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应业界对基于高端科技的优化解决方案及高性能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富士通近日宣布将建设65nm工艺的晶圆厂(Fab),以300mm圆片为原材料,批量生产逻辑半导体器件。 该fab将建于富士通的Mie半导体分部,Mie位于日本中心辖区。这是该分部的第二个300mm fab,并将命名为300mm Fab No.2。 300mm Fab No.2将具有双层面结构,并计划于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之间施工,于2007年4月开始正常运作,于同年7月实现批量生产。 富士通相信,300mm Fab No.2能为客户带来持续稳定的高端逻辑芯片的供应。 富士通还支出,Fab No.2将使用普及宽达24,000平米的防震控制。
风险投资商看来已对港湾失去耐心,但西门子对港湾的收购计划究竟是双方的精巧做局,还是前者对后者的乘虚而入,目前答案并不清楚 天才CEO李一男创办的港湾网络正经历着诞生以来最大的转折 李一男停泊的“港湾”并不平静。这位“天才CEO”率领的港湾公司再次陷入“西门子收购港湾”传闻的漩涡。 在2005年底,《财经》杂志披露:西门子以1.1亿美元(约合8.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港湾包括三个系列的宽带高端产品的全部技术、专利以及100余名技术人员在内的核心资产。 这家几年前的明星创业科技企业似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它的命运引起了IT界的广泛关注,已有业内人士发出一声叹息:“港湾消失是中国通信界的悲哀。” 投资商失去耐心? “这只是港湾众多传闻中的一个版本。我也不知道这个消息典出何处。”港湾公司新闻发言人李琳的语气有些茫然。但她坚持认为港湾不会消失,“港湾仍会走独立品牌之路”。港湾首席技术官唐鹏飞则闪烁其词,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透露更详细的信息。 李一男依然刻意保持沉默。五年前,依靠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设备,李一男从深圳北上京城并创立港湾公司。这位华为前副总裁和技术天才,胸怀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梦想:在港湾复制华为的成功。他要在这里寻找一个能独自大展拳脚的重要机会。 李一男初始创业就遭遇电信业的寒冬。对技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李一男意识到:虽然电信业急剧萎缩,但随着网民成倍增长和中国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网络设备市场蕴藏巨大的商机。李一男聪明地收缩战线,把力量集中在提供网络设备的数据通信业务上。在出走华为之前,李一男明确表示:“华为目前在数据通信领域是一个相对薄弱点,同时也是一个潜在机会点,我本人也很有兴趣在这方面发展。” 通信业是个砸钱的行当,通信制造企业本身包含的高风险与高收益就像一个赌局。不过,李一男的“华为背景”、“技术天才CEO”等诸多概念深受风险投资商的追捧。有瑞银华宝背景的美国华平创投公司,联合其他几家风险投资商毫不吝啬地向港湾投钱。与风险投资商对李一男的青睐有加相比,李一男的老东家任正非则让人难以捉摸。在这场赌局里,华尔街投行家们都遵守一条不成文的游戏规则:决不在任正非身上押赌注,因为你无法了解他下一步会想什么。 初期的港湾没有受到太多的束缚,在创业头三年它的销售收入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递增。随着港湾发展脚步的加快,它和华为都已成为中国数据通信领域举足轻重的玩家。这种兴旺发展的势头让股东和风险投资商满意。当年在华平创投负责对港湾投资的祖文萃为此夸耀,“港湾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项目。” 港湾的快速成长甚至一度让华为相形见绌。这颗迅速崛起的通信业新星正逐渐成为华为等通信巨头的心腹之患。华为有高层人士甚至认为港湾带来的威胁比思科的官司还要麻烦。华为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新崛起的对手。华为在企业网市场重新发力、寸土必争。李一男在2004年起忽然发现,现在不是当年港湾去抢华为的单了,而是华为倒过来跟港湾抢单,业内也风传,任正非曾放出狠话“谁丢单谁下课”。过去华为不关注的一些百万元的小单只要港湾参与竞标,华为都势在必得。 在华为的逼迫式玩法下,港湾高速成长的光环渐渐消褪。2004年对港湾公司来说是糟糕的一年,假账风波和匿名邮件等流言袭击这家年轻的公司,最让风险投资商所不愿意见到的是,由于面临对手残酷的价格战,港湾业绩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一位投行人士称:“华尔街最喜欢编造高速成长的美妙故事,港湾似乎开始与这个故事失之交臂。” 港湾的上市压力随之增大。早在2004年9月港湾就曾打算在香港或纳斯达克上市,一年后的2005年9月,李一男试图再次冲击纳斯达克,但至今仍没有下文。据说,风险投资商曾经提出港湾以每股5港元的价格在香港上市,不过这一要求最终被李一男拒绝,李认为这严重低估了港湾的价值。 资本是逐利的,这注定风险投资商们并非是慈善家,在港湾业绩下滑和上市还要漫长等待之后,他们兴味索然,开始谋划新的资本退出之路。在港湾经过几轮融资后,李一男也必须直面资本的意志。李持有约24%的港湾网络股权,风险资本则掌控51%左右,在董事会中投资商们也把持了大多数席位,李一男变成了少数董事。 种种迹象表明以华平为首的风险投资商有找新买家来套现的打算。 而西门子此时正雄心勃勃地在中国通信市场继续跑马圈地,风险投资商与西门子一拍即合。 传闻中西门子将支付1.1亿美元的收购价款。一位分析师测算,风险投资商四年来对港湾的注资为9800万美元,计入这几年利息,刚好维持在1.1亿美元左右。这位分析师由此估计,风险资本商推动此次收购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并非空穴来风”。 华为严阵以待 2005年11月,西门子移动网络部门总裁克里斯托弗。卡塞里茨公开提出,将在中国开展一次15个收购项目的大胆计划。这使外界更加相信,港湾很可能是配合西门子在中国战略发展乃至全球战略的最佳收购目标。 西门子方面对于收购港湾一事仍然含糊其辞。西门子有关人士表示现在还没得到德国总部的确切消息:“具体情况可以向港湾去了解。” 他们把皮球踢给了港湾。 “我们确实与西门子有一些业务层面的合作。”李琳承认有合作,但仍称这不是“收购”。至于详细的合作内容,她表示这是商业机密。 西门子在小心翼翼地回避华为。事实上,在2005年9月,华为对港湾发出措辞强硬的律师函。华为此举被业界认为:一是对西门子敲山震虎,二是阻击港湾在纳斯达克试图卷土重来的努力。 西门子可不想与华为撕破脸皮。两家公司保持一种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此前,西门子与华为在产品上有合作关系,双方还在2005年3月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TD-SCDMA产品。西门子也清楚港湾与华为的恩怨纠葛,避免收购事件激怒华为。 此外,西门子也不想重复UT斯达康在沪科事件上所犯的错误。沪科公司是三位华为前员工王志骏、刘宁和秦学军(此三人同样也是李一男前同事)所创立的科技企业,后被UT斯达康收购。华为起诉沪科在知识产权上侵权,三位年轻的创业人员最终被判刑入狱。 西门子显然老谋深算。此前外界一直认为:西门子会直接从华平等风险投资商那里购买港湾的股权,从而完成对港湾的收购。现在看来,在华为起诉威胁之下,西门子改变收购策略。据知情人士透露,西门子更有可能选择购买港湾的核心资产,PowerHammer、ESRHamme和BigHammer等三类宽带高端产品基本都是港湾自主研发的,技术上要领先华为,这些产品基本上不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西门子很巧妙地躲开了日后可能惹上的麻烦”。 这是设计精巧的交易。据知情人士透露,西门子为宽带产品线向港湾支付1.1亿美金的价款后,港湾网络很可能以这些现金向风险资本商回购51%的港湾股权,风险资本就此退出,李一男也完成对港湾的全面控股。 对李一男来说,此次壮士断腕未必不是一次柳暗花明。卖掉宽带业务后,港湾仍将保留光网络和接入网两条产品线,而且最赚钱的语音IP(VoIP)设备、光传输和面向下一代网络NGN的综合接入产品等业务仍掌控在李一男手中。一位熟悉李一男的业内人士认为,李一男前几年太顺了,对未来的困难估计不足,近两年的受挫也许能让他反思,“毕竟他还年轻,还有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机会”。 西门子很可能是最大的赢家。电信运营商对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强,移动通信和宽带互联网通信在未来有不断融合的趋势,收购港湾的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宽带高端产品线,正能弥补西门子在数通业务的不足。此外,港湾剩下的业务也将主要为西门子提供OEM产品。事实上,港湾至今仍拥有低成本生产能力、优秀的工程人才资源以及有经验的客服人员,“这些优势可能会帮助西门子改变在中国乃至全球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一位电信分析师说。 此项收购交易若能达成,华为未必就此解除“心头大患”。事实上,华为将多出西门子这样强有力的对手。西门子利用在中国采购低廉的OEM设备,在全球电信项目竞标中将不断对华为造成威胁。在2005年的尼泊尔电信招标中,西门子的报价就低于华为;在另一次电信项目竞标中,西门子同样以低报价战胜华为。 华为对这次收购事件严阵以待。接近华为的人士称,华为内部已经专门成立应对小组,来应对西门子收购港湾。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可能很难阻止西门子收购港湾。一是西门子改变了收购方式,对于收购的宽带高端产品,“华为很难找碴”;二是在有争议的港湾初期产品和中低端路由器,港湾在沪科事件后把有争议的源代码全部重新修改,而且过了四五年的时间,“取证难度很大”。 不过,华为决不甘于坐山观虎斗。在得知西门子欲收购港湾之后,华为先下手为强,瞄准了最赚钱的语音IP(VoIP)业务。在2005年10月有消息称,华为以1000万元代价挖走港湾深圳研究所一语音研发小组,以至于李一男不得不急忙南下安抚军心。 针对华为对沪科、港湾这样小型的科技创新企业的竞争手段,业界大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呼吁。从某种意义上说,华为的严厉竞争将港湾推到了西门子怀里。
EVD迷局急转而下 EVD外资压境风波未息,新风波又起。昨天记者获悉,阜国总裁郝杰于新年第一天被刑事拘留,而此时EVD阵营最大投资者张宝全正在美国谈判。一时间,EVD形势急转,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郝杰确认已被拘留 阜国公司无人上班 昨天中午,有权威渠道人士透露,EVD技术提供商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阜国)总裁郝杰已于2006年1月1日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原因是郝杰涉嫌利用任职今典环球总裁的职务便利,侵占今典环球公司资产,案情复杂,数额巨大。 记者随后拨打郝杰手机,但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阜国副总裁吴晓岚的电话则始终无人接听。位于西外大街凯旋大厦内的阜国公司总机服务员告诉记者,阜国数字工作人员均没有来上班,总裁郝杰也已经几天没有出现过。阜国数字市场部经理杜芮昨天承认,他本人已几天没有见到郝杰。 据了解,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14天,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郝杰的案情较为复杂,拘留时间可能会延长到30个工作日。警方将利用此段时间详尽调查,才会进入下一步司法程序。但也不排除最后无罪释放可能。 审计查出巨资漏洞 张宝全状告阜国郝杰 去年12月初,阜国单方宣布与英国存储公司NME签署“股权交换协议”,导致张宝全与郝杰这对合作伙伴翻脸。张宝全一怒之下将阜国和郝杰告上法庭。随后郝杰曾放低姿态意图与张宝全和解。虽未达成一致,但此后一个月间,双方倒也相安无事。此番郝杰突然被拘,顿令业内意外。 据透露,此番郝杰涉嫌的“职务侵占”,主要内容为张宝全与阜国合作成立“今典环球”公司期间共投入5300万元,但到2005年6月,合资公司仅成立10个月,账户仅剩300万元,还有100-200万元固定资产不知去向。这期间管理费用支出高达1070万元,一年营业收入却只有160万元。其间合资公司曾与某家电企业签署协议,卖出3000台码流仪,原应装入今典环球账中的近1000万元收入也部分被装入阜国囊中。 在郝杰已不担任今典环球总裁职务后,其每月3万元工资仍为今典环球所开。去年10月,张宝全接手今典环球并对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当即停职郝杰同学、时任今典环球总裁的吴晓岚之职。 今典内部高层为记者展示了一张去年11月3日张宝全签发的“关于吴晓岚等人员职务工资暂缓发放的通知”。该通知称:公司审计工作已近尾声,从目前审计结果看,公司存在严重经营管理问题,原公司高管人员也未完成报告工作。鉴于此,公司原总裁吴晓岚等人员职务工资暂缓发放,先行按照北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其他职务工资待其配合审计结束后,再行通知。 引外资计划成为空谈 今典表示继续开影院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张宝全,似乎对郝杰被拘一事还不知情。1月9日,张宝全飞往美国,与好莱坞八大片商之一商谈多部大片版权引进的费用,以及与好莱坞商讨防盗版问题。昨天因时差关系,记者未采访到张宝全本人,但据其身边人士透露,由于张宝全在美归期未定。“我们现在只能等待张总回来,才能对此事作出反应。” 但张宝全私底下曾表示,虽然案情牵涉郝杰与吴晓岚两人,但幕后操纵黑手实际为郝杰,吴晓岚只是被利用,这也是只将郝杰一人告上法庭的原因。 今典集团内部高层昨天表示,因为技术不能兼容,此前阜国与英国NME引资计划已无限期搁置,此番郝杰被拘,更使该计划实施成为空谈。事实上,该计划已经搁浅。
“浙江广电有权叫停IPTV。”昨日,浙江广电局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与IPTV在泉州的情况差不多,上海文广必须取得当地广电的审核批准,浙江广电需要等待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如何处理数字电视和IPTV的批示。 10日,浙江省广电局发出一纸通告,要求加强IPTV业务管理。强调依据总局39号令,“即使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IPTV业务资质的单位,要在浙江省范围开展IPTV业务,也必须经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并重新得到国家广电总局认可后,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这是继《每日经济新闻》1月5日独家报道《落地泉州受阻IPTV首遭地方广电叫停》之后,上海文广与当地电信推广的IPTV业务再度碰壁地方广电的政策壁垒。 “现在出现这个局面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信产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信产部为了发展IPTV业务,已经与国家广电总局进行了多次协调。信产部奚国华副部长已经与国家广电总局主管IPTV的副局长碰过两次面。他透露,近期关于IPTV高层会议不断。去年10月份,信产部与广电总局开过一次碰头会,广电总局社会管理司、科技司、财务司三个司长出席,信产部相关司长也悉数出席,规格很高但还是没有达成最终的协调。 百纳咨询高级副总裁石扬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仅凭上海文广的力量不可能协调好与地方广电的关系。事实上,IPTV发展也算相当顺利了,叫停情况的出现是肯定避免不了的。 “其他地方广电效法泉州,也用叫停方式来试探总局态度的可能越来越大。”石杨指出,其实局面还是控制在广电总局手中,目前试点阶段问题暴露得越早越好。 而目前IPTV的三大重点市场是哈尔滨、广东和上海。哈尔滨是网通的重点,广东是电信的重点,上海是上海文广的根据地,这三个地方是已经被确保的IPTV市场。 在石扬看来,广电总局还没有拿出全部力量发展IPTV。上海文广是地方广电,IPTV牌照必须要得到其他地方广电的审批,而央视的IPTV牌照今年极有可能发出,央视可以直接向广电总局备案就能落地,是效力更大的全国牌照,那时IPTV格局将更加明朗。 上述信产部相关负责人表示,IPTV是撬动三网融合的杠杆之一,而目前的叫停风波解决之道是,仍要在广电总局指导下保证试点城市的数量,以积累运营经验,摸索商业模式,保证IPTV的进程不受到过大的波动,把握好微妙的节奏感。
致力于推动以太网技术持续发展的产业团体以太网联盟 (Ethernet Alliance) 日前宣布成立。通过支持现有和新兴以太网技术并对产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涵盖所有 IEEE 802 以太网标准的以太网联盟不仅可帮助各企业增强以太网产品的技术推广和部署,而且还能显著加速产品的上市进程。 以太网联盟的主要成员为 3COM、杰尔系统 (Agere Systems)、Altera、Aquantia、Broadcom、Force10 Networks、Foundry Networks、Intel、Lawrence Berkley 实验室、Pioneer、Quake Technologies、Samsung、Sun Microsystems、Tehuti Networks、Tyco Electronics、新罕布什尔大学互操作性实验室 ((UNH-IOL) 以及 Xilinx 。 以太网联盟总裁 Brad Booth 指出:“尽管以太网技术已有超过 25 年的历史,但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能够反映所有IEEE 802以太网技术的要求,并为整个以太网产业的需求服务。在创始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以太网联盟将代表产业的意愿,积极促进所有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IDC数据网络项目总监Cindy Borovick说:“以太网联盟将在802以太网领域扮演一个关键的支持者角色,它将传达整个产业的声音,并支持以太网标准的开发和进步。 从历史上看,基于以太网技术进行制造、支持或设计系统的公司曾建立起短期的产业联盟,主要是为了推出某些技术或满足特定市场领域的需要。不过,上述合作项目的范围有时过于狭小,而且这种联盟关系的存在时间一般不长,难以满足产业需求。另外,专为特定项目而建立联盟也不太可行,因为各公司很难为多个项目组提供预算和资源。 以太网联盟的成立改变了这种格局。与过去那种支持单个 IEEE 802 以太网项目的联盟不同,以太网联盟是整体产业组织,只要对以太网技术有帮助,它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该联盟将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各种 IEEE 802 以太网项目: · 在新兴以太网市场中加速新技术的推广,缩短新技术投放市场的时间; · 致力于定义并开发新的以太网技术; · 帮助以太网用户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选择适当的实施方案。 此外,以太网联盟还消除了单一专用项目在起步和组织方面的障碍,节约了时间和投资。 以太网联盟在2006 年的工作重点将致力于三大领域:以太网技术孵化、以太网互操作性展示以及教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太网联盟已开始了10 万兆以太网的孵化工作,启动了展示10GBASE-T、10GBASE-LRM 以及背板以太网的互操作性计划,及消费类电子应用。相关人员还将在关键产业问题分组讨论中探讨以太网技术的远景和优势。 近期相关推介活动包括:DesignCon、Interop和刀片服务器峰会 (Server Blade Summit) 等,欲了解完整的活动列表,敬请访问以太网联盟网址www.ethernetalliance.org。推介的目标是展示已准备就绪、可以投入部署的新以太网技术以及新兴的IEEE 802以太网标准。 关于以太网联盟 建立以太网联盟的目的是推动业界了解、应用和推广基于现有和新兴IEEE 802以太网标准的技术和产品。该组织通过提供各种IEEE 802项目的合作、快速市场响应和业界需求,来加速以太网技术在业界的普及,并消除进入市场的壁垒。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ethernetalliance.org。
据TFI的研究表明,截至2010年,中国EMD将以每年14.3%的速度递增。研究报告中指出,EMD是传统行业EMS和ODM的结合体。 预计,中国EMD将由2005年的$383亿增至2010年的$747亿,几乎翻了一倍。与此同时,传统行业EMS和ODM将由2005年的$2024亿爬升到2010年的$3800亿。 有趣的是,报告中指出,在2006年和2007年间,世界经济有一个缓慢的提升,而到了2008~2010年,世界经济又将因需求的下降而落入一个低谷。中国正是决定在这样一种局势下发展起来的,正如它在2001~2003年间做的那样。 报告中指出,“新一代工程师泛滥”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在中国,每年有200,000数量的工程人才从高校毕业,而美国却少于60,000。报告还表明,中方将继续扩大其高等人才的培养,以顺应需求。
近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召开的消费电子展上,日立、松下、飞利浦、索尼、汤姆逊、东芝和Silicon Image等七家HDMI研发公司联合宣布将于2006年上半年推出HDMI(高清晰媒体接口)最新的重要规格,其中包括高清晰支持、高速传输以及与个人电脑的更简易的连接方法。HDMI只需一条线就可以传输液晶数码音频和视频数据,大大简化了线材,使消费者能够体验到至高品质的家庭影院带来的乐趣。 即将推出的新规格的性能包括: 1、 更高的传输速度:尽管拥有支持所有HDTV格式文件两倍多的带宽,但HDMI还会增加它的单连接带宽,以支持未来HD播放设备(如更多的解决方案、更高的清晰度以及更高的帧频)的技术需求。 2、 更高清晰度:HDMI将支持色彩深度达到30/36/48bit,实现10亿种颜色显示的需要,展现令人震惊的前所未有的清晰画面。 3、 与PC/CE的连接更容易:HDMI与低电压交流电PC的画面控制终端的连接将更加容易,这将HDMI定位为标准数字多媒体接口,使PC与消费电子产品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最近,一些具备PC领先技术的开发商表示, HDMI研发公司同样也支持HDMI与UDI(一种与HDMI兼容的PC显示器的数字视频接口)的兼容。 4、 迷你尺寸的接口: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小型便携设备(如高清晰数码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对无缝HDTV连接的需求,HDMI将新推出体积更小的接口。由于HDMI只需一个连接就可以实现高质量数字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传输,这些设备也可以通过减少连接数量达到“瘦身”的目的。 5、 音视频同步传输:为了提高清晰度和内容精确度,消费电子设备采用越来越复杂的高分辨率音视频数据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因此,用户设备中视频与音频数据的同步传输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终端用户的调节,HDMI则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不仅集各种特性于一身,使设备自动完成这些同步传输,还能保证更高的精确度。 6、 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目前HDMI能够支持未压缩的高带宽音频以及所有目前可利用的压缩格式(如Dolby Digital 和 DTS ),除此之外,HDMI还将为新的音频压缩格式(如Dolby TrueHD 和DTS-HD)提供额外支持。 这一消息的发布使得HDMI消费电子产品高清晰接口事实标准的地位得到巩固。在本次消费者电子展上,HDMI公司还宣布,目前世界有300多家消费电子厂商和PC产品生产商使用了HDMI。根据In-Stat市场调研公司的统计,2005年HDMI接口设备出货量达1700多万件,预计2006年将增加到5900万件。 许多主要的高清数字电视生产商都在他们最新的产品中采用了HDMI连接。HDMI也已经被运用到PC媒体播放器、DVD播放器、DVD录音设备、有线电视机顶盒、卫星电视机顶盒以及A/V接收器中,计划在2006年实现在游戏机和便携式摄像机中的运用。 HDMI正在世界范围内飞快发展。在电视总量占世界1/3的中国,已经有45家大陆企业成为HDMI的合作伙伴,并且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地增长。2005年11月,中国第一家HDMI测试中心在深圳落成,大大简化和加快了将HDMI引入中国的进程。8月,亚洲有线卫星广播协会(CASBAA)推荐将HDMI(或DVI)和HDCP “运用到可以输出未压缩的高清晰内容的机顶盒中”。欧洲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协会(EICTA)在2005年规定所有附带“高清晰”标志的高清数字电视都必须采用HDMI或者DVI输入接口。 去年HDMI还赢得了PC行业的特别关注。包括ATI、日立、英特尔、Nvidia、索尼和东芝等生产PC相关产品公司在内的HDMI研发企业,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半导体产业整体疲软的态势下,遭遇困境的英飞凌放弃了受行业周期影响最大的内存业务,公司的规模缩小了近一半。 芯片巨头英飞凌公司日前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分拆决定:存储部门将被剥离,内存产品业务将于2006年7月1日之前被分拆成独立的法人实体。并考虑IPO。而英飞凌作为母公司,将会专注于逻辑产品业务,包括汽车、工业电子和多元化市场事业部以及通信事业部。 关于英飞凌将分拆其存储部门的消息很早就开始在业界流传,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英飞凌真的能够最终放弃其内存产品。英飞凌的内存居于业内领先位置,其市场份额一度进入全球前3名。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存储部门的收入保持在英飞凌总收入的40%以上。一旦分拆,公司的规模将缩小近一半。 但在半导体产业整体疲软的态势下,遭遇困境的英飞凌终于还是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半导体行业的权威研究公司IC Insights日前发布的2005年全球20大半导体厂商排名显示,英飞凌的市场排名已由2004年的第4位跌至2005年的第6位。刚刚公布的2005年财报显示,英飞凌2005财年的营收为67.6亿欧元,同比下降6%,全年净亏损达到3.12亿欧元。 脱胎于西门子半导体部门的英飞凌拥有高贵的血统,是隐身于各大知名品牌背后的半导体巨人,可惜只度过了两年的好光景,就遇到了半导体行业的全面不景气。 “英飞凌的战略转移已经进行了两年,在这次重组之后,英飞凌的战略会更加适合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律。”英飞凌亚太区总裁潘先弟表示。 不得不做的重组 随着重组带来的人事变动,不久前潘先弟刚刚被任命为英飞凌亚太区总裁,同时兼任中国区总裁。上任之后,潘先弟戏称自己最多的时间是“在天上”,因为他要不停地奔波于中国、亚太总部新加坡、全球总部慕尼黑之间,协调重组带来的很多后续工作。英飞凌的这次战略重组计划在潘先弟看来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变动都要重大,其意义甚至超过了6年前半导体集团从西门子公司分离。 半导体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大约四年为一个周期,其中两年为景气阶段,每年市场增长率高达20%,还有一年增长迟滞,另有一年市场呈现萎缩,而内存产品受行业周期的影响更大。2005年半导体行业滑入谷底,内存市场尤其低靡,英飞凌也没能幸免。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04年因为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市场而风光的英飞凌在2005年同样受到DRAM业务的拖累,内存产品部的息税前收益减少了28%。 英飞凌在财报中对亏损原因的解释是:“一些客户对手机零部件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以及所有运营部门,尤其是内存产品业务和安全及芯片卡业务,都面临持续性价格压力。”业内人士分析,英飞凌所指的手机客户的流失,很可能是由于西门子将手机部门出售引起的,因为以前英飞凌是西门子手机的唯一芯片供货商。“西门子将手机卖给明基之后,英飞凌虽然也供货给明基,但肯定不是唯一供货商了。”英飞凌内部人士透露。 “英飞凌正面临严峻的运营及战略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战略重组是英飞凌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的关于业务方向的改变,意味着英飞凌目标市场的根本转变。” 英飞凌是半导体行业为数不多的既做内存产品,又做逻辑产品的公司,这与其“出身”密切相关。1999年5月,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从西门子剥离成立了英飞凌公司。由于西门子是一家综合的电气和电子公司,对半导体有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独立后的英飞凌的产品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汽车及工业电子、计算机、安全以及芯片卡等市场。但是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不同的半导体产品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内存产品和逻辑产品在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上正趋于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英飞凌全球董事长Wolfgang Ziebart表示,“对于内存业务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生产效率以及从资本市场融资的直接渠道。对于逻辑产品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对应用领域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将技术创新与客户在各自市场的独特需求紧密结合”。 潘先弟分别用两个字描述了这两种产品的特性:内存产品是“规模”,而逻辑产品是“差异”。他认为,“内存产品更新速度快,对产能的要求很高,因此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投资速度快。规模生产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内存产品竞争的必要条件。而逻辑产品需要的是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对产能和规模的要求并不高。”两种不同的模式使得相互间的协调越来越困难。 由于两种产品的不同特性,导致在资本市场上投资人无法看清英飞凌的发展方向。比如看好逻辑业务的人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投巨资去建工厂。2005年8月,当一家德国杂志第一个发布了英飞凌要将内存部门分离出去的预言之后,英飞凌的股票立刻上升了2.64%,达到了7.77欧元。从而反应出资本市场对于这一策略的积极态度。 “关于这次重组的准备工作从半年前在公司内部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没有对外公布而已。” 潘先弟透露,“包括去年年底的新的组织架构的调整也为这次重组打下了基础。” 两条线转移 英飞凌从西门子分离出来之后的第一任总裁兼CEO Ulrich Schumacher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无论在公司的产品线,还是在全球的投资规模上都显示了他积极扩张公司事业版图的雄心。据说他一直反对将占收入40%的内存部门出售,而是建议进行内部改革。这成了最终导致Schumacher下台的原因之一。董事会似乎并不认同Schumacher激进的管理风格,他们在寻找继任者的时候,就已经打算将英飞凌的运营方向扭转过来。2004年9月,新任CEO Wolfgang Ziebart在上任之初即表示:不排除割舍部分非核心产品部门,公司将更加着眼于公司的获利,而不再是营收增长。 在获利优先的大原则下,英飞凌的产品方向开始转移。从2005年1月1日起,英飞凌引入新的组织结构。移动通信和固网通信业务被合并为新的通信事业部,安全解决方案和芯片卡业务整合到汽车、工业及其他行业事业部中。过去由总部集中管理的销售部门,被划分到三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中——汽车、工业与其他行业事业部、通信事业部和内存产品事业部。“现在看来,组织结构的调整为现在的战略重组创造了条件。”潘先弟认为。 “过去英飞凌对内存产品的偏重性过大,由于内存产品的投资巨大,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整个公司的资产状况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分析人士称,“重组之后,英飞凌不仅摆脱了对内存产品的依赖,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英飞凌已明确表示:未来内存业务IPO所带来的收益将对扩展逻辑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 除了产品线的转移之外,英飞凌逐渐将更多的投资从欧洲转向成本更加低廉的亚太地区。2005年2月,英飞凌宣布决定,计划在2007年之前将其全球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的慕尼黑别拉奇的工厂关闭。这一生产基地将转移至马来西亚。英飞凌已经投资约10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兴建了一座芯片厂,即将投入使用。目前,英飞凌在亚太地区的收入已经占总体收入的33%,是过去一个财年中,唯一较2004财年有所增长的地区。 随着亚太逐渐成为英飞凌的投资和发展重点,中国的地位也更加凸显出来。 中国战略 2005年年底,英飞凌在无锡工厂建成了第2条智能卡倒装芯片封装(FCOS)生产线,年产量高达7000万片。英飞凌将这种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卡封装工艺引入中国,绝不是仅仅看中了这里的低制造成本,他们更看重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不仅是生产基地,还会逐渐成为英飞凌全球重要的研发中心。”潘先弟说,“中国将成为英飞凌亚太乃至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现在英飞凌在中国建设了两家工厂,分别是在苏州的存储器后道加工厂和无锡的智能卡和分立器件后道封装工厂。去年英飞凌虽然在全球市场遭遇了巨大挑战,但在中国市场却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在华销售额已占英飞凌全球销售额的10%以上。 与联想、华为、清华同方、康佳等中国的领先企业合作是英飞凌在中国开拓市场的重要策略。两年前英飞凌与华为合作开发WCDMA 手机,双方都针对这一项目投入了大量开发资金。华为向慕尼黑派出了多名工程师探讨项目相关内容,而英飞凌从上海技术支持中心派出了大量来自于中国的工程师,组成了实力强大的技术支持后盾。英飞凌还从德国总部向深圳派出了多批工作组。随着华为在3G终端市场的全面出击,英飞凌在中国3G移动终端芯片领域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研发是企业的生命线,而英飞凌也绝不想只把中国作为一个生产基地。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是英飞凌在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决定,潘先弟回忆:“中国政府当时推荐了7个城市可以设立研发基地。我们是全球排名前10大半导体厂商中,第一个进驻西安IC设计基地,设立研发中心的。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现在看来,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除了西安的投资环境以及成本优势外,选择西安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人才的储备和稳定。”由于西安的半导体研发中心相对较少,人员很稳定,到目前为止,研发中心骨干工程师的流失率是零,而在北京、上海,半导体企业研发人员的流动率达到了30%~50%。目前,西安研发中心是英飞凌亚太区第一、全球第二大的IC设计中心。 放弃了受行业周期影响最大的内存业务,标志着英飞凌已经走上了一条相对稳健的道路,随着半导体行业新一轮周期的开始,英飞凌这次重组的成败很快就会在市场中得到验证。
1月10日消息,联华电子董事长曹兴诚本周一宣布辞职。这一消息公布几个小时之后,曹兴诚因涉嫌“非法投资”内地芯片代工厂商和舰科技而被台湾新竹“地检署”起诉。与此同时,联华电子副董事长宣明智也遭到起诉,并宣布辞去现任职务。 曹兴诚的辞职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三个月。去年12月,他在写给股东的一封信中称将于今年3月辞职。但在新竹“地检署”正式起诉之前,联华电子董事会批准了曹兴诚的辞呈,并任命CEO胡国强为新任董事长。联华电子董事会同时授予曹兴诚和宣明智荣誉董事长及荣誉副董事长职务,并聘为高级顾问,可列席今后的董事会。 除曹兴诚和宣明智之外,联华电子旗下宏投创投公司的总裁郑敦谦也遭到新竹“地检署”的起诉。不过,和舰科技董事长徐建华并未被起诉。分析人士认为,曹兴诚和宣明智的辞职主要由于新竹“地检署”不断施压,试图证实联华电子曾经“非法投资”和舰科技。台湾当局对联华电子的调查开始于去年初,当时120多名调查人员突袭联华电子办公室,希望找到“非法投资”的证据。 为了避免先进技术和就业机会的外流,台湾当局一直严格控制台湾厂商在内地芯片领域的投资。按照规定,台湾芯片厂商只能在内地修建或投资200毫米晶圆厂,而且需要获得台湾当局的批准。在同和舰科技合作的过程中,联华电子并未向台湾当局提交申请。相反,联华电子的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赴内地投资之前就获得了台湾当局的批准,目前该公司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工厂。 联华电子遭到“突袭”之后,曹兴诚同台湾当局的关系日益紧张。他最初计划于2007年辞职,但去年12月,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信息披露延迟的罪名对联电罚款1500美元,曹兴诚随即宣布将于今年3月辞职。本周一,联华电子批评新竹“地检署”的起诉纯粹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如果曹兴诚等人的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6个月到5年的监禁。
从“消费电子展”(CES)上公布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业界官员的言论来判断:数字化媒体革命的大幕正在开启。 英特尔和微软推出了连接PC和娱乐设备的产品和服务;许多厂商都推出了数码随身听产品,挑战苹果在这一市场上的“霸权”;一种新的Wi-Fi电话产品将向用户提供另一种移动通讯选择;游戏技术更多地进入了汽车时代,而这仅仅是CES上公布的新产品和服务的极小一部分。 据业界重量级厂商称,新产品和数字化消费电子产品早期采用者的热情将使可互操作的数字媒体设备进入主流阶段。上周四,微软的官员公布了二种与Windows Media Center PC相连接的Windows Live服务,这二种服务旨在使用户远程地录制电视节目、获得节目信息、与MSN Messenger的好友共享喜爱的节目。 上周三晚上,在CES上作主题发言时,微软主席盖茨公布了与包括MTV电视网络在内的新的合作伙伴,微软将在Windows Media Player 11中整合MTV的Urge音乐服务。 英特尔也推出了面向娱乐的“欢跃”PC平台,并公布了一系列的内容协议。例如,英特尔与DirectTV宣布,它们将在2006年联合推出一款基于“欢跃”技术的机顶盒。 数家公司也向苹果在数字音乐领域的领先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这将使用户在数字音乐市场上有更多的选择。例如,Sandisk在本周四展示了二款闪存型MP3播放机━━Sandisk Sansa e200、Sansa c100。 手机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表示,到1月底,它将推出一个音乐站点,消费者可以以每首1.99美元的价格向手机上下载音乐,或以0.99美元的价格在Windows XP PC上下载音乐。(孙淑艳编译)
天极网1月7日消息(戴寻严编译)据外电报道,12月底,曾有夏普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将把液晶板产量提高10%以应付世界杯和冬奥会带来的液晶电视市场需求。周五,夏普总裁对外宣布,在正在建设的第二个工厂尚未竣工之前,将在第一个工厂紧急投资1.3亿美元,以将液晶板产能提高18%。 当天,在一场日本电子行业高层参加的新年招待会会,夏普公司总裁Katsuhiko Machida对现场的记者表示,到4月份之前,夏普公司计划将每天处理的玻璃基板数量增加到2000块,即每月达到6万块。目前,夏普月处理玻璃基板数量为5.1万,每块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出6个37寸液晶屏。 Machida说:“目前,我们还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增长。我们将会用完三重县Kameyama第一液晶板厂的剩余空间,不过,夏普目前的关键工作是第二个液晶板厂的建设。” 目前,夏普正在三重县建设第二个液晶板厂,定于10月份竣工投产。该厂使用第八代技术,每块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出8个45寸液晶屏,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Machida表示,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对于液晶电视机的需求非常旺盛,他预期未来一个财年(4月份开始)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将翻一番,达到3600万台,而夏普在未来一个财年的销量将达到6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7%左右。 夏普公司表示,他们的液晶电视战略将瞄准高端市场,不仅液晶尺寸会比较大,产品也将完全符合高清标准,分辨率将达到1920X1080。 (完)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fineon)和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SMIC)今日共同宣布,双方已经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展在标准记忆芯片(DRAM)产品生产领域中的现有合作,开始90纳米标准的产品合作生产。 根据新协议的内容,英飞凌将把自己最尖端的90纳米DRAM沟槽技术和300毫米产品生产技术转让于中芯国际,并可以在未来期间灵活进行其70纳米技术的进一步转让。因此,中芯国际将为英飞凌独家生产属于此技术范围之内的产品。预计在2006年中期完成产品的最终验证之后,中芯国际将开始将其目前用于英飞凌110纳米DRAM产品的300毫米生产线转移至90纳米产品之上。 “我们与中芯国际的合作起步于2002年十二月,此次的扩展协议将进一步增大我们现有的生产合作协议内容,从而可以在无需投资修建新生产线的前提下继续拓展我们的DRAM 业务”,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董事会成员兼英飞凌存储产品业务集团总裁罗建华(Kin Wah Loh)先生表示。 “中芯国际是我们在中国和亚洲的核心合作伙伴。我们希望继续仰仗他们为英飞凌提供具有高效益的最佳生产制造解决方案”。 “我们非常高兴能将我们与英飞凌的合作进一步扩展至90纳米生产领域。这一事实再次证明双方对进一步推进DRAM产品发展的共同承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汝京(Richard Chang)博士表示。 “通过将英飞凌位于业界第一线的尖端技术与中芯国际可靠而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进行完美结合,我们将可以进一步加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所享有的市场领先优势。中芯国际的工作方向将着眼于继续为英飞凌提供无缝生产制造服务。”
1月4日消息,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总经理兼CEO蔡力行对媒体表示,该公司除了订制型的晶片之外,也将销售标准化半导体。 蔡力行在金融时报专访中表示,台积电将提供客户标准晶片设计,也就是运用先进技术的“核心”晶片。台积电将与客户合作,让他们更容易在可制造性设计过程中重新设计基本晶片。蔡力行表示,目前为止,台积电已与好几家公司进行初步性合作,同时我们也为对方个别提供这些DFM解决方案。 台积电12月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1月营收连续第三个月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增加31%。台积电产能已经全部装载,生产用于游戏机、薄型电视及手机等产品的晶片。近来,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景气,推动半导体业的发展,台积电也是其受益者之一。
日立集团、东芝集团、瑞萨科技今天宣布, 将启动关于实现自主半导体制造业务的可行性研究,这一业务可以为每一家公司提供先进的制造过程,从而将制造外包以减低成本。此次联合研究将会考虑建立计划公司,但目前此项事宜尚未最终决定。
“中国芯”被低估了吗?在2006年的开端,业界对于资本市场的追问进一步刺伤了中国IC设计产业。 2005年11月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星微电子与珠海炬力,跌破发行价的命运仍在延续。2005年12月28日,中星微电子(代码:VIMC)以8.75美元报收,低于发行价10美元;珠海炬力(代码:ACTS)以7.9美元报收,低于发行价8美元。 在融资总额方面,中星微电子融资8700万美元,珠海炬力融资7200万美元;然而,于2005年11月上市的以色列赛芬半导体融资却高达1.1亿美元,该公司发行价23.50美元,2005年12月28日股价上涨为31.25美元。显然,前期入市的中国芯片企业并没有聚集到更多的国际资本。 投资价值判断内外有别 目前中国IC设计企业近500家,2004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16家,超过10家已经上市。 事实上,目前还有一批中国IC设计公司正在筹备海外上市,接下来最有可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IC设计企业中,业界人士认为是上海展讯与北京的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微电子等。 作为先行者,中星微电子与珠海炬力给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敲响了警钟:对于中国芯的投资价值,国内、外投资界的观点明显不同。 由于信息不对称,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芯的了解并不全面。他们甚至认为,中国芯就是低端的代名词,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加重了海外投资者的担忧,一旦出现知识产权纠纷,其投资回报必然下降。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王艳辉认为,海外投资者是一种试探性的心理。如果在两年之内,以上两家公司没有出现大的知识产权纠纷,而且盈利状况稳健,那么随着投资者的心态改变股价自然会回升。 据了解,尽管在海外资本市场遭遇冷落,但国内比较看好中星微电子与珠海炬力的发展。 从市场定位来说,由于以上两家公司各自选择了图像视频芯片与MP3播放器芯片不同的消费领域,避免了国际芯片巨头的锋芒;另一方面,登陆纳斯达克可以打通资本运作的瓶颈,有助于公司吸纳高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升级。据称,中星微正试图转向便携式产品的开发。 同时,业界人士建议,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问题,急于解决的应该是生产工艺。 “现有的生产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尽管目前中国芯的生产工艺已经接近0.13微米,与国际上的90纳米工艺相比,距离仍然很大。”赛迪顾问半导体行业分析师霍雨涛对记者表示。 以中星微电子为代表的国内芯片设计厂商进入全球资本市场,开始形成新的投资价值。“这个意义是深远的,这两家企业更反映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不排除将来像百度、新浪等中国概念股一样,中国自主创新题材也会获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王艳辉表示。 对此,中星微电子CEO邓中翰也表现出信心:“自主创新题材将扮演主角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不应该把时间定格在上市的那一刻,我们需要时间证明自己。” 资本与人才前后落差 IDC曾在2004年预言,中国现有的470多家IC设计企业中仅有5%的存活率。此外,本土IC设计企业究竟能做成多大? 目前制约中国IC设计公司发展的因素排序中,资本位居首位,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融资。 中国不缺芯片设计的高级人才,而是缺乏条件留住人才。2004年,新加坡短期内挖走了国内200名芯片设计人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资本充足了,不仅可以培养、留住人才,更可以快速吸纳人才。”中星微电子市场部经理王国林说招揽人才已成为公司当务之急。 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表明:2000年至2004年,尽管中国芯片产业投资额高达到14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20年总和的4倍。但是进入IC设计公司的资本并不多。橡子园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天来指出,中芯国际第一轮的投资者获得了2倍以上的投资回报,而第二轮以后的投资就没有那么好的获利,他认为IC设计将成为资本市场VC关注的一个亮点。 据黄介绍,2004年82%的IC投资投向了IC设计,而在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1%。 “早几年,芯片题材确实比现在热,但那时候主要热在制造领域,芯片设计领域至今没有得到产业政策的实质性帮助。而且,产业政策似乎对IC设计公司普遍薄弱的融资能力束手无策。”王艳辉表示。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大唐微电子。早在2004年3月,华平创投签约大唐微电子,承诺向其投资7000万美金,改造公司奔赴纳斯达克上市。一年后的2005年8月,双方爆出分手纠纷,华平创投以大唐微电子未能如期在海外上市为由向其索赔。 王艳辉认为,应该在芯片的制造、封装、设计领域适当进行投资比例的协调,这样,对于扶持高端的设计企业有帮助。 政府为了推动IC设计业的发展,正在以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产业瓶颈为突破口,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促进。 信产部电子信息管理司集成电路处彭红兵副处长透露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会用产业专项基金的方式,比如规模有望超过5亿的研发专项基金,对芯片设计业继续进行大力扶持,尤其是那些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芯片领域以及那些量大面广、能够带动大规模应用的消费电子领域,比如数字电视、3G,甚至4G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