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这是我们时常都很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科学家都纷纷表示,人类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未来的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
在科技界,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机器人的定义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根本原因主要是因
远程医疗是使用技术远程监视、诊断,有时甚至进行治疗的技术,而无需与病人同处一地。当前需要把病例电子化,然后,“我们需要从过去的信息收集(电子病例)转变为更积极的远程测试、检测和防御功能,Freescale称之为
“机器人”越来越能干,并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法新社18日说,2008年,全球共出售550万台机器人,估计今后两年销量将翻一番,达到1150万台。 19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人工智能专家诺埃尔·夏基在美国《科学》杂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2004年,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美国影片《机械公敌》在全球上映,其中描述了芝加哥警察对付学会了独立思考并且脱离了人类控制的机器人的故事.当然,影片中人类最终战胜了机器人,但科学家们警告
坊间有一种经过训练的“服务犬(Service dogs)”,会拿东西、开抽屉、开门等,能做为身障朋友的左右手;不过这种狗狗一只身价1万6,000美元、需要经过两年的培训,而且数量供不应求。现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即将来临的机器人革命是否会让每一个人失业?那是“How Stuff Works”一书作者,电子工程师Marshall Brain的基本论题,他认为随着经济的日益自动化,在未来的20-30年内机器人将对人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最近在加州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以“智能与机器人”为主题的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指出: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机器人时代的大门,中国10年内机器人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机器人将和汽车一样成为生活必需用具。
韩国政府与企业之间亲密无间,颇具特色,IT839计划就是典型。因此,在IT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可通过借鉴韩国经验,由政府主导,将运营商和企业联合起来,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互动的道路来一、
88年前,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人类对机器人最初的设想,只是希望机器人能代替人在
全身遍布的机器人在水下游弋,就能探测并发送水质污染情况;身藏大型垃圾桶的不但能够到住户家中收垃圾,还能自动清扫马路并监测空气质量……昨日,高交会举行中德意微系统高科技论坛,来自三国的科学家
作为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政府资助。仅在1979至1980 年度,日本政府给东京大学的拨款就达到了 800 亿日元,以后逐年增加,每年预算总在千亿日元以上。在政府雄厚的资金支持