker)表示,本季和第一季一样,都是由亚洲带动复苏,欧洲和美国市场仍远远落后。此外,手机芯片的销售较本季初预期佳,来自手持式计算及手机设备制造厂的订单,成长幅度最大。   Jefferies公司分析师班杰明说:“这次财测较分析师的预期高一些,自2月底以来,半导体订单有从低谷回升的趋势。”   Broadpoint AmTech公司分析师费里曼则指出,此次财测仍显示营收较去年同期锐减28%。他说:“在硬件制造商恢复生产水准,使半导体营收回复到上一年水准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   由于消费者需求积弱不振,近几季来制造商持续大幅削减芯片库存,当前库存量已经下降不少。史雷梅克表示,客户削减库存已趋缓,但由于消费者需求未显着优化,因此仍未大幅扩增库存水准。他说:“我们认为现在状况是,客户削减库存的速度较上季缓慢。”   德仪的财测利多不仅激励股价在9日早盘大涨7.23%至21.20美元,也带动手机大厂诺基亚股价在赫尔辛基股市早盘劲扬4.41%。摩根大通分析师丹利表示,来自诺基亚的订单成长,提升德仪的销售。CCS Insight分析师杰克森说:“这意味着诺基亚在竞争优势上,已见到产量复苏的动力。”

    半导体 诺基亚 芯片市场 BSP INSIGHT

  • 东芝调整6条半导体生产线 压缩10亿美元开支

    6月12日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东芝公司将对长期亏损状态的半导体部门做出调整,关闭和压缩6条体生产线,并希望今年度(截至2010年3月)能缩减1000亿日元(约10.2亿美元)经营开支。   而在此之前,东芝高层曾表示希望通过要解决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由于闪存价格骤降,去年东芝营运亏损额创记录地达到了3436亿日元,约合35.1亿美元,这也是公司自2001财年以来首次出现净亏。   就在上月,东芝公司发行了8.7亿股新股 募集资金超30亿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 东芝 BSP 半导体制造

  • 意法半导体希望今年表现好于市场

    6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意法半导体CEO Carlo Bozotti当地时间周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意法半导体希望2009年公司的表现要比半导体整体市场略好一些。   “如果根据分析,2009年市场下跌25%,我希望我们的跌幅能限制在15%至20%,”Bozotti在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周四刊出的专访中这样表示。   Bozotti认为,“我认为我们在第一季度触底,即使是我们的工厂产能利用率略高于50%”,并称预期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已出现令人鼓舞的迹象,欧洲和美国则呈现稳定的状况。   他还表示,意法半导体营运利润率可以接受,季度营收应该可以在6至12月内达在230万美元至240万美元间。“如果美元仍在合理水平,我们的净营运现金流量应该占营收的6%到7%。

    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 BSP CARLO

  • 台联电收购内地芯片厂商和舰科技85%股份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台联电周三表示,公司股东已批准收购内地半导体厂商和舰科技85%的股份。据Digitimes网站报道,在周三的股东大会上,股东们批准了联电继续投资和舰科技的计划,将联电所持和舰科技股份从当前的15%增加到85%。该交易预计于2010年3月底完成。另据TaiwanToday网站报道,联电最多将以2.85亿美元收购和舰科技85%的股权。当前,联电已经持有和舰科技1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联电将持有和舰科技100%股权。2006年,联电曾因为投资和舰科技而被罚款15.5万美元。当时,所谓的台湾“经济部”称,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等人自2001年起非法投资和舰科技。尽管和舰科技同意拿出15%的股权赠与联电作为回报,但联电投资之举已经违法在先,因此决定对其处以罚款。

    半导体 芯片厂商 联电 DIGI TIMES

  • 半导体厂商抢占医疗设备市场

    尽管是处于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电子产业内仍有一些领域像被注入兴奋剂一样得到了刺激性的成长——如上网本,虽不断有人担心该产品昙花一现的生命力,但它确确实实的吸引了整个电子行业的目光。    而从上周的CMET2009展会的热闹情况来看,同样有些逆市增长势头的还包括医疗电子领域,许多国内外厂商不仅展出很多监护仪、ECG等设备,及便携式医疗设备,如血糖仪、血压仪等,国际厂商,GE、西门子、东芝、佳能,以及包括很多本土厂商如迈瑞、安科、蓝韵、东软、万东等展出了自己的超声波、CT、数字X光以及MRI等高成本设备。更为甚之的是,一些厂商的人力资源经理还亲临现场,欲借此良机搜罗人才。需求的上升不仅使得医疗电子产品避开了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拥有更为坚实强劲的成长势头。   山寨家们的下一目标:家用便携医疗设备   赛迪顾问半导体研究中心总经理李树翀把便携医疗设备市场分为两大类——家用和医用。他指出,家用便携医疗电子产品因其需求范围广、需求量大且价格逐步下降而实现高速增长,从而占据中国便携医疗电子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此外,家用便携式医疗设备呈现明显的消费电子特性,市场对价格较为敏感;用户对产品外形、操作界面、附加功能等要求逐步提高。   准入门槛及技术门槛的相对低,很多中国厂商在此领域已完全可以自行开发产品,这使得如血糖仪、血压仪、血氧仪等家用便携医疗设备成为最有可能出“山寨”产品的领域,而且,血压计、便携血糖仪、数字助听器三者共占中国家用便携医疗电子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是家用便携医疗市场增长的绝对主力。李树翀指出,“比如家庭用户测出来的125mmHg的血压和120的血压值,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深圳这个地方因为产业链分工非常细致,产业链的配套非常完善,才有庞大的山寨机产业,未来便携的医疗电子产品可能会走这样一条产业发展的路线。所以深圳很多电子企业凭借它在产业和技术方面的储备和积累,未来有机会进入到家用便携医疗电子产品的领域。”李树翀表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atabeans预测,至2011年医疗电子用半导体产值将超过40亿美元,以家用市场成长速度最快,平均年成长率高达12%。尤其在开发中国家市场,家用医疗设备是逞可能成长更为快速,走向消费性电子路线。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为医疗设备产业摇旗呐喊、出谋划策提供方案的大多仍是很多国际厂商,但成本因素无疑也为众多本土的传感器、电源芯片、数据转换器等厂商带来新的应用商机。   在医用便携医疗电子产品方面,由于专业性高且操作复杂、价格较高且应用领域固定,购买者更注重产品测量稳定性和精确性,其中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便携式超声波设备等基础医疗设备的快速增长则在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医用便携医疗电子市场的快速扩张。     半导体巨头的蛋糕:高利润的大中型医疗设备   在大中型设备类,CT、数字X光、超声波以及MRI等成像设备,监护仪、心电图等测试设备的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出现中国厂商的身影,与以往关键模块靠购买的情形相比,有绝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数目在不断增多。而半导体厂商更是瞄准这一领域,不仅不断推出一些性能高、集成度高的IC,更是积极的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去年底,TI就推出的CC430系列,把430超低功耗的单片机和无线射频产品线结合,在单芯片里集成了单片机、模拟数字外设,包括片上的ADC/DAC、包括DMA,最主要把射频模块提升在单片机系统当中。   这样的集成对于医疗产品来讲有什么样的好处?德州仪器MSP430微控制器业务发展经理刁勇表示,“首先功耗可以做得更低,功耗低的好处是以前在医院才可以使用的监护设备,实际上可以设计成便携式的,病人不需要在医院里面就可以享受的医疗监控的服务。另外,把无线传输技术集成在单片机里面,在传统的医疗监护设备上有很多导线,需要连到显示设备和数据处理中心,因为我们有无线传输技术,实际上便携式的医疗电子仪器不需要有线的连接,医院病人的监护可以便携式,解决不需要的导线连接。”   除了小型化、便携式的发展方向,医疗产品还往更高性能和更高精度方向发展,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ADI把握的则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的各种精确测量难题,例如成像、病人监护和大众保健等领域面临的温度精密测量、非接触式容性感应等。比如在自动外部除颤计量估算、脂肪度分析等应用中,常见的一种测量是皮肤阻抗测量,这对正确挽救患者生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ADI医疗保健部门技术总监TomO’Dwyer介绍的一款AD5933高精密度的阻抗转换器系统解决方案,结合了一个片内的频率发生器和一个12位、1MSPS的ADC解决了从电容到数字和从阻抗到数字直接转换的复杂而困难的信号处理难题。   而在FPGA厂商这边,似乎各家的侧重点略有不同。Actel一直强调自己基于Flash工艺的FPGA能提供高可靠性、低功耗解决方案,认为Actel的特点在便携式医疗设备上应用上,并强调自己特有的基于FLASH工艺的可靠性,因为Flash晶体管不会随意翻转,即使有瞬态翻转,但瞬态过了以后会恢复正常。而赛灵思则重点推出了其在CT、超声波、监控系统及X光系统的方案,并通过提供一些硬核IP来降低客户设计成本并加快设计速度,该公司亚太区新兴业务拓展经理黄文杰表示,“硬核跟软核相比,如果做过数据的都知道,软核调试IP需要花时间,而硬核基本上放上去就可使用了,在设计中间可以减少很多。” [!--empirenews.page--]   此外,医疗行为正在逐渐通过网络进入家庭,这使得无线技术、以及平台整合能力在医疗设备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上海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严壮志教授就主导一种为中国新医改进程打造的生命体征长期无创监测的无线服务平台。英特尔移动临床助理(MCA)更是融合了RFID、手写辨识、数码相机、声音录制以及无线通信等功能,这样对中央处理器、无线连接、存储系统以及电源管理等都提出了需求。如何更好的满足这些需求将成为半导体厂商能否获得该市场的关键。

    半导体 半导体厂商 医疗电子 医疗设备 BSP

  • IC市场依然低迷 需求尚未回暖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近日表示,2009年IC市场依然低迷,消费市场需求还未回暖。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09年IC市场销售额预计减少22.4%,比第一季度发布的预期稍好,第一季度该公司预测今年芯片市场缩水24.1%。Gartner首席分析师Peter Middleton对当前半导体产业的特点作了如下总结:1)半导体市场季度收入将增长2)多数IC需求来自库存重建3)除了中国,市场需求还未出现回暖迹象4)2009年汽车半导体和消费半导体景气依然不佳5)第二季度预期好于第一季度6)产能利用率从第一季度开始提升7)2009年设备市场仍将加速下滑

    半导体 芯片市场 IC GARTNER PETER

  • 奇梦达将出售位于葡萄牙的太阳能电池厂

    几家葡萄牙公司的联盟已经开始最终定案,购买Qimonda Solar(奇梦达太阳能)新建造的100MW太阳能电池厂,该工厂位于葡萄牙北部的康德镇(Vila do Conde)。   2008年5月,处境不佳的DRAM制造商奇梦达(Qimonda)宣布进军太阳能电池市场。根据它与德国太阳能系统集成商CentroSolar集团签订的一份合资企业合约,奇梦达在葡萄牙兴建一座新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厂。该合资企业生产以硅材料为主的太阳能电池,CentroSolar占有49%的股权,奇梦达的子公司Qimonda Solar GmbH持有其余的51%股权。最初,Centrosolar与奇梦达进行合资,希望获得该工厂一半的产能。   而如今,通过Angolan银行的BPA,葡萄牙一些公司的联盟计划收购这家工厂51%的股份,剩下的49%仍为Centrosolar所持有。有意购买51%股份的公司包括:Energias de Portugal, Visabeira conglomerate and construction firm DST,BES and Millennium BCP banks.   该工厂第一阶段的初期投资为7000万欧元。在过去几个月内奇梦达一直在努力避免资产清算,并在位于康德镇的这家工厂保留了200名员工。报道称,新的投资者打算将工厂的员工数提升到450名,并增加一条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届时该工厂的产能将大大攀升。  

    半导体 奇梦达 太阳能电池 OS SOLAR

  • 英特尔收购风河(Wind River)意在拓展非PC市场

    美国知名财经杂志《商业周刊》网络版日前刊文称,作为一家硬件厂商,英特尔收购软件开发商风河系统的举动看似意外,实际上却是希望借助这种跨领域并购来拓展日益壮大的“非PC市场”。   拓展非PC市场   软件和硬件领域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将逐渐模糊。最近的一个证据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6月4日收购软件厂商风河系统(Wind River Systems)。   该交易总值为8.84亿美元,并有望于今年夏天结束。通过这一交易,英特尔将得以加大对非PC市场的投入。但与此同时,却有可能对长期建立起来的科技业合作伙伴产生影响。另外,也有可能促使软硬件厂商之间达成更多的交易。   多年来,微软等软件厂商与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都各自独立运营。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到智能手机、机器人甚至汽车等更为广泛的设备中,使得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的协作更为紧密。后者在很多方面都无法适应性能不断增强、速度不断加快的芯片。一向都以生产硬件以及与之匹配的软件而著称的苹果公司去年也收购了芯片制造商PA Semi。   过去15年间,英特尔已经凭借其软件和服务部门拓展了软件市场,但是该部门主要是为芯片相关产品的销售提供支持,从未创造任何收入。作为全球最大的非PC计算软件制造商,风河系统首席营销官约翰-布鲁格曼(John Bruggeman)说:“我们知道如何创建软件并借此盈利。”   市场潜力巨大   并购风河系统后,英特尔将进一步拓展包括机器人设备、智能无线路由器、车载娱乐系统在内的规模较大且利润丰厚的市场。直到最近,在英特尔376亿美元的年收入中,从非PC业务中获取的收入仅为10亿美元,比例非常小。所谓非PC计算指的是除智能手机、上网本和传统电脑之外的计算领域。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2007年,该市场的年销售额为9000亿美元,是传统PC市场的4倍。不仅如此,其增长速度也几乎是传统PC市场的2倍。   收购风河系统后,英特尔还有可能将其芯片产品出售给风河系统现有的用户,包括阿尔卡特-朗讯、波音、通用电气、雷神(Raytheon)和三星电子。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ross Research)分析师理查德-威廉斯(Richard Williams)说,如果英特尔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将自己的芯片与风河系统的软件捆绑在一起出售,那就很少会有公司不购买英特尔的产品。对于英特尔的竞争对手飞思卡尔、瑞萨科技(Renesas Technology)和德州仪器而言,这将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这一并购还将帮助英特尔在Android操作系统的增长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这是一款由谷歌以及包括英特尔和风河系统在内的其他“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成员共同开发的操作系统。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今年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有望增长10倍。到今年年底,将有18款Android手机发布,而风河系统则参与了其中三分之一产品的设计工作。在6月初的Computex行业展会上,英特尔证明了Android可以与其他软件协同运行,但是英特尔目前仍然处于Android开发的边缘地带。   催生更多并购   英特尔有可能正在开发定制版本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便能够在即将发布的新一代的凌动(Atom)处理器上运行。IDC高级分析师雷蒙-拉玛斯(Ramon Llamas)推测,在完成对风河系统并购工作后的一两年内,英特尔就会将自己与风河系统的产品打包出售。由于英特尔和风河系统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合作,因此,它们推出打包产品的速度还有可能会更快。一年前,这两家企业就开始针对汽车和手机市场联合开发产品。布鲁格曼说:“我们不太可能会从零开始。我们已经在全速前进。在许多领域,都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这一并购还将加快软件和硬件领域之间更多的并购。针对软件对芯片进行优化后,在与业务单一的对手的竞争过程中,英特尔将可借此抢占先机。持有风河系统股票的投资银行D.A. Davidson & Co.副总裁马特-派坤(Matt Petkun)说:“英特尔希望拓展业务范围。”   而竞争对手也将通过软硬件的跨领域并购追赶英特尔的步伐。布鲁格曼认为,微软今后几年的并购目标将着眼于芯片厂商或硬件制造商。飞思卡尔这样的芯片制造商将成为微软的并购目标,而MontaVista Software、Green Hills Software和QNX Software Systems International等非PC领域的软件开发商也将成为微软的目标。布鲁格曼说:“当英特尔加入后,这场战斗就不再是小打小闹。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打响。”  

    半导体 英特尔 BSP PC市场 WIND

  • LED供应商销售额排名:首尔半导体跃居第四

    英国光电子工学分野市场调查机构IMS研究发表,首尔半导体在LED市场上的全球化排名上升至第4位。    IMS表示,2009年全球LED市场分析(TheWorldMarketofLightEmittingDiodes2009Edition)调查结果显示,全球LED供应商总销售额排名中,首尔半导体紧随日亚、欧司朗、飞利浦排到了第4位。        IMS研究分析家JAMIEFOX分析首尔半导体今后的成长潜力说:“首尔半导体以比全球LED市场成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和攻击性的成长趋势飞跃到了第4位。近几年之内,首尔半导体将会与目前排名第3的LED供应商飞利浦竞争第3名的位子。”       首尔半导体相关人员说:“首尔半导体拥有的5,000多个专利和技术力是进入2011年全球化TOP3企业的武器。首尔半导体不仅从LED芯片到封装垂直系列化,还具备了世界仅有的交流电源用LED‘ACRICHE’,最近发表的120lm/W级照明用产品LCW100Z1等多样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系统化的供应结构,能即刻对应快速发展的世界LED市场版图。 

    半导体 LED 首尔半导体 BSP

  • WSTS: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5.5%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数据,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真实”数据为159.9亿美元,同比下滑15.5%。   4月同比下滑幅度较3月的31.5%有所减小,这说明半导体市场在经历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谷底之后,可能已经进入快速回暖通道中。然而,消费电子的基本需求在2009年很有可能保持低迷,恢复年度正向增长还需要一些时间。  

    半导体 消费电子 半导体市场 ST BSP

  • AMD CEO与英特尔唱反调 IT低迷尚未触底

    AMD CEO德克-梅耶(Dirk Meyer)在接受采访时称,PC市场需求预计于第四季度反弹,但目前还不能说IT市场低迷已经触底。   本月5日,英特尔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经理克里斯蒂安-莫拉莱斯(Christian Morales)曾表示,IT市场的低迷已经触底。但梅耶却认为,现在说IT市场低迷已经触底还为时尚早。   梅耶称:“市场存货水平似乎已经正常,PC市场需求预计于第四季度反弹,但还不能说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   梅耶预计,2009年PC出货量跌幅应该是1位数。年底,PC出货量将有所反弹,2010年全年都会增长。    

    半导体 英特尔 AMD BSP CE

  • 2017年度日本太阳能电池市场可望较08年度成长2.7倍

    根据日本市调机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9日发表的「电力/能源系统相关市场」调查报告指出,因日本政府积极促进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普及,加上材料费下滑、量产效果也将加速太阳能发电系统价格下滑,故预估今(2009)年度日本国内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将较上(2008)年度(1,761亿日圆)成长82%至3,199亿日圆,且2017年度可望进一步较2008年度成长约2.7倍至6,448亿日圆。   调查报告指出,今后薄膜型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比重将逐步增加,预估日本今年度薄膜型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将较上年度(105亿日圆)成长90%至200亿日圆,2017年度则可望达645亿日圆,约较2008年度成长5.14倍。   调查报告指出,今年度日本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虽预估将较上年度(350亿日圆)萎缩4%至335亿日圆,惟随着2015年后锂离子电池可望大量使用于油电混合车上,故预估2017年度日本锂离子电池市场可望较2008年度成长约2倍至1,060亿日圆。   另外,调查报告也指出,上年度日本国内燃料电池市场规模为53亿日圆,今年度则预估可成长1.6倍至139亿日圆,2017年度也可望进一步较2008年度成长约38倍至2,078亿日圆。  

    半导体 薄膜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电池 BSP

  • 德国太阳能发电在经济危机中持续升温

    德国太阳能行业协会(BSW) 会长卡斯丁-科尔尼格近日在接受德国新闻社(DPA)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表示,尽管世界经济危机仍在持续,但是却未能阻挡德国推进和普及太阳能发电的步伐。   据预测,德国国内今年的太阳能产业销售额将顺利超过去年的水平。其中,对太阳能发电事业终端顾客的销售额,大体上与去年的约70亿欧元持平。   卡斯丁-科尔尼格会长指出,不可否认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景气低迷从某种程度上暂时冲淡了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但是人们对太阳能发电设备的需求却没有减退。在这一背景下,与去年相比,德国今年太阳能发电设备将大幅降价15%,政府也将对可再生能源实行奖励政策,以促进太阳能发电事业的发展。   太阳能发电事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住宅所有者,因此,今后的降价幅度将以每年平均8~10%的比例推进,希望以此更进一步刺激和推进居民住宅对太阳能发电设备的需求和普及。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 终端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