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Digi-Key Corporation 与 Projects Unlimited, Inc. 共同宣布,双方已签订全球经销协议。 Digi-Key 库存的扬声器、蜂鸣器及麦克风已列入其印刷目录及在线目录中,并可从 Digi-Key 直接购买。 Digi-Key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Mark Larson 指出:“我们非常高兴将 Projects Unlimited 添加到我们的供应商目录中。Projects Unlimited 的标语‘在您需要时以公平的价格为您提供所需的产品’与 Digi-Key 超越客户期望值的目标完全一致。我们确信,这些产品将最终有益于并且吸引我们客户。” Projects Unlimited, Inc. 部门高级副总裁 Todd S. McAtee 强调:“我们非常高兴选择 Digi-Key 作为我们的分销合作伙伴之一。当我们在设计周期的早期阶段与全球设计领域的同仁合作时,Digi-Key 将会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工作。他们面向设计的客户群将帮助更多工程师认识到许多人已拥有的音频产品中,PUI 的音频产品是最佳选择。通过使 PUI 能够更好地支持我们在全球几乎任何地方的客户,Digi-Key 将业务拓展到亚洲等全球其它市场则进一步巩固了我们作为全球解决方案的地位。” 这项新的经销协议将使 Digi-Key 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群在设计及量产批量期的需求.
中新社 北京三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王彤) 中国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与印度QAI公司二十七日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将QAI公司先进的教学培训体系纳入“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互认证项目。 随着中国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和IT业务的日趋国际化,中国对软件测试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突破制约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二OO六年CSIP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推出了“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据介绍,印度QAI公司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软件过程改进服务机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此次实施的合作引进项目,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掌握国际和国内软件测试标准和规范的实用型软件测试人员,从而缓解中国软件行业内面临的“软件测试荒”与“软件人才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印度的IT业在国际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资料显示,近年来,虽然中国IT行业发展迅速,行业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却只有印度的一半。因此,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引进印度IT技术,开展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互认证合作项目有利于加快中国IT业的发展。 目前,该项目已在大连、长春、青岛、哈尔滨等地开展。完
拥有核心技术,为何要将五代线分拆出去?京东方董事长兼CEO王东升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全球TFT-LCD产业正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京东方不仅拥有电视和显示器等中大尺寸TFT-LCD屏业务,也拥有移动和应用产品等小尺寸TFT-LCD显示屏业务,为使业务更专注、更具竞争力,公司决定分拆;另一方面是迫不得已,由于中大尺寸TFT-LCD业务亏损,京东方科技已整体连续两年亏损,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分拆五代线之后,京东方将专注移动和应用类TFT-LCD业务,发展TFT平板显示产业,该项业务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资金困难瓶颈凸显 京东方光电投资建设的TFT-LCD五代线2005年5月量产,生产能力为加工玻璃基板8万张/月,生产良品率已稳定在90%以上。但受制于关键原材料进口的高成本,且受TFT-LCD市场价格逐步下降影响,京东方光电经营持续亏损,2006年净利润为亏损15亿,2005年净利润为亏损4亿元。 曾经被寄予无限希望的五代线为何在现在成为导致京东方亏损的包袱?制约京东方大尺寸TFT-LCD业务的瓶颈是什么?“制约的瓶颈是资本融资困难,也就是缺钱”,王东升直言不讳地指出,缺少资金导致产业规模小,导致上游零部件配套环境不成熟,造成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财务成本比国际同行高很多,“我国TFT-LCD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产业培育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认为,京东方五代线分拆与国际市场平板显示器竞争日益激烈相关,“特别是17寸平板显示器竞争非常激烈,价格一直处于下跌中,即使未来回升也是季节性回升,想整体扭转价格趋势是不可能的”。同时,“外资都是十几亿美金投入”,京东方五代线资金投入处于不利地位。 王东升表示,基于全球TFT-LCD产业新专业化分工和京东方两年亏损面临退市,分拆势在必行。大尺寸TFT-LCD业务剥离将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的同时,公司经营亏损也将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 未来京东方有无可能在京东方光电经营转好时重新将光电股权纳入囊中?王东升表示,是否重新纳入京东方光电,标准是怎样使股东价值最大化,也取决于京东方光电未来三方合作中其他股东的意见。现在的判断是,专业化分工是未来趋势,京东方未来将专注于移动和应用TFT-LCD,有做大做强的条件。 对京东方分拆五代线,投资者有注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预期。 王东升表示,“在注入资金和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方面,京东方目前没有计划。但是有不少海外投资者对京东方的移动和应用业务感兴趣。” 分拆后专注移动和应用TFT 将大尺寸TFT-LCD分拆出去之后,京东方将集中资源专注于小尺寸移动和应用TFT-LCD显示产品等相关业务,包括背光源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分拆之后,京东方的小尺寸移动和应用TFT主营业务收入目前为20多亿元,逐步发展后,预计到2010年之前,主营业务收入将提升到50亿元甚至超过这个数字”,王东升表示,“京东方将在移动和应用方面大有作为。京东方集团的生命线是京东方科技,要将京东方科技做深、做细、做透,做专而强的公司。” 王东升介绍说,重组之后,京东方具体业务:一是移动和应用类显示产品,主要包括手机、相关专业应用领域的TFT-LCD显示屏、模块和组件等应用附加值较高的领域;二是TFT-LCD关键零部件,主要是背光源、金属零件等产品;三是专用显示系统产品,主要包括交通、能源、特殊应用等领域的显示屏、显示器和显示系统产品;四是继续提升在真空显示和精密电子零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稳定盈利;五是京东方科技园总部基地开发与服务,利用京东方对跨国科技公司综合配套服务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对现有京东方科技园尚未开发利用的物业和土地资源,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发利用。 京东方昨天公告表示,这些业务发展潜力较大,移动和应用类显示产品业务目前营业收入规模约4亿元以上,公司计划未来2-3年内将发展成为以移动和应用类TFT显示模块为核心的产业,年营业收入规模将超过20亿元以上;预计专用显示系统产品业务未来2-3年内业务收入将达到10亿元以上,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 目前TFT-LCD关键零部件、真空显示类业务营业收入约14亿元,预计未来2-3年内业务收入将达到20亿元以上,有稳定的投资回报。京东方科技园总部基地开发与服务业务将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美国半导体生产商协会北京办事处今天正式宣告成立。严衍伦博士将出任北京办事处的首任代表。 “中国不但是重要的半导体市场,还正在成为重要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基地,”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席乔治﹒斯卡利思先生如是说,“北京办事处的成立将帮助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和中国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以及政府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2006年6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成功地在北京召开了董事会,会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加入世界半导体协会(WSC),这两件事情促成了美国半导体生产商协会北京办事处的成立,” 斯卡利思先生补充道,“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每年定期来华访问,而今,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更期望通过成立北京办事处,来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创新型经济增长方面的支持。” 严衍伦博士在电子行业有着18年的丰富经验,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并获得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材料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严博士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多项美国专利,在应用物理和材料学领域著述颇丰。
最近,一直有资产注入传闻的京东方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对大尺寸TFT-LCD业务进行结构性重组调整。该公司股票于2007年3月12日起停牌,直至该公司披露重组事项后再恢复交易。 这则公告聚焦了众人的目光。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动荡起伏,国外厂商垄断核心技术,利润日渐微薄的情况下,国内主要液晶面板生产企业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总能激发人们对整个液晶面板市场新的关注热情。 价格遇寒冬 市场分析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PC显示器面板和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持续走低。Displaysearch预测,第二季度液晶面板市场价格将跌至谷底。 分析人士预计,受价格影响,2007年全球主要液晶面板制造商的投资将下降19.4%,约为119亿美元,其中LG-飞利浦的投资额将大幅缩减67%,仅为10亿美元,我国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以及奇美电子两家企业的投资也将减少7.2%左右。 赛迪顾问分析师陈林认为,在显示器产业链上游,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液晶面板过剩已上升为全球、全行业不容忽视的难题。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受液晶面板过剩的影响,2006年下半年下游终端市场出现价格下跌的现象。随着显示器大屏化的趋势日益凸显,未来一两年内将持续出现电脑液晶显示器普遍降价的现象。 此外,国内纯平显示器由于需求不旺,销量将继续大幅下降。预计2007年,国内CRT的市场份额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超过30%。市场的严峻形势,将使国内企业的经营业绩难有明显好转。 外商带“杀机” 3月1日,三星大中华区总裁朴根熙、三星液晶总括总裁李相浣现身苏州,为投资10.4 7亿元的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2号厂房兴建工程奠基。据悉,日本液晶电视大厂夏普将投资2000亿日元(约合17亿美元)在日本东部的兵库县新建一座液晶面板生产厂,预计从2009年开始大量生产40-60英寸面板。日韩液晶巨头砸重金抢占市场份额,对生存艰难的国内企业形成威逼之势。 “中国市场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前沿阵地。”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完模道出三星在苏州扩充液晶面板产能的原因。对于液晶面板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三星顶风而上可能导致利润难以保证的说法,三星一位内部人士予以否定。他举例说,三星2号厂房计划于今年9月投入量产,将生产电视机用液晶面板,而先前的1号厂房则主要生产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显示器等IT产品的液晶面板。扩充产能一方面是要应对中国市场近期剧增的液晶电视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三星液晶面板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巩固其业界领先地位。 最近,一直有资产注入传闻的京东方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对大尺寸TFT-LCD业务进行结构性重组调整。该公司股票于2007年3月12日起停牌,直至该公司披露重组事项后再恢复交易。 这则公告聚焦了众人的目光。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动荡起伏,国外厂商垄断核心技术,利润日渐微薄的情况下,国内主要液晶面板生产企业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总能激发人们对整个液晶面板市场新的关注热情。 价格遇寒冬 市场分析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PC显示器面板和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持续走低。Displaysearch预测,第二季度液晶面板市场价格将跌至谷底。 分析人士预计,受价格影响,2007年全球主要液晶面板制造商的投资将下降19.4%,约为119亿美元,其中LG-飞利浦的投资额将大幅缩减67%,仅为10亿美元,我国台湾地区的友达光电以及奇美电子两家企业的投资也将减少7.2%左右。 赛迪顾问分析师陈林认为,在显示器产业链上游,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液晶面板过剩已上升为全球、全行业不容忽视的难题。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受液晶面板过剩的影响,2006年下半年下游终端市场出现价格下跌的现象。随着显示器大屏化的趋势日益凸显,未来一两年内将持续出现电脑液晶显示器普遍降价的现象。 此外,国内纯平显示器由于需求不旺,销量将继续大幅下降。预计2007年,国内CRT的市场份额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超过30%。市场的严峻形势,将使国内企业的经营业绩难有明显好转。 外商带“杀机” 3月1日,三星大中华区总裁朴根熙、三星液晶总括总裁李相浣现身苏州,为投资10.4 7亿元的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2号厂房兴建工程奠基。据悉,日本液晶电视大厂夏普将投资2000亿日元(约合17亿美元)在日本东部的兵库县新建一座液晶面板生产厂,预计从2009年开始大量生产40-60英寸面板。日韩液晶巨头砸重金抢占市场份额,对生存艰难的国内企业形成威逼之势。 “中国市场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前沿阵地。”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完模道出三星在苏州扩充液晶面板产能的原因。对于液晶面板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三星顶风而上可能导致利润难以保证的说法,三星一位内部人士予以否定。他举例说,三星2号厂房计划于今年9月投入量产,将生产电视机用液晶面板,而先前的1号厂房则主要生产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显示器等IT产品的液晶面板。扩充产能一方面是要应对中国市场近期剧增的液晶电视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三星液晶面板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巩固其业界领先地位。
The WiMedia Alliance的超宽带“标准”现在已成为正式标准,ISO和IEC已批准ECMA International组织的通用无线平台作为ISO/IEC 26907发布。 该标准为无线网络定义分布式系统的PHY和MAC层。ECMA-369标准也被批准为ISO/IEC 26908,规定高速超宽带无线收发器的MAC-PHY接口。 该标准覆盖以480Mbit/s数据速率工作在3.1到10.6 GHz的UWB频谱上的收发器。 上述规格成为正式标准,标志着产业为UWB达成妥协并为无线USB达成得到批准的规格的长期努力终成正果。 WiMedia Alliance表示,上述标准要求签署了国际贸易协定的国家在其境内销售标准化的WiMedia产品。
据香港媒体报道,昨日有消息称中芯国际已聘请了投资银行助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受该消息刺激,中芯国际昨天股价在香港大升超过一成,收市报1.14港元,在纳斯达克周一交易中大涨近9%,收于7.17美元。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昨日报道,中芯国际已经聘请了摩根斯坦利及德意志银行两家投资银行作为财务顾问,助其寻找适合对象,引入为公司的战略投资人。根据报道,投资者将要付出5亿美元买入中芯国际20%新股。若有关的收购落实,被引入的投资者将会取代上海实业,成为中芯国际的单一最大股东。 基金感兴趣 中芯国际拒评 《金融时报》报道称,中芯国际已引起不少基金的兴趣,因为该公司现在的市值偏低。 而中芯国际在香港的发言人、公司秘书陈慧蕊就此表示,不会回应有关的市场传闻,不过她承认,公司已聘请摩根斯坦利及德意志银行作公司的财务顾问,但只是在公司日常的投资方向上给意见,“我们每天都收到很多不同的提议,我们需要专业的人员去帮我们分析哪一个对股东最有利。”她还表示,有关中芯国际需要寻找资金以维持扩充步伐的消息并不正确,因为中芯国际有足够的现金应付所需的资本开支。(叶柳)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芯国际已聘用两家投行寻找战略投资人,以助其制定未来发展计划。 据悉,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中芯国际已指定摩根斯坦利和德意志银行助其引入战略投资人,最终入选者可能最高斥资5亿美元收购中芯国际20%股份。中芯国际及两家投行均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此消息已引起多家收购基金的兴趣,因为中芯国际现有市值较低,且大中华区半导体业发展前景诱人。此前,美国凯雷集团曾计划以57亿美元收购台湾日月光半导体公司。 由于台湾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内地投资受到当局政策限制,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国际相对台湾竞争对手占据了地理优势。不过,一些分析师认为,中芯国际仍然落后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该公司此前预计,今年第一季营收将下滑。 2004年3月,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共融资18亿美元。中芯国际在香港上市时的股价为2.69港元,但在过去3年里,已下挫逾60%,并曾两度跌破1港元,沦为“仙股”(penny stock)。 中芯国际股价上周收于1.03港元。去年12月底和今年1月,中芯国际曾透露有私募基金与其接洽,利好消息推动公司股价短暂上扬。 知情人士表示,中芯国际希望吸引一位持有少数股权的投资者,如果该公司股本扩大比例不足20%,那么售股就无须得到全体股东的同意。(田野)
昨天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获悉,世界最大工程师组织———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经提名和投票,推选在微电子机械系统中有出色研究的该所研究员李昕欣,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 该委员会共有各国家和地区的委员24名,李昕欣成为其21年会史上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委员。
国外媒体报道,韩国第二大芯片制造商海力士(Hynix)半导体公司近日表示,公司已经与美国新达(SanDisk)公司达成了交叉许可协议,从而允许两家公司分享各自的专利技术。 两家公司还就建立合资企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期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共同生产和销售电脑芯片。 这份文件还透露,两家公司将共同出资兴建一家闪存生产企业,并且由海力士公司将负责生产过程。但文件并没有透露合作的相关细节,也没有说明双方的投资金额。 另外,此前一天,海力士公司还与日本东芝公司签署了类似协议,了结一与东芝的一系列有关NAND闪存专利的诉讼和纠纷。两年前,由于没有达成交叉许可协议,东芝在2004年11月份起诉海力士,二者在美国和日本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纠纷中。当时东芝关于认为海力士的DRAM和NAND专利证书没有通过更新审核,它针对海力士美国法人分别在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的联邦地方法院对其提出起诉。东芝同时向国际贸易委员会(ITC,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申请禁止海力士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可是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去年12月宣布并经过调查并未未发现海力士有侵权行为,东芝不服,表示会继续上诉。 东芝在日本的起诉获得了胜利,2006年3月东京地区法院判决东芝胜诉,海力士则一方面申请上诉,同时也努力和东芝协商和解事宜。最终两家公司选择了和解,虽然中间的一些细节并未确定,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海力士向东芝赔付了现金。 有关专家指出,海力士公司与世界知名公司签署交叉许可协议,有助于它在未来发展中避免专利侵权诉讼。“协议的签定对两个公司都是一件好事。诉讼最后以和解结束,各自的业务可以继续发展。”东芝公司副总裁兼半导体部门执行副总裁Shozo Saito说。海力士高级副总裁O.C. Kwon说:“我们相信和解将会成为双方建立合作互利关系的基础。”
科利登系统有限公司(Credence Systems Corporation)宣布,据VLSI Research调研公司2006年对中国市场中的芯片制造商进行的调查结果,科利登在全部设备供应商中排名第二。 VLSI Research年度调查涵盖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95%。该调查主要基于13个指标进行,设备用户可根据这13个标准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估。科利登出色的现场工程支持能力获得了中国制造商的一致认可。 科利登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avi Lev表示:“能在这样一个对全球自动测试设备(ATE)制造商而言极为重要的领域中获得客户的认可,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业务的发展壮大。”
7个月的海誓山盟,“离婚”却不到1小时——经不起现实重重考验的"华硕技嘉联姻案",最终以“无限期搁置”草草收场。 3月22日下午,台湾品牌电脑及配件制造商华硕和技嘉联合召开说明会。双方以“技嘉投资者认为成立‘技嘉联合’将对技嘉品牌造成损害”为由,宣布无限期搁置联盟合作案,但仍保留双方已成立的合资公司技嘉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嘉联合)。 这项决定宣告了板卡业界史上最大一宗合资案的破裂,亦将技嘉与华硕板卡业务的未来走向推向未知。消息传出后,摩根大通立刻将华硕股票评级由"中立"降为"减持"。与此同时,有关鸿海、华硕、技嘉的三角传闻再次涌起,未来板卡市场格局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华硕的资金没有到帐 联合说明会后约两个小时后,"技嘉联合"全球各有关部门均接到了一份内部通知,技嘉公司针对合资案破裂向内部员工做出了解释。 通知称,技嘉与华硕合资以来,技嘉的客户和供应商产生很多疑虑;此外,内在及外在环境变迁迅速,"在目前大环境下,合资案之必要性及时效性也非如当初预期般急迫",因此共同宣布搁置合资案。 "华硕技嘉合资案"去年8月8日达成,技嘉以自有品牌板卡业务与华硕成立合资公司技嘉联合。该公司资本额约80亿新台币,技嘉与华硕分别持股51%和49%。根据协议,技嘉板卡事业群约300人将悉数移入技嘉联合,华硕则委派财务部门团队进驻,合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由技嘉掌握主导权。 由于两家公司占板卡市场份额总量超过五成,因此在板卡产品利润不断走低之际,这宗"美丽"的合并案一致被外界视为维持市场秩序之举。一位资深主板业内人士称,技嘉和华硕联合,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就在于资源整合和原材料统一采购带来的成本效应,同时能够避免价格战对双方利润的损害。 不过,合资一事却并未如双方预期般顺利。根据协议,技嘉联合的运营应在2007年1月1日启动。不过来自渠道商的消息却显示,双方在联合采购方面迟迟未有进展。相反,因为技嘉联合的管理权问题,技嘉以及华硕内部陷入人事纷争,双方都有多名员工陆续离职,其中包括技嘉联合中国区副总裁陆忠义。 而华硕方面未按期向技嘉联合注入资金,则被外界普遍解读成为合资案破裂的导火索。按照协议,华硕需在1月31日之前将39.2亿新台币打入技嘉联合账户,但这笔资金却一直没有到账。 对此华硕方面表示,华硕这么做是"尊重技嘉的意愿"——因为技嘉的客户存有疑虑。 鸿海再洽收购技嘉 在合资案宣布后,高盛认为,"华技联盟"的解体将重新引发主机板市场的价格战,并影响华硕今年的目标获利。摩根大通也持相应观点,将华硕 股票评级由"中立"降为"减持"。而花旗认为,该案对技嘉比较有利,因为技嘉此后可以专注于品牌的目标建设。 一位主板业渠道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家决定合并后,在产品价格方面做出了协调,除了技嘉本身品牌毛利率由10%-11%回升至15%以上,甚至其它厂商包括微星毛利率都有止跌迹象。但双方破裂后,市场势必重新回到价格竞争的策略上,预计华硕主板的毛利率可能从12%下降至10%左右。该人士同时指出,技嘉也不能避免利润的下滑,但是和去年大量缺货、渠道混乱的最差局面相比,若技嘉能安心做好自己的品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此次合资失败,台湾板卡市场重回五虎争强的局面。业内认为,在板卡业微利时代势必整合的大趋势下,不排除还将有新的合作组合出现。 而在种种可能性中,鸿海再次向"技嘉"抛出橄榄枝的可能性最大。上述主板业人士称,"华技联盟"成立之前,鸿海与技嘉有过多次接触,希望与其合作。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一心梦想打造一个在通路市场上可与华硕相抗衡的品牌,但旗下富士康板卡的实力却相差甚远。而技嘉、微星也在华硕和精英的夹击下活得很辛苦,收购技嘉成为郭台铭首选。 该人士表示,由于2006年春节郭台铭因身体原因留在北京治疗,合作计划失去主导人,因此华硕趁虚而入,果断出手跟技嘉谈下合作计划。在计划破灭后,鸿海很可能重新启动这一计划,因为鸿海从不缺钱。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指出,鸿海和技嘉的联合将面临一个很大障碍。当初技嘉选择华硕而非鸿海的一个主要考虑,还是希望能够保留技嘉品牌。如果鸿海介入,那意味着技嘉的品牌将不再存在。 "除非鸿海能够给出一个很好的价格,说服技嘉的股东。"该人士说,否则一心想做大品牌的技嘉不会轻易放弃。 相关报道: 传技嘉华硕将宣布合作搁浅 传技嘉华硕合作破局 双方股价一涨一跌 华硕、技嘉共同宣布合资案搁浅 消息称华硕技嘉合作暂缓因股东反对 华硕技嘉合作无限期搁浅 不牵涉违约罚款
半导体代工厂商在2007年初面临产能利用率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以及销售额大幅减少。 iSuppli预计2007年第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额降幅会大于通常的季节性下降,而且产能利用率不会出现真正的反弹。这种令人失望的动态令晶圆代工厂商想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种糟糕局面将持续多长时间,以及这种情景是否会再出现。 多数专家希望代工厂商相信目前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库存。但产能利用率和销售额快速下滑的真正原因可能追溯到过去两年积累起来的问题。 库存增加实际上源于产业误读了真实的供需情况,以及厂商不愿意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这种局面,只是被动应付。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认为,库存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但半导体产业在2006年第四季度还处于供应过剩的局面,为什么到今年第一季度就变成短缺了呢?该问题的答案比较复杂。 总体半导体资本支出占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比例显示,该产业2004年处于供应过剩局面,2005年供需变得比较平衡。但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芯片生产资本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了22%,产业又进入了供应过剩状态。 2006年第一季度多数时间的短缺,不是由前端芯片生产引起的,而是因缺乏后端半导体封装与测试能力引起的。到2006年第二季度中段这些约束被解决。但电子供应链中的厂商误判了形势,并错误地认为2006年包括代工厂商在内的前端半导体生产商没有足够的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 令事情复杂化的是,随着厂商把更多的生产资源投入到向下一代制程的转变,它们提供产能来支持成熟工艺节点上的生产。产业忽视了这些新增加的产能。当需求增加时,其实已经有大量以前没有用到的产能。 结果厂商仍然大量投入资金,建设根本不需要的产能。 幸运的是,通过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降低工厂开工率,半导体产业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将消化2006年下半年生产的产品,从而降低过剩库存水平,并为今年产业复苏铺平道路。iSuppli预测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10.6%,高于2006年的9%。
LSI公司40亿美元收购Agere 开始兼并中、德业务 数据存储芯片制造商LSI公司表示,该公司拆资40亿美元收购Agere Systems公司的计划,在中、德两国业务整合己经得到了德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的认可。 根据证交所的文件,在2月份,有关公司就己经获得了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的批准,而中国商业部要求的“收购等待期”己在本月到期。 证交所的文件还透露,Agere Systems公司的3个主管将加入新公司的董事会,界时,董事会将有6名董事。
长虹在海外的第二个生产基地——长虹捷克工厂将于3月28日正式开张。作为长虹抢滩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它具备100万台彩电的年产能。它还是中国家电企业首个自主投资欧洲市场的海外生产基地。 据了解,长虹在捷克宁博市购买了12万平方米的土地,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设施,以及5条平板和CRT彩电总装生产线,总产能100万台。长虹捷克工厂去年12月试产之后,现在已基本实现量产交货。 长虹海外出口部部长罗光强透露,长虹捷克基地主要着眼于欧盟快速增长的平板电视市场。该基地的销售区域覆盖整个欧盟、东欧、局部俄罗斯区域市场。长虹设想这个基地“两条腿来走路”:初期以OEM订单维持工厂的运转,同时以捷克市场为突破口开始进行自有品牌市场的建设。 罗光强认为,捷克工厂的投产将令长虹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反倾销、高关税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